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小说文本,生成课堂真我风采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ua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要进行精心明确预设的,但是这种预设并不意味着课堂是既定的、刻板的、不可逆的机械程序,它要在动态的课堂进行中达成与生成某种有效益的平衡。课堂是活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兴奋点;面对同一文本,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教师如果能智慧地整合、梳理、引导这些解读,就会形成新的教学推进点。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小说这种文学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和丰富多彩的阐释。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指出:“效果与反应既非文本固有的所有物,也不是读者固有的所有物;文本表现了一种潜在性,而它只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 以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理论,在吸收了现象学的“图式化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发挥自身的再创造才能使其确定,他说:“作品的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给予读者如下可能: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产生意义反思。这种反思是歧异百出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文本蕴含着动态生成的丰富资源。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让学生来做主,让学生在情感的交融、思维的碰撞和思想的互动中生成课堂真我风采。
  一、 解剖文本来生成
  解剖文本就是剖析文本,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本条分缕析,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广度和深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找准解剖的切入点。应从一个符合文本独有特征的巧妙角度切入,指向文本的关键处、核心处。切入点就是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后高屋建瓴的一问,最能拨云见日,道破天机的那一问,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顾德希老师曾说:“凡是好的阅读课,能给学生以启发的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抓好了这句话或几句话的理解,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也可以从学生的困惑出发来解读文本。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杨彬在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就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文本解读的。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挑出“在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梅拉达会送水给他?眼泪和水有怎样的内涵?”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抓一问而带全部,巧妙地梳理了情节,解决了眼泪和水的关系,通过回答,学生把握了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孚罗洛副主教的形象,体悟出了雨果创作的技巧,从而避免了繁多的头绪,引领课堂教学向纵深迈进。
  二、 体验文本来生成
  一些小说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诠释作者的思想,表明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认识、情感趋向和价值取向。所以阅读理解小说文本时需要对人物形象进行体验,才能更好地领会作品蕴涵的意旨。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阅读、对话、探究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笔者在教学莫泊桑的经典小说《项链》时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玛蒂尔德除了赔项链还有没有其他选择?”这个预设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想到了这样三种其他选择:一是向朋友说明实情,想求得朋友谅解时得知项链原来是假的;二是买一条假的还给朋友;三是一逃了之。在学生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笔者又追问:“玛蒂尔德为何没选择我们所想到的这三种方法却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的路?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学生再次讨论后达成了如下感悟:玛蒂尔德讲究自尊、诚信和敢于担当,在困难面前逃避那是懦夫的行为,我们就要做玛蒂尔德那样的勇者。另外,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时,不能只看到她不被人们认同的一面,还应看到她身上有很多人性的光辉,唯有如此才会客观公正。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式阅读,不仅领会到玛蒂尔德的可爱之处,更学会了如何去分析人物。
  三、 挖掘文本来生成
  就小说文本而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还说:“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了。”在这个意义上对形象的多元感知,对主题的多重探究,对情感的多方梳理,对语言的多角度咀嚼,就有了巨大的生发空间。小说文本实在是值得挖掘的富矿,多元的生成可以蔚为大观。挖掘文本就是聚焦于文本对于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努力在语言文字的丛林里涵泳、咀嚼、解构微言大义,品悟弦外之音,引导学生从接受美学的视角,遵循“形象大于思想”的审美规律,强化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在解读文本中的作用。挖掘小说文本多重意蕴的尝试,确实是小说阅读教学生成最重要的维度之一。
  如对《丹柯》主题的多重建构,教学时如能放手让学生挖掘文本,就能在有关定论的基础上生发出更多新颖的解读。
  教学《丹柯》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主题,学生水到渠成地归纳为:小说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接着笔者进行了小说主题的多元解读和个性化感悟教学。笔者启发引导学生:作品的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小说的主题模糊多义,所以,小说的主题概括出来了,但是我们的阅读欣赏其实还远没有完成,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深入,从多元的角度和个性化感悟的角度来欣赏领悟。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引导:从丹柯角度分析;从族人角度分析)
  明确:
  1.歌颂了革命先驱一心为公、自信勇敢、勇于牺牲的精神。
  2.先驱者的孤立和不被理解,批判了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的麻木。
  3.从丹柯和族人的关系上我们又看到了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就是领导者对群众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4.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总结:小说主题的解读和感悟有着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这才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正是这样,伟大的小说才会有恒久的生命力。
  四、 拓展文本来生成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文本探究感悟的过程,更是一个主体与文本相互交融的过程。感悟不是靠教师提取出来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智慧才能实现。成功的教学就是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智慧,把文本中蕴涵的智慧转换成学生的个体智慧,同时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这种质疑是一种在个体思考、体验基础上的判断。这就涉及到对文本的延伸和拓展。教学中的延伸和拓展应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教学时如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评析,站在辩证的角度来透视,站在文本比较的视角来建构,站在多学科交融的角度来聚焦,对文本适度拓展,定有动人的生成。
其他文献
如何使高三学生既能充分地“吾手写吾心”,抒真情实感,展真实才华,又能使自己的文章合乎高考要求,达到一定程度的中规中矩而稳拿高分,是每一位高三指导教师所思考的问题。我在高三教学实践中大致把考场作文规范训练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一、分析考场作文的特点  先根据考场具体评分情况让学生明白“考场作文”的特殊意义和特定内涵。从考生的角度来看,一场语文考试两个半小时,分配给作文的时间大约是一小时,而且还必须在
对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而言,听名师大家的课自然需仰视之。但黄厚江老师用他的本色语文教学弥合着教者与听众间的距离,从《我们家的男子汉》到《给我的孩子们》,从《江南的冬景》到《葡萄月令》,从《阿房宫赋》到《谏太宗十思疏》,无不闪烁着“语文本原、本真、本位”的思维火花。一如黄老师自己所说的: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真真切切,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于是,同样以一名学生
对职业院校而言,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双师型”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师生职业技能提高,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技能大赛往往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此,江苏省淮海技师学院在汽车维修专业探索出“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将竞赛理念与企业实践覆盖到全部专业课程与全体专业师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竞技”贯穿教学全过程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团队而
阳光的笑容,积极的心态,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都会淡然一笑,冷静处之;2014年,他代表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参加河北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得河北省车工第一名;同年6月,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中职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三等奖。  他是李建勇,2014—2015年度劳动出版“技能雏鹰”奖学金获得者。  人生的选择 无悔的追求  也许是上天的有意捉弄,成绩一向不错的李建勇在中考中发挥失常,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技工院校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学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学院近两年来这方面的大胆改革与尝试,阐述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改革与运行经验。  一、构建考核评价管理部门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在校长的指导下,由分管教学校长直接领导的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执行权威机构, 全面负责教学质量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主动尝试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做中教”,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文以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探索如何开展情境式教学。  关键词:情境式 中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专业  中等职校教师,要主动尝试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如结合专业实际,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
摘 要:深化“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实际,以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例,介绍了“教学做合一”的四个要素及五项具体措施,并总结了“教学做合一”的成效。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人才培养质量 工业分析与检验  课 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适应市场需求的“332”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3-48-3。  高等职业
“近年来,面对就业市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学校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能胜岗 能转岗’。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学生毕业之后既能就业也能适应岗位的变化。”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刘国荣说。为了使学生既有直接就业能力,也有转岗能力,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北美CBE和国际劳工组织MES课程模式特点,结合多年镇江高专的办学实际,创建了“四平台八模块”的高职课程模式,简称“4F8M”课程
摘 要:本文就构建“学员为本、实践取向”的培训模式进行探究,重点介绍了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长期的各级各类培训实践中逐步构建起“学员为本、实践取向”的培训模式,着力彰显“实践取向,学做合一”的培训特色,积极建构“结构合理、资源互补”的师资团队,扎实打造“专业实用、丰富多元”的实践基地,精心创设“以人为本、温馨高雅”的培训氛围的经验做法。  关键词:学员为本 实践取向 培训模式  笔者所在徐州幼
第十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全面启动。本次大赛设置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焊工、美发师3个竞赛职业 (工种),决赛将于10月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据悉,比赛期间,全国大赛组委会将围绕“岗位技能促振兴,青春建功中国梦”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回顾“振兴杯”十年历程,选树当代优秀青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