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惊波澜亦如涛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庭湖畔、长江之滨的临湘某小镇上,有个叫沈建华的农民,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居然弄出一部洋洋洒洒五十多万言的长篇小说来。书名叫《话时代》,这名字很直观,一个农民,要讲一讲他眼中的时代。
  沈建华在1968年的“文革”时期便辍学回乡务农,改革开放以后在附近的小镇上做点小生意,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故乡。终日枕着长江,伴着洞庭,他眼中所看到的时代,便是他家乡那块邮票大的地方的时代。那么他又是以怎样的眼光来看时代的呢?我们不能说他是小人物,从人格而言,人是没有大小之分的,毛主席就主张“人人平等”,但他毕竟是生活在中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体之中,生活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最基层,是社会金字塔的底,我们说他是一介平民,他大概不会有什么意见,因他只是一介平民的眼光,也只能用平民的眼光来看时代。
  而作为小说家,沈建华的这个平民身份和最基层的生活环境,倒是成为了他丰沛厚重的精神财富。社会金字塔耀眼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她的顶部,而支撑着那些炫目的顶尖的,显然便是难以引人注目的基底了。基底的坚实与厚薄,决定了金字塔顶的辉煌或黯淡。小说家沈建华是基底的一分子,没有谁能比他更熟悉不曾闪光的这最大一块的光阴日月。很多作家成名了,便要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助成名而获取的方便,离开塔底而往闪光的顶上靠。沈建华呆在老地方,一呆便是几十年,因而由他来“话”时代,是最有发言权的。离开了塔底而有了些光彩的人们,便没有多少资格来“话”这个涵盖面最大的时代了。因此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沈建华守着一个富矿。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读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至今一段时期里的江南水乡画卷。沈建华不必用更多的虚构和描绘,便勾勒出一幅触手可摸、细腻丰满、真实可信、可钦可叹的人生众生相和社会变迁史。而这些属于艺术的生动鲜活的东西,便是他的日常生活,与他的呼吸同在,与他的生命同在。这份真切、这份厚实,是很多离开了这块土地的作家无法打造出来的。读这样的作品,也许我们读不到多少属于艺术范畴的花样与翻新,但我们通过沈建华的讲述,可以看到一个默默承受着中国社会金字塔的辉煌与沉重的肩膀——一个扛着中华大厦的肩膀。小说若能达到此境,也就没有辜负小说进步到二十一世纪的年龄了。
  沈建华爱文学,爱得深沉,爱得真切,他不想依赖文字去改变农民的身份,更不想奢望写字换个“黄金屋”,“颜如玉”。他只是想写,写身边的众生万物,写内心的感慨,记录他体验中的时代。
  他写,不是盲目地写,冲动的写,是建立在他丰富的文学阅读基础和生活感悟之上的挥毫。在他这部近似章回体的现实题材作品中,是可见出他曾经十分痴迷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我在阅读《话时代》时,仿佛看见一个穿着长褂、留着长辫子的先生用很遥远的语气在讲述今天的故事,那文气中游荡着明清小说的叙述精髓,有如酽茶,有如俄国人的酸奶,浓得化不开。明清小说中那种简约、明白、质朴的叙述风格,是我非常喜欢的。写小说,无非就是用小说这个形式告诉别人一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讲得越是明白、简略、清新,就越是达到了小说的本质目的,小说大可不必故作繁复和高深,花拳绣腿除了眼花缭乱,别无它用,看来沈建华也是深悟了此道的。
  沈建华作为一介平民,便用他纯粹平民的口吻来“话”他的时代(也是几亿农民身边的时代),文中没有暴风骤雨、没有电闪雷鸣、没有大起大落,娓娓道来,波澜不惊。
  但恰恰于这不惊波澜中,翻涌着变革时代的波涛,这涛声没有体现在刻意设置的情节与冲突中,是人物内心的与时俱变,直接昭示着时代的风云。沈建华是注重写人的,这也是真正小说的本质所在。
  沈建华是湖乡水泊间的一个孤芳自赏的农民写手,他呕心沥血的作品,倘若要得到眼下那些追崇时尚与新潮的购书者的青睐,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眼下一些艺术门类的创作,如果不考虑市场需求,不盯着买书人口袋里的钱,发行量将会是很惨的——至少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会很惨。
  于是,我以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这么一篇不能不写的小文章,我要为一个执着的农民写手叫好,但我又无力改变文学面临的市场现实。沈先生的文学精神和文学追求,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人文精神这已无疑问。我相信孤独而坚韧的跋涉者,往往是最有力量的人,真英雄是不屑廉价的捧场的,这亦是潜藏于江心海底的大涛。
其他文献
“五四”小说有着明显的诗意色彩。从1920年周作人提出“抒情诗小说”的观点,到1934年沈从文的“自五四以来,以清淡朴讷的文字,原始的单纯,素描的美,支配了一时代一些人的文学趣味,直到现在还有不可动摇的势力”① 的论断,都直指了这一旨向。作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一度被指认为缺乏“透彻的时代性”,其具有的积极人生意义在长期的文学评价体系中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往往被片面视为对现实的逃避而加以社
期刊
湖南电视台2007年的开年大戏《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下简称《大明王朝》)备受注目,电视台强势宣传的“四大看点”引发观众的观看热情,争议也随之而起,正如其它“正说剧”一样,争议的焦点多集中于历史事实的出入,特别是“改稻为桑”作为最重要的戏剧冲突却是虚拟的情节,编剧以明朝商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矛盾尖锐,“改稻为桑”符合历史逻辑辩护。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本体与
期刊
在文坛湘军中,谭谈始终以其旺盛的创作激情与丰硕的创作成果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81年他以其中篇小说《山道弯弯》“一鸣惊人”,此后接二连三地创作出《风雨山中路》、《山野情》、《美仙湾》、《桥》等长篇小说,《山雾散去》、《山女》、《山影》、《月亮溪》等若干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短篇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在这些作品中最能代表其创作成绩的仍然是他的中长篇小说。谭谈的作品自觉而且真实地纪录了我们这个在传统与现
期刊
一    谭谈写小说也写散文,但他主要以小说家名于世。这位矿工出身、没有上过几年学的作家,视文学创作如生命,在历尽艰辛终于闯上文学创作之路后,他把此生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小说创作。与其说他是一种对文学的痴迷追求和热爱,不如说这是对生活、对新时代怀有浓浓感恩情结的谭谈,选择了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作为他对生活、对新时代的一种特殊的回报。他不止一次深情地说:“我在人生体验中寻得小说。我在小说中咀嚼人生。”他还
期刊
成长,从人类学角度来看,是指心理上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在经过一系列生活的磨砺之后,迈向人生的成熟的阶段。作为人类个体重要的生命体验和社会生活中独特的文化现象,成长必然会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对象。这首先是因为成长本身就意味着童年与成年交界的空白地带,意味着困惑与渴望相伴、恐慌与顿悟并行的心路历程,这一充满悖论与张力的人生阶段为创作开拓了意味深长的审美空间;其次,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失乐园”的文化象喻,
期刊
谭谈,湖南涟源人,1944年生,著名作家。有五百余万字,数十种著作行世。中篇小说《山道弯弯》等多种著作获全国重要文学奖项。曾主持修建毛泽东文学院、创建作家爱心书屋、主编大型丛书《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创办湖南省文艺家创作之家。先后出席中共第十三次、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五届、第六届候补委员、委员、中共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现任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7年新春,
期刊
谭谈的《山道弯弯》发表在1981年第1期的《芙蓉》杂志上,第二年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二十多年过去了,《山道弯弯》通向何方了呢?二十多年后再来读这篇小说,又是什么感受呢?这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阅读。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这二十多年来社会对《山道弯弯》的反应,便专门到网上搜索了有关信息。结果却是耐人寻味的。我在“google”网上键入“谭谈山道弯弯”的关键词,除了大量有关谭谈的新闻报道
期刊
作家表现对孩子的怜爱、理解与尊重,很多是通过儿童形象的描写流露出来的。  在《永远的蓓蕾》中作家一开始就申明她是“为一位极普通的中学生作文纪念她”,可“一日不写出这篇文字心里就一日不得安宁”。是什么使作家对这位中学生如此牵挂呢?是因为这位中学生李迅才十四岁,正是青春年少,花朵年华,而且聪明过人,成绩出类拔萃,又能歌善舞,就这样一个有着鲜活生命、有着长长的未来、有着美好发展前途的孩子,却一下子得了绝
期刊
鲁之洛和我是同乡,其为人为文品性,我知之颇深。言其为“真”人,即真人不说假话,忌虚情假意,奉真性、真情、真实为圭臬之谓也。  “谁不说俺家乡好”,热爱、怀念故土之情,人皆有之。但有如鲁之洛那般,以满腔真性、真情,全身心地拥抱、守护故园优秀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及其古老文明灵魂者,实属罕见。上海文艺出版社今年推出的长篇回忆性散文《小城旧韵》,就是鲁之洛对家乡爱恋至深的最具体、最真切、最刻骨铭心的写照
期刊
张炜长篇小说在面对苦难和灵魂救赎的时候,为主人公设计了三重救赎母题:《古船》《丑行或浪漫》宗教受难救赎;《我的田园》《九月寓言》大地存在救赎;《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怀念与追记》《你在高原·西郊》《远河远山》《刺猬歌》道家退隐救赎。具体表现为道德、爱情、自然、劳动、流浪、艺术等救赎途径。本文将以救赎母题为经,救赎途径为纬展开论述。     一、宗教受难下的道德与爱情    20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