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是“科学幻想”的简称,它是人类在有限的认知里发生的不与现存事实理论相冲突的想象,我们常看到的是科幻小说、漫画、电影。“科幻”一词在二十世纪才被正式提出,但第一部被公认的科幻小说却出现在公元2世纪——古希腊小说《真实的故事》,小说里描绘了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和战争、人造生命等内容。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诞生于1902年。
科幻不能像科技那样直观的造福人类,但却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一直推动着它不断地向前发展,刘慈欣《三体》的出现更是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科幻热潮。科幻有着怎样的神秘的力量?
科幻作品是科普的重要载体
在进行科幻作品创作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出现的科学假设和幻想不跟现有的科学理论、有据可靠事件记录冲突,所以“硬核”的科幻创作者必须对他进行创作的领域有深厚的了解。如此一来,科幻作者其实更是一个很好的科普作者。加上科幻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受众可以在奇妙的故事中轻松地领会科普知识。所以科幻作品还是科普的一个重要载体、渠道。
我们通过《三体》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恒星对生物生长生活的影响;通过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降临》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人类语言研究精髓以及跟外星人沟通的探索研究;通过阿西莫夫《基地》系列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心理史学”等。
引发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
在预测未来科技时,科幻小说也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星际迷航》中的Padd与现实生活中的平板电脑;《摩登家族》(The Jetsons)中的机器人吸尘器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扫地机器人;《钢铁侠》中的智能管家Jarvis和如今的智能语音系统Alexas、Siri、Cortana以及Google Assistant等,那些在科幻作品出现的科技设备都一一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断言现实中的这些智能设备就是模仿科幻作品中的機器做出来的,不过这却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科幻作品引导人们对未知事物探索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可以把科幻称作是科学的翅膀,只有有了科学的基础,幻想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幻想过登上月球,最后我们实现了,《流浪地球》幻想了我们逃离太阳系,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登陆到地球之外的新家园呢?
伦理和科技的摩擦“预演”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科幻作品作者都是人类,所以几乎所有好的科幻作品都是聚焦于“人”的。跟其他事物不一样的是,人类作为统治地球千百年的高级生物,伦理这个特有的问题是没有办法避开的,或许正是为了避免“生于安乐”,很多科幻作品提前预演了科技和伦理的碰撞,有的甚至已经真实的出现在生活中了。
《机器人》系列里的“机器人三大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得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类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条;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与第一、二条相抵触者除外。这三大定律把人类对机器人的贪图与恐惧体现得淋漓尽致。
1968年的科幻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者Philip K.Dick更是将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问题预演升华,提醒人类思考:当机器人有了自主的学习完善能力,当他们有了类似人的情感认知,是不是还会做梦、写科幻小说呢?这个问题在之后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升级》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人工智能》则站在了机器人的角度探索了未来机器人有了感情之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同样的,克隆也是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一方面它可以“延长”生命,实现很多人的梦想,另一方面它也带给人们害怕:克隆会不会出现其他的疾病、感情问题如何处置,克隆人会不会变异……克隆技术越加成熟,这些问题也将愈演愈烈。
不过,好在有科幻,好在有科幻作家,他们深谙人事,熟知科学,利用智慧,先天下之忧而忧。(编辑/侯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