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高校发展和改革的步伐日趋加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的方面越来越重视,投入也是逐年增加,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是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实验室的开放正是迎合了教学改革的需求,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 教学改革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60-01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1]。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仪器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加上传统的实验室不允许其它实验室的学生进入,这就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将现有实验室的模式进行改革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实验室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能够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
1 开放实验室形式
传统实验室除对学生开设教学任务内的实验课外,大多数时间是关闭的,设备是闲置的,不对学生开放,这就造成了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资源的浪费,这种实验室的形式与管理已不能适应现在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实验室模式为开放模式已势在必行。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或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放。由于实验室的性质、种类不同,各个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开放形式,制定相应的开放管理办法。
1.1 完全开放实验室
完全开放实验室是一种最理想的开放形式,它要求做到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开放。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可采取全天开放、预约开放、和定时开放,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将三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挥各实验室的功能优势。
实验室开放内容要贯彻“形式多样、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内容应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实验。
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具体形式可分为参与科研型、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实践能力培养型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1.2 部分开放实验室
大部分实验室都是负责教学任务的实验室,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实验室就闲置不用。老师在实验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挺多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下课了。所以实验室在不影响实验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开放,老师在课堂讲解实验,但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可在开放时间内复习重做,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强化训练。学生可在实验室开放时间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发挥,自由思考,也可进行实验考试的复习等。
1.3 结合式开放实验室
结合式开放实验室是在现有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向学生提供便利的实验管理平台。仿真平台模拟真实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通过仿真软件、虚拟仪器的学习,采用传统教学与虚拟实验开放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讲座、演示等手段逐渐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由于实验课内容多,时间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实验,加强实验前仪器使用操作的培训,减少实验过程中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的仪器损坏。
2 开放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是一种新的尝试,开放实验室不仅仅只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应让全体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验教师队伍应加强合作交流,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为开放而开放。实验室开放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实验室技术人员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3]。
2.1 实验人员负责制
实验室要有专职实验人员进行管理,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小型仪器,学生熟悉仪器操作流程后可独自使用,但对于大型仪器必须在实验人员的监管下方可使用。对于仪器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使用,还应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手段,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原理、构造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盲目的服从。
2.2 建立便捷的实验室登记制度
开发一套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登记,每次使用完仪器必须填写仪器记录本,然后由实验管理人员确认仪器无损坏时方可离开。为了有秩序、有效地使用实验室仪器,须提前预约才能使用仪器。
2.3 开发实验器材电子登记数据库
开发不同类型的开放实验室实验器材电子数据库,这样实验人员可以迅速地查出仪器的使用现状,是在用还是闲置或是故障,实验人员可以一目了然。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开放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等,实验仪器较多,容易损坏和丢失,建立电子数据库后,可以及时补充实验器材。
2.4 加强培训实验人员
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需要具有创新观念的人进行管理实验室的一切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的为实验室服务。实验室的开放更需要指导教师自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到外校进行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吸取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工作才会有所创新。
3 结语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把实验室开放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使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各实验室都要充分挖掘实验室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和开放内涵,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英彪.浅析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2] 谢惠波,杨艳,陈丽,等.论开放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
[3] 施瑞,于晓勇,柳英,等.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 教学改革 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60-01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1]。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仪器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加上传统的实验室不允许其它实验室的学生进入,这就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将现有实验室的模式进行改革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实验室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能够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兴趣;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
1 开放实验室形式
传统实验室除对学生开设教学任务内的实验课外,大多数时间是关闭的,设备是闲置的,不对学生开放,这就造成了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资源的浪费,这种实验室的形式与管理已不能适应现在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实验室模式为开放模式已势在必行。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或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放。由于实验室的性质、种类不同,各个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开放形式,制定相应的开放管理办法。
1.1 完全开放实验室
完全开放实验室是一种最理想的开放形式,它要求做到时间、内容和方式的开放。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可采取全天开放、预约开放、和定时开放,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将三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挥各实验室的功能优势。
实验室开放内容要贯彻“形式多样、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要求,确定开放内容。内容应包括: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实验。
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具体形式可分为参与科研型、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课题型、实践能力培养型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1.2 部分开放实验室
大部分实验室都是负责教学任务的实验室,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实验室就闲置不用。老师在实验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挺多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就下课了。所以实验室在不影响实验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开放,老师在课堂讲解实验,但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可在开放时间内复习重做,指导教师进行引导,强化训练。学生可在实验室开放时间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发挥,自由思考,也可进行实验考试的复习等。
1.3 结合式开放实验室
结合式开放实验室是在现有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向学生提供便利的实验管理平台。仿真平台模拟真实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通过仿真软件、虚拟仪器的学习,采用传统教学与虚拟实验开放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讲座、演示等手段逐渐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由于实验课内容多,时间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实验,加强实验前仪器使用操作的培训,减少实验过程中因不规范操作而造成的仪器损坏。
2 开放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是一种新的尝试,开放实验室不仅仅只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建设开放式实验室应让全体师生从思想上认识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验教师队伍应加强合作交流,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为开放而开放。实验室开放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实验室技术人员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3]。
2.1 实验人员负责制
实验室要有专职实验人员进行管理,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小型仪器,学生熟悉仪器操作流程后可独自使用,但对于大型仪器必须在实验人员的监管下方可使用。对于仪器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使用,还应使学生掌握各种实验手段,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原理、构造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应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盲目的服从。
2.2 建立便捷的实验室登记制度
开发一套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进入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登记,每次使用完仪器必须填写仪器记录本,然后由实验管理人员确认仪器无损坏时方可离开。为了有秩序、有效地使用实验室仪器,须提前预约才能使用仪器。
2.3 开发实验器材电子登记数据库
开发不同类型的开放实验室实验器材电子数据库,这样实验人员可以迅速地查出仪器的使用现状,是在用还是闲置或是故障,实验人员可以一目了然。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开放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等,实验仪器较多,容易损坏和丢失,建立电子数据库后,可以及时补充实验器材。
2.4 加强培训实验人员
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需要具有创新观念的人进行管理实验室的一切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更好的为实验室服务。实验室的开放更需要指导教师自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到外校进行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吸取新技术,新方法,实验室工作才会有所创新。
3 结语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把实验室开放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使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各实验室都要充分挖掘实验室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和开放内涵,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英彪.浅析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2] 谢惠波,杨艳,陈丽,等.论开放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
[3] 施瑞,于晓勇,柳英,等.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