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优化亚临界水提取茶色素工艺研究

来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亚临界水提取茶色素工艺。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经响应面试验优化后,确定亚临界水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 L),提取温度138.1℃,提取时间9.87 min。提取得到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总茶色素含量分别为1.31%、14.37%、13.34%、29.02%,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用电镜扫描观察提取后的总茶色素物理形态变化,发现其结构疏松。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不同品牌和年份的普洱茶的品质差异,对3个品牌、5个年份普洱茶的干物质含量、茶水浸出物、茶多酚、没食子酸、儿茶素类、茶多糖、茶褐素和香气成分等品质指标进行分析。内含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品牌1中的干物质含量、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最高;品牌2中的儿茶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牌;品牌3的茶水浸出物、没食子酸和茶褐素的含量较低。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普洱茶香气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甲氧基苯类、碳氢类、酚类、酯类和含氮类等8大类化合物,其中使普洱茶具有陈香特征的甲氧基苯类香气化合物
目的:探讨东莨菪内酯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混合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SPF级KM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东莨菪内酯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前12 h,腹腔注射1%CCl4花生油混合液,禁食不禁水12 h后麻醉取血,测定血清中ALT、AST、ALB、T-Bil、TP、UREA、CREA、UA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对比较,东莨菪内酯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血清中ALT、AST、T-
以苹果渣和板栗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黄芪提取液,研究配制酒的最佳前处理条件.苹果渣和板栗渣分别经前处理、酶解后,按比例混合发酵后经常压蒸馏制酒,考察黄芪提取液的最佳制备
目的: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iopsoralen,IPO)在雌雄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探讨性别差异对IPO体内吸收和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单次灌胃给予雌雄大鼠80 mg·kg-1IPO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雌雄大鼠血浆和主要脏器(肝、肾、心、脾、肺)中IPO的含量,应用DAS 2.0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药动学结果发现,雌雄大鼠血浆中IPO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雌鼠血浆中AUC显著高于雄鼠。组织分布结果发现,IPO在雌雄大
为了提升芦笋的利用价值,以芦笋作为液体培养基,平菇作为菌种,研究芦笋-平菇发酵型饮料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稳定剂配比和调味剂含量。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发酵液中的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饮料中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当添加0.06%的黄原胶,0.15%羟甲基纤维素钠,0.4%的β-环糊精时,发酵液稳定性最好。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调味剂最佳配比为蜂蜜2.09%、蔗糖8.11%、柠檬酸0.29%,制备成的饮料口感、风味及色泽最佳。发酵液中多糖含量为6.4 mg/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沙芥果实精油,考察提取工艺中提取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精油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族别和合并用药对新疆地区癫痫患儿拉考沙胺(laco-samide,LCM)稳态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2021年就诊于某院并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及CHOP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甲苷延缓早期DN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黄芪甲苷组(AS-IV)、苯丁酸组(PBA),每组6只,并以6只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组(normal)。在治疗第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质量指数(KI);HE和PAS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
目的:建立UPLC-QE-Orbitrap-MS法,同时测定忍冬叶中10个活性成分(新绿原酸,断马钱子酸,绿原酸,断氧化马钱苷,芦丁,忍冬苷,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Omega C18(2.1 mm×100 mm,1.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源),扫描方式采用正、负离子全扫模式(Full M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螺杆挤压技术,研究不同物料加水量(15%、20%、25%、30%和35%)对重组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重组米的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物料加水量的升高,重组米的千粒重、硬度和咀嚼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加水量为30%时均取得最大值;糊化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加水量为30%时取得最小值;重组米的径向膨化率、糊化时间及蒸煮损失率显著升高(P<0.05),内聚性显著降低(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品质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