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上试验示范报告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促进水稻农药减量控害,通过在巢湖市中垾镇开展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试验示范,验证该技术对于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健株抗逆、减药控害、增产提质的效果,以徽两优280机插秧为研究材料,进行0.136%赤·吲乙·芸苔播前拌种与生长期叶面喷施两次试验及调查的数据测定。田间结果表明,通过播前使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水稻种子及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喷施,对健株抗逆、促进水稻生长、减量控害、丰产增效的综合应用效果明显。尤其是播种期加碧护拌种,在促进水稻的根系发达、分蘖增多、苗壮,后期功能叶延长,抗早衰及综合抗逆性等方面作用显著。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减量控害(减量20%)技术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处理效果相当,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0.136%赤·吲乙·芸苔;生态综合;农药减量控害;抗逆性
  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90–0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机插秧:徽两优280,供试药剂见表1。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块在巢湖市中垾镇建华行政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质地为湖泥田土,pH值6.5,肥力中等、均匀一致,排灌条件较好,上茬作物种植的是小麦。播种前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每亩施入底肥为复合肥(18-10-13)40 kg。
  1.3 试验方法
  栽培方式:中垾镇建华行政村为机插秧,播种时间5月22日,移栽时间6月13日,种植品种徽两优280。
  试验共设6种处理(表2),每个处理小区面积根据田块实际情况设定(700~800 m2),随机区组排列。
  1.4 小区施药处理方法
  1.4.1 施药时间 水稻育苗时拌种、水稻苗期、拔节期结合病虫害的防治施药。
  1.4.2 施药方法 施药喷雾器械统一,叶面喷液量不少于450 L/hm2(碧护45 g/(hm2·次)、安融乐90 mL/(hm2·次)、融地美450 mL/(hm2·次)。
  1.4.3 田间管理 各处理田间管理水平一致。
  1.5 调查项目、方法
  1.5.1 调查时期 苗期(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抽穗期、收获期取样调查测定水稻的相关农艺性状。
  1.5.2 农艺性状及产量调查项目及方法 分别在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抽穗期、收獲期观察,每个处理取5个点,每个点取10株,调查不同处理之间秧苗的叶色、茎鲜重、有效分蘖数、亩穗数、穗粒数等相关生长性状指标,测定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
  1.5.3 抗逆性调查 生长期如遇灾害性天气,及时记载田间抗逆性及灾后恢复情况表现,并用文字描述和照片评价产品效果。
  1.5.4 病害抗性调查 以当地水稻主要发生病害为主,病害发生期间观察调查抗病性与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施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拌种的处理1、处理2中,水稻秧苗的生长状态好于与之对照的不施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3~处理6(表3)。0.136%赤·吲乙·芸苔,可以调节秧苗的生长,增加秧苗的苗高、基部宽、根鲜重、根长及生物鲜重。因此,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生长调节剂能够发挥对作物生长的调节与保护作用,且对水稻安全性较好。
  2.2 水稻生长期农艺性状调查
  根据徽两优280机插秧在分蘖期与抽穗破口期施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与当地常规病虫害防治,对水稻田间生长增效性调查的结果显示,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根长、根重及生物鲜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水稻功能叶SPAD值的下降且能有效增加剑叶叶面积,与对照不加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的处理3~处理6相比,各项增加效果明显(表4)。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1、处理2与不加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3~处理6之间相比较,防治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说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对杀虫杀菌剂药效的发挥起到一定的辅助增效作用。
  2.3 抗逆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处理组,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组抗高温热害的效果明显,且后期恢复好,说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能够明显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表5)。
  2.4 水稻产量性状的调查
  试验结果表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比常规处理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均有明显的优势,说明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处理水稻后能够增加水稻的产量性状,同时,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减量控害(减量20%)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处理效果相当(表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健株抗逆优质高产试验示范,通过减量(减量20%)控害处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与不减量效果相当,防治效果比常规处理明显,且每公顷农药使用量减少。同时,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健株抗逆优质高产试验示范方案对水稻的生长安全性较高,能够增加水稻的抗逆性[1]。与常规方案相比,投入成本上有所增加,但产量和收益比常规方案增加,并能减少农药的用药次数。综上所述,碧护生态综合技术在水稻上的效果明显,对水稻生产中的健株抗逆、减量控害、增产提质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
  参考文献
  [1] 李光胤.“碧护”综合生态技术在水稻种植中显高效[J].现代农业,2017(12):22-24.
  [2] 汪洋,赵欢.“碧护”综合生态技术在水稻种植中显高效[J].中国农资,2013(4):25.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川贝母生物碱贝母素甲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对甲苯磺酰氯为衍生试剂,在60℃的水浴条件下对贝母素甲水浴加热回流,采用HPLC-UV法测定川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结果:在流动相为1 ml/min的甲醇—水(60∶40,v/v),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40 nm。贝母素甲在0.05~2.5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08μg/ml和定量限为0.017 mg/m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67%~100%,方法精密度(n=6)为2.4%。
采用样方法分析了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甸、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草甸和高山嵩草—异针茅(Stipa aliena)草甸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藏嵩草草甸的株高为最大值(14.33cm),高山嵩草—异针茅类型草甸物种数则是最大值,高山嵩草—异针茅草甸牧草鲜重、可食牧草鲜重,牧草干重和可食牧草干重分别为4 098.33 g/m2、3 681.67 g/m2
民和县通过积极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县草地实行草畜平衡制度,增加了牧草种植和饲草总量,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文章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奖补标准,加强草原监督,增加实施单位工作经费,稳定补奖政策工作队伍的建议。
红景天是传统藏药之一。味甘,性寒。归脾、肺经。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红景天苷、槲皮素、酪醇、肉桂醇、络塞维、多糖等,具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缺氧、抑癌等药理作用。本文综述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期为该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为探究盐胁迫对燕麦叶片叶绿素代谢的影响,揭示盐胁迫对燕麦光合作用通路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沙培的方法,Hoagland营养液条件下,给燕麦幼苗施加200 mmol/L NaHCO3胁迫处理,在处理1d、3d、5d、7d时测定叶片叶绿素a(Chla)含量、叶绿素b(Chlb)含量、总叶绿素(TChl)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原卟啉(IX)含量、镁—原卟啉(Mg-IX)含量、原叶绿素酸酯(PChl)含量及叶绿素代谢途径
对牦牛GHR基因部分片段进行SNP检测,并结合各乳成分(乳脂肪、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密度、冰点、盐、电导率)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牦牛GHR基因片段1、exon 8未发现SNP多态位点,片段2发现SNP多态位点1个,第82位T,形成C/C和C/T两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乳成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间冰点值差异显著P<0.05,其它乳成分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
利用格尔木地区格尔木、小灶火2个气象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分析了气温、积温及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 a来格尔木地区气温和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升温倾向率为0.6℃/10a,≥0℃、≥5℃、≥10℃的积温增加倾向率达125.6~167.8℃/10a。粮食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分别为404.0 hm2/10a、1.2 hm2/10a;枸杞等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
本研究以12月龄青海省乌兰茶卡羊为原料,测定其宰后冷藏储运期间0d~6d的肉品质指标,探究宰后储运过程中茶卡羊肉品质的变化并确定其适宜的宰后储运时间。结果表明,随着储运天数的增加,肉品质各项指标都均有变化,pH值和剪切力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蒸煮损失呈上升趋势,肉色由鲜红逐渐变暗,由此可见,宰后冷藏可以提高羊肉嫩度,且有利于改善和维持羊肉的色泽,但是冷藏储运天数以5d以内为佳。
荨麻属植物资源丰富,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全世界约有50多种,我国就有23种,其中宽叶荨麻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因其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青睐。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宽叶荨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资源利用现状,并对宽叶荨麻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宽叶荨麻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为明确防除狼毒后草地植被变化特征,以防除后围封的狼毒型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防除狼毒后草地群落多样性、狼毒密度以及地上生物量等指标的年变化特征,为狼毒型退化草地恢复和治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狼毒防除后,随着防除年限的增加各处理狼毒的密度和地上生物量下降;豆科的重要值显著增加(P<0.05),莎草科、禾本科、杂类草变化不显著(P>0.05);随着处理年限的增加防除狼毒处理和围封处理的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与CK处理相比均有所下降;各处理下总物种数随年份增加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