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境教学寓教于情,寓学于乐,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地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审美情境和创造力思维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可有效地将情境教学渗透于小学音乐教学中:挖掘音乐源泉,创设生活情境;丰富课堂容量,导入多媒体教学;勇于音乐实践,创编演绎情境;启迪想象与思考,营造问题情境。
[关键词]情境;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41-02
[作者简介]保韵童(1983—),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音乐不仅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而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汲取人文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符,在唱响音乐的过程中创造音乐。
一、挖掘音乐源泉,创设生活情境
众所皆知,生活是音乐不竭的源泉与动力。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都跳动着音符,洋溢着歌声,承载着音乐。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努力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例如在欣赏《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教师应该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对大海比较喜爱和向往,很多学生还去过海边。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常识,创设学生喜爱、熟知的情境。如在上课前播放一段关于海景的视频,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这是哪里?大海美吗?你能发自肺腑地赞美它吗?”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动机,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大海的认识与向往融入到这首歌曲中。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使学生了解这首歌不仅曲调优美,作者还借助对大海的赞颂,抒发了对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
二、丰富课堂容量,导入多媒体教学
小学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够将文字、动画、音频、图片等信息形式有效地融合起来,达到视听并设,化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的作用。这不仅符合课程特点与客观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动态事物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多收集教学资源,结合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尝试使用PPT、音频、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小雪花》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电影《雪孩子》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主题“雪”的关注,同时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在欣赏完漫天飞舞的雪景后,你能联想起哪些与雪有关的情景呢?
学生:堆雪人、打雪仗、滑冰、乘雪橇等。
(呈现PPT图片,展示与雪有关的一些活动)
教师:雪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谁能用语言来赞颂雪的美丽,表达对雪的喜爱呢?
学生: 瑞雪兆丰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雪白的世界
…………
教师: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来歌唱对雪的喜爱。(播放《小雪花》)
三、勇于音乐实践,创编演绎情境
《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音乐课程应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目前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而且可塑性也强,爱表现,有独立的想法和不可预料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一些角色扮演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感悟音乐,在实践中体验音乐,在探究中创造音乐。例如在教授《大鹿》这节课时,教师在教完歌曲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个小小的情景剧。根据学生特长分小组,有的小组负责扮演大鹿、小兔、老狼和猎人等角色,并为角色设计台词;有的小组负责歌唱,有的小组负责舞蹈,有的小组负责打击乐。通过创造性编排情景剧的形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合作探究、大胆创造。
四、启迪想象与思考,营造问题情境
思考是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想象与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音乐品味。例如在教授《甜甜江南》这单元时,由于学生接触过一些关于江南的古诗或散文,对以江南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在教授这单元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讨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使音乐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先用PPT呈现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音频),组织学生集体吟诵,紧接着,提出问题:“在此诗中,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甜甜江南》。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舞蹈《小城雨巷》前,提出问题:“舞蹈为我们勾勒了怎样的一幅美景?舞蹈的背景音乐有什么特点?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从舞蹈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探究的求知欲,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崭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使音乐欣赏的过程变成一种审美的享受。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创设丰富、科学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尽可能地激活课堂氛围,使音乐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元而富有个性,带给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之美,收获创造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如何实现音乐课堂之美[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12).
[2]黄映玲.依托多媒体构建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0(Z1).
[3]张君,李颖.浅谈音乐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2(8).第2卷 第17期
[关键词]情境;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41-02
[作者简介]保韵童(1983—),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音乐不仅是小学教育教学中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而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汲取人文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符,在唱响音乐的过程中创造音乐。
一、挖掘音乐源泉,创设生活情境
众所皆知,生活是音乐不竭的源泉与动力。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都跳动着音符,洋溢着歌声,承载着音乐。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努力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式,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例如在欣赏《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教师应该了解,大部分学生都对大海比较喜爱和向往,很多学生还去过海边。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常识,创设学生喜爱、熟知的情境。如在上课前播放一段关于海景的视频,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这是哪里?大海美吗?你能发自肺腑地赞美它吗?”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动机,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大海的认识与向往融入到这首歌曲中。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使学生了解这首歌不仅曲调优美,作者还借助对大海的赞颂,抒发了对故乡和祖国母亲真挚的感情。
二、丰富课堂容量,导入多媒体教学
小学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够将文字、动画、音频、图片等信息形式有效地融合起来,达到视听并设,化静为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的作用。这不仅符合课程特点与客观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喜爱动态事物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多收集教学资源,结合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情境,尝试使用PPT、音频、视频等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小雪花》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电影《雪孩子》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主题“雪”的关注,同时引导学生讨论:
教师:在欣赏完漫天飞舞的雪景后,你能联想起哪些与雪有关的情景呢?
学生:堆雪人、打雪仗、滑冰、乘雪橇等。
(呈现PPT图片,展示与雪有关的一些活动)
教师:雪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谁能用语言来赞颂雪的美丽,表达对雪的喜爱呢?
学生: 瑞雪兆丰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雪白的世界
…………
教师: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来歌唱对雪的喜爱。(播放《小雪花》)
三、勇于音乐实践,创编演绎情境
《音乐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音乐课程应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目前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而且可塑性也强,爱表现,有独立的想法和不可预料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一些角色扮演的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感悟音乐,在实践中体验音乐,在探究中创造音乐。例如在教授《大鹿》这节课时,教师在教完歌曲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个小小的情景剧。根据学生特长分小组,有的小组负责扮演大鹿、小兔、老狼和猎人等角色,并为角色设计台词;有的小组负责歌唱,有的小组负责舞蹈,有的小组负责打击乐。通过创造性编排情景剧的形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合作探究、大胆创造。
四、启迪想象与思考,营造问题情境
思考是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想象与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音乐品味。例如在教授《甜甜江南》这单元时,由于学生接触过一些关于江南的古诗或散文,对以江南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在教授这单元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讨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使音乐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先用PPT呈现白居易的古诗《忆江南》(音频),组织学生集体吟诵,紧接着,提出问题:“在此诗中,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甜甜江南》。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舞蹈《小城雨巷》前,提出问题:“舞蹈为我们勾勒了怎样的一幅美景?舞蹈的背景音乐有什么特点?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从舞蹈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探究的求知欲,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崭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使音乐欣赏的过程变成一种审美的享受。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创设丰富、科学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尽可能地激活课堂氛围,使音乐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多元而富有个性,带给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之美,收获创造之美。
参考文献:
[1]李海燕.浅谈如何实现音乐课堂之美[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12).
[2]黄映玲.依托多媒体构建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0(Z1).
[3]张君,李颖.浅谈音乐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2(8).第2卷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