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3372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小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小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发展、情感陶冶等交织在一起,使学生整体提高,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巧抓“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抓空白点创新,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揭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像和思考的部分。而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想像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有效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人物语言空白处创新。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常常会出现不完整,甚至略写、不写的情况,由此造成人物语言的空白。如,“《白杨》中有这样几句话:“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要再坐几天汽车。”这里的空白是:他们不知道的又是什么?让学生反复研读父亲的话,深入理解父母的心愿。有的学生这样补充:“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新疆的开拓者、建设者,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希望他们长大了继续建设新疆,他们不知道新疆满目荒凉,条件非常艰苦。”又如,《忆铁人》中的“哦?……咳!”可抓住省略号进行补白,充分感受铁人严以律己、勇于自我批评的高贵品质。
  这样,利用文中的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合乎逻辑的想像,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在人物的心理空白处创新。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于行为节奏,感情抒发、详略安排、叙述人称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作者不可能连篇累牍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此,文中形成了部分心理“空白”,可让学生填补心理空白进行想像创新。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学中,当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一团烈火把他整个人包围住时”,教师可设计“此时此地,邱少云想……”这一题目,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创新补白。
  3.在文章结尾空白处创新。此法一般用于有一定情节的记叙文。例如,把课文已告一段落的故事,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接着叙述下去。使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教完《会摇尾巴的狼》,可以引导学生紧接课文结尾想像狼的最后结局,课文里说,那只狼不能自己爬出陷阱,更不会被人救出。学生接叙时,就会绘声绘色地叙述狼终于被猎人打死的场面。
  
  二、抓争议点创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因素。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议,有争议就有可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大加强,个体潜能得到尽情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再加上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便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发展。这是因为他们开始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而自我意识的自觉性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这都会使他们不满足于别人告诉他们的现成结论,喜欢独立地去探求和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原因及规律。为此,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巧设问题,挑起矛盾,为学生创设争议的机会。学生对这样的争议兴趣极浓,即使“面红耳赤”也在所不惜。在争议中学生思维进行碰撞,创新的火花在争议中生发。如《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教师可抓这一问题:陈庚将军觉得对不起小红军,是真的对不起小红军,还是对得起小红军?让学生各抒己见,争议辩论。《将相和》一文中,教师可抓住以下三题,让学生争议:
  1.“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向柱子,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
  2.“渑池之会”这一回合,秦赵两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为什么?
  3.廉颇“负荆请罪”,他真的有罪吗?为什么?
  让学生激烈争议,说出理由,最后得出结论。
  
  三、抓好奇点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展开创新性思维的内部动力。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对创新才能的发展有多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好奇点,让学生在表达好奇、探究好奇、解决好奇中创新。因为我们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找答案。让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产生某种感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因为,创新不仅指物质上的发明创新,也包括人们个人自身有的经验或思想的产生和获得。如,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初读课文后学生发现,本文是记事的记叙文,为什么课文课题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呢?教师抓住这一疑问,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思考、讨论,最后学生明白了作者是在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对叶老的深切怀念之情,课文点明了文章中心。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好奇、发现、解决或顿悟中进行创新学习。
  
  四、抓质疑点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质疑点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往往是提出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和老师的发言,大胆地提出不同见解,在他们中间提倡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赤壁之战》教学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候,几个学生站了起来,大胆地提出质疑,认为曹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原先的分析太片面,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强曹军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辩,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时:铁索连船有利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起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多给学生一些问号、一些空白、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自我解读、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张开翅膀自由飞翔了。课堂有了生命和活力,学生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创造能力才会得以展现和提高。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二小)
   编辑/何 妍
其他文献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20年来,农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同期我国其他行业收入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言,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2002年开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在3.1:1之上,再加上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住房补贴以及减去农民用于生产的投资,那么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就
采用高能球磨工艺制备WC-10Co-0.8VC-0.2Cr2C3纳米复合粉末,快速热压烧结制备纳米硬质合金块体,应用OM,SEM,TEM和EDXS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观察发现纳米WC-Co硬质合金的显微组
目的 探讨分析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40例行LC的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对血糖进行有效调控,手术开始时静滴RI+5%葡
作者针对原州区枸杞生产现状、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客观分析了原州区枸杞生产的潜力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讨赖河北干渠是主要围绕农业灌溉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干渠电站引用北干渠新城、边湾、安远沟、鸳鸯灌水区的灌溉用水作为发电流量来源,电站属于无调节季节性的渠道电站。该电站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01-2012-0l甲状腺手术中12例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为单侧喉返神经
研究爆轰波条件下合成TiC等碳化物陶瓷粉末的过程。改变炸药爆轰瞬间的周围介质、炸药种类、合成反应混合粉末种类等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炸药爆轰反应条件直接合成TiC等碳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6年会暨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8日~29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德兴铜矿混装车原有计量控制系统无法对炸药的组分水相、油相按流量配比系数进行制药过程控制。炸药的质量不稳定,直接影响爆破效果,为此采用PLC智能跟踪配比,从技术改造方面解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治疗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5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胃大部切除术后距残胃癌确诊时间间隔平均11 a;此次主要的病变部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