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当时的政治时局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的创作以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日常性和世俗性,但这并不等于她的作品远离现实、远离政治,她的小说无不体现了她创作的趋时趋利。40年代后期,她的创作更贴近政治,见出她努力适应新的政治环境的渴望。
  关键词:政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许多人认为张爱玲的创作只是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男女关系,题材没有时代性特色,突出的是人性或人的世俗性,这样的评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又不够全面。其实,张爱玲的作品多是时代生活的反映,她小说中的人物和现实人物的距离只有半步之遥,她写人性的弱点、人性的扭曲,发掘个人内心隐秘,写人的欲望、疯狂甚至丑恶,但小说无不体现了她创作的趋利趋时,如果说她三四十年代有意逃避政治,其实这同样是政治的反映,那么,50年代之后她的创作就更贴近政治了。
  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集中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这里她极力标榜自己远离政治,远离宏大叙事,主动把自己的创作归于市民文学的行列,同样是她的政治策略。
  当然,很多文学史也把张爱玲的创作定位在都市市民小说的位置。其实,她不仅描写都市市民的生活细节,更抓住社会大变动给一部分市民带来的精神惶恐,从而提升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即“乱世”。所以,张爱玲是以一个边缘作家的身份,关注社会历史和政治。正如陈思和先生在《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中说的,张爱玲“对于知识分子的那种忧世伤生的人文精神,她回避了。当然,在沦陷区的特殊环境下有她表示软弱的理由,张爱玲并不是不懂政治或者厌倦政治,如果真不懂就不会写出反共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他又说:“50年代初期,张爱玲在上海创作《十八春》、《小艾》,也有迎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成分,张爱玲决不是不懂世故,她与同一时期无名氏的创作相比,表现出小市民与知识分子在人格上的根本区别。张爱玲迎合了敌伪文化政策的点缀需要,也迎合了专制体制下的市民有意回避政治的心理需要,张爱玲迅速走上了她文学生涯的顶峰。”
  其实,每一位作家都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政治发生关联。胡兰成在《民国女子》中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看她的文章,只觉她甚么都晓得,其实她却世事经历得很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来与她交涉,好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这段话或许道破了张爱玲与时代政治的关系,她无意于关涉政治,但却不自觉地纠缠其中。
  作家柯灵曾说:“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诺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经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白流苏一干人物的立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1943—1945)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这样的评价把张爱玲自然定位于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疏离,这种判断难免偏颇,因为张爱玲的创作并没有疏离五四以来的启蒙话语,也没有疏离政治意识形态,她所持有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的政治参与意识与社会批判精神,总能在作品中凸显出来。
  《传奇》是在个体自由的写作状态下问世的,但她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适应五四以后平民的思潮,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把自己主动归入市民阶层,打出不问政治的旗号。她的不问政治,大多是有意的,《倾城之恋》结尾写到:“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这是她刻意显示自己“不问政治”的立场,“不问政治”本身就是作家的策略。
  早在1936年张爱玲在圣玛丽娅女校读书时就根据《项羽本纪》创作了小说《霸王别姬》,但张爱玲笔下的虞姬是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五四式“娜拉”,小说写虞姬作为一个革命天使,胸怀远大理想投身战场,十年来跟随项羽征战沙场,生活得轰轰烈烈,但她静下心来思索自己的未来时,感到极度空虚,她认为项羽“为了他的壮志而活着,他知道怎样运用他的佩刀,他的长矛和他的江东子弟去获得他的皇冕。然而她呢?她仅仅是他的高亢的英雄的呼啸的一个微弱的回声”。也即她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失去了自我,即使将来胜利了,冠冕是项羽的,而她将被冠以“贵妃”等美名,生活在深宫,青春被岁月蚕食。
  虞姬对自身命运的怀疑,其实也是对五四以来妇女解放主张的质疑,因为30年代左派论者主张中国社会体制的变革与革命,是女性解放实现的条件,但新的民族国家体制的建立,就能使女性成为真正的主体吗?并且,当虞姬想到自己用一生所换来的胜利,不过是“端淑贵妃”、“贤穆贵妃”的称号时,她潸然泪下,这同样包含了对男性中心社会的批判。因此,张爱玲的创作体现了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联系,尤其是小说结尾写到虞姬的自杀:
  “她瞥见了布蓬上悬挂着的那把佩剑——如果——如果他在梦到未来的光荣的时候,忽然停止了呼吸——譬如说,那把宝剑忽然从蓬顶上跌下来刺进了他的胸膛——她被她自己的思想骇住了。汗珠顺着她的美丽的青白色的面颊向下流。”
  在四面楚歌声中,她想到了项羽的死,这其中掺杂了虞姬寻求自我,挣脱项羽,以至于产生了杀害项羽的欲望,但最后虞姬却将剑刺向了自己,这却是虞姬自己主动的选择,所以在她最后时刻,她向项羽低语道:“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虞姬以自杀的形式证明了她主体性的获得。
  张爱玲的圣校国文教师汪宏声,在上课时对《霸王别姬》大加赞赏,认为她的小说可与郭沫若的《楚霸王之死》相比较,说它是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继承(参见汪宏声《中学时代轶事》,关鸿编选《金锁沉香张爱玲》)。张爱玲初期的小说创作就显示了政治化色彩。50年代之后,她小说的政治化更趋明显。
  1950年3月25日,《十八春》在《民报》上连载,到1951年2月11日结束。1951年11月,亦报社出版了经她修订的单行本。
  连载的小说其政治痕迹突出,修订后的小说,她的思想又快速转变。《十八春》连载时,有大段的文字描写方家的生日舞会,舞会极尽奢华,凸现了资产阶级的没落腐朽,有明显的阶级论色彩。世钧,叔惠对舞会非常厌倦,称其为“绅士派的假狂欢”,其阶级观念已很明显。
  小说连载时,许多读者致信张爱玲,非要把曼璐和祝鸿才枪毙不可,其社会效果有如《白毛女》在根据地演出时,群众要求枪毙黄世仁一样,见出她参与政治的热情。而且1950年9月,张爱玲接受《亦报》采访时,这样评价她小说中的人物曼璐:“与其说曼璐居心可诛,毋宁说她也是一个旧社会的牺牲者。她自己不懂得劳动,她在风尘流转中拣上了祝鸿才而企图托以终身。一旦色衰爱弛,求生的本能逼使她不择手段地牺牲了曼桢”,“但曼璐的陷害曼桢,最主要的理由还是应该从社会的,或经济的根源去探索的。这并不是说曼璐的行径是可以宽恕的,但旧社会既然蕴藏着产生曼璐这样人物的条件,因此最应该诅咒的还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这种论调属于典型的政治话语。原文中,解放前的叔惠、世均和曼桢政治意识浓厚,三人在学生时代曾是共产主义者,立志去边去服务,小说中张爱玲安排了许多具有政治意味的对话,关于“下乡工作”、“去边区服务”等,都具有代表性。1951年修订《十八春》,修订后三人的政治思想有所淡化了。修订本中,解放前的世均和曼桢并无意去边区工作,叔惠去西北解放区也是受同事影响,叔惠去解放区并非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投奔解放区,他出于对上海政治环境的失望转而选择解放区。
  这种修订的变化从侧面透露了张爱玲寻求与当时社会政治融合,但又试图超越的努力。小说中的人物自身缺乏对政治深刻的理解能力,这也表明作者自身对于政治的隔膜。
  1951年11月4日《亦报》开始连载张爱玲的小说《小艾》,小说写到席家从乡下买来一个丫头,七八岁摸样,给五太太使唤,“五太太照说是个脾气最好的人,但是打起丫头来也还是照样打,只要连叫个一两声没有立刻来到,来了就要打了”,“无论什么东西砸碎了,反正不是她砸的也是她砸的,五太太火起来就拿起鸡毛掸帚呼呼地抽她”,“有时候也罚跪,罚她不许吃饭”,“她大概身体实在好,一直倒是非常结实。要不是受到那些折磨的话,会长得怎样健壮,简直很难想象”。
  这是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突出表现。小艾在席家受尽凌辱,想设法离开席家,但她知道,从前三太太有一个丫头叫连喜,后来逃走了,遇见坏人,被骗去卖掉了,现在沿街拉客的妓女,“小艾听到这些话,心里非常难受,对于这吃人的社会却是多了一层认识”。这里写了小艾的阶级意识与阶级觉醒。
  后来,小艾认识了印刷厂工人冯金槐,冯金槐给她讲种田人怎样被剥削,自己家里怎样被地主盘剥,逼得无路可走。因为捐税太重,负担不起,原有的十一亩地连典带卖,只剩下两亩地,一年忙到头也不够吃的。他又说起去年八一三上海打仗,印刷所停工,他去前线替各种爱国团体送慰劳品,一天步行几十里路,工作危险却很兴奋,很得意。说到上海失守,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又十分愤慨。这样小说有意加进了政局形势描写,有左派口吻。
  后来小艾与金槐结婚后,上海成了孤岛,小说写到:“虽然许多人还存在着苟安的心理,有志气些的人都到内地去了,金槐也未尝不想去。”金槐随印刷所去了香港。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其实是一种有意的爱国主义政治宣传,斧凿痕迹明显。
  《秧歌》、《赤地之恋》触及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秧歌》写土改“过火”现象,故事发生在1951年秋冬,当年农民们获得了大丰收,但却家家挨饿,只因为政府过度征收公粮,饥荒使农民结伙到政府粮仓“借粮”,农民与民兵冲突,导致流血事件发生,“集体屠杀”激起仇恨和报复,月香放火烧了粮仓。
  《赤地之恋》写农村干部残酷斗争地主,连中农也不放过。这属于土改工作中个别现象,不具有典型意义。张爱玲在作品中大肆渲染,显然有政治意图,因为1952年张爱玲移居香港,就职于美国新闻处,应美国之需写了这两部小说。《秧歌》中谭金根带领饥民抢粮仓,小说从小人物利益出发,而直接和现实意识形态相抵触,可见张爱玲政治上的幼稚。柯灵认为这两部作品是坏作品,致命伤在于虚假,描写的人、事、情、境全都似是而非,文字也失去了原有光彩。直露的政治影射往往容易抹杀作品的艺术成就,但小说具有的批判现实精神仍体现了作家的勇气。
  其实文学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位作家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就会与政治产生瓜葛,赵景深曾说:“新文艺从开头就不曾与政治分离过,它是五四运动时开始的,以后的道路也不曾与政治分开。”关于“政治”我想借用胡风的观点,在30年代关于“第三种人”的论争中,胡风特别强调了“政治”这个名词的内涵,他认为不要把它看作和一般的“政府”、“政治家”、这类名词的含义一样,“政治是一个特定阶段底历史要求底最高形态”,“伟大的艺术是必须以历史发展的积极方面为内容,和历史底动向相一致的。政治底正确就是艺术底正确,不能代表政治底正确的作品,就不会有完全的艺术底真实的”。
  因此不能因为文学疏离政治而抬高其艺术性,也不能因为文学反映了政治意识形态而否定其文学价值。政治不是文学的绳索,但文学容易成为某种政治势力利用的工具,不能处理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为迎合某种政治需要而创作,文学就会受到贬抑损害。《赤地之恋》、《秧歌》创作受托于美国新闻处,是她创作的脱轨。
  
  参考文献:
  [1] 关鸿:《金锁沉香张爱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叔红:《与梁京谈〈十八春〉》,《亦报》,1950年9月。
  
  作者简介:王丽君,女,1964—,赤峰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赤峰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史铁生的创作谈起,探讨其审美追求的背后有着较为清醒的生命意识和对苦难的敏锐感受,不仅从其个人的遭际出发来厘清这种审美价值所蕴含的深度和高度,而且还从“宗教与爱”相关联的角度来透析“苦难”主题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苦难救赎爱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史铁生的创作从80年代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到90年代的《老屋小记》、《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
期刊
摘要:在《起死》中,鲁迅用戏谑的笔法,讽刺了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起死》题目的背后,隐喻着如何更生中国文化的严肃命题,也隐喻着他的思想正在孕育着一个新的“起死”过程。  关键词:相对主义文化批判同构调侃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1935年12月,鲁迅连续写了《出关》、《起死》两篇与道家有关的小说。《起死》是对庄子相对主义哲学的文化批判。所谓“起死”,就是将生活在过去时空的
期刊
摘要小说《活着》的成名,表征的偶然难掩时势必然的规律。笔者拟从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一展小说作者在荒诞无理性的世界里、在命运的无常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揭开了苦难生存困境下的人性永恒之美。  关键词:“活着”存在主义解读《活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活着》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一部长篇小说。1992年,当小说以中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从余华80年代中后期的具体文本的分析中,去阐释他对传统的颠覆,并从接受美学的一些理论角度,说明这种颠覆对于接受者的阅读经验形成的创造性意义。  关键词:余华暴力颠覆传统阅读期待接受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崛起了一批“先锋”派小说家。他们从艺术形式入手,大胆地进行实验,对传统小说的艺术形式进行颠覆。余华在先锋派作家中占据着独特
期刊
摘要路翎在其文本中通过挖掘人物的深层心理,表现他们身上潜藏的“原始的强力”,无论知识分子个人英雄主义道路的探索,流浪汉旷野中的漂泊、流浪,还是普通农夫村妇畸形的生存状态,都是“原始的强力”的变态宣泄。  关键词:路翎小说原始的强力心理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路翎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小说家,他的创作主要是在心理的层面上去表现的,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
期刊
摘要在长篇小说《心动如水》中,陈丹燕借几个女人的情感经历,书写了一种爱的绝望情绪,形成了对经典爱情模式的全面解构。而男性情感的怠惰,女性对童话爱情的向往,女性自身的定位等成为女性爱而绝望的原因。  关键词:经典爱情模式童话爱情爱的绝望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爱的话语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主题之一。在这一主题下,许多女作家在她们的作品中描写了女性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迷惘与困惑,
期刊
摘要迟子建小说语言的独特性来自于她独特的童年生境,是一种将人类引入自然的生态语言,显露出自然自在的生命特征和对精神故乡的坚守。这种语言以回归自然、回归生存大地、回归纯朴人性的方式,给笼罩在生态灾难下的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与自然亲近的救赎之路。  关键词:迟子建生态语言自然自在性救赎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当生态灾难如潘多拉的盒子露出它狰狞的面目时,当生态批评在中国这片古老
期刊
摘要30年代,左翼作家张天翼经常以革命为大背景,描写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超越了知识分子革命生活的物质和身体层面,更多地关注知识分子深层心理在“革命”这个大命题的强烈辐射下,出现的旧式心理显影和精英意识的变异。他对于“革命知识分子”的独特观照和深刻批判,审慎地提出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和自体精神建设的历史性问题。  关键词:张天翼“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精英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充分应用了象征的手法。本文通过人物的象征、客观形象的象征和动物的象征三个角度分析了作品中象征技巧的运用。  关键词:象征硬汉精神大海鲨鱼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象征,是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像标示,来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它可以通过意象引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情感,从而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它主要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海明
期刊
摘要格非、李洱、徐坤是90年代以来,在学院知识分子题材领域较有代表性的三位小说家,本文通过分别论述三者的相关作品,讨论作为知识分子的纯文学作家,如何以写作行为应对巨变中的现实,以及他们的小说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特征和症候。  关键词:学院知识分子叙事格非李洱徐坤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格非:冲突的叙事    80年代作为先锋小说家登上文坛时,格非致力于重新翻捡为宏大叙事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