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界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什么是素质,我认为“素质”应该是制定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基因,这种素质包含很重的感悟因素,尤其是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列宁曾这样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最厚的感情。”“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里说的感情是指在学习理论和实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感情。因此,素质的形成是否可以理解为“感情与理智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或者说是实践基础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形成了人们的高层次的感情,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不是单纯的理论,也不是一般的修养,而是融化在人们心灵中的深层次的感情。这种素质有先天的,但更多的是后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影响而深化甚至改变。
素质有哪些内容,对此争论很多,说法不一。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生活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及种种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如想象力、创造力、专注力、记忆力、毅力、耐力、感知力、意志力、合作意识等。这样罗列是否合理可以研究,也可以更科学地归类,但是,素质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能认为青少年阶段的素质教育只是培养非智力因素,而把政治素质的培养看做是成年人阶段的事。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爱国主义,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这种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答卷上、理论上,而是要深入到幼小的心灵上。这里,音乐起到特殊的作用。我有一朋友,他在日军占领时期在北京一所中学上学,有一位音乐教师把学生带到六楼教室,躲过日本军官的监视,紧关窗门,轻声地教学生学唱《松花江上》,当时教师流着眼泪教,学生流着眼泪唱,给学生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对歌曲没有任何解说,只在结束时说了一段话:“这歌是我教的,与任何学生无关,如果有人要告发,就告我一个人。”当时,在课堂上有好几个新民会(汉奸组织)官员的子女,事后证明教师平安无事,没有任何人告发。有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一谈起这件往事,仍然有很深感触。
我记得6岁上学时,教师让我们观演歌舞剧《可怜的秋香》,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秋香!你只在草场上,牧羊、牧羊、牧羊……”这使我第一次对孤儿、对弱者有了同情心,我想这应该是正义感的萌芽。另外,我从小爱看越剧,尽管在野台子上,行头破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没有任何布置,但当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祭坟》,唱腔和表演是如此的感人时,我热泪直流,泣不成声,在我心灵上埋下了正义的爱和恨的种子。我还记得《铡美案》,当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将直挺挺的陈世美横举起来,从左台口直奔右后场,包公一声令下,锣声一响,铡了陈世美。我当时全身汗毛都直竖起来,只有一个念头:“包公铡得好,了不起。真叫人一身痛快”。
这些都是幼年时代难忘的旧事,还有很多的歌曲,如《卖布谣》、《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嘉陵江上》……还有动人的文学,如《家》、《春》、《秋》、《水浒》《岳飞传》等,还有被日寇飞机扫射中弹,死在我家堂前的小学同班同学,这一切的一切,一步一步地使我形成了正义感,这大抵就是素质的培养过程。文艺,特别是音乐对我正义感的树立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与我同一茬的老同志中有一句共同的语言:“我们都是唱着革命歌曲走上革命道路的。”这话不假。
2002年夏,我在某监狱和一位18岁的姑娘谈了半天,她边谈,边唱,先后唱了二十几个港台歌曲,虽比不上歌星,但听起来,很有韵味,很动情,她还能唱流利的英语歌、粤语歌。她说,幼儿园时期,她唱《牵牛花》、《我爱北京天安门》,初小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后来就大量听邓丽君唱的磁带,初中唱邓丽君的歌,初中毕业后专门唱港台歌星的歌。她很得意又骄傲地说:“前几年,厦门办起一个一个卡拉OK歌厅时,每个歌厅的开幕式,我必到,而且必唱,还总是唱第一个(她只去高层次的歌厅)。”她是一个工人的女儿,长得很秀气,亭亭玉立,脸上是那样的秀气,可她卖淫三年了。若不是那身囚服,人们是难以相信的。她认为流行歌曲对她是有影响的,经常为此想入非非,她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最多影响只有15%,因这种享受只是一瞬间,像彩虹,很绚丽,但很快就会消失不见。”我不清楚她是怎样估算出15%的,实际上,她沿着这些歌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方向,走了一段可悲的人生道路。最后,她借用别人喜好的歌曲,唱了一段《我想要一个家》:“我想要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当我疲倦的时候……当我惊吓的时候……我想要一个家。”音乐牵着她走入堕落的陷阱,外界“高消费”的引诱是一个方面,思想的变迁,则是最可怕的。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沼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朵,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使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会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达到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中国教育报》曾报导,大连市实验中学打预备铃,这里听到的不是铃声,而是《牧童短笛》、《翠湖春晓》、《花儿与少年》、《步步高》等名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首名曲代替,每天5首名曲,用名曲代替铃声至今,还不到两年,师生已熟知了几十首中外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高雅的音乐文化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因此,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另外,唱歌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使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体魄。
总之,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界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
什么是素质,我认为“素质”应该是制定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基因,这种素质包含很重的感悟因素,尤其是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列宁曾这样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最厚的感情。”“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里说的感情是指在学习理论和实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感情。因此,素质的形成是否可以理解为“感情与理智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或者说是实践基础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形成了人们的高层次的感情,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不是单纯的理论,也不是一般的修养,而是融化在人们心灵中的深层次的感情。这种素质有先天的,但更多的是后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影响而深化甚至改变。
素质有哪些内容,对此争论很多,说法不一。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生活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及种种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如想象力、创造力、专注力、记忆力、毅力、耐力、感知力、意志力、合作意识等。这样罗列是否合理可以研究,也可以更科学地归类,但是,素质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能认为青少年阶段的素质教育只是培养非智力因素,而把政治素质的培养看做是成年人阶段的事。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爱国主义,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这种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答卷上、理论上,而是要深入到幼小的心灵上。这里,音乐起到特殊的作用。我有一朋友,他在日军占领时期在北京一所中学上学,有一位音乐教师把学生带到六楼教室,躲过日本军官的监视,紧关窗门,轻声地教学生学唱《松花江上》,当时教师流着眼泪教,学生流着眼泪唱,给学生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对歌曲没有任何解说,只在结束时说了一段话:“这歌是我教的,与任何学生无关,如果有人要告发,就告我一个人。”当时,在课堂上有好几个新民会(汉奸组织)官员的子女,事后证明教师平安无事,没有任何人告发。有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一谈起这件往事,仍然有很深感触。
我记得6岁上学时,教师让我们观演歌舞剧《可怜的秋香》,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秋香!你只在草场上,牧羊、牧羊、牧羊……”这使我第一次对孤儿、对弱者有了同情心,我想这应该是正义感的萌芽。另外,我从小爱看越剧,尽管在野台子上,行头破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没有任何布置,但当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祭坟》,唱腔和表演是如此的感人时,我热泪直流,泣不成声,在我心灵上埋下了正义的爱和恨的种子。我还记得《铡美案》,当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将直挺挺的陈世美横举起来,从左台口直奔右后场,包公一声令下,锣声一响,铡了陈世美。我当时全身汗毛都直竖起来,只有一个念头:“包公铡得好,了不起。真叫人一身痛快”。
这些都是幼年时代难忘的旧事,还有很多的歌曲,如《卖布谣》、《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嘉陵江上》……还有动人的文学,如《家》、《春》、《秋》、《水浒》《岳飞传》等,还有被日寇飞机扫射中弹,死在我家堂前的小学同班同学,这一切的一切,一步一步地使我形成了正义感,这大抵就是素质的培养过程。文艺,特别是音乐对我正义感的树立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与我同一茬的老同志中有一句共同的语言:“我们都是唱着革命歌曲走上革命道路的。”这话不假。
2002年夏,我在某监狱和一位18岁的姑娘谈了半天,她边谈,边唱,先后唱了二十几个港台歌曲,虽比不上歌星,但听起来,很有韵味,很动情,她还能唱流利的英语歌、粤语歌。她说,幼儿园时期,她唱《牵牛花》、《我爱北京天安门》,初小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后来就大量听邓丽君唱的磁带,初中唱邓丽君的歌,初中毕业后专门唱港台歌星的歌。她很得意又骄傲地说:“前几年,厦门办起一个一个卡拉OK歌厅时,每个歌厅的开幕式,我必到,而且必唱,还总是唱第一个(她只去高层次的歌厅)。”她是一个工人的女儿,长得很秀气,亭亭玉立,脸上是那样的秀气,可她卖淫三年了。若不是那身囚服,人们是难以相信的。她认为流行歌曲对她是有影响的,经常为此想入非非,她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最多影响只有15%,因这种享受只是一瞬间,像彩虹,很绚丽,但很快就会消失不见。”我不清楚她是怎样估算出15%的,实际上,她沿着这些歌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方向,走了一段可悲的人生道路。最后,她借用别人喜好的歌曲,唱了一段《我想要一个家》:“我想要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当我疲倦的时候……当我惊吓的时候……我想要一个家。”音乐牵着她走入堕落的陷阱,外界“高消费”的引诱是一个方面,思想的变迁,则是最可怕的。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沼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朵,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使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身于大会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达到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医院,利用各种音乐医治好了许多病人。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中国教育报》曾报导,大连市实验中学打预备铃,这里听到的不是铃声,而是《牧童短笛》、《翠湖春晓》、《花儿与少年》、《步步高》等名曲,无论上课、下课、上学、放学、课间操,都播放一首名曲代替,每天5首名曲,用名曲代替铃声至今,还不到两年,师生已熟知了几十首中外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高雅的音乐文化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因此,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另外,唱歌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使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体魄。
总之,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界建设人才的关键。因此,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加强与提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