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连江的版图上不难看出,连江有着绵长而曲折的海岸线,从北部的罗源湾可门港,经由黄岐半岛一直延伸向南,直达南部的琯头镇和粗芦岛。长达209公里曲曲折折的海岸线,有一百多个纯渔业村藏身其中。对于连江的海边人来说,捕鱼不仅是一种生计,更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技能。
位于整个黄岐半岛的最东端的苔菉镇北茭村,是福建最东边的一块陆地,距县城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越接近北茭村,独属渔村的嗅觉与观感互相重叠,扑面而来:妇女们将长长的渔网沿着公路一字拖开,搬着小板凳正在路边补网;有渔民将海带摊开,放在路旁晾干;海洋独有的腥气在海风的吹拂下愈发明显,当我们听到岸边嘈杂的声音、隐约看到岸边忙碌的景象时,北茭村到了。
与那些地势平坦、有田可耕的渔村不同,北茭地势崎岖、耕地极为有限,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走向海洋,没有退路。这里的房子几乎都依山而建,新式的洋楼与老式的石头厝穿插其间,密密匝匝难见天日,却也昭示着这座沿海渔村的繁荣与富裕。半山腰上,远远能望见一个巨大的妈祖塑像,这是北茭村兴建的妈祖文化公园,巨大的妈祖像正面对着北茭渔港,在这座以讨海为生的渔村中,这或多或少说明了他们在信仰中所寄托着的安定愿望。
因为三面环海,北茭附近的海域充满了险峻与不安定。村落延伸向海的最后一块礁石被稱为北茭鼻,尽管村里人给这里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叫“龙回首”,但自古以来这片海域事故频发,无论是南下或是北上的渔船,都必须贴着岸边走才不会遭遇暗流,即便是熟练地掌握航行技巧的船长们都要小心谨慎。途径北茭的渔船,都要在港口停泊稍作休整,第二天方可平安起航。
再险的风浪也只能选择征服。村里的老渔民说,早年间摇橹的木帆船动力有限,出不了远海,大多都在马祖附近的南竿岛、北竿岛附近进行捕捞作业。但是为了捕到更多、更新鲜的鱼,渔民们常常以身试险,冒险将船只开到更难以控制的外海去。当时的木帆船在航行时完全依靠季风形势,一遇到逆风的时候,船就很难控制方向,船一旦开到外海就很容易出现意外。当时的村里有一句玩笑话:明明家里就近在眼前了,妻子已经做好了午饭,但是饭一热再热,船就是开不回去。
出海意味着一场赌博,越是无人涉足的海域,越有可能捕到更多更好的鱼。一直到近代,这都是渔民们亘古未变的人生信条。随着渔船的改造和捕鱼业的兴起,捕鱼的范围由原先的离岸几十海里,扩大到南海、台湾海峡,最远可达钓鱼岛海域和海南岛附近。直到1980年之后,北茭村开始发展远洋捕捞业,远至非洲、南美,甚至澳洲的南太平洋海域都留下了北茭渔船的身影,北茭村也因此被称为“福建远洋捕捞第一村”。进行远洋捕捞的船只,虽然几个月才能回来一趟,但是远征大洋带来的是渔民们命运的转机,因为远洋捕捞而赚的盆满钵满者亦不在少数。
在北茭宽阔的码头平台上,捕捞归来的渔船正在卸货。船员们陆续将船上的鱼获,肩挑手拿地搬到岸上,从水手们的笑容上不难判断,这艘远洋的渔船此行收获颇丰。而在岸边等着的,则是早已打好招呼的鱼商,用来装鱼的白色盒子在岸边早已堆积如山,他将这些最新鲜的鱼获装车,先是发往福州再转卖到全国各地的海鲜市场。这批鱼获以鳗鱼和带鱼为主,在不同的季节,海里的鱼品种不一。适逢初夏,正是白带鱼量产的季节,市面上一斤能卖到20块以上,想必这批货也能卖上个好价钱。
岸边近海捕捞的小船们早已将鱼鲜一字排开,跑近海的小船往往在半夜两三点出海,在附近海域作业之后,等到天蒙蒙亮就回到岸上,不比近海拖网的铁壳船,小船的作业只在近海进行,多是夫妻、兄弟合伙,以小本生意为主。他们和市民们熟练地杀价、成交,一幅喧嚣的渔港图景。
正是因为捕鱼不易,渔民们对于生计的渴望就越发强烈,这种欲望在他们浓墨重彩的渔船上可以窥见一斑。连江的渔船有着彩绘的习俗,据村里的彩绘师傅说,船老大们喜欢在各自的渔船上画上从海洋中一跃而起的鱼、虾、蟹,想要捕捞到什么,就在渔船上画什么图案。在北茭,你可以从每一艘渔船的不同图案上辨认出他们不同的信仰,有的渔船上绘着基督教的“以马内利”,有的在船舱两侧写上“渔业信科学”,但不变的是船头跳跃着的那尾灵动的鱼,以及在黄底的旗杆上,用大大的红字写上的“万吨鱼虾”。
或许正是借助于这种加诸于自身的信仰与习俗的力量,连江的渔民们才有了为了求“鲜”,向未知的海洋发起挑战的勇气。
位于整个黄岐半岛的最东端的苔菉镇北茭村,是福建最东边的一块陆地,距县城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越接近北茭村,独属渔村的嗅觉与观感互相重叠,扑面而来:妇女们将长长的渔网沿着公路一字拖开,搬着小板凳正在路边补网;有渔民将海带摊开,放在路旁晾干;海洋独有的腥气在海风的吹拂下愈发明显,当我们听到岸边嘈杂的声音、隐约看到岸边忙碌的景象时,北茭村到了。
与那些地势平坦、有田可耕的渔村不同,北茭地势崎岖、耕地极为有限,生存环境非常恶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除了走向海洋,没有退路。这里的房子几乎都依山而建,新式的洋楼与老式的石头厝穿插其间,密密匝匝难见天日,却也昭示着这座沿海渔村的繁荣与富裕。半山腰上,远远能望见一个巨大的妈祖塑像,这是北茭村兴建的妈祖文化公园,巨大的妈祖像正面对着北茭渔港,在这座以讨海为生的渔村中,这或多或少说明了他们在信仰中所寄托着的安定愿望。
因为三面环海,北茭附近的海域充满了险峻与不安定。村落延伸向海的最后一块礁石被稱为北茭鼻,尽管村里人给这里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叫“龙回首”,但自古以来这片海域事故频发,无论是南下或是北上的渔船,都必须贴着岸边走才不会遭遇暗流,即便是熟练地掌握航行技巧的船长们都要小心谨慎。途径北茭的渔船,都要在港口停泊稍作休整,第二天方可平安起航。
再险的风浪也只能选择征服。村里的老渔民说,早年间摇橹的木帆船动力有限,出不了远海,大多都在马祖附近的南竿岛、北竿岛附近进行捕捞作业。但是为了捕到更多、更新鲜的鱼,渔民们常常以身试险,冒险将船只开到更难以控制的外海去。当时的木帆船在航行时完全依靠季风形势,一遇到逆风的时候,船就很难控制方向,船一旦开到外海就很容易出现意外。当时的村里有一句玩笑话:明明家里就近在眼前了,妻子已经做好了午饭,但是饭一热再热,船就是开不回去。
出海意味着一场赌博,越是无人涉足的海域,越有可能捕到更多更好的鱼。一直到近代,这都是渔民们亘古未变的人生信条。随着渔船的改造和捕鱼业的兴起,捕鱼的范围由原先的离岸几十海里,扩大到南海、台湾海峡,最远可达钓鱼岛海域和海南岛附近。直到1980年之后,北茭村开始发展远洋捕捞业,远至非洲、南美,甚至澳洲的南太平洋海域都留下了北茭渔船的身影,北茭村也因此被称为“福建远洋捕捞第一村”。进行远洋捕捞的船只,虽然几个月才能回来一趟,但是远征大洋带来的是渔民们命运的转机,因为远洋捕捞而赚的盆满钵满者亦不在少数。
在北茭宽阔的码头平台上,捕捞归来的渔船正在卸货。船员们陆续将船上的鱼获,肩挑手拿地搬到岸上,从水手们的笑容上不难判断,这艘远洋的渔船此行收获颇丰。而在岸边等着的,则是早已打好招呼的鱼商,用来装鱼的白色盒子在岸边早已堆积如山,他将这些最新鲜的鱼获装车,先是发往福州再转卖到全国各地的海鲜市场。这批鱼获以鳗鱼和带鱼为主,在不同的季节,海里的鱼品种不一。适逢初夏,正是白带鱼量产的季节,市面上一斤能卖到20块以上,想必这批货也能卖上个好价钱。
岸边近海捕捞的小船们早已将鱼鲜一字排开,跑近海的小船往往在半夜两三点出海,在附近海域作业之后,等到天蒙蒙亮就回到岸上,不比近海拖网的铁壳船,小船的作业只在近海进行,多是夫妻、兄弟合伙,以小本生意为主。他们和市民们熟练地杀价、成交,一幅喧嚣的渔港图景。
正是因为捕鱼不易,渔民们对于生计的渴望就越发强烈,这种欲望在他们浓墨重彩的渔船上可以窥见一斑。连江的渔船有着彩绘的习俗,据村里的彩绘师傅说,船老大们喜欢在各自的渔船上画上从海洋中一跃而起的鱼、虾、蟹,想要捕捞到什么,就在渔船上画什么图案。在北茭,你可以从每一艘渔船的不同图案上辨认出他们不同的信仰,有的渔船上绘着基督教的“以马内利”,有的在船舱两侧写上“渔业信科学”,但不变的是船头跳跃着的那尾灵动的鱼,以及在黄底的旗杆上,用大大的红字写上的“万吨鱼虾”。
或许正是借助于这种加诸于自身的信仰与习俗的力量,连江的渔民们才有了为了求“鲜”,向未知的海洋发起挑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