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旗袍

来源 :文化月刊·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底何为中国的国服?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要复兴汉服,有人则认为应该采纳民国服装,比如旗袍。但反对者追根溯源,提出旗袍源自满清时期旗人的服装,这样的服装不能被当做国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间旗袍已经是世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女性的服装,民国时期乃至现在,在中国人参加的重要外交场合,旗袍都是出镜率最高的服装。
  严格来说,旗袍是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受西洋影响,采用西洋剪裁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的具象产物。旗袍不等于旗装。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衣身宽松,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内着长裤,衣服两侧开衩处见绣花的裤脚,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后来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于是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内着丝袜,衣服两侧开衩处见腿,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
  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形成旗袍文化。京派与海派旗袍,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改良旗袍”是三十年代末出现的。这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使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用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象。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而全世界女性所钟爱的旗袍样式,就是以三十年代海派旗袍为典型的,那时旗袍几乎是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还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甚至传到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样式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领子
  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 、水滴领、竹叶领 、马蹄领 。
  材质
  制作旗袍的纺织品主要有布料,丝绸、锦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目前又有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
  色彩
  常见的大红旗袍,色彩绚丽醒目,款式别致,着重体现东方女性含蓄优雅的魅力。
  图案
  现代常见的旗袍图案为织锦缎,配以传统的中国纹饰如双鱼、富贵花、梅花等,还有以中国水墨画手法描绘的花卉图案设计的手绘旗袍。
  扣子
  旗袍上的扣子是盘扣,它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用称为“袢条”的折叠缝纫的布料细条编织而成。这和现代用整块硬质材料打洞而成的纽扣不一样。如布料细薄可以内衬棉纱线。做装饰花扣的袢条一般则内衬金属丝,以便于定型。
  Q=《文化月刊》
  A=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高级技师史立萍
  Q: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制作旗袍工艺的?
  A:在我大约二十岁的时候有幸跟随“双顺便服店”王禄师傅学艺,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下学艺三年,当时主要是外交部成立出国人员服务部聘请王禄师傅,专门给出国人员定制旗袍(如大使、参赞夫人等),那时我师傅七十八岁了。在中国传统手工业有一个讲究,手艺是传男不传女。我感到很幸运,在那个年代有这样的机遇跟随王师傅学到了这门手艺,也是自己酷爱这门手艺,尊师学艺,让我受用一生。跟师傅学后我也自己接活儿做,后来被调到北京服装学院。在2001年院里成立了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知道我掌握着旗袍的传统工艺,把我调到博物馆。到博物馆我如鱼得水。开始做传统工艺的修复、复制及收集老服装,得以研究中国传统服装结构及制作工艺。以前我学的传统结构工艺毕竟有一些地方已进行了改良和变革,所以到馆里自己亲自收购了很多服装服饰,使眼界开阔。向前继续延伸,探寻到最初的传统结构和工艺当中,这阶段就是我对传统旗袍的裁剪制作工艺不断地完善和总结的过程,自己修复、复制、制做,进行研究。
  Q: 您研究的旗袍主要是什么时期的呢?
  A:清以前的各个时期,只是直腰身宽肥的袍服。到清末明初是旗袍发展演变的初期,最顶峰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那时海派旗袍做工考究华丽时尚,外有精美的镶嵌滚盘扣,内里还加蕾丝花边(洋绦子边)。这个时期的旗袍,是中国制衣史上的骄傲,它是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结晶,旗袍,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的象征,温婉的曲线类似流动的旋律,娟娟静美的姿态,彰显出不同女性婉媚的特点。含蓄、精美的细节设计和考究的工艺、不经意间的若隐若现,都会带给人们无限的记忆与遐想。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旗袍,但是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旗袍。我们博物馆收来上百件旗袍,没有一件相似的,过去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身材来量体裁衣手工缝制。
  Q:旗袍最精髓的部分是哪里呢?
  A:旗袍最精髓的是领子、滚边、盘扣、这几部分。虽然旗袍是很简单的形制,精致的镶嵌滚边上都不尽相同,然后是在盘扣、扣饰上做装饰,过去女人穿旗袍的时候领子要紧,合适于你的脖子,是防止你摇头晃脑,女人一定要保持端庄。像讲话不能左顾右盼等,靠领子来把正你的脖和头。这是现代旗袍跟传统旗袍不能比拟的东西。现在大家做旗袍很简单,有个样儿就行,加一个做工粗糙的盘扣。现在很多大地方做旗袍也不是那么讲究和精细,边沿加一个小线,用机器一下就行了,简单又快。而传统工艺使柔软的丝绸做成旗袍附有筋骨,镶边、滚边、嵌边都是用手工一点一点来缝制,特别是盘扣,不是手工的就没办法处理得那么精致。   Q:旗袍的剪裁也很讲究吧?
  A:过去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还有名媛,基本上穿的都是丝绸手工缝制的旗袍,只有平民百姓穿布制手工自己缝制的旗袍,因为过去女人没有不会做针线活儿的,但有钱的人家去裁缝店或请裁缝到家里为自己定制旗袍。在我这么多年的摸索当中,觉得剪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衣服是弥补人的缺陷的,女人的三围非常重要,但如果本人身材长得不好,就要在裁剪中修正人体的曲线,比如说这人没有好看的臀型就要在裁剪时塑造一个臀型,靠衣服塑造,这涉及到服装的结构。裁剪时也不能完全贴合人体,如腰围,人坐着的围度和量体时的围度是不相同的,传统的旗袍是不加腰省的,所以要有一定的放量。做一件传统旗袍是非常讲究的,师傅们要将自己的情感融于这件作品当中,浮于表面是体会不出旗袍底蕴的,我跟师傅手把手学习了三年才了解到旗袍内在东西的很少部分。
  Q:怎么做才能让本身柔软的丝绸看着有款有型呢?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漂亮的手工制作的旗袍作品必然离不开得力的工具做辅助。我们前辈的手工艺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创造,改进制作工具,才得以传承延续到现在。这些工具不仅最大程度地契合了使用者的需要,而就工具制作过程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手工技艺的体现。
  粉线袋、刮浆刀、绕线板、水线……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十分陌生的物件,对于当时制作传统旗袍的手工艺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造型的粉线袋、錾刻精细的刮浆刀、绘制精美的绕线板等等。在工具的实用功能之外,手工艺人还将自己美好的情感寄托在这些小小的物件上。
  粉线袋是传统旗袍裁剪制作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辅助工具。粉线袋的作用类似于现在的划粉,但又不完全等同,其绘制的线迹是完全笔直的,而且又可以无限延长,摆脱了尺子长度的限制,在面料上留下痕迹作为裁剪和缝纫的参照线。它是用面料缝好一个两头开口的小口袋,口袋里面装有白色粉末,最早的粉线袋里使用的是面粉或香粉,后来采用滑石粉,现在的粉线袋里一般装用碾成粉末的划粉。 把口袋的两端扎好,中间穿一条长长的粗棉线,使用时用手拉动棉线,粉末被带到线上,再提起棉线中部,把带有粉末的棉线在面料上绷一下,一条笔直的线迹便留在了面料上。
  刮浆刀有竹制、铁质、铜质数种,主要用于旗袍某些部位的刮浆,目的是使刮浆部位挺括,不易变形,易于操作。竹制浆刀刀头一般呈三角状,底部带把,使用起来轻便,有韧性。老一些的浆刀多为铁质或铜质,梯形的刀体上常錾刻有精美的图案,刀把多为如意云头的造型。虽然刮浆刀的造型各异,但刀体的边缘笔直平滑,这样刮出的浆子才均匀,在刮浆的过程中也不会损坏面料。使用浆刀的手法也十分讲究,和好的浆子在使用时一般要先用浆刀取少量于手掌再次和匀,然后再进行刮浆。丝绸是非常柔软的,在传统工艺里,裁完布料边缘区都要刮浆,这样柔软的丝绸才能变得有筋骨。用面粉加适当防腐剂调成浆糊,过去没有防腐剂,直接拿面粉冲浆,做好的旗袍时间长了上面就很容易产生虫蛀的小洞。
  在需要扣折边缘的面料处,用一根半米长的细棉线蘸上唾液,浆水线按压在所需部位,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在棉线上从右至左来回交替按压,水线经过处会留下一道湿痕,然后沿着口水的线迹,用熨斗进行扣烫。打水线处理后的丝绸面料在进行扣烫时会变得相对容易,而且扣烫出的效果圆顺、平滑,能扣烫得平整结实。
  唾液不能用清水代替,否则烫不实,会翘起来,尤其是与刮浆工艺配合使用时,浆子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为麦芽糖,遇唾液的地方浆性减弱或消失,容易扣烫。
  Q:您怎样看待旗袍文化的传承问题呢?
  A:现在做旗袍的人非常少了,完全按传统工艺做的几乎没有。我觉得高校的学生不能只看到为什么传统旗袍做得这样板正漂亮,还一定要了解传统旗袍的文化内涵和内在考究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历经各个时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口口相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服饰博物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三期旗袍班,反响非常好。关于旗袍制作的传统工艺,大陆现在没有一本详细的文字教材,我很早以前看到过台湾人编的一本书是讲这方面的。今年暑假拍了一部片子,把制作传统旗袍的裁剪工艺流程拍摄下来,再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中国民族服饰文化——旗袍。
其他文献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的即是青瓷。古典含蓄,不张扬;温润纯净,不绚丽,这便是青瓷所具有的典范性的审美品格,看似简单朴实,实则耐人寻味。在温和恬淡的外表下,隐匿的是铮铮硬朗的品质。  浙江是青瓷的发源地,浙江的山水与人文赋予了青瓷 “千峰翠色”。自晚唐五代至北宋中期为越窑、婺州窑、瓯窑等青瓷窑系的繁盛时期,北宋以降,越窑等窑系式微,浙南山区龙泉窑代之而起,形成了成熟的青
期刊
“元宵踩街活动” 是浙江省诸暨市的传统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每年的元宵节,文化部门都会倾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将踩街表演办得精彩纷呈,热闹非凡,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元宵节安排的节目不尽相同,板凳龙、布龙、抖狮子、檑狮、竹马等。另外,还要制作一辆主题彩车,如:马年的“一马当先”,鸡年的“金鸡报春”, 鼠年(奥运年)的“福娃闹春” ,牛年的“金牛奋蹄”, 虎年的“威虎迎春”等等。?这些主题彩车无论
期刊
对于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致,从古至今人们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人尽说江南好”、 “东方威尼斯”,诸如此类,姑苏那温润恬静的自然万象,和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相融一起,如梦似画。你也许早就慕名前往,在周庄赏过夜景,在西塘划过小船,但你是否留意过纵横交错的水巷上,连接过往的各式桥梁呢?这些历尽风雨沧桑的古石桥蕴含着水乡特有的美。有道是“水巷小桥多”,江南百桥别处难寻,作为苏州古城众多
期刊
在黄山山脉北部的群山之中,在太平湖北岸,深藏着一个令人称奇的古村落——查济。这里的“查”念“zha”,而不是“cha”,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姓查。  它的规模之大,在皖南堪称第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这座古村落,犹如一块精致古朴的玉器,多年深藏山里无人识。  查济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始建于隋初,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废毁于晚清及近代,至今已有1380余年的历史。据记载,查济村
期刊
中国自古村镇选址一般具有勘舆思想,在“枕山、环水、面屏”的概念指导下,被围合的平原、流动的水和丰富的山林资源满足了封闭、自给自足的农村聚落的生存可能性。查济村紧靠太平湖,桃花潭;南界黄山市,西与青阳县接壤并和九华山相邻,可谓两山一湖所夹之地,境域群山竞秀、湖潭溪水纵横交错,创造了诗意栖居的大背景。  古村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制定出村落规划图,对全村的建设作了总体布局。境域属山丘相间地带,三面环山,东
期刊
查济的道路四通八达,青石板古驿道向外延伸到万峻岭、太平、青阳等地。徽商小有积蓄,沿途曾建有大量的路亭供人歇息。村中往来古驿道之间也曾设煤油路灯,有专人负责。古时查济有正月初一至二月二在独山墩,将豆油灯挂在滑轮上打到几米高处的习俗,也是一种节日的掌灯习俗。  而村内街巷宽度主要集中在3米左右;最长的历史街巷为许溪路,601米长,最短的历史街巷仅为30米。除许溪路由于沿河高宽比相对比较低以外,其余历史
期刊
中医体质文化,为《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之精髓。体质是每一个人所禀受自然之赐,内涵父母之精相搏于某一时空位点所聚之先天真元,奠定特异卦气特征,呈现性格、事业、婚姻、疾病、寿命诸象。  体质是人体的生命密码,是开启健康之门的钥匙,是中医“治未病”的灵魂。辨清体质,就能把握养生治病的正确方向。  这个做学问,有两门学问最不好做,一门是关于自然的学问,另一门是关于我们人体的学问。为什么它不好做
期刊
传承了三千年的中国古典家具,是被全世界公认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其“型”“艺”“韵”“材”,处处皆文化。家具工艺本身,可以说就是文化老到的木作技术,是国人在木材的文化上展现的聪明才智。在木作榫卯结构中,融汇了古人在力学、几何学、哲学与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底蕴。而明清时期家具制作之鼎盛,正是集千年文化之大成。其中,故宫内的皇室家具更体现了家具的最高水平,是古典家具的典范。而当今难得一见的紫檀家具
期刊
从地理的空间概念而言,查济从未属于“徽州”,因为它不在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黄山市、徽州区和江西省婺源县组成的徽州地域范围内。明清时期它属于宁国府,宁国府统辖6县: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和太平,查济村属于宁国府统辖的6县之一泾县,宁国府府治在宣城县内。宣城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沈括、文天祥等名人先后出任宣州太守,白居易曾在宣城读书致仕,赢得了“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  以宣城为代表的宁
期刊
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地方民俗渐渐日薄西山的今天,一个千年古镇堪称华北地区民间文化的富矿,留存下了大量的民间信仰、民间艺术;这个古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武术、戏曲、音乐、舞蹈等优秀民间文化蒸蒸日上;这里人们生活富庶,不仅“女儿不外嫁”,即使外出求学的读书郎也选择返回家乡;这里商业意识浓厚,民间有着“好汉不挣有数的钱”的说法;这里的青年人与先辈一样珍视传统,年轻的民俗爱好者和志愿者比比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