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表达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3种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基因表达.方法 采用差异性贴壁法分离纯化BALB/C雄性小鼠骨髓源性干细胞(BMSCs),取第3代BMSCs进行成脂、成骨诱导鉴定;同时另取第3代BMSCs,经尾静脉注射到3.5 Gy放射性损伤后的雌性BALB/C鼠、裸鼠、SCID鼠体内,小鼠背部皮肤制作一直径为1.5 cm的创面,建立骨髓移植嵌合体皮肤创伤动物模型,观察创面的愈合过程,并于伤后1、3、5、7、14 d获取创面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创面组织中SDF-1的基因表达.结果 提取的BM-SCs可以成功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创面愈合过程中BALB/C鼠SDF-1基因表达于伤后1 d即有增高,5 d达峰值(P<0.01),然后逐渐下降,14 d创面基本愈合时接近对照组.裸鼠、SCID鼠创面中SDF-1基因表达于伤后逐渐增高,7 d达峰值(P<0.01),与BALB/C鼠比较,SDF-1基因表达峰值延后,14 d创面未愈,SDF-1基因表达仍高于对照组.结论 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SDF-1趋化BMSCs,参与创面愈合的炎症反应期和增殖期的修复过程,在创面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将影响BMSCs募集,从而影响创面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转染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奥沙利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Rc/CMV2-FHIT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导入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并扩增培养,以转染了空质粒pRc/CMV2的SW480细胞(SW480-pRc/CMV2)和正常SW480细胞为对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HIT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
冠脉的结扎和松开是大鼠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及预适应实验的关键,现介绍一种简单实用且可反复结扎和松开冠脉的方法。
期刊
目的 观察^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MCF-7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3组:^131I-17-AAG治疗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单纯Na^131I治疗组。尾静脉注射相应试剂后,观察28d,比较肿瘤的体积,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Ak
期刊
目的 分析胆囊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蛋白质组的差异,筛选胆囊癌血清分子标志物.方法 以6例健康人和6例早胆囊癌患者的血清为样本,图像分析两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差异蛋白质S100A10和结合珠蛋白在胆囊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结果 建立了健康人和胆囊癌患者血清样品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质谱鉴定出
目的 检测TIP30蛋白在胃癌及其肝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86例胃癌及22肝转移标本中TIP30表达.结果 TIP30蛋白在胃癌及其肝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和45.5%,与正常组织(8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30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
嗅鞘细胞(OECs)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传统OECs的提取需经胰酶消化、洗涤离心等多道步骤,过程繁琐、耗时,易造成细胞损伤、活力下降~([1]).OECs的纯化也是难点,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1]).本实验旨在建立剪切分散法提取OECs及低浓度胰酶有限消化、短时差速贴壁、抗有丝分裂三步顺序法纯化细胞。
期刊
目的 观察正常升主动脉、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及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TAAD)患者升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lpha-1抗胰蛋白酶表达的差异,探讨alpha-1抗胰蛋白酶对于维持升主动脉血管结构完整性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8例升主动脉血管组织标本,TAAD 14例,升主动脉瘤样扩张7例,心脏移植供体心脏升主动脉7例.采用组织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及Western blot 法
我们于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使用已获4项实用新型专利:单弯、双弯、单弯旋转、双弯旋转手术电刀,专利号分别是:2008202275494、2008202275507、2008202324363、2008202324344,在犬的心房壁上消融,实验其透壁性、连续性和安全性,效果良好。
期刊
目的 以4种不同载体材料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复合培养,观察不同载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密度为2×10~5个/ml的BMSC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HAC)、可注射性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INHAC)、非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HAC)、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体外与BMSC复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扫描
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所致的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疾病,一直以来,人们不断从各种角度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研究它,纵观垂体GH腺瘤的诊断及治疗的发展过程,均表明对该病的每一次深入研究都促进了诊断及治疗方法的改进与发展,也提出了生物学治愈的临床新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