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研究述评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z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男女劳动参与率差异、女性劳动力供给曲线、婚姻家庭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就业层次两极分化以及角色冲突等方面综述了女性劳动力的供给特征。深入研究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对婚姻、生育、家庭收入分布和男女工资差异等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女性劳动力供给 M型 两极分化 角色冲突
  中图分类号:D442. 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劳动力中的可测变化引起了诸多经济学家对劳动力供给的研究,特别是女性劳动力供给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男女生理差异、女性生育期以及已婚女性家庭影响等众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歧视有其客观性,也使得女性劳动力供给拥有其自身的特點。
  二、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
  研究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婚姻、生育、离婚、家庭收入分布和男女工资差异等现象均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国内外学者或通过对截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或通过经验分析,或运用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女性劳动力供给进行了研究。本文综合相关研究,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特征进行总结。
  (一)男性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女性。
  女性劳动参与率反映了女性劳动适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是研究女性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男性的劳动参与率要高于女性。表1.1描述的是1948年至2005年间,平均每10年美国各种劳动力的参与情况。由表可见,逐年来随着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和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二者间的差距在慢慢缩小,但是男性劳动参与率始终高于女性。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前,女性的失业率一直高于男性,20世纪末以来,男女的失业率也在逐渐接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从农村走向城镇。1978年我国女性职工占职工总数的32.9%,到2000年增长为38.0%。虽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长期以来一直低于男性,但却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国家和地区(蔡昉、王美艳,2004)。
  虽然从地域上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水平较高,但处于黄金年劳动年龄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点城市女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周庆行、孙慧君,2006)。国家统计局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5-19岁年龄组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较大,25-39岁年龄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但该年龄范围内各年龄组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均下降3%左右,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区中、高等教育入学率普遍提高,造成了女性就业年龄推后。
  (二) “M形”的女性劳动力供给曲线。
  蔡昉,王美艳(2001)认为男女劳动力供给特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女性劳动力与生育年龄人群重合”,妇女的生育大多发生在她作为劳动力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时期,而生育行为会影响她们的劳动力供给行为。
  Bowen和Finegan(1969)将劳动力市场参与方程拟合于1960年微观统计数据进行研究,Mark R. Killingsworth和James J. Heckman(1986)对该研究结果的分析指出,其他条件(如婚姻状况和孩子数目)不变时,女性参与可能性与年龄之间有明显的倒U型关系:对于年轻女性(单身或已婚),其劳动参与率首先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然后随之下降;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参与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最后,对于14-54岁之间有配偶的已婚女性来说,拥有孩子(特别是6岁以下的孩子)会降低其劳动参与可能性。
  李爱莲(2008)从劳动力参与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女性劳动力就业呈“M形”。她指出,在女性的生命周期中,15-20岁是其劳动力就业上升阶段,形成第一个峰顶;20岁以后,由于结婚、生育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就业下降,形成一个峰谷;大约在35岁左右,劳动力就业会形成第二个峰顶;50岁以后,劳动力就业再度下降,整个劳动供给曲线呈“M形”,被称为 “M形”就业或“双头”就业。
  (三)婚姻、家庭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
  家庭效用最大化是已婚女性劳动力市场供给行为主要的决策依据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尤其是21世纪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已婚女性人数不断攀升(朱嘉蔚,2011)。“回归家庭”逐渐成为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新趋势。李爱莲(2008)认为,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角度看,一般地,女性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所以婚后女性相对偏重于家庭。朱嘉蔚(2011)则对情况做出了分类分析:对于自己劳动收入低、文化技能水平不高且配偶有稳定收入的女性,往往会自愿选择“回归家庭”。而收入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女性,一部分会选择继续阶段性就业,即在儿幼时 “回归家庭”,悉心照顾子女与家庭,待孩子成长后重新就业;另一部会一直留在劳动力市场上,但这部分女性多面临职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
  在劳动供给时间方面,已婚的职业女性除职业劳动外,还承担着大部分家务劳动。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家庭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比男性多2.7小时(李爱莲,2008)。对于雇主来说,雇佣劳动供给时间有折扣的女性劳动力时,要么是给付较低的工资,要么是尽可能减少雇佣(蔡昉,王美艳,2001)。
  (四)就业层次低,女性劳动力内部两极化。
  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它存在性别职业隔离。在拥挤的劳动力市场里,女性集中在少数职业中,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降低了女性劳动力的工资,在职业分化迅速的社会转型期,女性职业层次与男性相比也偏低。
  就业层次在女性劳动力市场内部也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Clark Kerr(1954)首次提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P. B. Doeringer和M. J. Piore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型。张绍平(2007)运用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女性劳动力市场两极化做出了劳动经济学分析。他认为,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行为虽然相似,但其动机、激励和看法等都是有差别的。下岗再就业女职工收入低且没有保障,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为己任;再就业过程中常遇到年龄歧视;社会资源匮乏,难以改变现状。成功白领女性不用担心经济问题,但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及面临女性角色上的冲突,家庭矛盾屡见不鲜;对自己工作定位清晰;以自我实现为主要目标。   (五)女性就业带来的角色冲突。
  虽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女性取得了更多的自由,但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模式对今天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职业女性的影响依旧是广泛而深远的。
  现代社会的女性在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的同时,也饱受了双重角色冲突之苦,这可能使她们经历身心疲惫的状态,甚至会自责以及缺乏满足感,这种不愉快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其工作、生活甚至身心健康。 “上海市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时,56%的女性不知如何选择,26.7%的女性选择牺牲事业,13.8%的女性选择牺牲家庭,62.5%的女性希望能兼顾事业与家庭。张绍平(2007)认为女性的职业角色与其家庭角色、母亲角色、妻子角色和女性角色都存在冲突。
  三、 结 语
  女性与男性在生理结构和社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女性劳动力供给的上述特征,并由此引发女性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的歧视问题。国外已经建立了有关女性劳动力供给的相对成熟的研究体系,中国学者也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探讨。在对女性劳动力供给的诸多研究中,不乏一些复杂的劳动供给模型,但都不能完全解释涉及婚姻和家庭、生育和抚养子女或老人、劳动供给的职业范围、市场工作与非市场工作的全部问题,这些都是有关女性市场工作讨论中特别值得研究的方面。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Mark R. Killingsworth and James J. Heckman, Female Labor Supply: A Survey [M].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86).
  [2]阿申費尔特等著, 曹阳等译. 劳动经济学手册(第一卷)[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蔡昉, 王美艳.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点与教育投资[J]. 江海学刊, 2001(06).
  [4]蔡昉, 王美艳. 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政策含义 [J]. 中国社会科学,2004,(04).
  [5]曾湘泉. 劳动经济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李爱莲. 女性劳动力就业:特征、问题与措施[J]. 理论探索, 2008(01).
  [7]唐鑛, 陈士芳. 我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2).
  [8]姚先国, 谭岚. 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 经济研究, 2005(07).
  [9]张绍平. 女性劳动力市场两极化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04).
  [10]张晓蓓. 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力供给研究[D]. 湖南大学,2009.
  [11]周庆行, 孙慧君. 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及效应分析[J]. 经济经纬, 2006(01).
  [12]周也. 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09(11).
  [13]朱嘉蔚. “工作——家庭”冲突中的已婚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是大家最先接触的公共课程之一,而且也是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乃至新体系的启蒙课程之一,因此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教授一些具有结构性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些涉及结构性知识的教育中,关于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结构性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它广泛地存在于关于人生价值、家庭美德、爱国主义、社会公德以及生态文明等等方面的论述之中。职是之故,
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直都是青少年德育严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五年一贯制学生的思想特点提出了三点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世博会重要意义的探讨,并结合调研数据对世博会在我国民众中受关注程度的分析,阐述了当前上海世博会在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中存在了解和关注程度不足,没有在农村群众中构建一个健全、详实而确切的想象体系的事实。在分析该情况的成园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帮助农村群众构建合理、良好的世博会想像体系。并对相关方案进行探究,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普及、推介上海世博会相关信息、知识,构建农民群众关于上海世博会想
1929年“群众路线”这一概念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被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
地铁建设在大中型城市中已经十分普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问题.地铁作为一种舒适方便的出行方式,在城市中的需求越来越高.地铁建设需要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在地铁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企业共青团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共青团要想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地矿工作服务中有所建树,就应该善于抓住新的机遇,运用创新的精神对工作领域进行积极延伸,同时对工作空间进行积极拓展。本文就对共青团工作在地矿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共青团工作 地矿 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脊梁,代表着社会未来的发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监督档案管理可以为生态环境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在进行生态环境监督计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其可以增强生态环境监督计划方案的实用性和高效性,提高生态环
现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我国的图书馆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变革.以往以纸质方式传播信息资源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走数字化图书馆的新道路,完善数字资源建设已经势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