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传播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维吾尔族婚礼仪式传播通过仪式展演,汇聚人们的情感,强化和达成某种经验、信仰,并寻求认同进而建构和再生产着人们生存其间的社会及其关系。通过婚礼仪式,人们生存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借助于象征形式而融合起来,变成了同一个世界,而这也构成了一个民族基本的信仰。通过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传播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文化认同。不同文化群体成员是凭借认同存在于社会,并依据认同与外部世界交往。认同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影响着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行为的预测。接受了某种认同,就是接受了特定的角色和行为规范,以此指导和规定自身的行为。
  关键词 婚俗仪式传播 维吾尔族
  婚姻是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民族认同感、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民族生活价值观,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婚姻是作为社会的文明标志,是社会文化不可忽视的构成部分。婚俗仪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婚俗仪式传播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的存储器”和“记忆的识别物”。从人类历史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传统文化、都能在婚姻行为和婚俗仪式传播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展演的主要内容
  1.求婚仪式。新疆维吾尔族历来非常重视婚姻,认为婚姻是终身大事。因此维吾尔族青年男女的婚配一般要经过许多的仪式,结婚程序比较复杂。
  (1)派媒人。维吾尔族婚姻中,媒人是婚姻习俗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人除了提亲,商量嫁妆等事情以外,还安排婚礼中的各种细节。11世纪维吾尔族著名学者穆罕穆德·喀什葛里在“突厥语大辞典”中记录了媒人即在联姻的双方之间来往传话的人。维吾尔族民间有这样的俗话:“媒人无过”“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媒人一般去女方家三次,第一次去主要是介绍男方的家庭情况并传达男方给女方提亲的愿望,女方父母表示与自家亲戚商量一下,第二次去女方家(大概一周之后)目的是争取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第三次去女方家,(大概在过十天之后)就是商量订婚日期。维吾尔族派媒人习俗有一定的规律,媒人去女方家次数一定为三次,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因为三次都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
  (2)提亲。女方家表示同意后,商定男方家到女方家相亲或小定亲的时间。改革开放后,男女自由恋爱,双方父母基本上都同意婚事,提亲只是一种形式。
  (3)小定亲。小伙子的母亲带着几块衣料、馕和一些糖果点心等礼品跟女亲戚和女邻居同到女方家,这叫小定亲。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布匹衣料外,还给女方送一枚戒指和一副耳环。
  (4)订婚仪式。一般在婚前的一个星期,举行订婚仪式。男方父母带着按女方的要求买的彩礼,库玉恰等礼物,和亲朋好友到女方的迎客场所。这次小伙子的父亲和男亲戚也去女方会非常隆重的接待。
  (5)领取结婚证。正式婚礼仪式之前一周,男女双方会一起去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
  2.结婚仪式。(1)“尼卡”仪式。婚礼仪式从 “尼卡”开始。举行婚礼的当天清晨,新郎的父亲带着伊玛木(宗教人士),男亲戚,新郎和伴郎到女方家。伴娘和新郎的知心朋友也参加这个仪式。尼卡仪式上伊玛木先看结婚证,然后念尼卡。
  (2)男女青年的奥力图茹西。尼卡仪式完成后新娘跟伴娘和小伙子们一起进行娱乐活动。这分别叫伊格提奥力图茹西。
  (3)男女两方的仪式。男方和女方家庭分别举行结婚庆典。婚礼前夕邻居和亲戚们都来帮忙,婚桌上摆好馕,点心和水果等。招待客人除了抓饭以外还有各种凉菜,库尔大克薄皮包子,帕尔木丁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宴会厅的普及,近年来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
  (4)迎亲。新郎由亲友们蔟用着,跟迎亲队伍兴高采烈地来到女方举行婚礼的地点迎亲。新郎一行带着新娘跟她的父母告别。这个情景非常动人,新娘和母亲流泪告别,父亲也含泪祝福。
  (5)晚宴。把新娘接来后,男方的晚宴便开始。晚宴开始时,在赞美母亲的歌声中,新郎的母亲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揭开新娘的面纱,并给她戴上华丽的头巾,在右手的无名指上套戒指并吻她的额头,表示对她的欢迎和祝福。同时也吻儿子的额头祝他们相亲相爱,美美满满,白头到老。
  婚礼仪式的整个过程要录像,然后做成VCD(DVD),这已成为结婚仪式不可缺少的一个新内容。
  (6)请安。婚礼第二天上午,女方家派去一些女士每个人带着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一种传统饮食到男方家去。这叫“伊斯克力克阿皮热西”,新娘跟伴娘也一起去男方家,这叫去请安。男方热情款待客人,并送儿媳一套新装,送伴娘和女方来客衣料。新郎也跟伴郎一起去女方家,这也叫去请安。
  (7)齐拉克。婚后男女双方父母互请叫“齐拉克”。改革开放前双方分别请,用两天时间,现在基本上男女双方父母把客人请到一个宴会厅分别包桌,一天就办完,甚至一个晚上就办完。
  二、维吾尔族婚俗仪式的变迁
  在现代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的不同需求与吸收,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服饰、场地、乐器、结婚时间、双方花费、婚礼持续时间和婚礼程序等方面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了诸如包办婚姻已不存在,自由婚姻占上风;婚礼都在宴会厅举行,婚礼仪式全程摄像等变化趋势。城市维吾尔族中婚俗文化变迁与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相互渗透有关。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婚礼服饰。服饰是时代的象征,新疆维吾尔族婚俗仪式的变迁首先体现在新郎、新娘的服饰上。在传统婚礼过程中,新娘和新郎都会穿着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新娘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艾德莱斯裙子和羊皮马夹,戴着小花帽,头上披着白纱做成的盖头,新郎则穿着绣有花边的袷袢、皮鞋,用布把头缠起来。而在现代的婚礼中,维吾尔族新娘多选择白色的婚纱及流行的皮鞋,头披白色的盖头,而新郎则身着西装,头戴小花帽。   2.婚礼场所。新疆维吾尔族在传统婚礼过程中,婚礼主要是在新郎家里、新娘家里和周边邻居家举行。而在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婚礼过程中虽然在新疆农村新郎家和新娘家也是举行婚礼的场所,但是婚礼重点已经移到饭店进行;在新疆城市维吾尔族的婚礼过程中,由于家庭房屋面积的限制,男女双方的家庭在婚礼举行的过程当中只发挥了很少的作用,而婚礼的大多数时间则花费在宴会厅、餐厅。包括举行麦西热甫和相应的民族歌舞的表演、吃酒席等。
  3.婚庆舞蹈。以前婚礼仪式上主要跳维吾尔族舞蹈和交谊舞,改革开放后往往是先跳维吾尔族舞,后跳交谊舞,最后跳迪斯科。近20年来,晚宴上新郎和新娘、伴郎和伴娘也跳一曲交谊舞。新郎和新娘的亲朋好友、亲戚专门给他们带来表演节目(节目的内容有多种,有维吾尔舞,乌兹别克舞,街舞,魔术等等)。
  4.举行婚礼的时间。笔者在多次参加亲朋好友、亲戚的婚礼当中发现, 以前新疆维吾尔族举行婚礼的时间一般选择在隆重的宗教节日前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人开始将婚礼的时间定在国家法定节日诸如“五一”“十一”等大的假期和周六、周日等小假期。大多数年轻人,尤其是刚大学毕业准备要结婚的,他们希望很多朋友参加自己的婚礼,把结婚时间定在暑假、寒假期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被现代化进程打破,以血缘、亲情为纽带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严重冲击,工业化打破了原来的自然经济模式,人们不再困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活动中。许多人进入社会寻求工作,不少人还远离家乡外出工作,人口的流动使婚俗的相对化成为必然。外出的当地居民通过与其他婚俗和对自身婚俗的对比,使自身婚俗发生相对化,这种相对化在婚姻民俗中表现为一种适应性变迁“即在不改变基本婚俗框架的前提下发生变迁”。另外,现代媒体的介入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是当地婚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维吾尔族尤其是城镇居民基本家家都有电视,富裕的家庭还有电脑。他们在收听收看媒体中的各种中西式及汉族婚礼时,对维吾尔族传统婚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三、婚俗仪式传播的主要方式
  婚俗仪式当中,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婚俗仪式是社会传播的体现,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结婚双方具有共同的意义空间。尤其是提亲、小定亲等方面。青年双方和他们的父亲具有共同意义空间的情况下他们才能进行提亲、小定亲,这是结婚的前提条件。
  施拉姆说:“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维吾尔婚俗仪式通过以下传播方式维系婚姻关系中的人、群体。
  1.群体传播。群体传播是自然发生在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阶层间的一种传播方式。新疆维吾尔族通过婚礼这个形式确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以后,就自然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即他们的家庭,男女双方的家庭通过群体传播的方式来维系。
  2.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联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二人谈话)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强调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尤其是人际传播。维吾尔族婚礼的结婚程序都开始于人际传播,从派媒人去提亲、商量嫁妆、等事小定亲,都不能离开人际传播。比如,维吾尔族婚姻中,媒人是婚姻习俗的一个重要角色,媒人除了提亲、商量嫁妆等事情以外,还安排婚礼中的各种细节,这种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人际传播。
  3.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建立在人内传播的基础上。每个人自身的属性、所在的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人内传播的效果。随着新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维吾尔族婚俗观念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开始与汉族的婚俗逐步融合,但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农村,千百年的习俗仍然捆绑着年轻人的思想。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先进的理念,建设适应新疆现代文化需求的婚姻文化。
  四、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传播中的民族认同
  “认同”意味着“身份”“同一”等含义,其指向“个体”及社会对某种意义的寻求和归属,意味着社会个体的自我定位和存在意义的确证。亨廷顿指出:“认同”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认同”之于人类的意义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性本质,人类在意义的世界只有确定了自我的归属和边界才能够获得心灵的安宁。吉登斯指出,“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产物。所谓“本体性安全”,是指对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表面反映了它们的内在性质这一点的信心或信任,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本存在性衡量因素。人们只有确定了惯常的物质环境和意义情境,才能够获得这种“本体性安全”。一旦这种确定性被打破,人们所依赖的这种“本体性安全”就会丧失,人们也就随之陷入本体性焦虑状态,个体的无意义感和人生的失重感随之产生。
  “认同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指导着人们的行动,也影响着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行动的预测。”婚俗仪式从传播角度来看,一方面,婚俗仪式展演是信仰的群体传播形式。另一方面,传播本身就是一种与信仰相关的人类交往仪式。
  维吾尔族婚俗仪式其核心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是一次联络感情、沟通情况、协调关系的信息交流盛宴。这种仪式传播会促成社会集体潜意识的形成,为具体的日常传播行为创造了社会共通的意义空间。集体潜意识实际是沉淀于人类心灵底层普遍的经验遗存,虽然不能被直接感知并描述出来,却内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这种仪式传播承载着集体潜意识,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巩固那些共同的价值,显示出社会的一致性,使人们沐浴在这个共通的意义空间内,达到对民族、社会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页,2010年10月.
  [2]孙迎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0页,2008年10月.
其他文献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有助于统一全党与全社会的思想,共同投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励志作用,调动全体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活力;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思想深入人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人文基础;需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化作用,积极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期刊
摘要:中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因管理体制与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在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别。对比研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上的特点与差别对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认清各自的具体情况,明晰改进和提高各自在馆藏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上的弱点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业界学者对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服务质量上的单独评价很多,而对两类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服务质量
期刊
摘 要 如何依托品牌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是做多、做大、做强、做响县域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侧重的是县域企业的“做多”, 实现县域企业数量上的扩张,这自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必唱的前台戏。与此同时 , 还必须促使县域内的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实现县域企业质量上的提升,这也必然是发展县域经济应演的重头戏。  关键词 品牌增强 县域经济 竞争力  如何做大做强县域企
期刊
孙北涛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投标报价及竞争策略对于建设企业投标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站在投标企业的角度,首先从企业投标报价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投标报价方法的重要意义。针对投标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不同,其报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以满足投标企业适应不同竞争环境下的需要,增强其投标
期刊
摘 要 目前对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并且均未对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星星之约》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研究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星星之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新疆电视台哈萨克语公益类节目的建议。  关键词 公益节目 探讨 发展策略  电视公益节目运用镜头与声音传递温暖,用温暖诠释公益的理念,用公益构建社会和谐,同时推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成为了我国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路、南湖东西路高架道路为例,对在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如何开展施工期间交通影响评价工作,进行相关研究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交通影响综合缓解措施。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施工期间 交通影响评价 研究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变得愈发突出,因而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交
期刊
摘 要 新疆是欠发达地区,但乡镇居民“三高”发生率却与中国发达地区相近,有的甚至高于发达地区。如何通过健康传播来改变这种状况,事关新疆的和谐稳定。本文以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为个案,调查其居民健康与健康素养的现状,分析新疆乡镇居民健康传播的特点,发现了在新疆乡镇居民健康传播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安宁渠镇 健康素养 健康传播 改良策略  新疆是欠发达地区,据调查“三高”发生率却与中国发达地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货运站场仍主要以单个站场为中心,站间物流服务协同相对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物流系统,经营状况不佳的状况,应用物流系统化的观点和方法,以经济和物流活动存在空间的广泛性和联系性为基本依据,提出了货运站场连锁化这一发展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现连锁化的三种模式,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现有站场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具有积极的启示功能。  关键词 公路货运站 连锁 物流
期刊
摘 要 作为班主任,工作中总要与不同的家长打交道,只有怀着一颗宽容之心,注意策略与方法,友好地与家长携手,并让其明白:汽车可以招回,但孩子的教育无法重来。只要家长给力,老师定能助力,从而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好学生,实现其完美的教育人生。  关键词 家校联系 区别对待 实效性 短信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期刊
摘 要 中国宋代的徽宗皇帝和波斯帝国萨非王朝时期的太美斯普一世深深陶醉于自己营造的艺术花园中,并试图将其作为终生之归宿,虽然最后事与愿违。  关键词 宋徽宗 太美斯普 艺术 花园  当历史的薄雾渐渐散去,有两座东方皇帝的艺术花园先后逐渐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们分别是约100年前中国宋代的徽宗皇帝和波斯帝国萨非王朝时期的太美斯普一世营造的艺术花园——一座可以使他们精神得以慰藉的花园。  宋徽宗和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