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宽口径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qiuyu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学科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显现。在面对客观存在的现实矛盾前提下,从人文与理论、视觉语言与设计表达、技术与工艺、媒介与互动、综合设计等方面探索符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性的宽口径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课程体系 构建
  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原来艺术设计专业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成了设计学下的一个独立专业,其学科大类也由过去的文学调整为了艺术学。学科的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更名改换门庭,而是从社会发展和专业程度上对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工艺美术脱胎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历了装潢美术、平面设计等专业名称的衍变,我国不少高校受制于各种原因,其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多以造型能力和技术表现的传授为主线进行设置。这种以美术和技法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强调视觉感官上的形态与形式的审美表现,缺乏策略、营销、文化等方面的渗入融合,导致培养的一些学生浮于表面而缺乏设计的创造性抑或是可行性。人才培养离不开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关键首先体现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有相当数量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沿用的是过去平面设计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在学科交叉、新媒介运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知识涉足较少,较难适应符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性的课程体系需要。
  一、现行课程体系下的矛盾
  (一)技能强化与涵养弱化。设计技能可能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未来的谋生之道,而设计涵养则是提升设计技能的必要手段。片面认为“视觉传达设计”是只要掌握了几个软件或是具备一定表现技法就能从事的行业,很明显是对设计本质的认知有缺憾,设计涵养更是无从谈起。具备了较好的设计基本技能,可能会制作出符合客户审美意味的图片,但不能说就是完成了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一件成熟的设计作品从概念、策略、功能、元素、表达、传播等方面都是凝结了设计师的修为与功力,这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及勤奋研习才能实现的,这其中涉及的知识可能涵盖了不同学科的方方面面,乃至表现手法也具有多样性,而不是简单地以电脑技巧为标准或是仅仅停留在审美的直觉上。
  (二)重市场与轻创造。可能是因为毕业就业的压力,抑或是专业本身应用性较强的特点,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都提倡以“市场”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研习的导向,以“市场”作为人才培养检验的标准。但是对于设计学类学生盲目地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的而忽视设计本原的创造性,则可能造成本科院校与一些以技能培训为主体的学校或机构呈现出培养方式的趋同,忽视了本科院校对市场定位的甄别性和促进性。为“市场”输送合格的设计人才是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责所在,可是面对并没有作明确区分和定性的“市场”,则可能导致高校生产的最终产品——大学毕业生,未来的设计师,成为缺乏创造性与可塑性的社会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就要先行思考市场需求指的什么是“市场”?是什么样的“市场”?“市场”是否有层次之分?以什么样的市场主体作为标准?……否则,单纯的“市场需求”不足以明确不同的高校到底是为什么样的市场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笼统的一概而论将模糊高校的培养方向。
  (三)专业熟稔与文化茫然。一些学生对于专業的学习不可谓不刻苦,也能从事设计类的一些基本工作,但有的对于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等似乎是漠不关心,知之甚少,这从长远看必然影响到其专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也必将制约其从事一些诸如综合设计、系统设计抑或是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高等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能,尤其是行业内具有研究能力的专才。合格的设计人才应该是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探究精神,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能从大设计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课程体系构建
  一些国外高校,类似国内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主要开设在传播设计、传播艺术类院系,从系科名称上就可以较明显地看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和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对市场战略、材料与方法、互动设计、视觉传播、人文科学等领域比较重视,纵观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少高校在这些方面相对缺失,有的即便涉及,但又可能缺乏课程的衔接延续性或是课程执行难以到位。习人之长,利用已有的成熟经验,构建符合自身实际并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学科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显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相应地也要作出改变。
  (一)人文与理论。专业理论课程在国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里都有开设,比如艺术概论、设计概论、艺术史、工艺美术史、视觉传达设计史等,不同的高校可能在具体课程名称或课时设置上略有不同。但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除了专业史论课外,其他人文类课程较少涉及。然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人文类课程的知识积累不足以满足大学里设计思维的需求,再者国内的艺术类招生现行的招生对象基本是文理兼收,整体来说,人文知识构架就更薄弱。缺乏人文内涵的设计可能会空有一副皮囊而失去传播的价值,加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大有裨益,尤其对学生设计理念的提升大有帮助。类似经典文献选读、传播学概论、设计哲学、设计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符号学、艺术批评类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体系,构建更广博的创意源。
  (二)视觉语言与设计表达。此模块包含了对视觉元素的理解与运用,是训练学生具象思维、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形、色彩、空间的理解,正确认知基本视觉元素的相对意义,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思维转换等,具体课程表现为造型基础、构成、空间设计基础等;(2)设计思维的构建,融合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行,用设计方法论作为设计实践的指引。具体课程表现为设计思维与表达、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论、设计营销、专业论文写作、视觉传播等;(3)思维的视觉表现,由概念到实践,就需要选择恰当的视觉元素,运用视觉的手段表达创意。具体课程表现为图形设计、标志与符号设计、创意插画等。   (三)技术与工艺。好的创意,需要好的执行手段与之匹配,创意执行离不开良好的技术:(1)传统技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基本技法。绘画作为艺术的呈现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基本的绘画材料与技法进行了解与尝试是可以丰富设计的表现手段的。尤其是中国水墨、中国书法作为饱含中国文化、极具民族情怀的艺术形式,是独具特色的设计表达手段之一。(2)现代技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其他表现手段,可以搭建合作平台,借助其他学科力量增加课程的技术含量。其中包括电脑技术、摄影技术、印刷技术、包装结构工程、材料加工等。(3)民族民间工艺,植根于民间的民族艺术是历史流传下来的财富瑰宝,也是避免趋同所谓“国际范”的独特文化形态,尤其是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应尽可能地引入专业课堂,通过选修课、工作坊、项目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将相关工艺灵活的运用到设计方案里。
  (四)媒介与互动。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呈现离不开媒介载体。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技术蓬勃发展,各种电子终端设备层出不穷,视觉传达设计有了更加广阔的表现舞台。互联网思维、互动媒体、互动传播、互动设计、视觉特效、音频音效等课程能够满足平面纸媒到全媒体的视觉传播实践,实现静态到动态媒介的观念转变,能够让视觉传达设计作为重要一环更好地融入互联网经济。
  (五)综合设计。回顾从平面设计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历程,结合新媒体的时代背景,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设计课程可以综合为三大部分:(1)信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一大功能是运用恰当的媒介向受众传递有效的视觉信息。此类课程主要包含文字与版式设计、图表设计、可视化信息設计、书籍设计、电子出版物设计等;(2)品牌设计,从营销与传播的角度来说,不论是包装还是广告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品牌服务,可以整合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品牌策划、品牌视觉设计、展示设计等课程为品牌设计与推广,围绕品牌的命题进行综合的设计课程教学;(3)设计实践,培养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此类课程主要包含专题设计与专业竞赛、市场调研与专业考察、方案研讨与创意阐述、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等。
  科技迅猛发展,观念快速更新,时代推动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改革,尽可能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综合性较强,涉及的学科专业较为丰富,不同的高校相应的办学条件与资源不尽相同。大学作为设计人才的出产地,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并切实创造必要条件,利用自有特色优势完善课程构架。不论是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还是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到有利于创意思维发散的多学科交叉的实用课程,从而构建相对综合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蓝青,仇宏洲.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过宏雷,王安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构[J].装饰,2016(7).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6255)。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核心素养"及相关研究成为教育界,甚至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议题。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核心素养就很难将核心素养教给学生,因而通过教师教育构建和培养教师核心素养成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课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以“短小精悍”的特征著称,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微课 高职英语 优势应用  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规定: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新的教
科学发展、文化惠民。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营造全民诵读的良好氛围.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推进文化传承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共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为了落实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福建省委提出: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
党的十七大全报告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对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2010年晋江市财政局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务实落实,开拓奋进,努力做好生财、聚财、理财、用财之道,财政总收入在全
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产力的含义有诸多解释和界定,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是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生产力主要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主要包括学
摘 要: 依据《论语》,探寻两千年前处于乱世中的孔子的生存智慧,思考孔子本人是如何通过处理人自身肉体与心灵的关系、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个乐己、乐人、乐物的境界。孔子的生存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对于处于激烈社会竞争中的人们来说,既能舒缓生存焦虑,又促使他们思索个体生存于世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生存智慧  从古到今,人类永远面临着三大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问
莆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于1984年7月,内设11个科室(部门),下辖仙游、城区、秀屿3个县级局(分公司),现有职工400多人。
近年来,安溪供电公司主动服务安溪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茶业富民”发展战略。打造安溪坚强电网、服务现代山水茶乡。2010年,安溪铁观音凭借优异品质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