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灵动起来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在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学中,恰当的运用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也体现了教师教学中的智慧。文章通过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几种生成性教学产生的情况,提出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的一些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辞海》对“生成”的解释为“变易”,生成这一概念与教学相连,构成一个新的教学概念,即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构建,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接受,与预设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生成性教学的提出,是对课堂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它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灵动的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互动,是生成性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资源,这种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活动中产生的即时资源。对生成性资源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是对教师备课的深度与广度的考验,也能体现一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资源哪里来,我们要怎样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呢?
  一、 在化学实验中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化学实验课中,尽管教师对实验原理已经了如指掌,也对课堂实验作了充分的准备,但在真正的实验中,有时仍会出现意外现象。如在用淀粉-KI溶液与氯水反应中,我们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在做的过程中,强调了学生要滴加适量的氯水,原先预料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应出现特殊的蓝色,其原理:Cl2 2I-=I2 2 Cl-,但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加了一些氯水,结果出现了先变蓝后褪色的现象。出现褪色的反应及现象并不是高中化学所要求,但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意外,令许多学生迷惑,并提出了质疑,怎么办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提出几种可能,得出了这么2种可能原因:(1)氯水具有漂白性,蓝色是被过量的氯水给漂白了;(2)认为产生的蓝色是因为碘单质的存在,蓝色消失是因为碘单质与过量氯水反应。基于学生对氯水具有漂白性这一性质的深刻印象,很多学生认为是第一种可能性更大,而第二种可能性小。在争论中,学生就利用现有的实验用品,进行验证,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有的学生想到再加入一些单质碘,结果发现又变蓝色,证明第一种可能是错误的。另有部分学生设计了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再加入过量的淀粉,若不变蓝色,则证明溶液中不存在碘单质了。在这一节课上,虽然由于实验中的意外现象,打断了正常教学进度,但学生在剖析原因时的较真,实验设计的认真,发现、解决问题的兴奋,比起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完全的投入,积极的思维,这不正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吗?
  二、 在师生相互质疑中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
  记得叶澜有这么一句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预测出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被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意外和疑问而打断正常的教学节奏,是回避学生的质疑,还是含糊其辞,以图搪塞?其实,教师在回避学生的质疑的同时,也让教学中的最具生命力的教学资源随风而逝了,当然,教学中的精彩必然随之消失。因此,抓住学生的质疑,就抓住了教学中的精彩。
  记得笔者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学教学中,在钠及其化合物一节的知识复习中,曾经复习到Na2CO3与盐酸相互滴定进行鉴别,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学生看得起劲,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时,有学生提出,有没有其它的类似物质也可以采用这样相互滴定的方式加以鉴别呢?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的结论进行归纳及提升,让学生在讨论中尝到了知识的总结和归纳所带来的学习的乐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知识产生质疑,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这种行为,并留给学生提出质疑的时间,在一些疑难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妨把难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进程,共同探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不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吗?
  三、 在学生问题错误中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
  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教育心理学认为,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教师对学生的点拨与引导;才会有韩愈先生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著名的论断;才会有教育的机敏和智慧;才会有课堂精彩的生成。
  例如在习题教学中,曾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比较硅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学生给出了多个实验方案:(1)将盐酸与钙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入硅酸钠溶液中;(2)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入水,除去氯化氢杂质,再通入硅酸钠溶液中;(3)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杂质,再通入硅酸钠溶液中;(4)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先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除去氯化氢杂质,再通入硅酸钠溶液。学生提出多种方案,说明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教师不应即刻对学生的错误答案予以纠正,不妨把学生提出的多种实验方案亮在全班学生的面前,由学生进行讨论,选择和比较。而作为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适当时间,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加以点评,最终错误的答案在学生的辨析中得到的排除,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与思考中,知识点得到了巩固,思维得到了锻练。
  学生的错误是难免的,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课堂上,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可笑和单纯。因为出错,才有教师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有活力,教学才是最美的。作为教师应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对待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愉悦的氛围中,剖析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分析学生的错误中,也让错误成了一种思维碰撞的火花,让它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种宝贵的资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师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问题的产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知识的构建。当然,一堂成功的课,也离不开一个高质量的教案及预设,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案中的预设是教师经验及智慧的展现,成功的教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严谨而周密。但作为教师,在具体地教学中,要用敏锐的目光和善于聆听的耳朵,去捕捉教学中学生闪现的灵动的时光,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对预定的目标和任务适时的进行反思和调整,果断对教学程序进行取舍,让教学呈现出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使我们的教学因学生问题的生成而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资源开发对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情感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把情感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探索物理情感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情感教育资源;课程标准  在课标中提出“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地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等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摘要:本文从师生两方面谈高中物理竞赛的辅导,一是从教师本身角度: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学科专业素养;二是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科学培养竞赛选手。  关键词:高中物理;竞赛辅导;专业素养;培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学毕业生无论什么样的成绩都直接进入初中校,成为初中学生。农村初中生由于小学毕业尖子生大都考入一级达标中学的初中校,再加上环境条件、师资等方面的影响,多数升入农村初中校的学生知识基础都较薄弱。加之初中毕业后,每年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逐年减少,同时,很多学生一方面受升学无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社会读书无用等不正确思想的干扰,致使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升不了学就算了,就是升了学,以后又
人们都说公开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好方法。 但是如果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其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笔者以最近听的一节公开课为例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案例〕初三化学“几种常见的酸—盐酸”教学片断这是关于盐酸性质的第一节课。  教师先演示“白纸显字”趣味实验,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安排学生进行点滴板实验,在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
等效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在研究曲线运动问题时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一般比较复杂,若将某些力(如电场力和重力)合成后用一等效力替代,往往就会“柳暗花明”问题迎刃而解。本文结合实例分几种情况就此问题作简单的剖析。
摘要:合理地运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的角度和距离问题,可避开添加辅助线,代之以向量计算,降低了学生空间想象的难度,使立体几何问题变得思路顺畅,运算简单。  关键词:空间向量;二面角;异面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
摘要:受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具体实际,以及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没有得到尊重。这样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本文对此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分析。  关键词:学习态度;兴趣;教学方法;农村中学    中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难点。有些农
摘 要:大陆教材除了认知性目标外还注重过程性目标和技能目标,体现了“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台湾的教材始终贯彻以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学生阅读为主的原则,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  关键词:海峡两岸;化学教材 ;比较;生物体;有机物质  一、相同点  1.教材中都介绍了糖类(单糖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双糖中的麦芽糖和蔗糖、多糖中的淀粉和纤维素)、油脂、蛋白质、氨基酸的化学式、性质和作用。  2.
在物理学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图象来表示。物理图象具有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特点。正确的物理图象,能在我们分析物理问题时提供清晰的物理图景,还常能表示其它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将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函数关系变为直观、形象、简明的几何关系,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之目的。充分利用图象带来的信息。是求解物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关以图象及其应用背景的命题一直作
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实验考查是目前高考必考的内容,因实验设计灵活多变,可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迁移能力而成为高考中的热点和焦点。教学时围绕“一条主线”——电阻的测量;理解运用“两条原理”;掌握“三种电路”。复习课中如何帮助同学们更好掌握实验设计的思维流程,给予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当今教师应该关注和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下面通过例题说明笔者在教学中解决该问题的三步曲。  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