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探析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hado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的论述,可以看出:并非仅有私有制存在的社会才有阶级。在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只要存在私有制,就有阶级和阶级的划分问题。包含私有制形式在内的所有制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在非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为阶级形成提供了客观环境;在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是阶级形成的直接原因。享有生产资料支配权未必就享有剩余劳动支配权。阶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一部分人丧失了剩余劳动的支配权。
  关键词:阶级;私有制;生产资料支配权;剩余劳动支配权
  中图分类号:D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42-04
  近些年来,随着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凸现等诸多社会现象的出现,阶级问题又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存在着阶级?如果存在阶级,应如何划分和分析?对此,学术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笔者认为,科学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准确把握阶级形成的条件。在阶级形成的诸多条件中,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私有制是阶级形成的直接原因。但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下,私有制都是阶级形成的直接原因吗?在混合所有制形式下,是否也存在着阶级?所有制的不同要素与阶级形成的关系究竟如何?马克思恩格斯曾对私有制与阶级形成的关系有过详细、深刻的论述,准确理解他们的论述,无疑有助于对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
  一、并非仅有私有制存在的社会才有阶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曾对历史上产生的不同所有制形式作出过全面的分析。他们指出,与生产力和分工很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是第一种所有制形式,即部落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社会结构也只限于家庭的扩大,而没有出现明显的阶级划分。与生产力和分工比较发达阶段相适应的是第二种所有制形式,即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在公社或国家所有制形式下,私有制已经有所发展,公民与奴隶之间的阶级关系也有了充分发展,并出现了平民小农向无产阶级的逐渐转化。但此时私有制是“作为一种反常的、从属于公社所有制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公民仅仅共同享有支配自己那些做工的奴隶的权力,因此受公社所有制的约束。这是积极公民的一种共同私有制”。[1]60与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相对应的是第三种所有制形式,即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下,在农村虽然存在小农、自由农或依附农的农业小生产者的私有制, [2]623但“这种所有制像部落所有制和公社所有制一样,也是以一种共同体为基础的”。[1]70在城市里发展起来的手工业者的私有制,因“联合起来反对成群搭伙的掠夺成性的贵族的必要性,在实业家同时又是商人的时期对公共商场的需要,流入当时繁华城市的逃亡农奴的竞争的加剧,全国的封建机构”,[1]70仍然从属于同业公会所有制。与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相适应,在乡村存在着王公、贵族、僧侣和农民的划分,在城市里有师傅、帮工、学徒以及后来的平民短工的划分。
  到了近代,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较大发展,由于大工业的兴起和普遍竞争,所有制才发展为“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所有制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纯粹私有制”。[1]131根据他们的理解,这种纯粹的私有制,即是资产阶级私有制。在这种私有制下,国家丧失了独立性,成了“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成了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还将私有制分为两种,即一种是“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的私有制”,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别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后者是对前者的第一个否定。[3]169马克思恩格斯还敏锐地抓住资本主义时代大的生产和交通机构向股份公司转变这一现象,分析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指出:建立在社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股份公司的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实现了资本所有权与资本现实再生产执行职能的分离,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实际生产者的分离,实现了劳动与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剩余劳动所有权的完全分离。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须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互相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另一方面,这是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4]517但是,马克思同时指出:“这种向股份形式的转化本身,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界限之内;因此,这种转化并没有克服财富作为社会财富的性质和作为私人财富的性质之间的对立,而只是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4]520恩格斯也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2]629 “生产方式虽然已经消灭了这一占有形式的前提,但是它仍然服从于这一占有形式。”[2]621
  在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还根据所有制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以及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对他们追求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进行了预见。如前所述,马克思将私有制分为两种,即一种是“靠自己劳动挣得的私有制,即以各个独立劳动者与其劳动条件相结合的私有制”,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以剥削别人的但形式上是自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他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必然造成对后者的否定,即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3]169对此种所有制,恩格斯在论述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时,也指出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即产品起初奴役生产者而后又奴役占有者的占有方式,就让位于以现代生产资料的本性为基础的产品占有方式: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2]630他们认为:“在迄今为止的一切占有制下,许多个人始终屈从于某种唯一的生产工具;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现代的普遍交往,除了归全体个人支配,不可能归各个人支配。”[1]129并且,他们认为,只有废除私有制,才能使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变得十分宏伟,才能使社会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才能使包括工业与农业在内的全部社会分工以及城乡对立完全消失,才能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所有制形式演变历史进程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私有制和阶级是形影相随的两个东西。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在人类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人们实行共产制,不存在阶级的划分。自从人类进入了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随着私有制的出现,才产生了奴隶和奴隶制度的“零散”现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文明时代,都存在着私有制的现象,相应地就出现了奴隶主与奴隶、领主与农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划分。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实行了社会所有制与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统一,整个社会成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才不会存在阶级的划分。
  同时,我们也发现:并非仅有私有制存在的社会里,才有阶级的划分。在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所有制形式的社会里,只要存在着私有制,就会有阶级和阶级的划分问题。比如,在私有制与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并存的社会里,在私有制与同业公会所有制并存的社会里照样有阶级的划分。在目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同资产阶级私有制同时并存的还有资本主义的国家所有制,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我们不能否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
  二、所有制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支配权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所有制下过完整的定义,但从他们的有关表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头脑中的所有制是由生产资料占有所决定的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及消费关系的总和。比如他们在讲分工与所有制关系时指出:“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1]68再如马克思针对蒲鲁东把所有制规定为独立的关系时说“在现实世界中,情形恰恰相反:蒲鲁东先生的分工和所有其他范畴都是社会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现在称之为所有制的东西……”[5]又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再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6]277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他们非常强调所有权的作用,不仅认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或占有决定着一切社会生产的所有关系,甚至有时还把所有权等同于所有制。比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因此,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7]实际上他们强调的所有权应是支配权。比如他们在论述家庭中的奴隶制时,指出:“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1]84从他们的语言表述上来看,他们对现代经济学家的所有制定义是认同的,至少就“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这点是认同的。他们还认为“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1]104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决定着所有制的形式以及它的产生和灭亡(在奴隶制形式下,奴隶是被当作生产资料对待的)。以此来看,在他们那里,所有制的基础是支配权;并且他们还认为,对于不享有所有权的资本,也可以享有支配权,比如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时指出:“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劳动的权利。对社会资本而不是对自己资本的支配权,使他取得了对社会劳动的支配权。”[4]519再比如,他们预见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应当是社会所有制和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统一,也是强调生产资料为劳动者的联合体,即社会所有,但劳动者个人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权。马克思、恩格斯在阶级划分与私有制关系的问题上,虽然多处使用“占有”字眼,如他们在对资本家和无产者的表述上所说:“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一方面是资本家,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无产者,他们被排除于这种占有之外而仅有一种商品即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因此他们不得不出卖这种劳动力以占有生产资料。”[8]337但除了使用“占有”字眼外,他们还较多地使用了“支配”的语言表述,如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第二章中,讲到被称作“初次概述无产阶级各种革命要求的笨拙公式”的“劳动权”时说:“但是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9]这样的语言表述较多,如:“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1]98 “由于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换手段的支配权以及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管理一切,所以同现在的大工业管理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除。”[10] “生产者丧失了对自己生活领域内全部生产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商人也没有得到。”[11]175除了使用“支配”字眼外,马克思、恩格斯还曾较少地使用过其他字眼来描述所有制的这种权能,如1875年恩格斯在对彼·拉·拉普罗夫关于“人为生存和享受而斗争”的观点批判时说:“于是生存斗争的含义只能是,生产者阶级把生产和分配的领导权从迄今为止掌握这种领导权但现在无力领导的那个阶级手中夺过来,而这就是社会主义革命。”[12]又如,他在《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中所说:“只要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他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13]就“占有”、“支配”、“领导权”、“垄断权”几个用语而言,笔者认为“领导权”和“垄断权”的含义过于宽泛,虽然享有“领导权”和“垄断权”的人享有对所统辖的事物的支配权,但并非仅仅如此,除此之外,“领导权”还有对所负责事情或任务的组织、协调、落实、引领等含义,“垄断权”还有对市场、政治权利等的专有、独享或排他的含义。二者皆并非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法学术语,还是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词汇。相比而言,“占有”的含义太过狭窄,我们说一个人占有某物,往往是指该人对该物的事实上或法律上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占有,但不能表明该人对该物是否能够使用和处分,如动产质押,质押权人虽然占有质押物,但不得使用质押物,并且在没有出现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质押物有损坏或者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的情形下,也不得处分质押物。这显然与奴隶主、封建地主、资本家对生产资料事实上享有的权能不相符的。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大量使用了“占有”字眼,但对其的使用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占有”的本义上,而是把“占有”的含义放大了,而放大的“占有”恰恰是“支配”,“占有权”恰恰是“支配权”。拥有“支配权”的人不仅能够占有某物,而且能够使用或一定情况下处分某物,从而通过使用和处分取得收益。当然这种收益也是劳动创造的。作为所有制基础的所有权包含着权利人对所有物的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但所有人要想行使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必须对所有物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享有支配权。也就是说,支配权是所有权的基础权利。没有支配权就没有所有权。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把“支配权”简单理解成“所有权”,一方面是因为享有所有权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享有支配权的,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其支配权的形式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制约,或者其无法享有占有的支配、使用的支配、处分的支配以及收益的支配等完整的支配权。比如,在马克思已有所论述并在我们今天广泛存在的股份制企业形式下,财产所有者购买了企业的股份或股票,但如果其所占份额无法控制该企业的经营,其就丧失了对其财产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支配权,而获得的只是部分收益的支配权。另一方面,财产的非所有人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享有财产的支配权。对此,如前所述,马克思早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述。   三、阶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剩余劳动支配权的丧失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这种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存在的,在人类史前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也是存在的。在那样一个时代“男女分别是自己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中的主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男女分别是自己所制造的和所使用的工具的所有者:男子是武器、渔猎用具的所有者,妇女是家内用具的所有者”。[11]158虽然“在商品生产和单个交换以前出现的一切形式的氏族公社同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定的东西即生产资料由一定的集团共同所有和共同使用”,[14]但生产资料支配权是存在的。只不过在在人类史前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者享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并且享有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收益权,即剩余劳动的支配权,而在私有制存在的文明时代,即奴隶制社会、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无论生产者是否享有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但都不享有对剩余劳动的支配权。在奴隶社会,奴隶虽然是人,具有人所具有的类本质,但奴隶主把奴隶看作物,视为生产资料,奴隶当然完全不享有生产资料和剩余劳动的支配权。在封建主义社会,“普遍地存在着以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小农、自由农或依附农的农业和城市的手工业。劳动资料——土地、农具、作坊、手工业工具——都是个人的劳动资料,只供个人使用……”[2]619也就是说,生产者享有生产资料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支配权,但由于在这种劳动者的私有制旁还存在着权能强大的公社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种劳动者的私有制还没有抛弃共同体的外观,还没有消除国家的影响,还不是“纯粹的私有制”,生产者还“必须给地主服劳役或交纳产品”,[15]即劳动者还不享有对自己剩余劳动的支配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大工业的建立,资产阶级几乎独占了所有的生产资料,成为支配生产资料的唯一阶级。以前的工厂手工业工人、“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6]280变成了完全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产者。就如恩格斯所言:“给这个资本家做事的工人,不仅在生产着他那由资本家付酬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且除此之外还生产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起先被这个资本家所占有,然后按一定的经济规律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进行分配,构成地租、利润、资本积累的基础。总之,即非劳动阶级所消费或积累的一切财富的基础。这样也就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酬劳动的方式不同罢了。”[8]338并且恩格斯还说:“剩余劳动,即超出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须的时间以外的劳动,以及这种剩余劳动的产品被别人占有,即对劳动的剥削,是到目前为止一切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形式的共同点。”[2]553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私有制存在的文明时代的不同所有制形式和不同社会形态下,之所以存在阶级和阶级的划分,最根本的原因是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为他人所占有,自己却失去了对自己所创造的剩余劳动的支配权。但这种剩余劳动的支配权与私有制,与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在不同的私有制形式下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资产阶级私有制,即“纯粹的”或“现代的”私有制形式下,剩余劳动的支配权是由生产资料的支配权,或者说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如不支配别人的劳动,不支配别人的剩余劳动,它就不能生存。换言之,剩余劳动的支配权蕴含在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之中。包含生产资料支配关系的私有制成为阶级和阶级划分的直接原因。在奴隶制和封建主义社会,生产者之所以丧失剩余劳动的支配权,直接的原因在于公社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以及建立在它们之上的国家的存在。因为这时的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独立性,它代表的还不是小私有者的利益。当然,如果没有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如果像在商品生产和单个交换以前出现的一切形式的氏族公社同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一样实行共产制的话,那么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也就没有必要剥夺生产者的剩余劳动了。因此,在非纯粹的私有制形式下,私有制也就只能是阶级和阶级划分的必要客观环境条件了,而不是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169.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517.
  [5]马克思.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8]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37,338.
  [9]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409.
  [10]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42.
  [1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12]恩格斯.恩格斯致彼·拉·拉普罗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23-624.
  [13]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242.
  [14]恩格斯.(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442.
  [15]恩格斯.美国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391.
  [责任编辑:黎 峰]
其他文献
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是他或不是他,每个人心中的小哪吒都是不一样的。聪明的智多多,赶快拿起画笔,涂出你心中哪吒的顏色吧!
亲爱的小伙伴们,真是太可怕了,一大波疯狂的成语侵入了我家!我家里到处都潜伏着成语星人。为了保卫家园,我决定和它们抗争到底!疯狂成语大作战,开始啦!  成语星人溜到我姐姐的书桌上了,一共有五个呢。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帮姐姐把它们全部找出来吗?  厉害!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给我们《猜猜猜》栏目投稿。怎么样?如果你有更好的点子,或者更赞的题目,赶紧给我们投稿,和别的智力小天才一决高下吧!
这天,老叔和贝卡收到一封洛斯警长的来信,打开一看,原来又是洛斯警长给的挑战。  第一关:这只哈哈大笑的鸭子把一旁的兔子惊得撒腿就跑。聪明的小读者,你知道兔子在哪儿吗?  第二关:洛斯警长用六根火柴摆出一个节日“十·一”。请你仍用这六根火柴,摆出两个节日,聪明的小读者,你能做到吗?  第三关:洛斯警长用这三个图形创造出了一只鸟和一只鸭,那么你还能创造出什么呢?  第四关:奇怪,这根插在水中的筷子怎么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丰富的地下宝藏和热情四射的狂欢节,让我们在这个热闹的足球王国里,一起开始快乐的旅行吧。  几百年来,大西洋的海风、亚马逊河的流水和原始森林的生机,滋养着南美洲这块神奇的土地——巴西。浪漫多情、节奏明快的“桑巴舞”和全民狂欢的“嘉年华”是巴西的名片。  巴西人常常自豪地说:“上帝花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这个城市,拥有巴西足球王国的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就了火眼金睛,能够迅速发现人与妖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识别妖魔鬼怪。正因如此,白骨精三次变化成不同的人物,都瞒不过孙悟空。然而肉眼凡胎的唐僧却分不清人与妖,赶走了忠心耿耿的孙悟空。你是不是非常羡慕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呢?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擦亮双眼,学会对比和分辨。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工具——“双气泡图”,可以帮助你像孙悟空那样拥有一副“火眼金睛”。  在
老叔最近看奥运会看得热血沸腾,对奥运健儿们的飒爽英姿那叫一个羡慕。他觉得自己也应该找一个运动项目练练,于是拽着贝卡去运动俱乐部。没想到他俩竟然一进门就遇到一个难题——必须准确说出以下运动项目的名称才能成为会员。好家伙,来吧,一起看看这些姿势,老叔、贝卡加聪明的你,我们怕过谁?!
雨田    细数完“杀人风暴”的功过,探险三人组环顾风暴摧残过的村庄,正百感交集之际,看到很多村民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贝卡难得地表现出了懂事的一面,安慰他们道:“暴风雨已经过去了,打起精神重建家园吧!”  他一副干劲十足的模样,却好像并未起什么作用,有人叹息着摆手:“能毁的都毁了,大家都焦头烂额,可赈灾物资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放下来,真急人啊!”  “是啊,那什么‘希望之光’赈灾委员会只送来了
众口说猫  一日,笑果路过一户人家,看见门口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就凑上前去和他们玩了起来。不知从哪儿跑来一只可爱的小猫,大伙儿都很欢喜,开心地逗着它玩。小猫却极不耐烦,跑了。一位大娘从不远处向这边走来,问道:“你们在玩什么呢?”“我们在和……”一个小孩刚要说。“且慢!我看到你们刚才在和谁玩了。不如,你们每人来描述一下它,看看谁能让大娘猜出来。”一位老先生打断了小孩的话。 几个小孩争先恐后地举着手:“
主人公小档案  王小虎:S市星光小学三年级学生,外号“侦探虎”,最喜欢读侦探小说,最崇拜福尔摩斯先生。  乐池:S市星光小学三年级学生,王小虎的好朋友,活泼开朗,爱动脑子。  王小虎今天过生日,星光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都送来了生日祝福,而王小虎最好的朋友乐池也为王小虎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但这份生日礼物有些特别。  “小虎,给!”乐池递来一张生日卡片。王小虎打开卡片,一阵好听而又熟悉的旋律马上响了起来
想体验不一样的填字游戏吗?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来点儿不一样的。请根据给出的提示猜出谜底,然后通过记忆填在下一页。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你可以吗?  横向  一、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位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服在街上游行的故事。  二、成语。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三、成语。形容群雄并起,逐鹿天下。  四、城市名称。黑龙江省的省会,有“东方莫斯科”“冰城”等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