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内涵,高等教育也需以此为导向。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长期以来以培养湖北经济金融人才为己任,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也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的培养模式设计中,从课程安排、课堂设计、实训安排等方面着手,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人才培养;武汉区域金融中心
一、研究背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并影响和决定社会资源配置,在社会生產力低下,供不应求的格局下,市场的供给方掌握更大的主动权,需求方比较被动,呈现卖方市场的特征;反之,则是买方市场。当期我国经济领域局部呈现买方市场特征,因此供给方需以需求方为导向调结构,这样一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至关重要。其实,在高等教育领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变化的趋势也日趋严重,作为供给方,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需求。重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作为中部经济的核心地区,近年来湖北省经济金融也发展很快,武汉市更是提出了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根据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4-2030年总体规划》 要求,2020 年武汉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10万,2030年将达到15万。未来金融人才需求量还进一步扩大,相对于这一巨大缺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还有待提升。虽然湖北省高校众多,人才济济,但是湖北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出现了结构性的分化,复合型、实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简单操作型人才则供不应求,这种情况给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来看,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应再重点强化培养,还存在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本文把毕业生入职企业前最后一学年实践相关的这一段称为“最后一公里”,学生在跑“最后一公里”过程中,为求职做的实质性铺垫比较单薄,很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一是求职困难,二是进入公司后还是需要接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与适应的过程。目前在金融专业学生“最后一公里”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脱钩、毕业论文或设计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够落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相关高校亟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涵盖了银行管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及保险学等学科门类,课程设置也丰富多彩,理论课、实训课兼收并蓄,在湖北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长期以来,该院以“三有三实”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服务于湖北省及武汉市地方经济的专业人才为己任,在湖北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人才培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供给侧改革”和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复杂背景下,该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为例,研究如何重构金融专业“最后一公里”人才培养模式。
二、当前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人才“最后一公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近二十余年是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许多新情况、新思路及新技术的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在金融领域,对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及互联网金融的重视前所未有,而这些领域和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征,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服务型与显微型,对相关人才在薪酬待遇、职业定位方面更加务实和向客户端下沉,与以往金融从业人员“高大上”的定位大相径庭;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则增加了金融从业者的“迷惑感”,破坏了传统金融的神秘感和规则,让求职者无所适从,互联网金融对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更是对传统金融培养模式形成了严峻挑战。
2,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实现的重要推手,近年来,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庞杂要求课题体系必须与时俱进、相机调整。该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1)关键性专业基础课程不明确。比如《商业银行管理学》应被金融专业学生当做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但是该院将《商业银行管理学》当做专业选修课程,导致许多同学在校期间未能系统学习商业银行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无法应对银行业求职及考研等需要。
2)一些专业课程内容高度雷同。比如《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课程与《货币金融学》课程在内容上高度重复,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四年有限的学习期间里面,显然造成了时间上的明显浪费,也减少了学生学习更多专业课程的机会,不利于知识面的拓宽。
3)大数据计量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够。在金融数据与信息互联网化的时代,基于大数据的计量对与金融决策与管理尤为重要,既为金融决策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与能力,也为金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在我国金融领域缺乏数据,相应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技术也少有人涉及,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这一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逆转。该院在大数据建模理论与技术方面的课程设置和衔接不够,客观上也降低了学生“最后一公里”求职与考研的能力。
3,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不够
作为湖北内极少数以服务湖北及武汉市经济为己任的高校金融专业,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生竞争力在湖北省内金融机构还是口碑颇佳的,这一点在行业内已经得到了公认,经过采访了解到,该院毕业的学生能做事、会做事、留得住,体现了较强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仍然存在系列不足。湖北及武汉市金融机构众多,尤其是村镇银行、信用社、农商行需要大量金融专业人才,在这些非主流金融机构就业方面,该院未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实际上,从办学历史上来看,该院金融专业为省内地市金融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应该大力强化与这些金融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4,毕业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作为实习实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在学生“最后一公里”培养里面应该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因为时间、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大部分高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管理和创作都流于形式,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领悟不够,学校在学生毕业论文创作方面重视度和帮助作用都未有很好的体现。该院虽然在学生毕业论文创作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比如引入开题答辩环节等,但是从实践来看,毕业论文创作仍然与“最后一公里”培养是脱节的。
三、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人才“最后一公里”培养模式的重构建议
1)更新人才培养目标。
在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教育导向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武汉区域经济金融知识、要具有互联网思维、要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要具备营销知识和技能。在最后一学年,理应创造条件促使金融相关专业有兴趣的学生深入了解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现状及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在最后一學年,通过产学研结合以及“实业导师”进课堂等活动,优化和丰富与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金融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新知识进行融入,通过全新课程体系的搭建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之需。
3)“小定单大合作”式校企合作模式。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招聘人数不是很多。所以建议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化整为零、由少到多、分时分段的方式进行。
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联系更多的企业,实现“小定单大合作”式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单位,使企事业单位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减少学校在实践方面的投资,让学生有机会真正接触实际的岗位工作。
4)毕业论文设计围绕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毕业论文应该在毕业生“最后一公里”环节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
当前,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大多是为了完成论文而完成论文,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经济活动或实际经济问题的很少,没有实际问题背景的毕业论文其应用价值自然就不高,对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素养也无任何帮助,金融学院可以采取措施如资助等方式引导金融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紧密围绕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这一主题,以增强毕业论文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朱道立.素质教育下的生物学教育[J].教育探索,1999,(5):9- 10.
[2]朱道立.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49- 51.
[3]孙魏峰.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16- 18.
[4]吉兆麟.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25- 27.
[5]王乐平.综合发展多元性目标教学的实践[J].教学论坛,2005,(9):13- 16.
[6]李炳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29-131.
[7]秦达念.传统教学模式与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分析[J].2005,(4):228- 232.
[8]刘玉娟.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研究,2005,(7):17- 19.
[11]马欣.金融实验教学中创新项目设计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
[12]苗绘,李海申.金融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
作者简介:
李建华,出生年月:1977.11,性别:男,民族:土家,籍贯:湖北恩施,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项目基金: 李建华,1977年生,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是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院2018年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项目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jrjxyj08。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人才培养;武汉区域金融中心
一、研究背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并影响和决定社会资源配置,在社会生產力低下,供不应求的格局下,市场的供给方掌握更大的主动权,需求方比较被动,呈现卖方市场的特征;反之,则是买方市场。当期我国经济领域局部呈现买方市场特征,因此供给方需以需求方为导向调结构,这样一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至关重要。其实,在高等教育领域,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变化的趋势也日趋严重,作为供给方,高校应注重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需求。重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作为中部经济的核心地区,近年来湖北省经济金融也发展很快,武汉市更是提出了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数量与质量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根据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4-2030年总体规划》 要求,2020 年武汉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10万,2030年将达到15万。未来金融人才需求量还进一步扩大,相对于这一巨大缺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还有待提升。虽然湖北省高校众多,人才济济,但是湖北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出现了结构性的分化,复合型、实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简单操作型人才则供不应求,这种情况给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来看,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力还应再重点强化培养,还存在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本文把毕业生入职企业前最后一学年实践相关的这一段称为“最后一公里”,学生在跑“最后一公里”过程中,为求职做的实质性铺垫比较单薄,很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一是求职困难,二是进入公司后还是需要接受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与适应的过程。目前在金融专业学生“最后一公里”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见习与专业实习脱钩、毕业论文或设计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够落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高,相关高校亟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涵盖了银行管理、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及保险学等学科门类,课程设置也丰富多彩,理论课、实训课兼收并蓄,在湖北经济金融理论与实务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长期以来,该院以“三有三实”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服务于湖北省及武汉市地方经济的专业人才为己任,在湖北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人才培育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供给侧改革”和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复杂背景下,该院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本文以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为例,研究如何重构金融专业“最后一公里”人才培养模式。
二、当前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人才“最后一公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近二十余年是我国经济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许多新情况、新思路及新技术的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在金融领域,对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及互联网金融的重视前所未有,而这些领域和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征,小微金融、农村金融对人才的需求更强调服务型与显微型,对相关人才在薪酬待遇、职业定位方面更加务实和向客户端下沉,与以往金融从业人员“高大上”的定位大相径庭;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则增加了金融从业者的“迷惑感”,破坏了传统金融的神秘感和规则,让求职者无所适从,互联网金融对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更是对传统金融培养模式形成了严峻挑战。
2,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实现的重要推手,近年来,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庞杂要求课题体系必须与时俱进、相机调整。该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1)关键性专业基础课程不明确。比如《商业银行管理学》应被金融专业学生当做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但是该院将《商业银行管理学》当做专业选修课程,导致许多同学在校期间未能系统学习商业银行管理的理论与实务,无法应对银行业求职及考研等需要。
2)一些专业课程内容高度雷同。比如《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课程与《货币金融学》课程在内容上高度重复,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四年有限的学习期间里面,显然造成了时间上的明显浪费,也减少了学生学习更多专业课程的机会,不利于知识面的拓宽。
3)大数据计量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够。在金融数据与信息互联网化的时代,基于大数据的计量对与金融决策与管理尤为重要,既为金融决策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与能力,也为金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在我国金融领域缺乏数据,相应的数据整理与分析技术也少有人涉及,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这一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逆转。该院在大数据建模理论与技术方面的课程设置和衔接不够,客观上也降低了学生“最后一公里”求职与考研的能力。
3,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不够
作为湖北内极少数以服务湖北及武汉市经济为己任的高校金融专业,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学生竞争力在湖北省内金融机构还是口碑颇佳的,这一点在行业内已经得到了公认,经过采访了解到,该院毕业的学生能做事、会做事、留得住,体现了较强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仍然存在系列不足。湖北及武汉市金融机构众多,尤其是村镇银行、信用社、农商行需要大量金融专业人才,在这些非主流金融机构就业方面,该院未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实际上,从办学历史上来看,该院金融专业为省内地市金融机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应该大力强化与这些金融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4,毕业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作为实习实训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在学生“最后一公里”培养里面应该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因为时间、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大部分高校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管理和创作都流于形式,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领悟不够,学校在学生毕业论文创作方面重视度和帮助作用都未有很好的体现。该院虽然在学生毕业论文创作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比如引入开题答辩环节等,但是从实践来看,毕业论文创作仍然与“最后一公里”培养是脱节的。
三、湖北某高校金融学院金融专业人才“最后一公里”培养模式的重构建议
1)更新人才培养目标。
在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教育导向和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武汉区域经济金融知识、要具有互联网思维、要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要具备营销知识和技能。在最后一学年,理应创造条件促使金融相关专业有兴趣的学生深入了解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现状及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在最后一學年,通过产学研结合以及“实业导师”进课堂等活动,优化和丰富与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对金融专业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新知识进行融入,通过全新课程体系的搭建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之需。
3)“小定单大合作”式校企合作模式。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招聘人数不是很多。所以建议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化整为零、由少到多、分时分段的方式进行。
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联系更多的企业,实现“小定单大合作”式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单位,使企事业单位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减少学校在实践方面的投资,让学生有机会真正接触实际的岗位工作。
4)毕业论文设计围绕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毕业论文应该在毕业生“最后一公里”环节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
当前,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的毕业论文或设计大多是为了完成论文而完成论文,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实际经济活动或实际经济问题的很少,没有实际问题背景的毕业论文其应用价值自然就不高,对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素养也无任何帮助,金融学院可以采取措施如资助等方式引导金融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紧密围绕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这一主题,以增强毕业论文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朱道立.素质教育下的生物学教育[J].教育探索,1999,(5):9- 10.
[2]朱道立.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6):49- 51.
[3]孙魏峰.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16- 18.
[4]吉兆麟.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25- 27.
[5]王乐平.综合发展多元性目标教学的实践[J].教学论坛,2005,(9):13- 16.
[6]李炳煌.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策略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29-131.
[7]秦达念.传统教学模式与系统整合模块教学模式分析[J].2005,(4):228- 232.
[8]刘玉娟.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研究,2005,(7):17- 19.
[11]马欣.金融实验教学中创新项目设计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
[12]苗绘,李海申.金融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
作者简介:
李建华,出生年月:1977.11,性别:男,民族:土家,籍贯:湖北恩施,当前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
项目基金: 李建华,1977年生,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是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金融学院2018年人才培养改革实践项目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jrjxyj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