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在增加教学生动性、补充信息容量以及营造情境氛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深得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喜爱。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部分教师重视程度不足,使用不够科学,以及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媒体手段作用的发挥。
  一、当前语文课堂信息手段运用现状
  绝大多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认识能力水平方面存在短板,多媒体手段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信息手段运用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教师在高考应试理念的影响下,忽略教学过程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将全部着力点放在了知识点的机械巩固和强化记忆上,潜意识里认为课堂上不必运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将知识点教给学生即可。这样的理念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没有能够将其充分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2.自主创新课件所占比例较小
  教师运用的多媒体手段多是学校与教育部门配发的成品课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尤其是教师设计软件等方面的技术不够熟练,很少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众所周知,公开发行的多媒体课件,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地方的教学实际,自主创新设计教学课件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但许多教师并不具备这一能力。
  3.信息手段使用不合时宜
  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仅仅为了体现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使用了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现代化气息,而实际上在使用的时机与方式上没有能够进行深入研究,该使用的环节没有使用,而可用可不用或者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的教学环节,却频频使用教学课件,给人一种本末倒置的感觉。这样的多媒体运用方式不但没能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教学宝贵的时间,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得不偿失。
  4.未能有效掌握使用频率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手段,掌握恰当的频率是重中之重,教学还应当以师生互动、点拨为主。多媒体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学生难以理解的环节,或是缺乏感知印象的环节进行信息补充、兴趣激发或是情感熏陶。这样的使用环节应当是精炼简短的,每一节课使用应当控制在两次左右,不得超过三分钟。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使用多媒体手段并不科学,并非使用越多效果越好。
  二、有效运用信息手段,优化高中语文课堂
  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即使是这样有效的手段也要进行科学的运用,才能够实现作用最大化。
  1.端正思想观念,全面认识信息手段作用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促讲工具。
  首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选材较广,许多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感知,学生理解和掌握时较为困难。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信息的补充,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重要的是对教材所讲述内容有了直观的感知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活动才能够顺利开展。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具有活跃氛围、激发兴趣的重要功能。兴趣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促进力,活跃的氛围也能够让课堂更为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手段具有这方面的促进功能。
  另外,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在学生思想教育和情感渗透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思想教育成效,紧靠口头说教无法完全达到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情感主题,配之以相对应的画面、场景、声音,让学生情感上产生碰撞,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领悟教材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受到深刻教育。
  2.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自主制作教学课件
  作为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建设,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重要的方面。教师在直接运用成品课件的基础上,要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课件设计的要点与技巧,并熟练掌握相关的电脑软件,能够自行从网络中搜集、下载与教材相关的数据、信息、图标、视频等,运用软件将其融合起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制作成的课件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中运用的成效非常明显。因此,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努力钻研教学业务的同时,也要抽出时间通过集中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设计与制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自主设计和制作更多的教学课件,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强化教学研究,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效果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必须与整个教学设计的框架相融合,与教学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机渗透、相互融合。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视频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提高教学吸引力。如《江南的冬景》教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相关的场景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景物的美,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分析环节,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大量的信息补充,例如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时,有教师向学生播放了有关海伦·凯勒生平事迹的纪录片,让学生对这位美国盲人女作家的顽强不屈的人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的学习,对主题与意境的领悟将会更加深刻准确。
  另外,讲授一些情感蕴含较为深厚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通过播放音乐、配乐朗诵的形式,提高思想教育的渗透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研究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技巧的掌握,让多媒体手段在最为需要的环节,以最佳的形式出现,真正发挥出其对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功能。
  4.控制频率节奏,发挥信息手段点睛效应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频率非常有讲究,研究显示,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学生思维的深入。79,3%的受访学生表示,一节课接受的最佳演示次数为两到三次,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首先在次数上要严格控制,尽量不超过三次,其次在演示时间上也要严格控制,每次控制在三十到五十秒较为合适,并且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中,要尽可能在最为精炼的环节使用,可用可不用的要审慎使用,无须使用的坚决不用,要保证多媒体手段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广大教师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不足进行改进,有效发挥信息手段的促进功能,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26237)
其他文献
生态理论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就是要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台上就知识点与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在讲台下抄写笔记的形式,转变为充分激发学生最为本质的天性,让学生能够
<正> 近年来,有不少地方推广使用膨胀混凝土自防水屋面,虽然这种混凝土屋面材料的抗渗性能较好,但从屋面整体防水效果来看,由于考虑混凝土屋面受外界温度影响,从而不得不设置
河南许昌人,1990年生.号泉斋,古颍阴人,现就职于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赵天尧自16岁开始学习书法,启蒙于
鹤壁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境内)初创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衰落于元,历经四个时期,近五百年的烧造历史.现已探明这一时期古窑址58处(其中市区52处,淇县6处).鹤壁窑是我国宋代北
<正> 液压滑升模板(简称滑模)施工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建筑施工工艺。浇注模板一次拼装成型,随建筑同步滑升。对圆柱体、羊角形、五面体、弧线形建筑物(如矿山井筒、烟囱、简
“器物”是一个具有温度的概念,而如今的国人却已感觉距离这种温暖相去遥远.
现在不少人喜欢茶文化,爱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历史文化元素的茶盏,近年来价格一路走高。提到茶盏,必然想到宋代斗茶和宋代建窑的建盏,建盏产自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名窑之一,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水吉、芦花坪、牛皮仑等十几处。据考古发掘可知,建窑始于晚唐,到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而衰于元,至清代而终。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其杰出成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因壶嘴做鸡首状而得名,是三国时期至唐代初年流行较广的一种瓷壶.一、最早的鸡首壶最早的鸡首壶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1986年5月,宁夏固原县
新春佳节,身在香港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河南“年味儿”。“2018香港欢乐春节文化庙会——中华源·老家河南”在香港九龙公园华丽绽放。亨盛钧窑作为“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钧瓷优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庙会。妙然天成、神奇窑变的钧瓷艺术品,受到香港各界热烈欢迎。  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华文化联谊会、河南省对外友好协会和香港联合艺术发展中心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8香港欢乐春节文化庙会——中
隆冬腊月,朔风凛冽,一枝红梅傲立雪中,凌寒怒放,幽幽飘香,给冬天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是中华民族最富骨气最具魅力的花,它的美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赞赏,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