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内直喷氢燃料内燃机技术发展及趋势

来源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最佳能源形式,也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内燃机具有零碳排放、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成为氢能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缸内直喷氢内燃机可有效抑制回火,并显著提高功率密度,是氢内燃机近阶段的发展热点,引发了国内外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氢内燃机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直喷氢内燃机的技术途径及其达到的技术指标,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可使氢内燃机的功率密度达到80 kW/L,采用高压缩比、稀薄燃烧可使有效热效率提升至42%~45%,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等可使氢内燃机的
其他文献
V6TD机械增压水冷式发动机进行低温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标定试验时,需要将发动机出水温度恒定在0℃以下,环境仓冷冻水温度无法满足试验需求,针对此问题,自主开发设计发动机深冷水恒温试验装置,通过比例阀、板式换热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及管路连接,完成温度、流量等试验数据采集,应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实现发动机出水温度精准控制,与HORIBA试验台架进行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实现远程控制,满足发动机低温标定试验需求.
分析了中国风冷单缸柴油机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适应大缸径柴油机的风冷泵,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原理,计算出理论上所需柱塞直径及凸轮升程.
外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可以提升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爆震倾向,搭建了低压EGR系统,研究了外部EGR对于汽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外部EGR可以降低NOx和CO排放,但是THC排放增加.通过优化后处理配方比例,可以降低后处理成本;对于经济性,EGR率达到23%,油耗可以降低约10 g/(kW·h),对于动力性,EGR率达到10%,可以降低爆震的同时,保证功率不损失.
搭建了一种四级自复叠制冷系统,采用由R600a、R134a、R23、R14、R50和R740等6种工质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经过调试与实验,成功得到了-150℃的柜内温度。讨论了该低温箱体的降温特性、压缩机的运行特性和混合工质的节流特性。研究表明,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和温度关乎系统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每级毛细管的长度关乎系统的降温特性。
为了使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模型在现场运行中得以推广,采用冷水机组现场运行的传感器参数,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对离心式冷水机组的7类故障建立诊断模型SVM-site,并与采用原始64个参数的SVM64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VM-site模型耗时减少,且具有较佳的诊断性能,基本满足现场诊断需求。若继续增加润滑油供油压力和供油温度两个传感器,可有效降低虚警率,显著提升润滑油过量和冷凝器结垢故障的诊断性能。可见,现场传感器参数基本可以满足故障在线诊断的需求,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诊断性
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制氢方法之一。为了提高产氢效率,众多学者对硫碘循环制氢系统进行了优化。对热化学硫碘循环制氢系统及其各单元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本生反应中水和碘的用量问题、相分离问题,以及硫酸分解与碘化氢分解反应的反应环境和反应催化等问题,并对目前研究该循环的部分团队的实验结果和流程计算进行了对比。
水合物作为节能环保的蓄能介质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通过新型的水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微观角度对其机制进行分析研究,逐渐成为其发展主流。总结了近年来水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生成特性研究,对水合物生成的基本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从成核、生长两个重要角度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力学条件、界面性质以及第三组分的加入等均会对水合物的生成模拟产生影响,并认为建立更为合理高效的模型,探究更为宽泛的水合物特性,寻找环保高效的抑制剂是未来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
由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结构的特殊性,在计算其百公里电能消耗量(简称电耗)时,不同的计算方案结果差异较大,存在不少争议.基于1台全功率型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续航测试数据,探讨了不同计算方案下的电耗结果.结果表明:影响电耗的主要因素为电池充放电效率、充电机效率、燃料电池堆(简称电堆)升压DCDC效率;方案二中的电耗最大,相比其他方案,增加了43%~62%;不同方案下百公里氢气消耗量(简称氢耗)偏差较小,在4%以内;电堆升压DCDC效率对电耗和氢耗结果的影响大于充电机效率.
本文主要研究了面向估计性能的双通道带宽分配策略问题.为了减小网络化控制系统中时滞现象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将系统建模为Markov跳变时滞系统.采用双通道传输策略,提升数据到达率,减少数据包的丢失.考虑到信道容量的有限性不利于大量数据的高效传输,将有限的带宽灵活地分配于两个通道,使得信道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面向估计性能的双通道带宽分配策略,设计了双通道量化传输方案以及状态估计器,推导出了时变估计误差系统满足H性能的充分条件,并得出估计器增益矩阵设计方法,最后给出实例
以上海某高校研究生宿舍空调电耗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所有抽样房间(共12间,每间4人)全年空调电耗使用规律,并总结出典型日、典型月空调电耗指标以及与室外温度之间的关系。夏季空调电耗集中于7、8、9月,冬季空调电耗集中于12、1、3月(2月寒假放假)。全年男、女生宿舍单位面积空调电耗差异不大,但与夏季相比,冬季单位面积空调电耗较高。夏季单位面积空调电耗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冬季单位面积空调电耗与日平均温度呈负相关,且冬季单位面积空调电耗受室外温度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