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臂外侧皮瓣修复肘部高压电烧伤六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110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臂外侧皮瓣已在口腔颌面部及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多限于游离移植,逆行转移者较少。2005年9月-2008年6月,笔者应用逆行臂外侧皮瓣修复本单位收治的肘部高压电烧伤患者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其他文献
患者女,44岁。车祸致腰2~4椎体骨折伴脊髓损伤截瘫19年,骶尾部右侧坐骨结节及双侧大转子处受压溃烂12年,因感染加重7d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腹部脐平面以下躯体及双下肢感觉丧失,肌力0级,肌张力低,双下肢肌肉萎缩,生理反射消失。
临床路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笔者选用的救治路径实施对象为特重度烧伤患者,标准参照文献[1]:成人烧伤总面积在8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在50%TBSA以上者,小儿烧伤总面积在50%TBSA以上或Ⅲ度面积大于10%TBSA。
患者男,38岁,因铁渣烫伤左足第3、4趾3个月入院。查体:左足第3趾腓侧、第4趾胫侧烫伤,创面面积分别为2.0cm×1.2cm、1.5cm×1.0cm,Ⅲ~Ⅳ度(图1)。清洗患足,行磺胺嘧啶银纱布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左足水肿逐渐消退,创面分泌物减少。入院4d行左足第3、4趾创面清创,过氧化氢溶液与等渗盐水交替冲洗。于左足跖背区设计皮瓣,
例1女,22岁。工作中右上肢触及配电箱高压电线(约4kV),被击倒时头颅左侧颞部接触金属配电箱,意识丧失约30min,头面颈、躯干及右下肢多处被烧伤,伤后9h入院。诊断:头面部、颈部、躯干、双上肢、右下肢电烧伤总面积16%TBSA,其中浅Ⅱ度3%、深Ⅱ度4%、Ⅲ度5%、Ⅳ度4%
期刊
目的总结采用多个不同类型带蒂皮瓣联合移植修复下肢严重烧、创伤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应用20多种轴型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局部筋膜皮瓣等修复236例患者271个下肢烧、创伤深度创面。结果271个创面用332个带蒂皮瓣修复,术后除1例皮瓣完全坏死、3例边缘淤血坏死经植皮后愈合外,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修复后皮瓣质地柔软,外观稍显臃肿者26
目的了解烧伤大鼠并发抑郁后的学习汜忆能力变化,探讨与海马N-甲基天冬氨酸(NMDA)表达的关系。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36只大鼠分为烧伤组、抑郁组、烧伤并发抑郁组,其中烧伤并发抑郁组采用30%TBSA深Ⅱ度烧伤及慢性不町预见中度刺激制作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训练5d中逃避潜伏期变化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海马CA1、CA3区及齿状回NMDA表达。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指标同
患者男,35岁。被高压喷塑机喷射的高热塑料击伤左上臂外侧,喷塑机压力约300kPa,塑料温度约240℃。存当地医院简单包扎,3h后转入我院。患者无昏迷及呼吸困难,生命体征平稳。伤口剧烈疼痛、缓慢渗血,周围组织肿胀,肘关节外侧肌肉外露部分烧焦,有冷却塑料残留(图1a)。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及深度烧伤后常见的病理性愈合现象。寻求有效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是创伤修复领域的重要课题。中药治疗增生性瘢痕历史悠久,其毒性作用及不良反应轻微,但机制不明。丹参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皮肤病及胶原代谢疾病等领域,
患者男,57岁。因误服食品包装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净质量10g)而出现恶心、呕吐、呕血,6h后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急性病面容,意识清楚,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睑结膜轻微苍白。呕吐咖啡样物数次,总量约500mL,腹泻2次为清水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