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可见,数学素养的形成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实践与思考,积累知识与思维经验的过程。因此,笔者所在区提出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研究和探索“学历案”使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研究团队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邮票的张数”这节课为例展开研究,并由青年教师执教。课堂上,教者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究方法的多样化过程中,挖掘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本质,优化方法,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层层深入,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任务驱动促思维
片断 探寻方法(讨论与自学)。
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
生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解决什么的数学问题?
生1:姐姐有多少张邮票?
生2:弟弟有多少张邮票?
师:(板书)也就是能解决姐姐、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生3:姐姐比弟弟多多少张邮票?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咱们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请大家把自己的方法写在学历单的探究活动(1)上。
师:同学们已经有自己的想法,①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说说;②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想一想他的解法对吗?
……
思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起点。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用多种方法解决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一核心问题,而没有硬性规定用方程解决,把知识还原到产生知识的那个情景中,这样,不仅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而且获得的知识不是干瘪的。这样的设计充盈着思考,有一定的挑战(努力想出多种解法,收获成功的快乐),同时,有着宽阔外延的知识,学生更愿意去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抓住知识本质,思维引向深入
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分享、去比较、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的生长课堂正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文化。
片断 展示交流(群学)。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把弟弟的邮票张数看作1份,姐姐的邮票张数看作3份,所以用180÷(3 1)=45(张)
任务驱动促思维
片断 探寻方法(讨论与自学)。
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
生2: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解决什么的数学问题?
生1:姐姐有多少张邮票?
生2:弟弟有多少张邮票?
师:(板书)也就是能解决姐姐、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生3:姐姐比弟弟多多少张邮票?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咱们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请大家把自己的方法写在学历单的探究活动(1)上。
师:同学们已经有自己的想法,①把自己的方法在小组内说说;②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想一想他的解法对吗?
……
思考 问题是数学学习的起点。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用多种方法解决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一核心问题,而没有硬性规定用方程解决,把知识还原到产生知识的那个情景中,这样,不仅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而且获得的知识不是干瘪的。这样的设计充盈着思考,有一定的挑战(努力想出多种解法,收获成功的快乐),同时,有着宽阔外延的知识,学生更愿意去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抓住知识本质,思维引向深入
实践表明,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片展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分享、去比较、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的生长课堂正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文化。
片断 展示交流(群学)。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把弟弟的邮票张数看作1份,姐姐的邮票张数看作3份,所以用180÷(3 1)=4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