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智范老师刚刚讲了《语文课程标准》,讲了“课标”对习作的要求,就是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心中要有“课标”,要根据“课标”去组织教学,去引领孩子学习语文。所以,我今天准备用这个标题跟大家探讨一下,即《“课标”统领课堂,课堂落实“课标”》,怎样用“课标”来统领课堂,在课堂上怎样落实“课标”的要求呢?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了,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它对课程的性质有一个新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从课程论的角度给语文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以前给语文下的定义,基本是从学科的角度说的,现在是从课程的角度。课程是什么?课程是学习的进程。根据这个定义,那语文是什么呢?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是语文课程的最主要的任务。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包括文学活动,包括促进人的精神的生长,所以它是综合的。语言文字运用本身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而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必须在实践中培养,也就是说应该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在“课标”中说得清清楚楚,所以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15节课,我个人以为都充分体现了老师引领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不是有的老师没有完全做到位?就像有老师评价的,孩子还只是在学习语文文字,还没有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时间关系,我就点到为止,请大家在这个上面琢磨琢磨: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有什么不同?我们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孩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标准》非常丰富,非常精到,也很深刻、很明白。今天我也不可能把“课标”都梳理一遍,而且主要也不是讲“课标”。但我们看了课以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课标”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面貌,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孩子都表现出一种新的风采,充分表现了教师的素养、孩子的素养,这都是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是要认真地学习、贯彻、落实“课标”,特别是“课标”已经实验了10年,现在颁布了2011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需好好学习、理解“课标”。我就从几个方面跟大家一起学习“课标”。
一、 统筹安排
“课标”说,“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为“课标”的综合性,所以,我们要注重孩子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整体提高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特别重要的是统筹安排。
课堂有没有统筹安排?教师心中有没有一个整体感?统筹安排得怎么样?我们来看课例,比如昨天一位选手上《恐龙》一课,几个板块安排得就非常清晰。第一个板块,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即你了解恐龙什么?在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建构;第二个板块是读书,大体梳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三个板块是生字词,这位教师生字词教学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生字教学没有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体现了阅读课的生字教学与识字课的不一样。今天也有些课处理得比较好,是不是有的课这些方面注意得不够?比如,教师花很长的时间把生字单独拿出来讲。当然识字是一二年级的重点,但今天是阅读课。讲到这儿我不敢讲了,去年在这儿讲低年级不重视识字写字,今年人家弄了,你又说没有弄好,好像有点让人左右为难。你看看《恐龙》一课的教者,就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他的统筹安排就好。最后一个板块,学生自由读书,然后挑出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交流、分享,当然这一板块时间短了,有点手忙脚乱。再如,今天的《布达拉宫》一课,我认为别开生面,合作学习处理得非常有意思。先是讨论,讨论完了,再由两位同学把小组讨论的共同部分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又重点研究小组讨论的不同部分,这样的讨论是有效的。因为我们惊讶地发现,在这样的安排过程中,孩子说得真好,字也写得很好。这就说明,孩子都明白了,就不需要老师在那儿绕来绕去。所以,这位老师的统筹安排也很不错。
显然,统筹安排得好,总体上就不碎了,不乱了,老师、孩子就不团团转了,很清晰。
二、 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教学观的转变,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都在我这儿,我讲你听,你听不明白记下来,记不住就背,背了还不行弄些练习做做,不是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孩子理解了,把握了,学会了课文,学会了学习。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关键是怎样引导,有的老师的课处理得不错。今天最后一堂课,教师问孩子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多不同的感受,教师都让孩子写到黑板上。特别重要的是哪个?有孩子说了一个“忐忑”,我觉得这个词蛮好的。教师千方百计要回到文本中来,教师说“恐惧”,其实课本上是“惧怕”,我以为“恐惧”和“惧怕”还是有些微小区别的。况且,“惧怕”的前面还有一个“高兴”,连在一起就不一样了。
关于平等对话,“课标”上还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就是要构建一个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合适的对话关系。对话的基础是师生关系的平等。首先,教师要尊重孩子。现在有些课还是不平等的,老师还是居高临下,孩子都是演员,都是为完成老师今天这堂课的表演任务服务的,这样就有点问题了。其次,还要有问题。课堂上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但有的问题不是真问题,特别不是孩子的问题。孩子最想明白的是什么,有时候没有搞清楚。说到这,我想起了李政道为江苏一所学校的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可我们孩子现在学习的恰恰是答问题,有没有让孩子问问题呢?一开始课题出来,老师也许会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后来就再也不管了。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不让孩子问问题,而且对孩子问的问题视而不见,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对于问题的答案,孩子明明答得不错,但不中老师的意,老师总要把孩子引到自己希望的答案上去。现在的孩子也聪明了,他总是知道老师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拿“最佳配角奖”。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爬山虎的脚》一课很好,那位老师就知道,哪一段孩子最难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那课的老师,他也知道哪儿难懂。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像伽利略那样,不但喜欢提问题,而且能提不寻常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有平等对话。可我们在课堂上能看到多少不寻常的问题,又有多少解决问题的不寻常的思路呢?伽利略的问题是从思考出发的: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少了这样的问题,少了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所以说,平等是对话的基础,问题是对话的前提,探究是对话的核心,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那所谓的对话只能是无效的对话。
三、 钻研文本
今天特别要研讨的是这样的两句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强调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且有不同的感受更好。比如《窃读记》中,你有不同的感受吗?把不同的感受全部写到黑板上,这就不错。这里,2011版“课标”增加了一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这是我们要好好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文本的钻研、理解、把握,“课标”提了这些要求:“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些讲得很明白,我就不解释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这句话是修订时加上去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后面这句话也是修订版加上去的。
有些东西,孩子本来就很清楚了,还在那里弄来弄去,很小的一段却花了很长的时间,其实孩子都明白了,然后再弄一些比较深的东西来印证这样一篇比较浅的课文。这样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是有的。有点太多了,是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次好像还不多,还比较好。
下面还有一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这里,我讲两个问题,一是矫情做作有没有?我们的学生有,我们的老师回去要注意改进这个问题。有的班级孩子读书有问题,有点拿腔拿调。二是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态度。怎样在朗读中品味语言,这件事情我们可能要考虑考虑。就钻研文本的问题,我简单地讲三句话:
1. 六神有主。“文以气为先”,讲“气”似乎讲远了不好,就是说要有“精气神”,那大家都明白。写得好的文章都有“精气神”,所谓“六神有主”。可是,如果我们不把这个“主”找出来,那么课文则魂飞魄散。六神无主,散掉了。为什么散了乱了,就是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个“精气神”。这里举几个例子,当然不是讲老师处理得不好,我是讲课文的“神”。
《老人与海鸥》就是讲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可为什么要说狗呢?而且得出一个结论:人未必如狗,就是狗跟人的感情比人跟人还好。所以,下面有学生说,如果老人家里有子女,肯定不同意他去干这件事情。之所以有这样的对话就是从狗来的,没有狗就没有这些事儿了,我以为没有必要。《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师认为,前一部分是从老人的角度写,后一部分是从海鸥的角度写。老人和海鸥之间关系的把握好像有一点不好,我个人觉得不这样表述更好。再比如,《再见了,亲人》是一篇传统课文,过去讲就是第二人称,所以大量的都是“你”,笼罩在全文的情感就是“再见了,亲人”,这个“气”能不能把握住?再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这篇课文我以为写得真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何以见得?课文没有讲宋庆龄,从头到尾都是讲樟树。但是,有没有传递出一些信息呢?我们只重视关键段落,不重视文章开头结尾。比如开头,周恩来总理劝宋庆龄搬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结尾则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还有一道课后练习题,出得最妙:“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篇课文其实是借树写人,我们不能当成简单的说明文,否则饱含在当中的感情就体现不出来。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就体现在抒情不着痕迹。再如,《风筝》一文,是名家写的。“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也应在其中。当然你分三段(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也可以,关键是贯穿全文的是他的快乐。风筝,他们称之为“幸福鸟”,如做时的快乐场景:像不像不要紧,一样的高兴;放风筝了,大声快活地喊着;掉下来了,怎么办?依然没有放弃对“幸福鸟”的追求,有可能在那,有可能不在那,他们又非常快乐地起劲儿地追寻他们的“幸福鸟”了。这样的快活劲儿就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神气。当然再次说明,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不等于是对选手的点评。
2. 通则不痛。有人写文章说,我们的老师没有把文章搞通,脉络都不清楚。就像中医所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通,很重要。有没有不通的地方?总体上我们的选手处理得很好。为什么有点乱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处理不尽如人意呢?显然,有些课文的脉络还没有搞明白。
林清玄的文章《和时间赛跑》,这位选手处理得应该说比较到位,脉络基本上理清了,先是忧伤,再是着急,然后是高兴,最后是受益匪浅。我看了文章后觉得文章写得好,首先是外祖母去世了,我感到忧伤。爸爸对外祖母去世的一种解释,又让我感到很可怕和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爸爸说,去了就是去了,时间一去不复返,就像外祖母一样,都去了。那就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比“日月如梭”更可怕。作者不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观察了落日,观察了小鸟,这时候他渐渐理解了,更感到一种悲伤。然后,他就用行动跟时间比赛,赢得太阳,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思路非常清晰。我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教者问了一个问题:课文还写了哪些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以引起孩子对太阳落山了,明天虽然有新的出来,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了;鸟儿飞走了,虽然明天还有鸟儿回来,说不准不是今天的了,引出这两段话。我以为这两段话是作者听了爸爸的解释后,心里着急、悲伤,又说不出的一种滋味,然后自己对时间、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体悟。你要把这两件事放到这个过程中去看就清楚了。而把它拎出来,就不是这个概念了。有些人往往不太喜欢把课文的脉络理得很清晰,然后忙忙乱乱地说,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你去把这句话找出来,再把那句话找出来。找到最后是一堆乱乱的东西,缺少一根红线。一串珍珠缺少一根红线,就散了。 3. 入境而不隔。之所以这么说,总觉得我们对文本的分析有点“隔”,什么意思呢?可能我也言不尽意。也就是说,对文本的理解,有些教师喜欢让孩子初读一遍,然后问最重要的是一句什么话,接着,再去找一些话来印证这句话,这篇课文就这样学好了,不肯花工夫好好品味。有时也花了工夫了,但得出的结论有些游离,缺少过程。昨天我请教方智范老师,方老师认为,孩子缺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阅读。只有些字面的意义、联想的意义,缺少语言环境。用《文心雕龙》上的话说,应“披文入情”。但有些教师往往不太重视文本,不太重视每一个字传达出来的信息。比如《风筝》一课,每个字读读,意思就出来了。再如《山中访友》一文写人和自然的和谐。你看,早晨“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老朋友。”像这样的文字,传达了多少信息呢?古桥是第一位拜访的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背上是人,下面是河水。“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人在上,影在下,像这些句子中传达出的信息,可老师们不怎么重视。就找哪个字、哪个字。再看,月影又把时间的漫长放进去了,岁月悠悠,“唯有你依然如旧”。老师们的朗读比我好多了,就带孩子好好读读,意味就出来了。文本本身传递的信息你是不是能够领着孩子,通过美好的语言文字体会它的意蕴?这是一个问题。可能我没有说清楚,也是一种“隔”,希望大家要体会、要感悟。本来语文就是要体会、要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还说,“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老师要做的还很多,时间关系,不能多说了,这里面的核心语汇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素养大赛好就好在带领全国的语文老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你的素养高了,我想就像那樟树一样,由内而外的气质就会发生变化。
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像香樟树那样的有气质,那样的蓬勃生长,也希望我们的素养大赛成为一个“樟树工程”!
(文稿由本刊记者王萍硕士根据录像整理)
(陆志平,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授)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了,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它对课程的性质有一个新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从课程论的角度给语文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以前给语文下的定义,基本是从学科的角度说的,现在是从课程的角度。课程是什么?课程是学习的进程。根据这个定义,那语文是什么呢?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是语文课程的最主要的任务。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包括文学活动,包括促进人的精神的生长,所以它是综合的。语言文字运用本身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而孩子实践能力的培养又必须在实践中培养,也就是说应该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在“课标”中说得清清楚楚,所以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15节课,我个人以为都充分体现了老师引领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不是有的老师没有完全做到位?就像有老师评价的,孩子还只是在学习语文文字,还没有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时间关系,我就点到为止,请大家在这个上面琢磨琢磨: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有什么不同?我们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孩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标准》非常丰富,非常精到,也很深刻、很明白。今天我也不可能把“课标”都梳理一遍,而且主要也不是讲“课标”。但我们看了课以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课标”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新的面貌,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孩子都表现出一种新的风采,充分表现了教师的素养、孩子的素养,这都是新课程所带来的变化。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还是要认真地学习、贯彻、落实“课标”,特别是“课标”已经实验了10年,现在颁布了2011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更需好好学习、理解“课标”。我就从几个方面跟大家一起学习“课标”。
一、 统筹安排
“课标”说,“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为“课标”的综合性,所以,我们要注重孩子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整体提高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特别重要的是统筹安排。
课堂有没有统筹安排?教师心中有没有一个整体感?统筹安排得怎么样?我们来看课例,比如昨天一位选手上《恐龙》一课,几个板块安排得就非常清晰。第一个板块,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即你了解恐龙什么?在了解学生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再去学习建构;第二个板块是读书,大体梳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三个板块是生字词,这位教师生字词教学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生字教学没有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体现了阅读课的生字教学与识字课的不一样。今天也有些课处理得比较好,是不是有的课这些方面注意得不够?比如,教师花很长的时间把生字单独拿出来讲。当然识字是一二年级的重点,但今天是阅读课。讲到这儿我不敢讲了,去年在这儿讲低年级不重视识字写字,今年人家弄了,你又说没有弄好,好像有点让人左右为难。你看看《恐龙》一课的教者,就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他的统筹安排就好。最后一个板块,学生自由读书,然后挑出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交流、分享,当然这一板块时间短了,有点手忙脚乱。再如,今天的《布达拉宫》一课,我认为别开生面,合作学习处理得非常有意思。先是讨论,讨论完了,再由两位同学把小组讨论的共同部分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又重点研究小组讨论的不同部分,这样的讨论是有效的。因为我们惊讶地发现,在这样的安排过程中,孩子说得真好,字也写得很好。这就说明,孩子都明白了,就不需要老师在那儿绕来绕去。所以,这位老师的统筹安排也很不错。
显然,统筹安排得好,总体上就不碎了,不乱了,老师、孩子就不团团转了,很清晰。
二、 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教学观的转变,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都在我这儿,我讲你听,你听不明白记下来,记不住就背,背了还不行弄些练习做做,不是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孩子理解了,把握了,学会了课文,学会了学习。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关键是怎样引导,有的老师的课处理得不错。今天最后一堂课,教师问孩子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多不同的感受,教师都让孩子写到黑板上。特别重要的是哪个?有孩子说了一个“忐忑”,我觉得这个词蛮好的。教师千方百计要回到文本中来,教师说“恐惧”,其实课本上是“惧怕”,我以为“恐惧”和“惧怕”还是有些微小区别的。况且,“惧怕”的前面还有一个“高兴”,连在一起就不一样了。
关于平等对话,“课标”上还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就是要构建一个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合适的对话关系。对话的基础是师生关系的平等。首先,教师要尊重孩子。现在有些课还是不平等的,老师还是居高临下,孩子都是演员,都是为完成老师今天这堂课的表演任务服务的,这样就有点问题了。其次,还要有问题。课堂上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但有的问题不是真问题,特别不是孩子的问题。孩子最想明白的是什么,有时候没有搞清楚。说到这,我想起了李政道为江苏一所学校的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可我们孩子现在学习的恰恰是答问题,有没有让孩子问问题呢?一开始课题出来,老师也许会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后来就再也不管了。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不让孩子问问题,而且对孩子问的问题视而不见,都是老师设计好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对于问题的答案,孩子明明答得不错,但不中老师的意,老师总要把孩子引到自己希望的答案上去。现在的孩子也聪明了,他总是知道老师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拿“最佳配角奖”。这是一个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爬山虎的脚》一课很好,那位老师就知道,哪一段孩子最难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那课的老师,他也知道哪儿难懂。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像伽利略那样,不但喜欢提问题,而且能提不寻常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有平等对话。可我们在课堂上能看到多少不寻常的问题,又有多少解决问题的不寻常的思路呢?伽利略的问题是从思考出发的: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少了这样的问题,少了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所以说,平等是对话的基础,问题是对话的前提,探究是对话的核心,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那所谓的对话只能是无效的对话。
三、 钻研文本
今天特别要研讨的是这样的两句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强调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且有不同的感受更好。比如《窃读记》中,你有不同的感受吗?把不同的感受全部写到黑板上,这就不错。这里,2011版“课标”增加了一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这是我们要好好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文本的钻研、理解、把握,“课标”提了这些要求:“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些讲得很明白,我就不解释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这句话是修订时加上去的,“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后面这句话也是修订版加上去的。
有些东西,孩子本来就很清楚了,还在那里弄来弄去,很小的一段却花了很长的时间,其实孩子都明白了,然后再弄一些比较深的东西来印证这样一篇比较浅的课文。这样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是有的。有点太多了,是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次好像还不多,还比较好。
下面还有一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这里,我讲两个问题,一是矫情做作有没有?我们的学生有,我们的老师回去要注意改进这个问题。有的班级孩子读书有问题,有点拿腔拿调。二是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态度。怎样在朗读中品味语言,这件事情我们可能要考虑考虑。就钻研文本的问题,我简单地讲三句话:
1. 六神有主。“文以气为先”,讲“气”似乎讲远了不好,就是说要有“精气神”,那大家都明白。写得好的文章都有“精气神”,所谓“六神有主”。可是,如果我们不把这个“主”找出来,那么课文则魂飞魄散。六神无主,散掉了。为什么散了乱了,就是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个“精气神”。这里举几个例子,当然不是讲老师处理得不好,我是讲课文的“神”。
《老人与海鸥》就是讲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可为什么要说狗呢?而且得出一个结论:人未必如狗,就是狗跟人的感情比人跟人还好。所以,下面有学生说,如果老人家里有子女,肯定不同意他去干这件事情。之所以有这样的对话就是从狗来的,没有狗就没有这些事儿了,我以为没有必要。《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师认为,前一部分是从老人的角度写,后一部分是从海鸥的角度写。老人和海鸥之间关系的把握好像有一点不好,我个人觉得不这样表述更好。再比如,《再见了,亲人》是一篇传统课文,过去讲就是第二人称,所以大量的都是“你”,笼罩在全文的情感就是“再见了,亲人”,这个“气”能不能把握住?再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这篇课文我以为写得真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何以见得?课文没有讲宋庆龄,从头到尾都是讲樟树。但是,有没有传递出一些信息呢?我们只重视关键段落,不重视文章开头结尾。比如开头,周恩来总理劝宋庆龄搬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结尾则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还有一道课后练习题,出得最妙:“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篇课文其实是借树写人,我们不能当成简单的说明文,否则饱含在当中的感情就体现不出来。这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就体现在抒情不着痕迹。再如,《风筝》一文,是名家写的。“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也应在其中。当然你分三段(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也可以,关键是贯穿全文的是他的快乐。风筝,他们称之为“幸福鸟”,如做时的快乐场景:像不像不要紧,一样的高兴;放风筝了,大声快活地喊着;掉下来了,怎么办?依然没有放弃对“幸福鸟”的追求,有可能在那,有可能不在那,他们又非常快乐地起劲儿地追寻他们的“幸福鸟”了。这样的快活劲儿就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神气。当然再次说明,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不等于是对选手的点评。
2. 通则不痛。有人写文章说,我们的老师没有把文章搞通,脉络都不清楚。就像中医所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通,很重要。有没有不通的地方?总体上我们的选手处理得很好。为什么有点乱呢?为什么有些地方的处理不尽如人意呢?显然,有些课文的脉络还没有搞明白。
林清玄的文章《和时间赛跑》,这位选手处理得应该说比较到位,脉络基本上理清了,先是忧伤,再是着急,然后是高兴,最后是受益匪浅。我看了文章后觉得文章写得好,首先是外祖母去世了,我感到忧伤。爸爸对外祖母去世的一种解释,又让我感到很可怕和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爸爸说,去了就是去了,时间一去不复返,就像外祖母一样,都去了。那就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比“日月如梭”更可怕。作者不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观察了落日,观察了小鸟,这时候他渐渐理解了,更感到一种悲伤。然后,他就用行动跟时间比赛,赢得太阳,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思路非常清晰。我为什么要讲这个?因为教者问了一个问题:课文还写了哪些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以引起孩子对太阳落山了,明天虽然有新的出来,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了;鸟儿飞走了,虽然明天还有鸟儿回来,说不准不是今天的了,引出这两段话。我以为这两段话是作者听了爸爸的解释后,心里着急、悲伤,又说不出的一种滋味,然后自己对时间、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体悟。你要把这两件事放到这个过程中去看就清楚了。而把它拎出来,就不是这个概念了。有些人往往不太喜欢把课文的脉络理得很清晰,然后忙忙乱乱地说,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你去把这句话找出来,再把那句话找出来。找到最后是一堆乱乱的东西,缺少一根红线。一串珍珠缺少一根红线,就散了。 3. 入境而不隔。之所以这么说,总觉得我们对文本的分析有点“隔”,什么意思呢?可能我也言不尽意。也就是说,对文本的理解,有些教师喜欢让孩子初读一遍,然后问最重要的是一句什么话,接着,再去找一些话来印证这句话,这篇课文就这样学好了,不肯花工夫好好品味。有时也花了工夫了,但得出的结论有些游离,缺少过程。昨天我请教方智范老师,方老师认为,孩子缺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阅读。只有些字面的意义、联想的意义,缺少语言环境。用《文心雕龙》上的话说,应“披文入情”。但有些教师往往不太重视文本,不太重视每一个字传达出来的信息。比如《风筝》一课,每个字读读,意思就出来了。再如《山中访友》一文写人和自然的和谐。你看,早晨“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老朋友。”像这样的文字,传达了多少信息呢?古桥是第一位拜访的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背上是人,下面是河水。“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人在上,影在下,像这些句子中传达出的信息,可老师们不怎么重视。就找哪个字、哪个字。再看,月影又把时间的漫长放进去了,岁月悠悠,“唯有你依然如旧”。老师们的朗读比我好多了,就带孩子好好读读,意味就出来了。文本本身传递的信息你是不是能够领着孩子,通过美好的语言文字体会它的意蕴?这是一个问题。可能我没有说清楚,也是一种“隔”,希望大家要体会、要感悟。本来语文就是要体会、要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还说,“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老师要做的还很多,时间关系,不能多说了,这里面的核心语汇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素养大赛好就好在带领全国的语文老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你的素养高了,我想就像那樟树一样,由内而外的气质就会发生变化。
希望我们的老师都能像香樟树那样的有气质,那样的蓬勃生长,也希望我们的素养大赛成为一个“樟树工程”!
(文稿由本刊记者王萍硕士根据录像整理)
(陆志平,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