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唐代,脱胎于律诗,形式短小,意境深远,且浓缩了五味人生;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结构相同,内容相配……故而,对联的写作,就是由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到语文能力的升华,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联可以这种中介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并服务于语文教学这个大内容。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至于学习写作对联,可以作为一种兴趣来培养语文素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对联的态度应是:古为今用,以对联的“形”来载语文教学的“神”。
一、对联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对联作为一种承载某种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实质是一种表达智慧的体现,尤其是那种妙联、趣联,更加体现了人们的机智机敏,使人读后,不得不叹服其对语言的巧妙驾驭,如杜甫的著名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于逻辑不通,但作者运用了倒装、拟人的手法,使香稻能啄,碧梧能栖,凤凰可枝,鹦鹉可粒,从而独具特色,成为千古绝唱。学生读后,能不为这种语言运用的巧妙所折服吗?能不深深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吗?
像这种表达智慧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使人欣赏之余顿生效仿之心,自然就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学习兴趣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我们提倡自觉学习,也提倡课内课外并重,但兴趣是这一结果的前提,而对联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二、对联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也可以缓和学生的心理情绪
语文教材有些课文本身就引用了一些对联,这些对联能恰到好处地与课文内容成为一体,适当地利用这些对联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关注。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为喻证,活画了不学无术的主观主义者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同时,它化庄为谐,化抽象为具体,大大缓解了学生学习议论文时的紧张心理。
运用这些课文中的对联,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对能加强关注、缓和情绪,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教师教得活泼,学生学得快乐,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三、对联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对联是一种凝炼的语言表现艺术,因其凝炼,故而极具内涵,要求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这对学生的思维极具挑战性。每个人面对智慧的挑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兴奋心理,猜谜语便是明证。在教学中,我们适当安排以对联的形式、来概括课文的情节和主题,这既可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又使其消化吸收了语文知识。
我们惊喜地发现,当学生运用对联这种形式去尝试着分析概括课文时,有许多智慧的火花闪耀出来,而这些智慧的火花竟是如此璀璨。
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运用对联教学时,要防止“为对联而对联”的教学倾向,以致过分拘泥于清规戒律,而自套枷锁。对联只不过是現代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决不是目的,因为我们注意语文教学的传统性,我们更注重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形”是不能代替“神”的,正如“古”是无法取代“今”一样。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至于学习写作对联,可以作为一种兴趣来培养语文素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对对联的态度应是:古为今用,以对联的“形”来载语文教学的“神”。
一、对联可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
对联作为一种承载某种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实质是一种表达智慧的体现,尤其是那种妙联、趣联,更加体现了人们的机智机敏,使人读后,不得不叹服其对语言的巧妙驾驭,如杜甫的著名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于逻辑不通,但作者运用了倒装、拟人的手法,使香稻能啄,碧梧能栖,凤凰可枝,鹦鹉可粒,从而独具特色,成为千古绝唱。学生读后,能不为这种语言运用的巧妙所折服吗?能不深深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吗?
像这种表达智慧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使人欣赏之余顿生效仿之心,自然就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学习兴趣是自发的也是自觉的,我们提倡自觉学习,也提倡课内课外并重,但兴趣是这一结果的前提,而对联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二、对联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也可以缓和学生的心理情绪
语文教材有些课文本身就引用了一些对联,这些对联能恰到好处地与课文内容成为一体,适当地利用这些对联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关注。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作为喻证,活画了不学无术的主观主义者的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同时,它化庄为谐,化抽象为具体,大大缓解了学生学习议论文时的紧张心理。
运用这些课文中的对联,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对能加强关注、缓和情绪,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教师教得活泼,学生学得快乐,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三、对联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对联是一种凝炼的语言表现艺术,因其凝炼,故而极具内涵,要求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这对学生的思维极具挑战性。每个人面对智慧的挑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兴奋心理,猜谜语便是明证。在教学中,我们适当安排以对联的形式、来概括课文的情节和主题,这既可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又使其消化吸收了语文知识。
我们惊喜地发现,当学生运用对联这种形式去尝试着分析概括课文时,有许多智慧的火花闪耀出来,而这些智慧的火花竟是如此璀璨。
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运用对联教学时,要防止“为对联而对联”的教学倾向,以致过分拘泥于清规戒律,而自套枷锁。对联只不过是現代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决不是目的,因为我们注意语文教学的传统性,我们更注重语文教学的时代性,“形”是不能代替“神”的,正如“古”是无法取代“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