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习作;兴趣;积累;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77-02
开学初接到一个新班级,可能是因为彼此不熟悉,许多学生觉得处处新鲜,处处兴奋。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写写他们此时心中想说的话。如果以“我的一天”,“我是高年级学生啦”,“我的新老师”等为题,学生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景,习作起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来可以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二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没想到学生面对这个命题有的坐立不安,无所适从;有的垂头丧气,一脸愁苦;有的故作沉静,咬笔根……看来学生没有爱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
的确,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重视对学生习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评价与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习作兴趣
学生习作的内容,除了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之外,教师更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时常鼓励孩子把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另外,面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处景物,学生因个体差异,体会、感受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教师在指导的时候,不强求主题一致,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习作并不是高深的学问;否则将扼杀学生习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习作思维将会变得呆板僵化。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指导学生进行积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丰富的素材是学生进行习作的源泉。我本学期开学初就有意识地安排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摘录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词句,并把它们记住”。必要时让学生从中选择几个词语练习写话,或仿写较有特色的句子。为巩固学生兴趣,我还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自主管理,利用中午写字课前的课外阅读时间做好读书笔记,时常进行阅读交流,运用于写作实践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把自己经历的事、接触的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如此积累,加上适当的模仿,学生的习作逐步具体而生动起来。
三、习作指导讲究方法,树立信心
(一)老师要多肯定学生的习作
评价具有教育、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老师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千方百计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实施激励性评价,树立习作的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平时批改中,要尽量尊重学生的原作,改动不要太大,不让学生一翻开自己的习作,只见“红”一片,“黑”却躲在其中。教师在批改中要充分肯定学生习作的优点,有时可适当夸大学生的优点。如“这个比喻句用得形象,老师很欣赏。”“这个排比句作得铿锵有力。不错”……对于不足之处亦应及时指出,尽量委婉而不苛刻。如“‘顽固’一词用在这里合适吗?想个更合适的替换它,老师相信你能行。”……如此的评语使学生获得改好习作的信心和向上的勇气,成为学生再次习作的加油站。
(二)多推荐优秀习作,树立榜样,激发热情
在作文讲评课中,可有意识地念出班级学生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可请学生本人在习作讲评课上,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经常在学习园地中粘贴优秀习作,让学生本人有成功的体验,其他学生会感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榜样。对于确实优秀的习作,老师作必要的指导修改,争取在正式刊物上刊登发表,这又使学生从另一层次提高自己,这对学生习作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如此榜样在自己的班级,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的,这使习作变得主动化、自觉化。
(三)让学生互改互评习作
学生每天在一起,他们对彼此的情感体验比较了解,对于同一习作题材也有更多的同感。互改互评的时间可以在学生初稿完成后和每次的习作讲评后,内容以赏析为主,让学生找出同学习作中优美的词句,并附上自己的感言。当然每次的互改互评要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这次可以主要解决错别字,下次重点是材料的选择,再下次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样逐个突破,可以让学生在互改互评中提高习作能力。这一过程让学生的习作受到更多关注、更多激励,增强了他们完成习作的信心和动力。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我们是在形成人,而不是在形成鹦鹉。”这就要求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反思生活中的日常现象,阐述个性观点,在自由时空中愉快习作,鼓励学生做生活的主人,体验喜怒哀乐,留心生活中的美好,珍视自己独特的感情。学生对习作有着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地,那将是我们习作教学的成功之笔。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5-0077-02
开学初接到一个新班级,可能是因为彼此不熟悉,许多学生觉得处处新鲜,处处兴奋。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写写他们此时心中想说的话。如果以“我的一天”,“我是高年级学生啦”,“我的新老师”等为题,学生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景,习作起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来可以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二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没想到学生面对这个命题有的坐立不安,无所适从;有的垂头丧气,一脸愁苦;有的故作沉静,咬笔根……看来学生没有爱动笔,乐于表达的习惯。
的确,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重视对学生习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的评价与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习作兴趣
学生习作的内容,除了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之外,教师更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时常鼓励孩子把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记录下来。另外,面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处景物,学生因个体差异,体会、感受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教师在指导的时候,不强求主题一致,让学生有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习作并不是高深的学问;否则将扼杀学生习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习作思维将会变得呆板僵化。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指导学生进行积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丰富的素材是学生进行习作的源泉。我本学期开学初就有意识地安排一个环节——“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摘录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词句,并把它们记住”。必要时让学生从中选择几个词语练习写话,或仿写较有特色的句子。为巩固学生兴趣,我还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自主管理,利用中午写字课前的课外阅读时间做好读书笔记,时常进行阅读交流,运用于写作实践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把自己经历的事、接触的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如此积累,加上适当的模仿,学生的习作逐步具体而生动起来。
三、习作指导讲究方法,树立信心
(一)老师要多肯定学生的习作
评价具有教育、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老师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千方百计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实施激励性评价,树立习作的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平时批改中,要尽量尊重学生的原作,改动不要太大,不让学生一翻开自己的习作,只见“红”一片,“黑”却躲在其中。教师在批改中要充分肯定学生习作的优点,有时可适当夸大学生的优点。如“这个比喻句用得形象,老师很欣赏。”“这个排比句作得铿锵有力。不错”……对于不足之处亦应及时指出,尽量委婉而不苛刻。如“‘顽固’一词用在这里合适吗?想个更合适的替换它,老师相信你能行。”……如此的评语使学生获得改好习作的信心和向上的勇气,成为学生再次习作的加油站。
(二)多推荐优秀习作,树立榜样,激发热情
在作文讲评课中,可有意识地念出班级学生的好词、好句、好段落,可请学生本人在习作讲评课上,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经常在学习园地中粘贴优秀习作,让学生本人有成功的体验,其他学生会感到自己身边处处有榜样。对于确实优秀的习作,老师作必要的指导修改,争取在正式刊物上刊登发表,这又使学生从另一层次提高自己,这对学生习作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如此榜样在自己的班级,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的,这使习作变得主动化、自觉化。
(三)让学生互改互评习作
学生每天在一起,他们对彼此的情感体验比较了解,对于同一习作题材也有更多的同感。互改互评的时间可以在学生初稿完成后和每次的习作讲评后,内容以赏析为主,让学生找出同学习作中优美的词句,并附上自己的感言。当然每次的互改互评要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这次可以主要解决错别字,下次重点是材料的选择,再下次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样逐个突破,可以让学生在互改互评中提高习作能力。这一过程让学生的习作受到更多关注、更多激励,增强了他们完成习作的信心和动力。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我们是在形成人,而不是在形成鹦鹉。”这就要求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大脑反思生活中的日常现象,阐述个性观点,在自由时空中愉快习作,鼓励学生做生活的主人,体验喜怒哀乐,留心生活中的美好,珍视自己独特的感情。学生对习作有着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地,那将是我们习作教学的成功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