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c6493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高品质的阅读形态,旨在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享受阅读的快乐。基于笔者在所教的高年级尝试群文阅读教学,在此,以苏教版五上第七单元为例,谈一谈群文阅读中阅读内容的选择策略。
  一、立足文本,确定阅读目的
  群文阅读要求围绕一个阅读目的进行功能性阅读。首先阅读目的要明确。苏教版五上第七单元中有选自古典文学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出自文学著作的《少年王冕》,由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的文包诗和宋词《清平乐·村居》。阅读目的可以确定为:抓住文本最具表达特色的地方,从信息群中整合信息、丰富知识;或引导学生品析鉴赏语言文字,学习阅读方法;或了解文本体裁,对小说、唐诗、宋词实现意义建构;或感受经典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等。
  总之,要通过多元化解读文本,挖掘多角度的阅读目的来培养学生思考、比较、评判的能力,发展其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建立关联,确定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内容的组成要有关联,它们是结构化的群文、群篇、群书,甚至是群篇加整本书等。群文的编排需要多侧面、多角度。
  1. 从主要人物入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发生在林冲身上的故事还有哪些?补充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雪夜上梁山》等和人物相关的故事,结合课文学习中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品一品人物特点在不同的故事中的体现,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评价人物。
  2. 从作家、作品入手。古诗词是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一位作家代表一个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于学生认知作者有很大帮助。通过学习《清平乐·村居》 ,学生非常欣赏辛弃疾这位诗人,对他笔下温馨惬意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这时,若补充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类作品,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之处的特点,也可以触发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的愿望。还可以读整本的书,如词集《稼轩长短句》。
  3. 从文章体裁入手。“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特色,文是诗的扩展和阐释,诗是文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可以补充阅读由经典诗歌而来的文包诗题材的文章,帮助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还可以关注写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文包诗。
  4. 从矛盾点入手。在对文本的学习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矛盾点,教学中,如抓住这些矛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进行拓展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备《少年王冕》一课时有这样的疑惑:《儒林外史》作为讽刺文学巨著,书中共出现了一百多位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来揭露封建科举制的种种弊端,讽刺封建人物的种种丑态。全书大多数人物都是反面的,那么王冕,这样一位淡泊名利之人在书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补充一个反面人物的故事,如《范进中举》中的片段,引发认知冲突,获得多元理解。
  5. 从文化熏陶入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又是古典文化的瑰宝。教材中唐诗、宋词学生接触不少,独缺元曲。可以选择如《天凈沙·秋思》之类难度不大的作品供学生赏析。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6. 双主题。如《黄鹤楼送别》以友情为主题,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往往会让学生搜集经典送别诗。这些反映友情的送别诗可以作为拓展阅读篇目,但在组织时应有所侧重。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事关生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关乎情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则是友情的另一面。这样的组合不单单扩展古诗,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可以“从不同角度看某一事物”,这是一种思维的训练。这就形成了双主题,即人文主题加思维训练。
  三、群文阅读,致最美丽的童年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我认为美丽的童年离不开在教师引领下展开丰富的有层次的阅读,而群文阅读就是这最美好的东西。
  立足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既有单篇阅读的夯实基础、精读感悟,又使学生在教材之外广泛阅读、得言得意,帮助他们开拓阅读视野,享受阅读的乐趣,全面提升素养。
  于我而言,群文阅读也使我的阅读教学有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教学相长,我要在研究的道路上且思且行,做幸福的教书人,也做阅读的引路人。
  (作者单位: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实录】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个神秘的建筑物,矗立在茫茫沙漠之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就是——埃及的金字塔。(板书并齐读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活动要求,生读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三分钟读课文,听到提醒的铃声后,你们就可以读词交流了,开始吧。  2.出示词语  师:哪一组先来读读这些词语?(小组学生
期刊
于永正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如今虽然辞世,但给我们留下了以“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观为核心的极其宝贵的实践和经验。  作为相识多年的挚友,我曾经多次近距离乃至零距离地感受过老于的魅力与风采,其中记忆最为深刻的是20年前他在课堂教学时指导一位学生朗读的情景。  那是1997年5月的一天,老于在连云港公园小学上观摩课,前来观摩有大几百号人,我和
期刊
微信息,即写作者用细致入微的感觉,透过庸常琐碎的生活状态,把目光投注到那些细末事物和精微人情之上。正是从这些细末精微之处,往往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真精神,体悟出生活的大命题。“微信息”,好似文章之神。好的文章,一定能够通过精细描摹“微信息”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笔者以一节自主开发的五年级习作教学《香来了》为例,谈谈引导学生捕捉“微信息”,训练“精细描摹”的习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巧
期刊
【教学实录】  一、分享经验,梳理归纳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这样一类文章,说明事理的,我们叫作“说理文”(板书:说理文)。四年级时学习的是《说勤奋》,五年级学过《滴水穿石的启示》和《谈礼貌》。老师相信,大家对说理文的特点应该有一些了解,也会有一些学习说理文的经验,那么,我们先来复习、梳理一下,分享你们对说理文的认识。  生:说理文都是有观点的。  师:请这位同学上黑板板书“观点”。其他同学在自己
期刊
12月8日上午八时许,我正在参加一个省级骨干教师研训班活动,突然,徐州籍的学员班长默默递过手机,微信上传来永正凌晨辞世的讣告。旋即,家珑主任来电,他沉痛地告诉我:“老于走了……”顿时,永正的银发、笑容、趣语、京韵,与永正相识相交的桩桩往事涌现心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陪我走进徐州小学校园听课评说;本世纪初,我与他同赴国外考察,夜宿一室聊梦;近几年,几度参会,专题研讨他的教学思想;上个月,在他家与他
期刊
一、字谜,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才能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小主人。猜字谜,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有机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编字谜、猜字谜,既能识记生字的字音、字形,又可以理解字意,同时又提升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上课伊始,我由两个有趣简单的图画字谜引入,“ ”和“ ”分别是哪个字呢?这两
期刊
于永正老师离我们而去了,这是我始终不敢相信的事实。记得12月8日早上我从微信上看到这条消息时,震惊、怀疑、伤心、悲痛一起涌上心头,我心里一阵难过,仿佛心被人揪住一般,喘不上气来。我的成长,得到先生长时间的关心、厚爱和提携,我是读着先生的书,看着先生的课,聆听着先生的教诲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先生的离去,怎能不令我深深地悲伤,久久地怀念呢?  一  记得1989年,我在成都获得全国首届阅读教学比赛一等
期刊
“动物名片设计”习作指导课,意在让学生进入浓厚的教学情境,激发创造的愿望,乐于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自由自在表达自己对动物的了解情况。在教学中,我分为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1. 顺应心理,激发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习作的过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已搜集到许多动物图片与资料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对奇妙的动物世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师于永正先生不幸病逝,不禁使我悲哀情感的潮水在胸中激荡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我心中他不仅是一位“学高为师”的名师大家,而且还是一位“身正为范”的小语界的引路者。我是一个“草根教师”,我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就颇受他的深刻影响。虽然有些事已经过去多年了,但回想起来至今仍历历在目、倍感亲切。  初识于永正,缘于听课总求真  初识于永正老师,缘于我有幸在多地聆听到他上的示范课。记得10多年
期刊
二、以行促学—方式选择  人生修习首在行。  “以行促学”观,倡导以践行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语文教育中,言语实践是学习语言、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婴幼时期的儿童都是在行中学的,他们学习语言是在真实的生活交际实践中进行的。在践行中学习的婴幼儿,学习效率极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效率和效果远比成人脱离言语交际实践的语言学习要高得多、好得多。很多成人在学校系统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