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其克服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中有不少人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态度;需要我们了解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拿出克服心理障碍的具体方案或办法,并坚持不懈地工作下去。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障碍
  健康的意义不仅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上有心理障碍的人占人群总数的15%;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8%。最新研究资料显示,有18%~24%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而且,由于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加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增加。
  学生心理障碍通过自我调节和他人的及时疏导治理,多半能够恢复到正常心理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辅导员老师的重要职责。
  一、学生心理障碍的含义、形式和状态
  学生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某些不良刺激引起的、在情绪感觉思维等方面表现异常的、不能正常适应社会行为规范的、有可能导致危及个人、他人和社会严重后果的非正常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常见的主要有疑心性心理障碍、焦虑性心理障碍、抑郁性心理障碍、恐惧性心理障碍、强迫性心理障碍、适应性心理障碍等形式。
  二、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端正对存在心理障碍学生的态度
  心理疾病同生理疾病一样,是客观地普遍地存在的。所以,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予以重视、理解、关心和帮助,而不应该轻视、误解、漠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态度决定效果,如果我们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有了正确的态度,那么就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
  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多种多样。从根源上找,有先天性性格特征、幼童年歪曲记忆、个人生活态度观点、学习就业爱情上的压力挫折、生活中的突发重大变故等几大方面。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三)拿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案或办法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应采取预防在先、防治结合的方针。在未发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时候,就要防微杜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日常管理,为学生解决好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发现学生出现了心理障碍的时候,就要及时找到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尽快拿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案或办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常用的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案或办法有以下几种:①疏导法:即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通过有针对性的持续的谈话,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②移情法:即设法引导学生从导致心理障碍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把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③换境法:即改变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而使学生心理障碍得以消除;④激励法:即创造条件增加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学生心理障碍得以消除;⑤教育法:即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其转变观念,更新思维,进而实现克服心理障碍。每个存在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案或办法也应因人而异。
  (四)坚持不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一次就可完成的工作,而是一个复杂的只有通过多次反复才有可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经常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耐心深入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轻微的心理障碍,通过学生的自我调节就能够消除;稍重一点的心理障碍,则需要学生和老师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克服;如果是重度或深度的心理障碍,那就要督促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了。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重大意义
  预防和处治心理健康问题,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对于学生造就完美心智、培养健全人格、完成当前学业、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安康幸福以及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形成和保持良好心态,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杨鲁静,徐勇.苏州地区52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J].中国学校卫生,2006(8):698-699.
  [2]孙玲,俞瑞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教育研究,2007(3):61-62.
  [3]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5-4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影视项目开始尝试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本文介绍了众筹在影视产业中的主要应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众筹模式;影视;应用分析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国家广电总局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城市票房收入已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较2011年增长1.26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些中
摘 要: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安全是我们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安全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立。因而,安全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其它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障。所以,肩负着“一岗双责”的教师,就更应该抓好学生安全工作,时时、处处注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年纪小,自我保护能力弱,让学生健
摘 要: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沟通、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园要重视语言教育。基于此,本文将阐述幼儿园实施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从科学、社会、艺术、健康四个方面分析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实施途径,旨在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学;语言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  《3~6岁儿童发展指南》对幼儿语言教育提出以下要求:①通过教育能够使幼儿认真听,并且能
摘 要:读者投诉是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形象。理性分析读者投诉产生的原因和读者投诉的心理诉求,建立科学、流程化的读者投诉处理机制,从而不断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形象。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投诉;处理机制  读者投诉是图书馆基层服务工作中最常见和最为困惑的问题。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庞大的读者群体作为公共服务的享受者,则有着形形色色的个性需
摘 要:化学学习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在化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走进科研,教与学的位置转换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要以素质
摘 要:现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高校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高校安全管理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保障高校安全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为达到高校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效果,高校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及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教育,保证高校安全管理的顺利开展,从而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对此,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意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摘 要:研究者往往把它视为与学术学习相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小学英语課堂模式越来越向体验式课堂模式转变,体验式小学英语课堂的一系列优势也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探讨,力求通过努力,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体验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设环境;趣味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
摘 要: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首先是基于思想的学习,在学科归类中它可以归为文科。但是,通过对资源内容与教学实践的分析我们又可以发现,思想政治学科比其他“文科”的学习内容“情感性”减弱了“主观性”减弱了,但是“思想性”却增强了。而如何实现其思想性,实现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就需要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里实施问题教学。本文中笔者对于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进行高效的提问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
数学教学活动,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与“学”的脱节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的过程,如果这两个方面相互脱节,形成不了互动,就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由于课堂教学仅有短短的40分钟,因此提高
多年来,高中语文课堂上一直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变的课堂“步骤”也早已让学生们厌倦。尤其在应试的束缚下,教师更愿将课堂变成了讲堂,让学生在被动中接受着死板僵硬的知识,这更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厌恶的情绪。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