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修课的现状透视及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16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从选修课的意义、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导致选修课质量不高的深层次原因,以此为选修课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必要的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 选修课 课程改革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从整体来看,课程改革力度和方式等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来说也成为了一项限制性因素。本文针对高校选修课程中出现的诸类问题,提出应从本质上把握、从根本上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二、课程的分类与概念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属狭义范围。这里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根据课程设置的要求,可以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
  选修课程是相对必修课程而言的,它是指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因人而异自由选择的课程。这类课程用以丰富和加深学生的科学理论或应用知识,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兴趣、专长,传授科学方法。选修课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定性选修课,规定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选修课中选修其中的一组课程或是从指定的各组中选修一二门课;另一种是非限定性选修课,主要是一些深入研究类课程和扩大知识视野类的课程,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需要任意选修。
  三、高校选修课开设的意义与标准
  (一)高校选修课开设的意义。
  选修课的开设,目的就在于促进文理渗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制定选修课程时,首要考虑的就是要使所开设的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及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通过对本专题的思考及对广大学生的了解,我认为开设选修课的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选修课的设置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就本专业的学习扩大视野。第二,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途径方法,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第三,使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安排学习任务,规划学习时间。第四,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选修课,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第五,一般来说选修课的开设较之必修课更加灵活,可以适时地采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研究。
  (二)选修课的标准问题。
  1.课程本身的知识性
  选修课的开设首先旨在传授某种知识,无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践性的,都应当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新颖的、学科前沿的知识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课程本身的趣味性
  知识性应当说是所有课程的共性,没有知识点不可能成为一门课程,但是能否成为一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课程本身的趣味性。
  3.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
  同样一门课程,如授课教师平铺直叙照本宣讲,学生就会很难接受,而一位知识广博、语言能力强的教师却可以将同样内容的课讲得妙趣横生。同时,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还体现在本人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4.选修课的外在因素
  包括良好的教学环境、先进的现代教学媒体设备等。要上好一门选修课,应保证与之相配套的设施与必修课是同样的,甚至更加完备而不应存在差别。
  四、高校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现状
  根据山西农业大学的《关于校选修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及武汉大学的《武大选修课调查报告》等问卷形式的调查分析,以及我对广大在校师生的调查可以看出,选修课质量不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种类虽然较多,但范围太窄。
  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选课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感兴趣的课,只能被动地被学校牵着鼻子走。如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程,往往因为限报人数,使许多学生无法如愿,只好被迫放弃,不得已去选修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使得学生的选修积极性受挫。
  (二)网上选课方式的弊端。
  大多数学校采取网上选课的方式,学生在第一时间抢先登陆选课系统,很短时间内,所有热门、大家感兴趣的课程都全部选完。使那些由于有其他事情而时间稍晚的学生根本选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课程,但为了学分又不得不选一门自己根本毫无兴趣的课程,自然影响学习效果。
  (三)选课前的课程内容介绍过于简单。
  网上选课时,常常缺少关于课程内容的介绍,使大家在选课时非常盲目,只能是望文生义。许多学校在开课前只公布选修课名称、教师姓名及排课时间,一张表格发下来或贴出去即完成任务。这种简单的做法,会给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带来很大的不便。
  (四)大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趋势变得单一。
  一些学生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课程,像经济管理、第二外语等都受到了学生欢迎,而政治、哲学等则备受冷落。还有许多学生热衷于选修一些学时相对短、学分相对高、内容相对简单的课程。学校意图通过学科课程交叉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并没有很好地达到。
  (五)现代教学媒体建设步伐滞后。
  先进教学媒体引进后,往往被完全用于专业课的教学,对于选修课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同时,有些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媒体闲置而选修课教学媒体匮乏也造成了教学媒体资源的浪费。
  (六)授课教师的队伍建设不完善。
  有些授课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内容随意性大,有些内容多年一直沿用,得不到及时更新,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有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存在任用本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或在读研究生担当选修课授课教师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五、对大学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目前选修课质量整体下滑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不够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对选修课的认识不够、学校对选修课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选修课课程改革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不够深入。
  在国外,许多学校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开始设置选修课,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多方面的能力。而我国高等教育则过多强调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众多专业性很强的科目,尽管对有些选修课作出了硬性规定,但其形式更重于质量,没有发挥好选修课的作用。
  (二)社会各方对选修课的态度不够积极。
  学校、社会、学生对于选修课,普遍表现出较为轻视的态度。在毕业生招聘中,用人单位更多关注的是毕业生的主修专业。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远不如专业课。从校方来说,同样存在着对提高选修课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就能明显表现出来。
  (三)在学校课程管理方面,选修课的管理措施不够到位。
  学校缺乏完善的选修课管理机制。选修课的申报、开设、选课等都不是很完善,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在选修课制定过程中,布局产生不合理,往往会顾此失彼。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学校在开设选修课时只注意了教师能否开得出,而对学生是否需要选、愿意选,还缺乏深层次的、统一的、科学的思考。管理机制不完善,成为导致选修课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大学选修课改革的应对策略
  为了提高选修课质量,加快选修课建设步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应全面彻底。
  相关部门应重视选修课建设并积极应对,国家在这一方面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调研,形成一定的理论基础,建立起选修课的基础理论框架,为选修课课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一些公共类的选修课,在硬性规定的同时,更应注重其质量,针对全国高等院校统一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要制定出高效统一的课程评价体系,随时监督课程的开设情况。
  (二)加强学校对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管理与扶持。
  首先,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选修课管理机制,对选修课进行统一科学的管理,合理布局选修课的开设。在开设课程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因素,避免选修课教学计划的盲目性,使开设的课程真正受学生欢迎。全校性选修课的课程考核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提倡开卷、半开卷、论文形式,但都要有质量保证。
  其次,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应该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先进的物质教学环境。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够专门设有选修课教室,根据不同选修课特点来配备教学设施;条件不够的学校,也应尽量把最好的、设施先进的教室提供给选修课使用。
  最后,加快现代教学媒体建设的步伐,提高选修课教学效率。借助于科技的力量,加快现代教学媒体的建设步伐,提早实现教学媒体现代化。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大大节省了师资、校舍和设备等教学资源。适时地把网络教学引进选修课教学中来,可以有效地缓解师生比例失调、学生的差异性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不同的矛盾。
  (三)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各方面素养。
  一方面,授课教师应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同时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训练讲课技巧,用语言将知识形象化,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消化吸收。
  (四)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指导学生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任务少的学期可以多选而课程任务多的学期则不选。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察自身知识体系,首先填补知识空缺,然后拓展能力,学精学深。
  (五)转变整个社会的人才观。
  从整个社会来讲,我国一直沿用了人才专业化的方式。从社会需要出发,学校及教师、学生都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选修课仅被当作一项业余爱好,不把选修课和必修课放在同样的地位,这导致了我国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知识面相对狭窄。随着国际化的到来,社会对具备广博知识的一专多能的人才的需求将与学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矛盾。因此,转变整个社会的人才观,使之转向重视全面发展的人就成为了促使各方面转变对选修课的态度的一个深层原因。
  六、结语
  我国高校选修课的现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尽管各个学校都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要想从根本上推进选修课的建设,必须对目前这种状况予以多角度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关政策措施,将选修课课程建设提上日程,推动选修课课程的改革和开发。这个过程将是长期的,也是比较艰难的,应及时发现新问题,在相关理论指导下,提出更加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李玉杰.张可佳.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12).
  [3]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改革借鉴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郭德侠.中国近代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克拉拉·舒曼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女性作曲家.克拉拉创作的乐曲却鲜为人知。本文以克拉拉的铜琴三重奏为着眼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并且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而这当中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凸显。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
当前小学教师评价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新理念与实践存在脱节之处。本文探讨了新课程以来小学教师评价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对新型多臂开口机构进行了动力分析。作者取摆动滑块为动参考系,导出了凸轮-导杆机构的相对运动关系式,并用间接法找到该高次方程的解。对于六连杆机构的非线性方程组求
本文从人文角度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人文性.以及人类的文化危机、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思考,提出要重视人文教育在精神上树人,重视审美教育在情感上育人的教育理念
胡应麟不仅以《诗薮》著称,而且以一个艺术鉴赏家的独特视角.在戏曲批评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戏曲理论的真知灼见:舞台演出的和谐美、剧本创作的“谬悠其事”说及案头文学“
摘 要: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体现在各种具体实际的校园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功能的主要形式,和谐、进步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校园文化 人文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过于注重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自19
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与郭沫若《卓文君》的剧本中,分别塑造了两个个性独立的女性。试图通过分析两个作品中人物的共性与个性,来揭示一下易卜生和郭沫若对时代的影响。
随着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分校区教学,给教务管理带来了挑战。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已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的管理手段。结合高
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算法,该算法由零、极点配置法设计的狭窄带通滤波算法和半周波傅里叶算法相结合。这种滤波算法能够对低频谐波分量和高频谐波分量起良好的抑制作用,所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