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哲学研究60年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wa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体说来,我国学术界60年来对《资本论》的哲学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曲折发展、螺旋上升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即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在于辩证法;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30年间,《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转向历史观;第三阶段是近些年来《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呈现出新趋势,即关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蕴涵的社会发展理论。
  关键词:《资本论》;《资本论》的辩证法;历史观;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2-0035-06
  
  纵观国内《资本论》哲学研究60年来的思想轨迹,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成果、思想轨迹以及未来发展的思想走向。大体说来,60年来《资本论》哲学研究呈现曲折发展、螺旋上升的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在于辩证法,代表作是吴传启1963年发表的《〈资本论〉的辩证法问题》,总体上有待超越苏联哲学的路子;第二阶段,改革开放30年间,《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转向历史观,代表作是孙承叔、王东1988年发表的《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已经试图超越苏联哲学、西方哲学的模式,走出自主创新之路;第三阶段,近些年来对《资本论》哲学思想的研究呈现出新的趋势,即关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蕴涵的社会发展理论,对科学发展观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指引现代社会发展。可以看出,这一趋势将在今后的《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成为最突出的理论主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对《资本论》哲学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研究深度上,对《资本论》哲学研究由最初的基础性介绍、解说,发展到深入挖掘其内涵、进行具体研究;在研究角度上,《资本论》起初被定位为纯粹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探索其哲学意蕴;在研究内容上,由于篇幅巨大,人们起初把视野仅仅锁定在第一卷,研究对象有较大的局限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资本论》其他各卷、三大手稿与读书笔记、尤其是晚年笔记的研究也成为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1938年由王亚南、郭大力合译的《资本论》完整中文版的出版,拉开了我国《资本论》哲学研究的序幕,然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剧目”才正式“上演”。建国之始,《资本论》研究的很多基础性工作尚属空白,急需填补。在这一阶段,对《资本论》的研究以基础性、通俗性介绍居多,如《资本论》的创作史、研究目的以及结构,研究成果以报刊论文为主。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资本论》研究的开拓者王亚南的一系列著作,他在解放后用十几年时间大力倡导《资本论》的普及工作,1963年与袁镇岳合作出版了《〈资本论〉讲座》,内容简洁鲜明,意在介绍《资本论》重要的基本理论,讲解其中的经济学概念、范畴。1973年出版的《〈资本论〉研究》则是王亚南另一本重要的《资本论》普及著作,它全面而详细地阐明了《资本论》的结构,论证《资本论》在理论与实践各方面的深刻影响,意在揭示《资本论》的精神实质。当然,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老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来解读《资本论》,但在具体内容上,部分地涉及到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为中国《资本论》研究史贡献了一座无可比拟的丰碑,为《资本论》哲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些学者对《资本论》研究作出了贡献,但大多数关注的是《资本论》创作史和政治经济学,重视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学说、以商品为起点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等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文献学工作,如吴杰的《〈资本论〉的几种中译本》、孟氧的《〈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初稿)》等,涉及《资本论》的版本、《资本论》中的注释、索引、重要名词等文献内容细节。
  因此,若论从哲学角度来研究《资本论》的人,可以称得上屈指可数。中国最初意义上的《资本论》哲学研究,是在苏联的带动下逐渐展开的。列宁在1914-1915年写成、1929年才得以发表的《哲学笔记》中,对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作了独辟蹊径的精湛研究,可惜未能写出相应的专著。而在此之后,在苏联趋于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同时期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观念亦是不可避免地僵化、保守,《资本论》哲学研究因此在苏联沉寂约20年之久,几乎没有出过任何这方面的研究性专著,专题论文也寥若晨星,十分稀少。
  打破这种局面的是1955年出版的罗森塔尔的专著《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它是苏联的第一本《资本论》哲学专著,1956年由中国三联书店翻译出版。1960年,年仅36岁的苏联哲学家伊利延科夫发表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进一步提出了从哲学高度、辩证逻辑角度专门深入研究“《资本论》逻辑”的重大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尤其是在列宁《哲学笔记》与罗森塔尔等人著作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出现了专门研究《资本论》哲学的学术成果,主要表现为建国初期60年代前后发表了这方面的十几篇论文,其中包括一系列辩证法问题学习笔记,1963年还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吴传启的学术专著——《〈资本论〉的辩证法问题》,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专门研究《资本论》哲学的专著,也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哲学界在这方面的唯一专著。吴著在以下4个方面,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探索、独特思想:
  一是不再简单地用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及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来剪裁《资本论》辩证法的丰富、独特内容,更加注重《资本论》逻辑的哲学梳理;二是该书头3章,首先注重分析《资本论》逻辑的商品起点,以及其中蕴涵的哲学底蕴,尤其是矛盾论的思想内涵、矛盾分析的方法;三是该书第一章共分4个层面,具体分析了《资本论》中蕴涵的4个层面的辩证法:商品价值形态发展的辩证法─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辩证法─资本主义发生的辩证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辩证法;四是该书最后的4章,即第10-13章,专门从哲学高度探讨了《资本论》逻辑问题,主要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表述方法、分析与综合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等等。
  但无论题目、架构还是内容,吴传启的这本著作无疑受到罗森塔尔几乎同名著作的深刻影响,没有从根本上超越其理论框架。该书的历史局限与理论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资本逻辑与辩证法逻辑之间建立起简单直接的联系,机械套用辩证法原理对《资本论》进行解说,认为《资本论》分析经济范畴、规律体系的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是完全一致的;二是研究视野有限,研究对象仍仅限于《资本论》第1卷,对于《资本论》第二、三及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乃至《资本论》三大手稿、相关笔记、书信,还远远未能深入涉猎。
  该书出版后在我国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学界对《资本论》方法论的认识,直到1985年胡培兆、孙连成才在《〈资本论〉研究之研究》一书中对它给予了认真的评价和批判,指出应该注意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之间的差异,按照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来安排经济范畴。
  
  二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资本论》哲学研究也相应地有所进展,对《资本论》历史观的研究开创了全新局面,大大推进了《资本论》研究的水平与深度。
  在以往的观念中,学界普遍认同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说法,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的结果,因此,对《资本论》历史观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资本论》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深化和丰富。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关于《资本论》历史观的研究成果。
  最早对《资本论》历史观进行研究的,是1981年出版的景天魁的《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体系存在于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经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到《资本论》的发展过程之中,这是我们把握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体系的根基。他进一步从《资本论》出发去把握唯物史观的整个体系。陈先达则在《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中明确指出,马克思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同时深化和丰富了唯物史观,《资本论》用严密的逻辑体系再现了作为活的有机体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冯景源、顾海良、丰子义的《新视野:〈资本论〉哲学新探》把主体唯物主义作为《资本论》唯物史观的深层结构,概括了《资本论》哲学的艺术整体,归纳其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值得关注的是,该书还结合现实角度对《资本论》中的劳动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和人学理论进行了探索。
  经过五年合作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孙承叔与北京大学王东于1988年合作发表了学术专著《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现代历史哲学构想)》(以下简称《沉思》),该书在以下7个方面,试图作出新的探讨。
  一是对《资本论》哲学研究重心的新探讨,苏联哲学界对《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心曾长期放在《资本论》逻辑与辩证法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包括改革开放初期也倾向于此,《沉思》一书则在理论空间上有重大转换,立足改革开放的鲜活实践,把研究重心转向《资本论》中蕴涵的唯物史观、历史哲学;二是对《资本论》哲学研究对象有重大拓展,要求综合研究《资本论》理论部分3卷,还包括作为第4卷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和《资本论》的三个手稿,尤其是哲学意义特别突出的《资本论》第一大手稿;三是提出了《资本论》哲学研究的全新主旨,即做出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重大哲学创新;四是对马克思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的思想制高点作出全新判断,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思想高峰尤其是唯物史观发达机体,蕴涵在《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的总和之中;五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总体结构作出了全新阐释,《沉思》认为不能把马克思历史观的内容简单化地归结为社会发展规律,它是立足于物质世界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三大世界历史过程的有机统一,综合了劳动实践活动的自我创造过程、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现实个人的发展过程;六是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起点范畴作了新的探索: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研究起点是活生生的现实个人,唯物史观的起点范畴是劳动实践活动,劳动二重性思想则是把握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一把钥匙;七是指出《资本论》哲学底蕴的现实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探寻新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的主要宗旨不仅是解放物质生产力,更主要、更根本的是解放人、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的自由个性以及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空间。
  对《资本论》历史观进行研究的著作和论文还有很多,如刘炯忠的《论〈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证明》,高新军的《揭开历史发展之谜——〈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金志广的《〈资本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丰子义的论文《试论〈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证明》,孙承叔的论文《〈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哲学地位》,冯景源的论文《再谈唯物史观“艺术整体”的重要意义》等等。
  以《资本论》历史观研究为主导,《资本论》逻辑与辩证法研究、《资本论》中的异化理论、《资本论》手稿和续篇等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首先,对《资本论》逻辑的归纳。这一阶段的研究与之前相比,更加注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经济学与哲学密切结合的关系,从《资本论》整体来审视其内在逻辑,而不是局限于其中的某一卷或某一部分。
  章士嵘在《〈资本论〉的逻辑》中,首先点明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逻辑方法的批判,明确揭示出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之间的差异,既而指出作为《资本论》前提的逻辑构思和科学抽象方法,由此出发梳理了《资本论》中思维形式的辩证法、逻辑体系的辩证结构、范畴的安排逻辑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规律进行分析,以此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指引。刘炯忠的《〈资本论〉方法论研究》强调了《资本论》本身的方法论的哲学意义和重要价值,着重研究了《资本论》中关于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起点和终点等辩证逻辑方法。这两本著作的共同点在于克服了对《资本论》逻辑大而化之的分析方式,避免了用理论逻辑硬扣资本主义发展逻辑的问题,对《资本论》逻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但与文本解读结合得不够紧密,对《资本论》中的特有逻辑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对《资本论》逻辑研究作出较大贡献的还有刘景泉的《马克思〈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它对《资本论》与《逻辑学》所体现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进行了比较,深入研究了《资本论》与《逻辑学》的内在关系,指出《资本论》在辩证法发展史中的地位,并全面地归纳出辩证逻辑的实质、规律、思维形式和逻辑方法。刘永佶的《〈资本论〉的逻辑》则指出,不能把《资本论》的逻辑只看作是论述体系或结构,而应当视之为研究方法和论述体系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体。在对这一统一体进行综合考察的过程中,他揭示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在运动及发展过程。他在之后的著作《〈资本论〉逻辑论纲》中进一步深化了上述思想,并提出了许多新的判断与见解。
  值得关注的是唐正东所著的《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他把《资本论》逻辑的研究放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整体形成过程中,同时又突出它独特的意义。他认为,在《资本论》创作之前,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只是处于尝试阶段,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得到了具体而成熟的演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分析的关键在于以商品为起点,层层递进地展示出资本逻辑的产生及发展,由此实现由交换关系向生产关系的理论层面的过渡,介入历史性生产关系线索,并由此清晰地展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内在矛盾的完整图景。虽然该书对于《资本论》逻辑分析的部分篇幅不长,但文意简练而深刻,不失把握《资本论》逻辑的独有视角。
  李建平的《〈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按照《资本论》第一卷的篇章结构的顺序来阐述其中所应用的辩证法,即马克思对商品、价值形式、商品拜物教、货币转化为资本等经济对象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辩证法,并且分析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与欧洲哲学史上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明确指出马克思对它们的改造、应用和发展。
  其次,对《资本论》中异化理论的研究。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系统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正是以提出异化理论为起点,马克思正式转入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对《资本论》哲学思想研究的一个突出进步,就是对《资本论》中异化思想的关注与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异化理论常常被当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专利,《资本论》中丰富的异化思想容易被忽略,在冯景源的《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中,对《资本论》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比较考察。
  该书指出,在《手稿》的写作时期,由于马克思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因此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不可避免地带有思辨和人文主义的痕迹,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出发,借助于自己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异化的各种规定性逐个地揭示出来,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产生及其在生产、流通直到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异化逐一作了分析,同时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密切联系,真正实现了他对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解。可以说,在《资本论》中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完整而全面地表现出了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
  研究《资本论》中异化理论的论文成果颇丰、内容广泛,不但涉及《资本论》本身蕴涵的异化思想,如异化范畴的使用、异化劳动与对象化劳动等,而且也有不少比较研究方面的成就,如卢卡奇“物化”与马克思的“异化”的比较,《资本论》与《巴黎手稿》中的异化思想的比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中的异化思想的比较等。在这些成果中,新近并较为突出的成果是王东、林锋的论文《〈资本论〉异化观新探》,文章鲜明地指出《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异化思想直接继承了马克思早期异化观的基本思想,前者对后者是继承、创新的关系,并填补了一些重大空白,赋予异化范畴以新的规定。该文结合文本分析,有力地驳斥了以往两种传统观点,即异化理论是青年马克思的不成熟观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巅峰。
  再次,对《资本论》手稿和续篇的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资本论》研究的范围也有了大幅度拓展,不再仅限于《资本论》三卷本甚至第一卷,而是把其相关的手稿、续篇乃至笔记纳入了研究领域。尤为突出的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成立《资本论》研究会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发表、出版了一批优秀论著,大大地推进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专门研究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学术著作,是汪水波的《马克思黄金时代的理论结晶——〈资本论〉最初手稿的研究》。他对该手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采用专题研讨的方式进行阐述,内容涵盖了手稿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国内外学界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经济危机理论、异化理论、“五篇”“六册”结构等等。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集中研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学者还有几位。赵洪主编的《〈资本论〉第一稿研究》指出,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解决了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问题,这是其首要意义之所在。该手稿还进一步揭示出产生劳动二重性的根源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劳动何以形成价值的问题。由此,该书对货币理论的第一次系统阐述作了深入而细致的梳理,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以及资本逻辑、利润理论作了系统分析,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内容显得一目了然。
  顾海良在学术专著《马克思“不惑之年”的思考》中,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进行了侧重于文本的综合研究,他不仅仅把它当作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的文献,而且也把它当作马克思遗留的关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重要的理论文献。他对该手稿的总体方法论进行了研究,指出它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他还对《货币章》和《资本章》的文本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并对《手稿》中解释的人自身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人类历史发展轨迹进行分析。
  张一兵在《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中,也用一定篇幅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进行了研究。他分析了《伦敦笔记》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哲学逻辑定位,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双向建构的关系。他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定的重要理论观点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即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而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形成的新见解是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在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即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研究过程中,针对经济社会形态生成与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理论。
  李善明主编的《〈资本论〉第二稿研究》指出,《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制定《资本论》理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得到了重大发展,不仅对以前已经制定出来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生发,而且第一次阐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理。该著作继而对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利润理论、地租理论、再生产学说、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了梳理和阐述,清晰地展示出马克思构成《资本论》整体的众多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对于《资本论》续篇的探索,汤在新可谓是最专业的学者。在1993年出版的《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汤在新详细论证了“六册计划”与《资本论》的关系,指出《资本论》并不能替代“六册计划”,在通过《资本论》把握马克思经济学一般原理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六册计划”对具体的现实的经济运动进行研究。他主编的《〈资本论〉续篇探索──关于马克思计划写作的六册经济学著作》,对马克思的“六册计划”进行了深入探索,廓清马克思设想的六册书的基本轮廓和内容,归纳并分析马克思有意研究的理论要点,并指出其现实意义。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简略提到或没有阐述过的、新发现出来的观点和提法进行整理,这在《资本论》研究史上可谓前所未有,为拓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书中探讨的关于竞争、信用、国家经济职能、国际经济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然而,要想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至少还需要30年的努力,是为改革开放的“第二个30年”。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来说,“第二个30年”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背景下,尤其是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如何分析中国的发展境遇,选择中国的发展观念,建立中国的发展模式,可谓至关重要、命运攸关。
  事实上,在马克思的所有著作中,《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含量最大。在《资本论》创作中,马克思不仅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来阐明现代社会的起源、发展及其运动规律,还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和与现代西方社会并存的东方社会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具体、系统的社会发展理论。因此,《资本论》中的发展理论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生长点,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是《资本论》哲学研究的必然走向,而且是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实现发展模式创新的必要任务。
  孙承叔于2009年出版的专著《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大手稿的当代意义》为《资本论》哲学研究的推进作出了积极贡献。该书对《资本论》三大手稿的哲学底蕴和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同时,该书对最前沿的时代课题作出回答,呈现出《资本论》哲学研究的新趋势,即研究重心、主题从历史观转向发展观。它主要从三个层面逐层深入地揭示了《资本论》发展观的哲学内涵:第一,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有机体,应当把社会看作一个活的机体,看作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延续的循环上升过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应当从四者的总体统一中,揭示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第二,对社会结构进行考察时,要避免对其作单向性、简单化理解,而是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注重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将上层建筑与生活世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来看,要认识到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从哲学角度正视市场经济的历史地位,正视商品、货币、交换和资本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本新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论》哲学研究的新走向,更加注重从历史观到发展观的哲学探索。
  在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组编的《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一书中,王东发表了题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的文章,密切结合文本,指出了科学发展观在《资本论》中的思想源头。他认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创作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第一手稿中统摄全局的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在第三卷手稿中则可以找到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火花,马克思针对“以资源高消耗,求生活高消费”的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提出了资源节约型新型发展模式,以解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王东、林锋的论文《〈资本论〉第一手稿的五大哲学创新》更是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归纳,指出马克思在该手稿中对具体社会形态进行了历史哲学分析,如对人类历史原生形态的新探索,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首次系统、全面分析,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第一次实质性探讨。作者进一步鲜明地提出,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克服了对人类历史运动的粗线条把握,以大量经验事实为依据,系统地阐明自然、社会、劳动、人有机统一的总体性历史发展观。
  北京大学的丰子义、聂锦芳教授也加强了对《资本论》中发展观的研究。
  王峰明所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当代社会发展》是这方面重要的新鲜成果之一。他对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文本分析,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并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劳动价值论是否对一切历史形式的商品经济具有普遍适用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价值创造问题等等。从这些研究出发,他还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关注,如资本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效率观问题。
  陈宝在《资本·现代性·人》中提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根本命题,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中对资本采取了批判态度,但又通过“三种社会形态”学说肯定了资本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功能。为了充分发挥资本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同时又避免物化和异化,我们应当在“发展资本”和“限制资本”中保持张力。
  关注《资本论》中的发展观,可谓《资本论》哲学研究的重要进展,然而,该研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学者给予关注,付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作者简介:王东,男,1948年生,北京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871;李喆,女,1981年生,河南洛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北京,100871。
  (责任编辑 陈金清)
其他文献
现当代心灵哲学中,还原物理主义认为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物理的,既不存在不同于物质实体的精神实体,也不存在不能还原为物理属性的心理属性。既然不存在非物理的属性、过程和实在,那么是不是完善的物理科学就足以完整地解释包括我们自身在内的物理世界呢?换句话说就是,物理世界还需要心理语言吗?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我们可以将哲学家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取消主义和反取消主义。取消主义立场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方面
期刊
心理内容(mental content)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对意向性概念的“射箭”隐喻和亚里士多德首次对质料范畴的哲学思考构成其思想渊源;中世纪时期经院哲学家对意向术语的认知分析和创造性使用构成其语词渊源;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对思维和感知觉的描述、康德的先验分析思想和直观理论、黑格尔的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同一的辩证逻辑思想构成其认识论渊源;布伦塔诺独特的意向性理论以及其弟子的相关理论构成
期刊
摘要:当前,中国的区域竞争正在由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在这种群体竞争的新时代,城市群正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地区,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整合资源和产业链,强化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形成长江中游经济区,使之
期刊
摘要: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对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伴随着民国初年一系列有利于工业技术进步的法规相继颁布,民间投资实业的热情持续高涨,从而为欧战期间湖北工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条件。湖北早期工业化进程在这一时期明显加快,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工业;进步;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4
期刊
人物名片:周洪宇先生,1958年生,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担任的主要学术和社会职务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和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等。周洪宇教授在教育学理论、教育学史和教育政策问题等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
期刊
摘要:农村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日俱增,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的职能弱化问题日益凸显,给传统农村基层司法行政管理模式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应改变原有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促进传统农村基层司法行政向以主动介入、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为特色的新型农村基层司法行政服务模式转变。当前,可以村(居)自治组织为依托,通过搭建村(居)一级工作平台,吸纳、整合多方力量,促使农村基层司法
期刊
摘要:所谓企业劳资关系变易是指企业聘用职业企业经营者而引致的企业劳资关系的变化,从马克思劳动力理论视角来看,企业劳资关系变易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的差异性。劳动力可以分为初级劳动力与“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初级劳动力从事简单劳动,“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从事复杂劳动。当企业聘用职业的、“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所有者经营管理企业后,企业劳资关系就发生了变易。一般来说,企业劳资关系将由资本所有者与劳动
期刊
摘要:非自愿移民的贫困问题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大型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工程的移民进行分析发现,工程移民的贫困大多表现为原生性、能力性和介入性的特征。其中能力性贫困和介入性贫困是移民贫困有别于普通农村贫困的特殊之处,由于外力的介入即政府强制的非自愿搬迁使得移民的物质资本积累能力、人力资本积累能力、社会资本积累能力以及就业和经济发展能力受损,原有的能力禀赋对缓解贫困失去了
期刊
摘要:马克思作为一个大思想家和大哲学家,其思想除了有发展和深化之外,还有一些贯穿始终的思想基因,我们应当探寻这些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思想基因。马克思在中学时代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是对青年时代马克思本人思想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因素。这个观点不同于传统上黑格尔影响主导或者费尔巴哈影响主导的主流观点,并且认为应当到马克思中学时期的文本中寻找这些思想基因。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原
期刊
摘要: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撰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提出了“两种生产说”,揭示了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摩尔根只是一位具有自发的唯物史观的民族学家,他没有也不可能以唯物史观阐述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恩格斯;摩尔根;原始社会;规律  中图分类号:B0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