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意识的内化机制与路径探析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党员意识和党员教育现状,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究促使党员意识内化的有效机制和具体途径;认为将意义解析、实践体验、需求满足、外在考评有机结合,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党员提高理论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员意识;党员教育;认同;内化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9-0051-03
  党员意识是党员的特定信念和态度,是党员在社会生活多种角色中重要的政治角色意识,它既体现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也体现在党员的思想、工作、组织、纪律观念上。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大学生中相对优秀的群体,具有党员意识即要求他们在思想上认同党的纲领与任务,具备共同的理想信念,并在具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时刻意识到作为党员在言行上的特定要求,体现先进性。如何增强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党员在思想上入党进而在行动上入党呢?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本指出,态度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定态度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服从(模仿)阶段,态度主要源于外部的要求和压力,较为表面,具有暂时性,主体尚未有多少深刻的认识和强烈的体验;二是认同阶段,态度主体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判断、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与榜样人物一致或与外部要求吻合;三是内化阶段,指个人对态度的对象自觉形成了特定的信念,并以这种信念指导自己的行动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认同新的思想,并将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内化了的态度是一个人的独立态度,最为坚定,对个体的后续活动和心理状态将起导向作用[1]。党员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才能意识到作为主体而应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才会有能动的参与意识,并外化为参与活动[2]。可见,促使党员意识的内化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关键。
  一、大学生党员意识与党员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在上海财经大学12个院系科所的学生党员中按年级配比随机发放调查问卷430份,回收有效问卷372份,有效回收率为86.51%。其中,男生123名,女生249名,男女比为1:2;本科生222名,占被调查人数的59.68%,研究生150名,占被调查人数的40.32%;担任学生干部的有147名,达到被调查人数的三成以上(39.52%)。在问卷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党员进行深度访谈,澄清和了解问卷选项背后的考虑和理由。结合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本文从入党动机、身份认同、行为体现等方面考察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从现状与问题、内需与外评的层面了解学生党员的教育状况,进而探索促进党员意识内化的有效机制,以及改进党员教育的可能途径。
  (一)入党动机、身份认同、行为体现与党员意识
  1.入党动机与内在需求间的关联
  在入党动机的回答上,比例最高的选择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32.53%),其次为“向先进分子靠拢”(22.85%)和“有更多机会为国家做贡献”(22.31%),再次是“为就业增加砝码”(16.67%)。“无目的,随大流”的仅占5.65%。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在是否入党的问题上都是经过理性考量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向先进分子靠拢”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通过入党得到自我提升的内在需求,“为国家做贡献”则体现了大学生回馈社会的意识。虽然小部分学生党员带有“为就业加码”的实用主义动机,就整体来看,多数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比较积极。
  2.表征认知与身份认同上的差异
  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是确立党员意识的前提。调查显示,“主动服务集体,服务同学”(290人次)和“承担社会工作,热心公益活动”(286人次)获选的频率最高;其次是“学习认真,成绩优良”(227人次)和“关键时刻站得出”(226人次)。此外,“立场坚定”、“关心时政”,也被学生党员认可为党员应具备的优良政治素质之一。从上述情况来看,学生党员对党员应具有的服务意识、表率意识、政治素养意识的认知度较好。
  对党员身份有充分认同是党员意识的基本体现。调查反映,绝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党员对作为一名党员感到自豪。与此同时,仍有高达42.75%的党员在与人交往时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党员身份,表现出回避。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这部分学生党员觉得党员身份会让他人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或者在同学心目中显得有所不同。可见部分学生党员意识到党员身份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光环”,但却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一种内在要求,难以承受“光环”带来的压力,仅停留在“光环”的表面;这部分学生党员对自己的党员身份还不能充分认同,虽然知晓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好落实。
  3.行为体现和态度测量中的矛盾
  从行为表现来看,在积极的因子上,被调查的学生党员中有九成多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会有意识地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公共问题,留心周围同学是否需要帮助;另外,过半数的学生党员表示会积极响应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号召,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比一般同学做得更好。
  在消极的因子上,57.26%的学生党员表示不会主动向辅导员反映同学情况;35.49%的学生党员有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24.46%的学生党员当集体活动需要参加时,通常先考虑自己的时间安排。这与前面的情况显然有所矛盾。在基本方面,学生党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大都能有意识地做到,但如果要求更高的主动性和持久的自律性时,相当部分学生党员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个人与集体、自利与公益的张力之间,学生党员的选择显示出一定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在态度测量上,九成多的学生党员对“奉献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党员不是称号,而是一种责任;不是一个头衔,必须身体力行”的看法表示赞同。但在“尽管社会发生急剧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依然正确”的态度测量上,有15.32%的党员保留了意见,还有1.88%表示不赞同。当我们进一步测量对于“当前学生党员中很大部分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泊”的态度时,42.21%的党员表示了赞同。可见学生党员经过理论学习、党校培训,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判断与党员的要求相吻合,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但其还未将这种信念很好地内化,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学生党员的教育考评现状与党员意识
  1.党员教育活动的形式与问题
  支部党员教育活动中,“上党课,听讲座”、“社会热点问题讨论”、“学习文件,读报纸”是采用最多的三种方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素质拓展和参访活动较少,也就是说目前党员教育活动以室内活动为主,室外活动及体验式的活动采用不多。调查还显示,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脱离学习生活实际,以及单方面灌输、党员缺少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学生党员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党员对教育活动的偏好与需求
  从调查的选项来看,最受欢迎的依次是“素质拓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与实践”,其他活动的选择均不足50人次。由于较少户外活动,学生对空间安排灵活的体验式活动需求比较强烈。
  学生党员认为应包含在教育活动中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形势政策报告”及“志愿者活动”。受访党员认为,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党校学习”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最大。可见,系统的理论学习很有必要。此外,有关大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内容,例如“人际交往技巧”、“心理调适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也进入了党员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列表。
  3.外在考评与党员意识的巩固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84.68%的学生党员所在党支部开展了党员考评活动,但仅32.53%的学生党员表示效果较好,45.70%觉得效果一般,6.45%认为只是走形式。怎样的考评在形式内容上更为合理?被调查学生党员倾向于“同学满意度测评”(39%)和“党员民主评议生活会”(32%)。一个是客观的问卷打分度量,一个是主体陈述和民主评议,我们也由此看到了将主客观两方面结合起来促进党员意识内化与巩固的可能性。
  二、促进大学生党员意识内化的有效机制探析
  要使党员意识成为学生党员人格的一部分,需要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出发,探索和把握促进党员意识内化的有效机制,并以此指导党员教育的具体工作。
  (一)意义解析增强认同
  所谓意义解析机制,即指帮助学生党员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现实状况,把握事情的本质和规律,深化和提高对党及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认识。
  要改进意义解析的效果,需要转变党员教育传统的说教模式,做到一致化、精心化、主体化、专业化。第一,在新的传媒环境下,各种观念和信息传递迅捷、公开透明,高墙已经无法阻隔校园内外的信息交互,这要求我们在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中,注意使学生党员接收到的信息与课堂讲授相一致;第二,作为接受者的学生党员,他们既具有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自我期望,既有求高求新的意识,又难免情绪化和非理性[3],要达到对党组织要求内容的正确认识这一基本目标,需要在党员常规学习的内容上用心选择,学习形式上精心安排;第三,在党员教育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党员以更多表达的机会、更多主体性的待遇,运用新媒介,加强互动和交流,在教育关系上改变单向线性的模式,实现双向对话;第四,对有关热点难点问题,可以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加以专业的评析,提高解析质量,帮助学生党员拓展思维,澄清观念,消除分歧,坚定信念。
  (二)实践体验加深情感
  所谓实践体验机制,即指学生党员把组织要求具体到现实生活中去,能更直观地理解与感受党员应承担的义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从而深化对组织纲领和价值理念的认识。
  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要达到实效,就在于学生党员能在相关活动中得到收获和体验。从调查看,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以室内常规学习为主,而包括学生党员在内的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渴望了解外界、接触社会,渴望通过实践去经历、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引起的各种情绪感受和主观反映,都会促使行为主体审视自我,了解他人,认识社会,进而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
  在主客体的互动中,情感的附着将有助于促成价值的认同。具体工作的开展上,搭建基层组织平台,组织学生党员更多参与社会实践,能更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中介”作用。
  (三)需求满足促进内化
  所谓需求满足机制,即指在党员教育活动时,有意识地对接学生党员的生活经验,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使党员易于接受并产生能动的参与意识,促使党员意识从认同到内化。
  学生党员的成长性需求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了能力发展的需求、职业发展的需求、心理健康的需求和服务社会的需求。目前,基层党组织在满足党员的成长性需求上还有所欠缺。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党员个人成长手册,记录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发展转正、实践活动、成绩成果等方面的情况,反映每个学生党员的成长轨迹,体现党组织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具体教育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择业就业、学习研究、人际关系等专题,指导学生党员自我规划,满足其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增强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生党员将党员特定的思想、工作、组织、纪律观念与其原有的态度体系相整合。
  (四)外部考评巩固强化
  所谓外部考评机制,即指党员把外在要求和个人思想、行为加以对照,通过党员互评、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触动学生党员的内在情绪和认识,提醒学生党员产生相应的行为意向。
  建立完善考评体系,旨在固化和强化党员意识。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基层党组织需要建构合理的指标体系,兼顾党内评议和党外测评,采用陈述答辩、民主评议和满意度测评等多种方式,汇总个人自评、支部评议和群众测评等多维情况,向学生党员反馈评议结果和意见建议。对于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学生党员,支部可会同本人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督促其加强党性锻炼,最终收获成长。
  上述分析表明,意义解析机制、实践体验机制在促使党员意识从服从到认同的过程中更为关键,需求满足机制、外部考评机制在促使党员意识从认同到内化的过程中相对重要。而态度的形成和坚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意义解析、实践体验、需求满足、外在考评四种机制存在互动互补的关系。如果我们在实务工作中进行更丰富的延展,通过激发主体研习,增加主客互动,关照内部需求,加以外部督促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相信会更好地引导学生党员提高理论修养,锻炼意志品格,提升综合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桑国标.学校心理咨询师基本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71-473.
  [2]郭群英.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党员主体意识的作用[J].党政干部论坛,2009(7).
  [3]董步学、徐慧诠.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化机制与教育引导[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10).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责任编辑:胡中良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党建是党建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在总结华东师大中文系网络党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基层网络党建的路径选择,并提出现实对接虚拟的党建同步常态机制的设想。  [关键词]网络党建;党建科学化;高校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1-0024-03  一、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的新要求。在城市化过程中,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创新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百姓家门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党在村级治理中的整合功能,提高了党组织化解矛盾的能力,推进了太平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太平村;组织设置;基层民主;支部建在村民组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五月  5月2日,上海市第三次老龄工作会议举行,市委副书记、市老龄委主任殷一璀出席会议并讲话。  5月3日,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举行。市领导向2011年度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青年典型表示祝贺,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主持会议。  5月3日,上海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期刊
[摘 要]作为信息时代年轻人网络问政的组织平台,2006年海盗党在西方盗版与反盗版的斗争中产生。新兴的海盗党以新兴中产阶级为中坚力量,充满了新鲜与活力,同时凭借其明确的政治诉求、多样新颖的活动方式、网络状分布的组织结构、浓厚的民主氛围以及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重视和利用,自产生后给欧洲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海盗党的发展前景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海盗党;发展现状;特征;发展前景  [中图分
期刊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四军历史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决定2013年下半年召开主题为“新四军与上海”的学术研讨会。为此,特面向全国举办征文活动。  征文选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选):  一、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研究  (1)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  (2)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  (3)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  (4)新
期刊
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复旦大学主办的“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青年学者论坛日前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的11位青年学者作了专题发言。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与启示  复旦大学朱潇潇博士以中央苏区标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标语书写的规则、标语内容与形式的匹配与创新、标语编撰背后的
期刊
[摘 要]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研究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矩阵式党支部结合了年级横向党支部与纵向党支部的优点,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便于支部选择不同时机、不同侧面了解成员的思想动态和对支部工作的建议和意见,更好地开展符合学生专业特色和个性需求的活动,改善组织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矩阵结构;支部模式;研究生党建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记者:李校长,您好!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重申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我们应该如何深刻把握其所蕴涵的重大意义?  李君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文革”十年内乱,不仅使我国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党和国家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
期刊
[摘 要]党的二大关于党组织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有着非常明确的说法,指出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对于政党来说,“群众党”是一个很要紧的概念,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政党敢公开声明自己是不代表群众的。但是,“群众党”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政党的阶级性(代表广大劳工群众)、群众性(同人民群众鱼水情深)与包容性(包容社会各阶层)的高度统一。文章从党的二大说开去,试论“群众党”的当代意蕴以及对新时期党建与党的
期刊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之一。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5-0057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之一。随着党员数量的增加,高校基层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