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形式的合作都需要磨合交朋友如此 谈恋爱如此合作当导演 尤其如此很多人在磨合的过程中分开我们 都坚持了下来”
一个导演一台戏,如果两个导演要同做一台戏,加上语言和文化障碍,难度系数陡然上升。而这样一个合作,可以连续四年在许多年轻导演身上得到实施,这其中的合作故事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纪录片合作项目“世界城市交响”(Shooting the Global City)成果展映,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年度重点交流活动,直至今年已经成功举办四届,项目内容为,中国传媒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学生一对一合作,完成一部以所在城市为背景的纪录片。
每年,在北京和洛杉矶两个城市间轮流举行的拍摄活动,所产生的不仅仅是几部优秀的风格各异的纪录片作品,更是如南加州大学的Johanna教授所说,“不仅学会如何做纪录片,也学会与别人相处。”
去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6名研究生赴美,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在校学生共同拍摄完成6部纪录片作品。一年后,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7位学生来到中国,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与影视艺术学院的9位研究生协同合作,创作了8部题材广泛,富有深意的纪录片。在跨文化的视野中,渗透了对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理解和感悟。
其中的七部作品的拍摄,依然按照一中一美两位导演的合作模式,而在第八部名为《导演》的作品中,影像忠实地记录下每一组拍摄过程的摩擦和火花,争吵、欢笑、辩论、泪光……当我们品味着两种思想的剧烈撞击时,一切就如著名作家、编剧刘震云在展映现场所谈到的,“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合并,产生的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大家对大情感上的认同。人类的情感,超越了国籍、超越了地域,在影像中融合在了一起。
《一颗红心》
一颗红心,穿越北京……在这个喧哗浮躁的都市,小奇用他奇特的方式让世界见证着自己的爱情。然而,见证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无奈?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这次合作项目让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步。愉快的合作是作品能够成功拍摄的前提,快乐的气氛更有利于积极主动的创新,而不是一方屈服于另一方,一个人跳舞,这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合作的前提是对于“Global City”项目意义的正确理解。
这个项目本身是为了通过中美导演的合作作业增进中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在电视制作,纪录片创作上的思想碰撞,合作小组共同的目标是为了能拍出一部融合了中美两国文化的作品,所以,这个项目不是一个导演思想的展现,而是两个导演的思想融合。
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分析和协商,我们都能达成一致协议,少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会对同一个场景采取各自的拍摄方案,后期剪辑的时候,再去尝试到底哪种方法更适合主题的表现。
合作拍摄时两种文化的冲突会展现出非常不同的创意,尤其是当我们意见不一的时候,看似不能统一的创意和思考,却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习专业知识更学习思维方式,这是在同一个文化下的中中合作所不能体验到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意见统一的时候,我们又能够感觉到彼此的默契和亲近,这种心灵和思想上的亲密使我们在意见不一时,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各持一方,互不相让。
拍摄前期,曹晶品主要负责需要汉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工种,比如:外联,采访,策划,构思。 Nahil观察生活的能力很强,对图像很敏感,主要负责摄像。从拿到设备开始,我们大概集中拍摄了三个星期,在第四个星期,开始进入后期剪辑,由两人共同完成。
《唱影》
皮影戏,这门古老而精巧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有些寂寞,有些冷清,面临着琴声灯影里的生存难题。然而,北京西郊圆明园外有这样一个皮影艺术博物馆,在那里工作的河北唐山皮影老艺人魏师傅一家却十分执著于这项艺术事业。这个从事了几十年皮影艺术的传统世家,正用他们质朴的生活演绎着“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传奇。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魏师傅一家三口的生活故事正犹如戏台中的影人一般,细腻、优美、委婉、动听……
共同努力,共同协商、共同探索的过程是最值得我们彼此珍惜之处。
我们一开始希望拍摄一部关于北京传统文化方面主题的纪录片。怀着这样的初衷,我们联系上了位于西郊圆明园的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通过拜访与考察,进而确定了我们的拍摄对象为从事皮影事业几代人的这样一个皮影世家。
整个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由两人同时做联合导演。前期拍摄主要由杨怡静负责制片、录音等工作;由Laura Yilmaz负责摄像等工作。后期剪辑的过程由两人共同承担,分段落进行剪辑。拍摄时间约两周,后期剪辑时间约两周。
在创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着一些创作理念上的差异。我们都很理解这样的差异,在尊重对方意见的前提下,大胆地阐明自己的想法和意图,通过彼此的协调与沟通,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顺利地完成了整部纪录片的制作。
本次纪录片拍摄的实践与以往的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有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创作理念的美国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拍摄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方式,往往能带给彼此崭新的视角;而沟通的过程更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凑·活》
喧闹的北京城外,住着一对平凡无奇的夫妻。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然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对夫妻亦然。生活继续,婚姻也在继续,于是他们只能这样凑合着,过下去。
在合作中,我们两个都在互相学习对方长处,在这样创作学习的氛围中得到最珍贵的是友情。
我们两人的父母分别来自农村和牧区,虽然离开了热爱的土地,但仍然希望能够亲近自然,于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漂亮朴实的小村庄——大陶。而与我们主人公的巧遇激发了我们将视角落在了农村普通人家的婚姻生活上。
由于语言的关系,乌兰婵娜主要负责制片、采访、录音、现场导演等需要语言沟通的工作,由Tani Ikeda掌机。每天拍摄结束后,我们都会讨论今天拍摄的素材,查漏补缺,商量主题。拍摄时间近一个月,后期剪辑近20天。
对于故事的初始架构基本上是早已商定的,而内容的丰富则是在全部素材扒词并翻译后,从中捋出细节脉络,进行粗剪。我们在粗剪阶段是封闭工作,每隔两天互相观看对方样片,讨论细节,进行取舍和组合。精剪则是两人共同工作,每个镜头每段采访逐一讨论分析,摘除重复信息、画面等等。
区别于以往的其他拍摄,这一次合作项目的过程中,讨论很多。包括主题的意义、拍摄的手法、后期的剪辑技巧等等。所有这些讨论都是基于自己的作品的,我们不仅得到专业老师的意见,而且从其他同学那里也得到很多的反馈。
《小和尚》
一个42岁的北京爷们儿,如今成了刚刚剃度的“小和尚”,离开俗世,遁入空门,现在的生活是他一直要寻找的吗?他又将何去何从……
我们彼此学会了宽容和理解,彼此都培养了耐心和承受力,彼此都在产生矛盾、和平化解中学习、成长着……
中美合作确实是一个很令人难忘的过程,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分歧,有一些是很难用语言沟通的分歧。我们在沟通时会尽可能多的采用举例,讲一些中国的历史故事的方式,让美方同学对于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在一些很难沟通的情况下,我们会顺着其中一方,让工作先进展下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共同来解决,也许事先的工作方法并不是最优化的,会有捷径,且其中一方知道捷径在哪儿,但是为了合作的顺利开展,有时候不得不绕一条大路,但回头你会发现,走大路会收获到走捷径收获不到的东西。
合作之初,我和搭档就把目标锁定了当今中国社会出家的人群,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脱离俗世,遁入空门,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培养和拍摄对象的感情很重要。美方的学生很重视这方面,他们往往在挖到一个好角色的时候,不会着急去拍什么,抓什么镜头,而是先关注他(她),和他(她)建立感情,当感情基础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去问他(她)是否可以拍摄,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耗时,但回头想想却很必要。
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特别是一个人物纪录片,让自己成为拍摄对象生活中的一部分,会让整个片子成功一半。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纪录片的拍摄本身充满变化,难度会较一般节目大一些,且中美合作,语言沟通、文化交流上也会占去很大精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这一切。
一个导演一台戏,如果两个导演要同做一台戏,加上语言和文化障碍,难度系数陡然上升。而这样一个合作,可以连续四年在许多年轻导演身上得到实施,这其中的合作故事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纪录片合作项目“世界城市交响”(Shooting the Global City)成果展映,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年度重点交流活动,直至今年已经成功举办四届,项目内容为,中国传媒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学生一对一合作,完成一部以所在城市为背景的纪录片。
每年,在北京和洛杉矶两个城市间轮流举行的拍摄活动,所产生的不仅仅是几部优秀的风格各异的纪录片作品,更是如南加州大学的Johanna教授所说,“不仅学会如何做纪录片,也学会与别人相处。”
去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6名研究生赴美,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在校学生共同拍摄完成6部纪录片作品。一年后,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7位学生来到中国,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与影视艺术学院的9位研究生协同合作,创作了8部题材广泛,富有深意的纪录片。在跨文化的视野中,渗透了对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理解和感悟。
其中的七部作品的拍摄,依然按照一中一美两位导演的合作模式,而在第八部名为《导演》的作品中,影像忠实地记录下每一组拍摄过程的摩擦和火花,争吵、欢笑、辩论、泪光……当我们品味着两种思想的剧烈撞击时,一切就如著名作家、编剧刘震云在展映现场所谈到的,“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合并,产生的是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大家对大情感上的认同。人类的情感,超越了国籍、超越了地域,在影像中融合在了一起。
《一颗红心》
一颗红心,穿越北京……在这个喧哗浮躁的都市,小奇用他奇特的方式让世界见证着自己的爱情。然而,见证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无奈?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句话,这次合作项目让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一步。愉快的合作是作品能够成功拍摄的前提,快乐的气氛更有利于积极主动的创新,而不是一方屈服于另一方,一个人跳舞,这就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合作的前提是对于“Global City”项目意义的正确理解。
这个项目本身是为了通过中美导演的合作作业增进中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在电视制作,纪录片创作上的思想碰撞,合作小组共同的目标是为了能拍出一部融合了中美两国文化的作品,所以,这个项目不是一个导演思想的展现,而是两个导演的思想融合。
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分析和协商,我们都能达成一致协议,少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会对同一个场景采取各自的拍摄方案,后期剪辑的时候,再去尝试到底哪种方法更适合主题的表现。
合作拍摄时两种文化的冲突会展现出非常不同的创意,尤其是当我们意见不一的时候,看似不能统一的创意和思考,却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学习专业知识更学习思维方式,这是在同一个文化下的中中合作所不能体验到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意见统一的时候,我们又能够感觉到彼此的默契和亲近,这种心灵和思想上的亲密使我们在意见不一时,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各持一方,互不相让。
拍摄前期,曹晶品主要负责需要汉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工种,比如:外联,采访,策划,构思。 Nahil观察生活的能力很强,对图像很敏感,主要负责摄像。从拿到设备开始,我们大概集中拍摄了三个星期,在第四个星期,开始进入后期剪辑,由两人共同完成。
《唱影》
皮影戏,这门古老而精巧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在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有些寂寞,有些冷清,面临着琴声灯影里的生存难题。然而,北京西郊圆明园外有这样一个皮影艺术博物馆,在那里工作的河北唐山皮影老艺人魏师傅一家却十分执著于这项艺术事业。这个从事了几十年皮影艺术的传统世家,正用他们质朴的生活演绎着“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皮影传奇。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魏师傅一家三口的生活故事正犹如戏台中的影人一般,细腻、优美、委婉、动听……
共同努力,共同协商、共同探索的过程是最值得我们彼此珍惜之处。
我们一开始希望拍摄一部关于北京传统文化方面主题的纪录片。怀着这样的初衷,我们联系上了位于西郊圆明园的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通过拜访与考察,进而确定了我们的拍摄对象为从事皮影事业几代人的这样一个皮影世家。
整个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由两人同时做联合导演。前期拍摄主要由杨怡静负责制片、录音等工作;由Laura Yilmaz负责摄像等工作。后期剪辑的过程由两人共同承担,分段落进行剪辑。拍摄时间约两周,后期剪辑时间约两周。
在创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着一些创作理念上的差异。我们都很理解这样的差异,在尊重对方意见的前提下,大胆地阐明自己的想法和意图,通过彼此的协调与沟通,最终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顺利地完成了整部纪录片的制作。
本次纪录片拍摄的实践与以往的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有机会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创作理念的美国同学进行合作。共同拍摄制作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方式,往往能带给彼此崭新的视角;而沟通的过程更加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
《凑·活》
喧闹的北京城外,住着一对平凡无奇的夫妻。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然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人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对夫妻亦然。生活继续,婚姻也在继续,于是他们只能这样凑合着,过下去。
在合作中,我们两个都在互相学习对方长处,在这样创作学习的氛围中得到最珍贵的是友情。
我们两人的父母分别来自农村和牧区,虽然离开了热爱的土地,但仍然希望能够亲近自然,于是我们选择了这个漂亮朴实的小村庄——大陶。而与我们主人公的巧遇激发了我们将视角落在了农村普通人家的婚姻生活上。
由于语言的关系,乌兰婵娜主要负责制片、采访、录音、现场导演等需要语言沟通的工作,由Tani Ikeda掌机。每天拍摄结束后,我们都会讨论今天拍摄的素材,查漏补缺,商量主题。拍摄时间近一个月,后期剪辑近20天。
对于故事的初始架构基本上是早已商定的,而内容的丰富则是在全部素材扒词并翻译后,从中捋出细节脉络,进行粗剪。我们在粗剪阶段是封闭工作,每隔两天互相观看对方样片,讨论细节,进行取舍和组合。精剪则是两人共同工作,每个镜头每段采访逐一讨论分析,摘除重复信息、画面等等。
区别于以往的其他拍摄,这一次合作项目的过程中,讨论很多。包括主题的意义、拍摄的手法、后期的剪辑技巧等等。所有这些讨论都是基于自己的作品的,我们不仅得到专业老师的意见,而且从其他同学那里也得到很多的反馈。
《小和尚》
一个42岁的北京爷们儿,如今成了刚刚剃度的“小和尚”,离开俗世,遁入空门,现在的生活是他一直要寻找的吗?他又将何去何从……
我们彼此学会了宽容和理解,彼此都培养了耐心和承受力,彼此都在产生矛盾、和平化解中学习、成长着……
中美合作确实是一个很令人难忘的过程,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分歧,有一些是很难用语言沟通的分歧。我们在沟通时会尽可能多的采用举例,讲一些中国的历史故事的方式,让美方同学对于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在一些很难沟通的情况下,我们会顺着其中一方,让工作先进展下去,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共同来解决,也许事先的工作方法并不是最优化的,会有捷径,且其中一方知道捷径在哪儿,但是为了合作的顺利开展,有时候不得不绕一条大路,但回头你会发现,走大路会收获到走捷径收获不到的东西。
合作之初,我和搭档就把目标锁定了当今中国社会出家的人群,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脱离俗世,遁入空门,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培养和拍摄对象的感情很重要。美方的学生很重视这方面,他们往往在挖到一个好角色的时候,不会着急去拍什么,抓什么镜头,而是先关注他(她),和他(她)建立感情,当感情基础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去问他(她)是否可以拍摄,也许这个过程会很耗时,但回头想想却很必要。
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特别是一个人物纪录片,让自己成为拍摄对象生活中的一部分,会让整个片子成功一半。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纪录片的拍摄本身充满变化,难度会较一般节目大一些,且中美合作,语言沟通、文化交流上也会占去很大精力,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