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孩子,我们到郊外去住吧!因为那里有更多空间可以让他(她)奔跑;为了孩子,我们到郊外去住吧!因为那里有更多彩的生活可以让他选择;为了孩子,我们到郊外去住吧!因为那里的夜空挂满星星,空气中有花草的味道。
1200年多前,有位落魄文人为避战乱,到成都投奔朋友,在西郊浣花溪畔结庐自住。屋前流水,院后修竹,常有垂髫小儿在院篱外游戏,宾客不多,宁谧却不少。虽然他只在此居住了4年,这个地方却从此成为中国文人心中的一块后院胜地,世人谓之“杜甫草堂”。
成都人有田园梦,这个梦不管是杜甫留给成都人的或者成都人送给杜甫的,反正它已经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地上了。所以成都人要把杜甫草堂前重修为自然河岸,然后在树林河溪中弄出别墅,以圆自己的田园“居士”梦。
草堂之陋,痛得杜甫悲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话语,但他痛陈的茅屋却成了现代人心中想要追寻的居所。盘飧市远?无所谓,因为交通的便利早就打破了地域远近的限制;至于茅屋被秋风所破的尴尬,更是已经不在现代人的常识思维之中。
因此,我们要到郊外生活,我们要营造自己的田园梦,当一把“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野老。我们当野老,那我们的孩子呢?自然是识得花草、认得昆虫、身健貌端的好娃娃,比起那被锁在在高楼之中的小皇帝,更招人喜爱百倍。
住在郊外交通真的不方便么?且不说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拥有的汽车,就是这越来越发达的公共交通也绝对会在未来成都的交通发展上成为重头戏。成都地铁公司公布的7条地铁线几乎覆盖了整个市区,然后直达各个方向的市郊,何况还有越开越多的公交线路。
而纵观如今在三环周边的各个大楼盘,无不是把环境和配套作为了打造的重点。巨大的花园式景观,超大私人小院草坪,还有就是各种户外运动场地,这些城内住宅的奢求几乎成了城外小区的标配。
几乎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带儿童到自然环境中去,让他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学到更多的感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课堂的教育更有用。《窗边的小豆豆》讲述的故事让每一个成年人都羡慕不已,因为小豆豆的学校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自然课堂;而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段著名的开篇让多少人至今印象深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如果住在空间促狭的城市之中,哪里会有这般乐趣?
我们回忆过童年,那上树捉鸟,下河摸鱼,爬到邻居家屋顶摘葡萄的日子突然在很多年后变成了一串完美却遥远的镜头。难道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来的童年就只是电脑电视、四面墙壁和满屋富丽堂皇的家具么?
很多人都想“生活在别处”,《成都女报》为你采访到两个如今已经在郊区——“别处”生活的案例。一对如今刚刚开始打拼事业的小夫妻,一位年过半百的成功人士,“别处”的生活都让他们感到别样的魅力。
“孩子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魏静玉 成都王府井百货市场策划/
“搞什么东西,又堵车,这才在二环路啊!”李飞抱怨地按了下喇叭,旁边坐着的魏静玉倒没有李飞这么心急。她在春熙路一家百货公司做市场策划,而李飞在招商银行上班,显然后者比前者的时间观念更严苛。
对于魏静玉和李飞这样的小夫妻来说,三环以外的房子是他们如今唯一能承受得起的地段。父母支持一点首付款,然后两人自己拿出几年的积蓄,算是把剩下的首付款和装修钱负担下来了。从出租房搬到新家时两人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家里庆祝,所有人对房子和小区环境都很满意,但是抱怨得最多的就是:“你们这里太远了,没有车实在是不方便。”
幸好李飞有车,李飞和魏静玉上班的地方也在一条交通线上,所以每天早上两人会一起上班,晚上也尽量一起下班回家。不过对于有车有房的小两口来说,真正憧憬的却是地铁1号线的通车。
1号线刚好从他们小区旁经过,步行5分钟就可以上地铁,两人一个在骡马市的招商银行,一个在天府广场旁的百货公司,他们将会是成都市最先可以同时享受郊外生活的安心与工作所需交通的便利的普通上班族。用李飞的话来说,以后他的车每周的用处就是周末出去玩的时候,平时两个人都准备做快乐的“地铁一族”。
虽然才刚刚结婚不久,但是对于两人来说,未来的计划中一定包括了爱情结晶的出现,何况李飞的母亲和岳母都早早放言要自己来带孙子或者外孙,不过小夫妻还是希望自己来带孩子。确定在人南立交旁的小区买房子,而且一下就买了120平米的大户型,李飞和魏静玉就是觉得这个家完全可以胜任从二人世界到三人家庭的变化。
“这个小区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私立幼儿园马上要进驻,就在楼盘里面,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小孩读幼儿园的问题。”魏静玉承认当初就是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才决定把80平米的房子直接升级为120平米。
魏静玉小时候在街边的平房大院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汽车的废气味道,和半夜划过的喇叭声,构成了她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慢慢习惯了这样喧闹的生活,后来举家搬进的小区也是位于城中心。“我已经被随时能听到的汽车声叨扰了28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魏静玉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大的空间,可是城中的很多小区因为地贵人多,所以留出来的公共空间少得可怜。除了少数特别高档的楼盘外,是不可能有诸如网球场、篮球场、游乐园这样的设施的,更不用提游泳池之类。可是在三环外,稍微大一点的开发商都会把自己的楼盘规划得非常完善。
这两天天气渐热,晚上小区里人已经开始多了起来。篮球场有父亲带着儿子在灯光下斗牛,也有母女在网球场上练着挥拍,至于在儿童游乐区,更多幼儿自己在那里爬上爬下。“游泳池应该下个月就能开放了。”李飞正想赶快秀一下今年才买的新泳裤。
选择住在郊外,孩子就可以有更宽广的玩乐空间,相比从平房到楼房的进步,魏静玉的孩子拥有的是从“蜗居”到“广厦”的递进,这种空间的放大不仅包括家的空间,更包括孩子玩耍的成长空间。
“让孩子在与城市有距离感的环境中长大”
/老张 成都某大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住在牧马山的老张现在每天的生活很简单,白天去同样位于郊外的公司上班,处理一下日常事务,晚上回家与爱人享受自己的安静生活。儿子已经出国深造,现在连生活费都不需要他给,儿子自己在那边当老师助理,或是家教,靠自己的本事来生活。
年过50的老张此时对于生活的期望已经比较单纯了,还时不时自嘲自己已经是“老头”,不像年轻时那样有活力去商场拼杀了,所以位于牧马山的这栋别墅就成了他最后选择的家。
在郊外生活,至少空气比较好,环境也更幽静。晚上老张漫步在花园里,还能听见虫鸣,站在傍山而建的别墅前,有时还可以远眺见市区的辉煌灯火。
老张的隔壁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孩子才刚刚上小学,在一个全日制的寄宿制学校里上学,周末才回家。不过孩子倒是很喜欢家里的环境,每个周末,老张都可以看见夫妇俩和孩子在院子里玩,或是烧烤,或是打羽毛球。
年轻夫妻都是北京人,因为厌倦了北京大城市的喧闹,所以到成都安家落户。相比起一些成都本地人,他们跟这里的关联更少,所以住在郊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反而可以因此拥有一种“在城市边上的田园生活”。
也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孩子也比其他同龄人更亲近自然。现在的小孩大多与电脑、电视、游戏机为伴,而他们的小孩却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多用在户外运动或是体验自然野趣之上。
老张有时在想,自己儿子小时候就是独自在家看书看电视以打发周末,如果从小能让孩子在这样一个与城市有距离感的环境中长大,也许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1200年多前,有位落魄文人为避战乱,到成都投奔朋友,在西郊浣花溪畔结庐自住。屋前流水,院后修竹,常有垂髫小儿在院篱外游戏,宾客不多,宁谧却不少。虽然他只在此居住了4年,这个地方却从此成为中国文人心中的一块后院胜地,世人谓之“杜甫草堂”。
成都人有田园梦,这个梦不管是杜甫留给成都人的或者成都人送给杜甫的,反正它已经深深根植在这片土地上了。所以成都人要把杜甫草堂前重修为自然河岸,然后在树林河溪中弄出别墅,以圆自己的田园“居士”梦。
草堂之陋,痛得杜甫悲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话语,但他痛陈的茅屋却成了现代人心中想要追寻的居所。盘飧市远?无所谓,因为交通的便利早就打破了地域远近的限制;至于茅屋被秋风所破的尴尬,更是已经不在现代人的常识思维之中。
因此,我们要到郊外生活,我们要营造自己的田园梦,当一把“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野老。我们当野老,那我们的孩子呢?自然是识得花草、认得昆虫、身健貌端的好娃娃,比起那被锁在在高楼之中的小皇帝,更招人喜爱百倍。
住在郊外交通真的不方便么?且不说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拥有的汽车,就是这越来越发达的公共交通也绝对会在未来成都的交通发展上成为重头戏。成都地铁公司公布的7条地铁线几乎覆盖了整个市区,然后直达各个方向的市郊,何况还有越开越多的公交线路。
而纵观如今在三环周边的各个大楼盘,无不是把环境和配套作为了打造的重点。巨大的花园式景观,超大私人小院草坪,还有就是各种户外运动场地,这些城内住宅的奢求几乎成了城外小区的标配。
几乎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带儿童到自然环境中去,让他们在自然的怀抱中学到更多的感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课堂的教育更有用。《窗边的小豆豆》讲述的故事让每一个成年人都羡慕不已,因为小豆豆的学校就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自然课堂;而鲁迅先生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那段著名的开篇让多少人至今印象深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如果住在空间促狭的城市之中,哪里会有这般乐趣?
我们回忆过童年,那上树捉鸟,下河摸鱼,爬到邻居家屋顶摘葡萄的日子突然在很多年后变成了一串完美却遥远的镜头。难道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来的童年就只是电脑电视、四面墙壁和满屋富丽堂皇的家具么?
很多人都想“生活在别处”,《成都女报》为你采访到两个如今已经在郊区——“别处”生活的案例。一对如今刚刚开始打拼事业的小夫妻,一位年过半百的成功人士,“别处”的生活都让他们感到别样的魅力。
“孩子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魏静玉 成都王府井百货市场策划/
“搞什么东西,又堵车,这才在二环路啊!”李飞抱怨地按了下喇叭,旁边坐着的魏静玉倒没有李飞这么心急。她在春熙路一家百货公司做市场策划,而李飞在招商银行上班,显然后者比前者的时间观念更严苛。
对于魏静玉和李飞这样的小夫妻来说,三环以外的房子是他们如今唯一能承受得起的地段。父母支持一点首付款,然后两人自己拿出几年的积蓄,算是把剩下的首付款和装修钱负担下来了。从出租房搬到新家时两人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家里庆祝,所有人对房子和小区环境都很满意,但是抱怨得最多的就是:“你们这里太远了,没有车实在是不方便。”
幸好李飞有车,李飞和魏静玉上班的地方也在一条交通线上,所以每天早上两人会一起上班,晚上也尽量一起下班回家。不过对于有车有房的小两口来说,真正憧憬的却是地铁1号线的通车。
1号线刚好从他们小区旁经过,步行5分钟就可以上地铁,两人一个在骡马市的招商银行,一个在天府广场旁的百货公司,他们将会是成都市最先可以同时享受郊外生活的安心与工作所需交通的便利的普通上班族。用李飞的话来说,以后他的车每周的用处就是周末出去玩的时候,平时两个人都准备做快乐的“地铁一族”。
虽然才刚刚结婚不久,但是对于两人来说,未来的计划中一定包括了爱情结晶的出现,何况李飞的母亲和岳母都早早放言要自己来带孙子或者外孙,不过小夫妻还是希望自己来带孩子。确定在人南立交旁的小区买房子,而且一下就买了120平米的大户型,李飞和魏静玉就是觉得这个家完全可以胜任从二人世界到三人家庭的变化。
“这个小区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私立幼儿园马上要进驻,就在楼盘里面,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小孩读幼儿园的问题。”魏静玉承认当初就是打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才决定把80平米的房子直接升级为120平米。
魏静玉小时候在街边的平房大院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来车往的马路上汽车的废气味道,和半夜划过的喇叭声,构成了她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慢慢习惯了这样喧闹的生活,后来举家搬进的小区也是位于城中心。“我已经被随时能听到的汽车声叨扰了28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魏静玉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很大的空间,可是城中的很多小区因为地贵人多,所以留出来的公共空间少得可怜。除了少数特别高档的楼盘外,是不可能有诸如网球场、篮球场、游乐园这样的设施的,更不用提游泳池之类。可是在三环外,稍微大一点的开发商都会把自己的楼盘规划得非常完善。
这两天天气渐热,晚上小区里人已经开始多了起来。篮球场有父亲带着儿子在灯光下斗牛,也有母女在网球场上练着挥拍,至于在儿童游乐区,更多幼儿自己在那里爬上爬下。“游泳池应该下个月就能开放了。”李飞正想赶快秀一下今年才买的新泳裤。
选择住在郊外,孩子就可以有更宽广的玩乐空间,相比从平房到楼房的进步,魏静玉的孩子拥有的是从“蜗居”到“广厦”的递进,这种空间的放大不仅包括家的空间,更包括孩子玩耍的成长空间。
“让孩子在与城市有距离感的环境中长大”
/老张 成都某大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住在牧马山的老张现在每天的生活很简单,白天去同样位于郊外的公司上班,处理一下日常事务,晚上回家与爱人享受自己的安静生活。儿子已经出国深造,现在连生活费都不需要他给,儿子自己在那边当老师助理,或是家教,靠自己的本事来生活。
年过50的老张此时对于生活的期望已经比较单纯了,还时不时自嘲自己已经是“老头”,不像年轻时那样有活力去商场拼杀了,所以位于牧马山的这栋别墅就成了他最后选择的家。
在郊外生活,至少空气比较好,环境也更幽静。晚上老张漫步在花园里,还能听见虫鸣,站在傍山而建的别墅前,有时还可以远眺见市区的辉煌灯火。
老张的隔壁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孩子才刚刚上小学,在一个全日制的寄宿制学校里上学,周末才回家。不过孩子倒是很喜欢家里的环境,每个周末,老张都可以看见夫妇俩和孩子在院子里玩,或是烧烤,或是打羽毛球。
年轻夫妻都是北京人,因为厌倦了北京大城市的喧闹,所以到成都安家落户。相比起一些成都本地人,他们跟这里的关联更少,所以住在郊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反而可以因此拥有一种“在城市边上的田园生活”。
也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孩子也比其他同龄人更亲近自然。现在的小孩大多与电脑、电视、游戏机为伴,而他们的小孩却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多用在户外运动或是体验自然野趣之上。
老张有时在想,自己儿子小时候就是独自在家看书看电视以打发周末,如果从小能让孩子在这样一个与城市有距离感的环境中长大,也许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