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评选在京揭晓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届“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颁奖于2013年5月18日新鲜出炉。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贞、保乐力加中国传播总监王珏、评委姜节泓、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马克·那实(Mark Nash)、谭平、吴洪亮、策展人董冰峰等出席了当日的颁奖典礼。
  今日美术馆新任馆长\谢素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日美术馆走过十年,有很多艺术家在这里从默默无名一直到现在成为业界的大腕,我觉得这是美术馆应该要做的事情。“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是一个很棒的项目,我们还会继续将这个项目一直做下去。只要是对艺术界有意义的事情,今日美术馆一定会坚持,因为坚持是艺术界最棒最应该做的事情。”
  与往届相比,第三届“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收到超过500位年轻艺术家的自荐和推荐材料,吸引了更多综合院校艺术学科以及在英、法、美等国留学的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和参与。经过评委会逐层遴选,十位优秀青年艺术家最终脱颖而出,他们是:陈陈陈、褚秉超、高盛婕、高苏、何诗意、雷磊、吕延翔、徐升、童笑、张小迪(按姓氏拼音排序)。他们的入围作品涵盖了油画、版画、雕塑、国画、影像、装置、壁画等各种内容和形式,充分展现当下青年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实验精神。谭平表示:“我参加了三届,在以往的时候可以看出年轻艺术家的风格、特点,有时候能看到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今年就非常困难。因为首先有很多的批评家、策展人推荐了很多的作品,由各评委从中先选出一部分,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再把最后获得“英才奖”的一名艺术家和作品选出来,这个过程确实非常艰难。就像我们今天看的展览一样,每个年轻艺术家所使用的语言、所表达的主题、所思考的问题等,差别是非常大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评委也有很多的讨论,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总之,作为本届主席,非常好的协调了很多评委的意见,最终达成了共识。可以说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因为很多作品确实是不错。这是基本情况。”
  本届“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的评委继续由活跃在当代艺术界的资深专家担任,包括硕士研究生导师、策展人姜节泓,策展人凯伦·史密斯,前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系主任、策展人马克·那实,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以及艺术家、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按姓氏拼音排序)。经过评委们展览观摩、集中讨论及投票,张小迪最终摘得本届“英才奖”桂冠,其获奖作品将由马爹利艺术基金收藏并捐赠给今日美术馆,成为今日美术馆馆藏作品。评委们一致认为,张小迪成熟、踏实、纯粹以及自信的作品呈现,扎实的影像技巧,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评委凯伦·史密斯自本项目成立以来就参与其中,她认为本届作品富有创新意识的新媒体作品尤为突出。在她看来,“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已成功举办三届,为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并带来更多元性和创新性的艺术佳作。”初次担任评委的策展人马克·那实则表示:“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令我印象深刻,他们的水准已逐步与西方当代艺术齐平”。作为推荐委员,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贞同样对年轻艺术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与创新,继而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 进入第三年的“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在过去两年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广泛而深入的媒体宣传令青年艺术家群体获得更多关注,专为“英才奖”得主度身定制的“艺术家工作室”计划的实施更不断地为青年艺术家搭建艺术交流的广阔平台。据悉,去年“英才奖”得主黎薇已于2012年赴法国里尔艺术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学术交流并参加了当地的青年艺术家群展;而另一位获奖者陈飞则于2012年12月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我们都爱大坏蛋”年度派对,并展出了他的原创系列作品。
其他文献
2014年6月30日–K11 Art Foundation (KAF)与PALAIS DE TO KYO今秋将于巴黎联合呈现首场名为“Inside China”的中法艺术家联展。通过展现中、法两国极具潜力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以促进中法当代艺术的交流及艺术家之间的国际对话,为中国新锐艺术家提供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机会,也让更多观众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  展览将于今年10月于巴黎国际当
期刊
孔宁的200平米巨幅油漆画《三个女孩》在2014平遥国际摄影周“花朵一释放”展厅诞生。  2014年9月15日孔宁受影像策展人陈小波邀请为女性摄影展的艺术总监,她把《花朵一释放》做为展览的生命核心,9月17- - 18日用两天时间在展厅中间地面200平米铁皮上画了三个睁得大大的眼睛在天空手持像机、镜头、光圈的女孩,注视着粉色的花?冲破墙体飞到另一个墙面上,和来自全国的30位女性摄影作品相依在一起。
期刊
《拆掉那堵墙——沈阳天地当代艺术现场展》是当代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也是当代艺术对市民生活场所的介入。  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无论是生态的或环境的、社会的或文化的、现实的或精神的——都集结于城市。问题意识是当代艺术观念化的核心。问题的揭示使艺术以否定性的方式重启生活,成为对精神向往的自由召唤。在艺术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是问题的直面者,从而也会成为问题的反省者,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并非游离于问
期刊
8月9日到14日,几位来自港、澳地区和美国、德国的海外华人美术家第一次踏上宁夏的土地,与众多国内中国画名家共同组成了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为团长的“丝路访古宁夏行”19人采风团,遍访宁夏全境,踏勘故道和古迹,用水墨描绘新丝路上人与自然、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前,美术家们面对这些新石器时期留下的“书画杰作”,不禁感叹于数千年前游牧民族祖先就已创造的辉煌文明。刘大为团长在岩
期刊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人民政协报社、瑞士阿尔卑斯水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勃朗峰之夏——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已于当地时间7月1日在法国霞慕尼市阿尔卑斯博物馆隆重开幕,共展出刘大为、吴长江、许钦松等二十位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的四十幅作品。作品以描绘阿尔卑斯地区的风土人情为主要表现内容。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瑞士联邦前总统帕斯卡尔·库什潘(Pascal Couchepin)、法国霞慕尼市
期刊
8月13日,李闽先生的“故乡·记忆—新写实剪纸艺术作品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北京市收藏家协会主办、汇龙森欧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作品有红色经典、故乡、人物风景三个系列。  李闽先生是我国新写实剪纸艺术创始人。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将传统手工剪纸与绘画、摄影、版画等融为一体,把多层不同颜色的剪纸叠加,呈现出错落有致的三维视觉效果,并提出了“工艺千古不变,风格当随时代”的创作理
期刊
见到印度青年雕塑家、油画家巴拉特Bharat Singh和丽金G urjinder Singh,是在他们位于国内规模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地―北京通州宋庄的印度兄妹工作室B& G Art Studio。  七月一个炎热的午后,记者走进他们颇具LO FT风格的工作室,入眼处尽是各种摆放有序的人物雕像小稿和成品,作品中贯穿着“爱”与“真善美”的主题,形态各异,富有张力,且意象颇具神秘浪漫色彩的异国情调。艺术
期刊
中国当代艺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充满活力,这一强劲的势头打开了中国艺术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然而少数知名艺术家的光辉吸引了西方大众的眼光,从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中国艺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艺术市场的参与者与艺术机构多被反映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的艺术形象所吸引,尤其是由于这种艺术形象是被汉化了的波普艺术,因而变得更加易懂,更易于被西方接受。而在很长时间里,那些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以及追溯审美根源才能被鉴赏的
期刊
6月13日 “风景之上I”创作风景展在昆明·云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由艺天维文化机构、云南省油画学会主办,云南省博物馆、昆明风景画学会协办,云南艺天维文化创意活动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展览展出了20位艺术家的近80幅作品,艺术家分别属于50、60、70、80等四个年代。展览给人可视可触的质感,呈现出艺术家们眼中或内心的风景,也表达了多种如何看待世界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们对生命与自然的挚爱。  这次展览涉
期刊
作为当代中国中青年实力陶瓷艺术家中的一员,张尧的存在,从人本到文本,都越来越显示出他特有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作为人本的存在,张尧是那种走到哪,就把创新的思维与能量带到哪,并有效地拓展其“场效应”的艺术家;作为文本的存在,张尧的陶瓷艺术创作,总是能不断以其明锐的心智和富有原创性的语言变革意识而推陈出新,屡创佳绩,令人惊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张尧在山西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卓努力,创新“夹沙红陶”系列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