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自很远的地方,我去去也无妨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树叶,疤痕;列车,野草,铁门;冷酒,朝露,鬼神。你是依山而立岿然不动的失败信仰,我是顺风而来转瞬即逝的三流旅人。
  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
  小时候我觉得小镇的北门离南门实在是太远了,要是能去一趟城南,我就能兴奋一天;高中谈恋爱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个镇子怎么这么小,我和对象走到哪都能碰到我爸妈的熟人;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去了318川藏线,慢慢地我才明白:世界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大学我开始满中国乱跑,兼职、打工、挣钱,出去穷游,离开之前和回来以后,我至少能开心好几天。
  有些安全感,熟悉可以给你,有些安全感,陌生才能给你。
  当我闭上眼睛,我脑子里有一张图。
  楼下往北50米是一家烟店,老板经常嚼槟榔;拐角处有家卖衣服的店,经常挂着“亏本清仓大处理”的牌子;服装店前是公交站台,每次我去红瓦寺打球,就在这儿等72路车;再往南走一点是一座桥,桥下的水不清澈但也不算特别浑浊;桥过去就是钻石广场,有很多发传单的人,再走几步就是建设巷,全是吃的,鳞次栉比……
  这张地图,你脑子里也有,不过是你的周边罢了,但也就是这样的熟悉感,才会让你想要离开。
  我在长春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有网吧和电影院,也不知道哪里有酒吧和烧烤店,就像一个新的朋友来到我的面前,她的脾气、秉性、爱好我一无所知,但我有足够的兴趣去了解她,去感受她,最后离开她。
  就像人与人一样。
  去看看你从没看过的风景。
  很多人说穷游不如不游。
  少年心性的时候我很赞同这句话,睡青旅是不如睡酒店舒服,坐火车也比坐飞机累得多,但是参加工作以后,我忽然开始厌恶这句话。等你有钱买机票、有钱住很好的酒店时,你才知道这样的旅途只会让你觉得疲惫。那会儿你才明白,在该行万里路的时候选择了埋头为钱有多么愚蠢,少年时去做中年时的事,然后中年去完成少年时的梦,可惜了,你不再是少年。
  年初那会儿失恋,几乎摧毁了我整个生活,也让我得出做人真的不能太摩羯这样的感悟,然后我去了漠河。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大雪纷飞,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呼啸的风中觉得自己在闯关东的马帮里,南方鲜少能给我风雪如刀的感觉。
  包车的师傅对我说:“你一个南方人很少见过这些光景吧?”
  我点点头。
  他爽朗笑道:“那就好好看看。”
  我喝过小烧和蓝莓酒,看过三点的日落,睡过暖炕,见识过没有隔断的大澡堂,中午吃过烧烤,接着我回到成都,忽然发现成都的阳光不像年初那样是灰暗的,满血复活了。
  旅行真的很治愈。
  去听听那些千里之外的故事。
  从长春到北京我是坐的火车,8小时。半夜我睡不着去两节车厢连接处抽烟,遇到了一对长春的情侣,姑娘埋头在哭,小伙儿抽着烟沉默不语。
  我挺尴尬。
  “有啥好哭的,不就是去北京嘛。”小伙儿平地一声吼,吓得我差点把烟头放嘴里。
  “我又不是不回去了,就三年,没啥,很快的。乖,一放假我就回来找你。”小伙儿也觉得语气不好,一屁股坐下来轻声细语地安慰姑娘。
  姑娘边哭边说着啥,我没听清。
  “你明天回长春的时候小心点,到了就给我打电话。”小伙儿继续说道。
  姑娘连连点头。
  “安心念书,我给你挣钱。”这是我离开前听到小伙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我瞅了一眼小伙儿,他正看着车窗外,眼神中是执着。窗外,黑暗中只零星有远处人家的灯光。
  我回到自己铺位,看着车窗外发愣。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这些代表了离别和团聚的交通工具上,真的有很多很多故事的开始和结尾。
  三年后,小伙儿和姑娘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出人头地花好月圆,在几十载沧桑过后对着膝下儿女絮叨:“当初你妈送我去北京的时候,哭得可惨了……”
  或者劳燕分飞各奔东西,只有在命运轮回后街头偶遇,刹那间感慨万千,猛然想起彼此也曾山盟海誓过,但那个时候,彼此身边,也非彼此了。
  至于到底是什么,或许这列开往北京的火车知道,或许只有举头三尺的满天神佛知道。
  因为我很确定,那会儿我记不起曾经遇到过他们。
  旅行能让你明白,离开,才有意义。
  去看看别处生活在阳光下的人。
  前天我住在五道口,恰好星期一,早高峰的时候就我一人蹲在路边看人来人往。
  所有人都行色匆匆,也没有遛弯的,学生、实习生、白领,甚至金领俱是如此,西装革履地穿行在写字楼间,就像成都的早高峰。
  我站起来走过北林和中农,一抬头,阳光洒在我脸上,就像北京低下头亲吻我一样。
  这让我想起几年之前在康定一家青旅的楼顶晒太阳,那时满天飞絮,有漂亮的藏族姑娘正在隔壁楼顶收晾衣服,我不经意看向她,她朝我笑,一如这年岁一样,阳光灿烂。
  登上回程的飞机,我在我的备忘录里写下了这样一段字,在此作为终章:
  我厌恶一成不变的生活,
  和千篇一律的模样。
  我厌恶钢铁铸就的牢笼,
  和日复一日的冰凉。
  于是我披荊斩棘跋山涉水,
  来到这里。
  我来这里,
  只为了看看别处的阳光,
  和阳光下的姑娘。
  后来我离开,请你不要惊慌。
  因为风知道,哪里是我的归处,哪里是我的远方。
其他文献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译文】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景象跟从前一样。人间男女依然如痴如狂,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七夕夜,处处可见穿着盛装的人,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不经意间感觉初秋凉意似水,因为思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我梦见自己在海底跨越沧桑,又在天上看盡银河风浪。
在中国文化里,鹤是一种具有灵性的有图腾意味的动物,它多出现于画中,在文学作品里,它常常以坐骑角色出现,翩然翱翔于仙界,但是却很少作为主角。这篇散文把鹤从神坛放逐到民间,以最客观的眼光和饱含情感的文字书写鹤。画中鹤、云中鹤、诗中鹤,云烟缭绕鹤翩然,是人间的一缕慰藉。  白鹤是美丽的鸟,白鹤是高贵的鸟。  白鹤的美,是干净之美。白鹤的羽毛,白得纯净,黑得亮眼,黑白分明,朴素纯洁。当白鹤展开双翅翩翩起舞
受友人之邀,晚上去看了一场刚上映的进口动画片《挚爱梵高》,真的是一部太值得所有热爱艺术的朋友去看的好电影。  《挚爱梵高》值得我们向它致以敬意——不仅仅是因为它为一位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梵高制作了一部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动画电影,还在于在这个过度追求数字化的浮躁、矫情的年代,有那么一拨人——以艺术家的名义手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同属艺术的画面,重现了唯梵高所独具的色彩和人物。  是的,这是一帧帧流动的绘
01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遍大街小巷,身边的朋友,张口李达康,闭口赵东来,甚至在课堂上,老师也要求我们从文学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  看新闻时,江西有一位大哥醉酒,冲出马路拦车,民警询问,他说:“赵东来局长会来接我!我还认识李达康书记!”入戏太深,无法自拔,表明了这部电视剧的火暴程度。  当然,与之一同火起来的,最主要的还属达康书记。大家一开始以为达康书记是幕后大boss,没想到
陆有富 文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师从叶嘉莹先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3部,发表旧体诗词多篇,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家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各一项。“国学基本教材”编委、“中华经典资源库”讲解专家,入选内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
大概是初中一年级,放暑假回家,还没进家门,就感觉家里有着与往常不同的氛围与味道,甚至还在归家途中,我的心里就升腾起某种雀跃,觉得回到家之后会有什么新鲜事出现。进了家门,果真,外出很久的姐姐回来了,而且带来了惊世脱俗的表姐。  說惊世脱俗一点也不为过。表姐在我们乡下的那段日子,我们家简直成了方圆几十里最热闹之所在,因为“美”总归是吸引人的。那时候,姑娘们、小伙子、已婚男子、离异者统统有事没事在我家转
元宵节吃元宵,宋朝时就颇为盛行,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叫“浮圆子”,后来才改叫元宵的。中国各省大部分都吃元宵,可是名称做法就互有差异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汤圆,还有叫汤团、圆子的。南北叫的名称不同,方法也就两样。拿北平来说吧,不时不食是北平的老规矩,要到正月初七准备初八顺星上供才有元宵卖。  北平不像上海、南京、汉口有专卖元宵的店铺,而且附带宵夜小吃,北平的元宵都是饽饽铺、茶汤铺在铺子门前临
飛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苏童:有段时间,塞林格是我最痴迷的作家,我把能觅到的他的所有作品都读了。我无法解释我对他的这一份钟爱,也许是那种青春启迪和自由舒畅的语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因此把《麦田守望者》作为一种文学精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悖于学院式的模式类型,它对我的影响也区别于我当时阅读的《静静的顿河》,它直接渗入我的心灵和精神,而不是被经典所熏陶。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完全摆脱塞林格的阴影。我的一些短篇小说中可以看见这种柔弱的水
冬至阳生,一过冬至又是培养水仙花的时期,此刻培植花头,及至一元肇始献岁发春,则吴娃越艳、高雅婀娜、冷香宜人。  水仙是一种国际性的花卉,欧洲中部,地中海一带,亚洲的日本、中国都有出产。尤其欧洲的荷兰,对于球根花卉最感兴趣,培植也最得法,所以拥有球根花卉王国的雅誉。依据园艺专家们统计,每年冬天水仙花季,欧美各国的水仙花十之八九都是由荷兰供应的。日本不但气候适宜种植水仙,而他们对花卉园艺也为人乐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