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民初宪政与欧美模式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的一句歌词,也是建国者们对自己所进行的伟大事业的概括,尤其指出了民国奠基对欧美先例的参照。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中华民国的奠基与民初的宪政经历究竟按照哪一国模式展开,答案似乎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今人受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家的影响,往往以“英美 vs.法德”之分来探讨中国20世纪道路。但在清末民初,恐怕最大的对立出现在“法美”与“英德”之间,前二者是共和制,后二者则是君主立宪制。同盟会-国民党政治精英标举前二者而贬低后二者。但在革命的过程中,立宪派人士一再以英德的君主立宪模式来对抗革命派的共和主义模式。即便是在民国建立之后的立宪争论中,立宪派人士也往往以英德模式为参考来提出自己的共和宪法模式。这场“模式大战”最终产生出来的结果恐怕是出乎当时所有人意料的:英美法德,中国一个都没有学成。
  本文要探讨的是1911~1917年期间中国政治精英对于英、美、法、德四个欧美模式的模仿,并试图解释这种模仿为何最终遭到失败。在我看来,这一时期的政治始终处于四大结构性制约之下:第一,清朝留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存在王朝的认同,但缺乏类似“大清人”这样的统一民族认同,国家结构相当脆弱;第二,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汉族官僚集团崛起,清王朝的军事权力日趋地方化,中央权威衰败严重。第三,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列强虽因均势而无法灭亡中国,但从未放弃过蚕食中国权益乃至煽动中国边疆分离的意图。第四,清末留学运动与废科举、兴新学、练新军已经造成政治精英的分化。一旦王朝政治结构崩溃,旧官僚、士绅、军人、留学生、会党均跃上政治舞台,相互之间达成共识的交易成本相当高昂。这四大结构性制约,导致对特定欧美国家模式的模仿,只能是浅尝辄止,不可能推行到底。
  
  四大模式及其中国投影
  
  我们首先来概括一下法美英德四种不同的模式在清末民初中国政论家心目中的构成要素。在此,我采取的是“理想类型”的方法,力求概括出政论家的一般印象,但并不要求每个政论家都赞同所有这些特征。这一概括基于以下政论家: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邹容、陈天华、章太炎、杨度、戴季陶、朱执信、胡汉民、汪精卫、章士钊、张东荪、杜亚泉等。
  心仪法国与美国模式的是当时的革命派,尤其是同盟会-国民党人士。法美之所以能并举,是因为二者都进行了反对君主统治的共和革命。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法国大革命是“旧邦新造”,并没有创立全新的国家;美国则不然,是十三个殖民地脱离宗主国的统治,继而联合成为一个新的国家。革命者们从美国模式中汲取了更多的灵感。在他们看来,他们所进行的革命是类似的:从满清的统治下独立出来,然后联省成国。
  法美两大模式的另一大差异是在政体上。美国是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行政首脑,行政与立法两权不能通过解散权和不信任案将对方赶下台;但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议会制下,总统只是个虚位的国家元首,实质的行政权掌握在议会多数党产生的总理手中,体制内也存在解散权与不信任案的对等设置。选择美国模式还是法国模式,在1912年的同盟会内部也存在着严重分歧。南京临时政府本身是总统制的。孙文推崇美国,在南京临时参议院筹备起草《临时约法》时,仍然主张总统制,“议会迷”宋教仁则力主议会制。但随着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已成定局,南方的立宪指导思想变成了以宪法来制约袁世凯权力,因而倾向于法式的议会制。但1912年制定的《临时约法》还不能说是一个典型的议会制政体,而是兼具总统制与议会制特征。在1913年起草正式宪法的过程中,主导国会及宪法起草委员会的国民党以“国会政府主义”为指导思想,标举法国模式,甚至将之推进到“议会中心主义”的地步。北洋集团虽主张总统制,但慑于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强势,将策略变更为在议会制的框架下讨价还价,主要是争取总统自主任命国务员和停散议会两项权力。而这些要求,遭到了国民党的断然拒绝。像康梁这样的立宪派人士也被卷入民国的立宪争议。英德两种模式基本上是当时的立宪派的兴趣所在,并在他们与革命派的辩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康有为为例:他对英德模式同样感兴趣,认为英国模式是君主立宪的母版,具有原理意义;德国模式突出行政效率,是君主立宪制中的赶超模式。在作于1913年的《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康有为暗中参考德国模式,设计出一个强总统、弱议会的宪政体制。梁启超起草的进步党宪法草案受到康有为影响,其主要立场与康拟宪法草案保持高度一致。但由于立宪派在1913年的立宪过程中不具备掌控力,其主张无法产生实质影响。
  在1913年立宪失败之后的数年内,民国出现两次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插曲:1915~1916年的袁世凯复辟,以及1917年张勋主持下的溥仪复辟。在这两次复辟中,英德两国的政体模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参照。但君主立宪运动的失败及之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英德君主立宪模式的最终失败。
  
  建国:法美模式的局限
  
   就暴力革命的模式而言,革命党人更多地受到美国模式的影响。早在晚清之时,反满民族主义者早已心仪美国的独立建国。陈天华《猛回头》即视美利坚为五洲万国中“最平等,最自由,最为极乐世界者”,呼吁“要学那,美利坚,离英独立”。同盟会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则照搬明太祖驱元的口号,隐含的思路与陈天华等一致:驱赶满人统治,将国家建立在汉民族基础之上。1919年武昌起义后,鄂军都督府以铁血十八星旗为旗帜,所发布的一系列文告均体现出强烈的汉民族建国主义的色彩。比如,10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布告》内有“汉家中人立期,建立中华民国”的字样。随后颁布的《布告全国电》、《布告海内人士电》等也以“汉族”、“汉人”、“十八省”等为号召,隐隐以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离英独立为楷模。
  但问题是,北美殖民地人民只是想分家单过,并不需要考虑大英帝国的全局。中国则不然。内地革命中所发生的屠杀旗兵及其家属的过激行动,传到不知共和为何物的边疆地区,引起了很大的恐慌,帝国主义列强又从中撺掇,引发了边疆的分离主义运动。1911年11月8日,库伦活佛哲布尊巴向清王朝库伦办事大臣三多发出宣布外蒙独立的通告,里面写道:“我蒙古自康熙年间隶入版图,所受历代恩遇,不为不厚。乃近年以来,满洲官员对我蒙古欺凌虐待,言之痛心,今内地各省既相继独立,脱离满洲,我蒙古为保护土地宗教起见,亦应宣布独立,以期万全……”1912年,西藏噶厦政府以达赖喇嘛的名义发布驱汉通告:“内地各省人民,刻已推翻君王,建立新国。嗣是以往,凡汉递致西藏之公文政令,概勿遵从,身着蓝色服者,即新国派来之官吏,尔等不得供应……”以上两通告表明,分离主义势力认为内地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成立汉人新国,已与大清相异。蒙藏属于大清,不属汉人所建之“中国”,为求自保,自应脱离。同时,清王室中的一些人也在筹备将清王室迁往关外,这相当于满洲脱离整个中国,自成一国。
  要保全中国领土,就必须反驳在中国与“大清”之间所作的刻意区分,确立民国对于“大清”国家主权的继承性。在这个时候,美国模式中的第二个因素“自下而上的联合建国”就粉墨登场了。1912年1月1日孙文的大总统宣言书提出:“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这种联省为国的思路与美洲十三个殖民地联合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思路一致。但美国建国模式的思路如果要贯彻到底,就需要所有的地方单位明示其联合的意愿。可是,当时独立成功的省不过是十四个,而且都是汉人居住的省份。外蒙与西藏仍在“中国”与“大清”中作区隔,不愿加入他们认为是由汉人构成的“中国”。孙文“蒙古、西藏意亦同此”的说法并无根据。至于东北是否能保留在中国境内,很大程度上要看清帝的反应。如果清帝国各部分不能自愿地联合,革命党只有用武力征服才能将国家统一起来,但这对国库空虚,连士兵的饷银都发不出来的南京临时政府来说,不过是梦幻泡影而已。
  由上可见,美国模式的前两个要素都不能解决中国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到底是如何解决的呢?我们的眼光必须投向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以及袁世凯被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为临时大总统等一系列政治事件。
  南北议和之前,由于“滦州兵变”及其后续效应造成的压力,清廷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组织了以袁世凯为总理大臣的责任内阁。此后,清廷又任命袁世凯全权处理与南方民军谈判事宜。双方首先形成的决议是召开国民大会,由国民公决采取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但在决议实施之前,南方抢先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使得此议最终流产。于是接下来的谈判围绕着清帝退位条件展开。经几轮磋商,双方最终确定了以优待条件换取清帝退位的决议,并由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
  1912年2月12日,清廷下诏退位,并于同日颁布优待条件。优待条件不仅针对皇帝和皇室,也针对满、蒙、回、藏等民族。退位诏书则指出,人心向往共和,“天命可知”。清帝将自己的退位,放置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禅让”传统中,只不过这次禅让不是从一姓到另一姓,而是从一姓到由满、汉、蒙、回、藏构成的全体中国国民。诏书同时委任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南方民军协商统一办法。2月13日,袁世凯即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名义将清帝退位诏书以及优待条件副本交给各国驻京公使,并以同一名义要求清廷留下的官吏继续恪尽职守。但这一点却是南方不乐见的。但没有疑问的是,当时产生了南北两个临时共和政府。这种分立状态终结于南京临时参议院全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及袁世凯的接受,其法律意义在于,北方临时共和政府丧失其独立的法律地位,被南方的法统所吸收。尽管从事实上看,结果恰恰相反:南京临时政府最终取消,中央政府最终落在了北京。
  我将以上过程称为“大妥协”。尽管在此过程中南北方军队曾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次社会代价较小的政权过渡。其结果是,中华民国出现了任何其他共和国都没有出现过的景象:在紫禁城里仍保留着一个前朝的皇帝,民国政府待之于外国君主之礼,直到北洋集团因彻底分裂而失去对局面的掌控为止。这是各个共和国都没有发生过的景象。有学者将之比作中国式的1688年光荣革命。从政治协商与妥协这一角度来说,二者当然具有相似性。但差异也是明显的:英国的政治领导阶层在妥协之前就已经有效整合,不仅对王位安排形成共识,对国家的统治方式也具有深厚共识。但在1912年,中国的政治精英们仍然是分裂的,他们仅仅就清帝退位和“五族共和”形成共识,对进一步的共和建设并不存在共识。
  这一有限的政治共识,固然充满政治权益的色彩,但在我看来离不开中国自身的建国传统的影响。《春秋》有“通三统”之义,即便是武力革命,也是“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公羊传》)不斩尽杀绝,给予二王之后以政治优待。清朝从蒙古林丹汗取得大元玉玺,承大元汗统,又继承明朝统绪,善待蒙古,并派人为灭亡的明王朝守十三陵。同样,民国代清,既有孙文率南京文武百官祭拜明孝陵宣告“光复”,又有南北约定优待清帝及皇族之举,“通三统”之义,隐然其中矣!
  
   立宪与复辟:诸模式之争
  
  学界晚近的研究已经充分揭示出民初立宪“因人设法”的弊病,其表现是:同盟会-国民党主导立宪过程,以制约袁世凯为目的,拒绝与其他政治势力进行妥协。我认为“因人设法”的表述仍未能概括1913年国民党行动策略的本质:那就是以立宪为手段,来实现“政党轮替”的目的。
  尽管孙文本人在民初推崇美国模式,但反袁的目的将同盟会-国民党团结到法式议会制上来。在1913年立宪运动中,国民党人士贬低总统制,标举议会制。
  在“反专制”的思路引导下,1913年的国民党在立宪过程中将法国模式推到了“议会中心主义”的地步。国民党试图以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同时掌握行政权与立法权。这在本质上是通过立宪来实现“政党轮替”的目的,将执政权抓到自己的手中。然而,北洋集团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上,都是真正的实力派,试图通过一纸宪法来完成一场“天鹅绒革命”,将北洋集团赶下台,无疑是痴人说梦。这并不仅仅是实力对比的问题:当时中国地方割据,中央财政拮据,边疆分离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列强步步紧逼,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处理一系列危机。无论是北洋集团,还是像康梁这样的立宪派,都认为国民党在国会中对政府的行动构成过大的干扰。最终,袁世凯失去谈判的耐心,抛弃《天坛宪法草案》,解散国会。法国模式遭到彻底抛弃。
  但和国民党将法国模式推到“议会中心主义”地步一样,袁世凯将美式的总统制推到了“超级总统制”的地步。在这种总统制下,总统不仅总揽统治权,而且可以无限次连选连任,乃至指定下任总统候选人。他所任命的代行国会功能的参政院,基本上是橡皮图章。这种“总统专制”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弹。但当他宣布建立君主立宪制之时,就遭到了全面的反对:不仅其传统敌人反对,像梁启超这样的曾经的盟友也弃他而去,甚至北洋集团内部像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等上层人物都不支持他。
  对此,传统史家的解释是,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不可能获得成功。但这种解释是令人疑惑的。从1914年袁世凯的总统专制未能引起很大反弹这一事实来看,如果说“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共和观念”也是令人悲哀的,因为它只关心有君无君这个形式,而不关心总统或皇帝权力是否真正受到制约。其次,在反对袁世凯的种种声音中,我们也很难区分他们是反对君主制本身,还是仅仅反对袁世凯担任君主。
  在我看来,袁世凯与张勋的君主立宪之所以失败,固然与部分共和主义者的共和主义观念有关,但与缺乏深孚众望的君主人选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皇帝退位之后,最高位置已经空缺出来,许多政治精英跃跃欲试,他们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它,也不会容许别人得到它。袁世凯从专制总统到世袭皇帝的一小步跳跃,打碎了北洋集团内部多少人“接班”或者“轮班”的美梦!
  革命已经砍掉了君主的制度脑袋,中国政治精英缺乏整合,山头林立,不可能产生真正众望所归的君主人选,因而英德式的君主立宪制不可能在中国建立。但君宪尽管失败,却并非毫无影响。许多共和派知识分子痛感共和徒有外壳,没有实质,从而走向了“新文化”的建设。“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在政治制度上砍掉君主的脑袋之后进一步在文化领域中砍掉君主的脑袋。这一潮流对于立宪派是毁灭性的:无论是英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都是利用传统文化中对君主的效忠来凝聚政治权威、建设现代民族国家,但一旦传统文化遭到整体否定,“旧瓶装新酒”的英德模式就成为明日黄花——“旧瓶”已破,“新酒”何依?
  
   结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法美英德四国政治模式在民国奠基与民初政治中的失败。
  不能说四大模式失败的结果都是负面的,至少,通过一场充满中国传统色彩的“大妥协”,民国大致继承了清朝的疆土,未像后来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那样出现国家的解体。在这方面,包括清王室在内的主要政治集团都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但接下来的共和政治与国家治理陷入了极大的混乱。旧制度留下的诸多结构性制约发挥出其威力,同时,共和革命所采取的路径又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权威,使执政者对国家的治理举步维艰。从清末以来形成的政治精英分化的局面,在这一阶段更是暴露出其消极后果:掌握实权的精英集团不熟悉现代政党政治,熟悉政党政治的精英集团缺乏治理这个关系复杂的多民族大国的经验,主要政治精英集团之间缺乏信任(值得一提的是,发源于反清革命并在民国时期流行的暗杀文化,对此负有相当大的责任),立宪未能成为凝聚精英共识的过程,反而成为排斥乃至打倒对方的手段。在这方面,把政治破局的责任仅仅归诸所谓“反动”、“保守”势力的阻挠,并不公允。
  百年之后,中国已经突破了晚清留下的许多消极的结构性限制,也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模式。然而民国奠基和民初宪政留下来的许多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治家的任何行动,都必须顾及这一现实;共和政治是各种政治力量通过合作与良性竞争实现共同善(common good)的政治,尤其需要培育政治信任,凝聚和维持政治共识,需要各方为了共同的福祉,作出必要的妥协。没有这种精神,不仅共和政治无法向前继续发展,既有的政治成果,也会逐渐衰变乃至流失。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戴震是清代著名学者。他自幼讀书就好刨根问底。  有一次,私塾老师给他讲授朱熹的《大学章句》,讲完“大学之道”一段以后,照本宣科地说:“这章叫《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以下十章叫《传》,是曾子的见解,由曾子的学生执笔写出来的。”  戴震问道:“老师,你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呢?”“这是朱熹说的呀!”老师理直气壮地回答,满以为抬出“朱夫子”来,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朱熹是哪朝人?”戴震歪着小脑袋
[摘要]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重庆市货运量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数据与预测结果的比较,证明灰色模型对于重庆物流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结果表明,未来4年重庆物流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结论可作为重庆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货运量;物流产业;灰色系统理论;预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若想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政工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
小学教育阶段是关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是小升初考试的主要科目,且是关乎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素质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语
文化与经济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更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以及每一个独立的人的发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应用金菊清润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统计样本来自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治疗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共60例,参考双盲法展开分
英语知识对学习者日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初中阶段为以后深层次的英语学习做好准备,本文结合自身教
【真题再現】  我与________的亲密接触(50分)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  ③不得套写、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⑤文章中不要出現泄露考生身份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命题解析】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写好半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补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我与________的亲密接触”从结构形式上看是补中间部分的半命题作文。横线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