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感情(散文)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章讲述处于情感淡漠、异变和泛滥的时代,把握好自己的感情,以一生地忍受、抗拒而付出的牺牲精神,维护发展、进步和崇尚道德品质的社会旳需要;并用与之相匹配的人格尊严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凸现文明和“小康”社会主义祖国的形象,彰显新生活的幸福、快乐和美满的悲壮与忠诚。(文章2012年5月入选《中国散文大系》(抒情巻)第28至31页,因伤病未汇购书款而被撤销作品。
  记得孩提时,我被寄养在乡下外婆家的日子,因为喜欢网蜻蜓、捕蝉和趴在池塘边练狗爬式,暴晒在阳光下的身体常常长满了痱子,那些晶莹的小泡泡遇热后自行炸破的感觉,让人感到很难受。而此时,我看到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动的人们,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后又被体温和阳光蒸发干,身上的痱子促使他们趁小憩在树阴下,像猴一般的互相捉虱子似地刮痱子的情形,至今想来仍然历历在目。
  在这种时候,如果周围有孩子,理所当然的被大人叫去。给大人刮完痱子后,出于大人爱孩子的淳朴本性,他们会顺手把你从背后拉过来,坐在他 ( 她 )的前面,在一边给你刮痱子时,会一边爱怜的责备:“大热天的,不到阴凉处呆着,在太阳下跑来跑去的,看你背上的痱子,简直就像纳的鞋底子 一一 针线疙瘩般的密集。”
  随着大人的手指在背上轻轻地点击和移动,我的浑身就有一种蚁虫游离的感觉。那种舒服、陶醉随着异样的痒痒,就仿佛在行云腾雾,使人在甜丝丝地享受中美哉乐哉;却又不敢吭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在大人善意地呵斥下扭列着身子嘻嘻、咯咯地笑。
  从此,刮痱子便成了我的感受上的奢望:在少年伙伴的游戏中,外婆要我做事时,抑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里。不懂事的我都会提出:“你要给我刮痱子”的要求,作为一种交换的条件。甚至于在春天、在秋季,常常闹得别人取笑我::“这个时侯哪有什么痱子呀? 要不给你摸摸背吧”。
  因当时年龄小,弄不清这是什么缘故。直到后来慢慢地长大了,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地接触、了解和认识中,内心深处常常有一种莫明的触动难以自制;特别是在影视面前,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以及一种遭遇而泪流满面,抑或在同仇敌忾的场合格外的激于义愤、豪气万千。以至在旁边的孩子见状而常常情不自禁地说:“爸爸恨不得跑到电视里去帮助弱者!” 然后又安慰地抚拥着我说::“爸爸,爸爸,那是电视……”于是,岁月中的我,才逐渐地从心理和生理学科中懂得,这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有的感应物质一一感情,经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精神状态;而且,它与一个人对事物的需求、接触和容纳的量有关。仿佛人们对酒的接纳而反映的程度所表现出的迹象。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判断,自己当属于那种感情丰富和细腻的人的范畴。
  这样说来,我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感觉器官敏锐的特征,在而今按摩、踩背、洗脚、桑拿等诸多肌肤接触性服务类经营的宽松环境里,好好的享受人生和生活了。然而,上帝偏偏给了我一种朴实、善良、忠贞和安份守己,以及无视邪恶和境遇,自觉认真、积极进取的品性。当然,这与我成长的那个时代和所接受到的英模人物的教育影响有关:从我轰轰烈烈地走进军营,和身体力行地实践英模的行为精神的过程中,就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人格尊严;严于律己的生活,因嫉恶如仇与爱憎分明,于事于人,也多了几分令人不解的严厉、疏远和似乎不尽人情之处。
  于是,有了属性的感情在所处的空间,因为时代和环境的作用,仿佛草木的枝叶和江河的溪沟,或柳暗花明、或山穷水尽——一种常态和平静的被打破,使人生有了对应,也有了自觉的不进即退、不生即灭的整个儿都卷入奋斗的淹没与浮起地挣扎。由此出现的,执着本质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精神而表现在时代、社会和生活顺应潮流的日子,善良、淳朴和事实,在与欲望的浮夸、浮华和浮躁进行地坚守与向背导致的难堪;因为感情丰富和细腻,触景生情留下了许多不好说、也说不好的心酸、沮丧和悲哀。具体到了因热爱的精神火焰与现实擦身的燃烧,让心灵在磨砺中凝成责任而自作多情的忧国忧民、诲人不倦,和与人为善的随时随地,处心积虑思考出许多与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有关的构想: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驻当阳长坂坡丘陵地带配合5012钻井队的油田作业三班倒中,除了搞好“地球化学分析”本职工作和义务协助井队劳动之余:在当时无书可看、工友们以打扑克牌做游戏休闲的喧闹、拥挤的蓆板房中,捧读马列理论、毛泽东著作;并通过借来的、井队因地处偏远每期迟到多日,且唯一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结合实际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976年电测站气测中队的徐指导员到前线检查工作,从我的日记中发现:我根据国内当时的形势与今后的任务拟出的“国策”,与当时只传达到党内的中央红头文件的条款和内容完全一致。在时间上还早出几个月。)
  如此长期自觉的身体力行地奉献和牺牲,幸福与痛苦,欢乐与悲哀,源源不断,缠绵不绝。使我的情感状态虚幻而又真实地存在于善良得不设防,和耿直得不讲方式所为的助人为乐于危难之际的成人之美;又被虚伪和欺骗伤害得睹物伤情、黯然费神的生活氛围之中。那种无奈、感概和激愤的意识,占据在人品与现实的抗衡所导致的艰难、迷惘与倔强形成的一篇篇怀想、压抑与渴望的托物言志,和鞭挞丑恶与匡护正义的抒情篇章。弄得以貌取人者对我这个外表清癯、憔悴,口笨舌拙而沉默得很不起眼的人,从嶙峋的骨立中抒发出地呐喊,常常有一种不可理喻的刮目相看。
  当为国奉献的感情遭遇人为的逆境,既血染又泪浸,被畸形得不能顺利地融入理想、追求和事业的时候:1999年我从工商银行内退,即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江、浙、渝公开选拔干部,便以“如果我做官,我就是焦裕禄,我就是孔繁森!”的、在别人看来似偏激的言行(不可理喻、甚至可笑。)实为可用我压抑多年的、人品和行为精神的事实作考证的,一种思想感情的喷发而毅然决然的应聘(我一生谨言慎行、对自己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也从来没有失言过。) 然而,我不是党员,也没有用公款捞得的文凭,没有参与抄得的职称,更没有那些时髦的光环,不符合其条件、不被需要是可想而知的。我雄心勃勃地以思想感情拟出地创新组织的理论、结合身体力行的行为精神去实践,并还百姓和杜会一个全新的公仆形象的构想,也遗憾的成为泡影——要进一步的奉献自已,也如此之难。   为此,展示自我的一幕,以向当今人们公认的最难生存的地方——深圳,公然叫板!以伤疾之身、花甲之年向当今人们公认的最难做的事情——理念营销,发起挑战;以自己不会说的短处(也没带多少生活费),徒手背水一战的方式,选择陌生的环境、在陌生的人群中做陌生的事情等不利的条件;在世界500强之一的集团公司用“电脑随时除名业绩不达标者的用人游戏规则”中,以高处长赞誉的“陌拜王”,和工作业绩形成地被承认的氛围中,找到了一个被扭曲后真实的自己而“玩转”退休的时间——那才是赏心悦目的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工作和生活的健康社会环境!2012年被迫在妻子的劝阻下辞职。
  既然事业上的感情投入由不得自己。那么,个人生活方面的感情:多年来我在专一于憨厚、纯真而传统得近乎封建、呆板的妻子,和她因肌瘤摘除子宫和卵巢的日子,每当我因感情的需要深夜辗转反侧扰乱了她的梦时,醒来的妻子会关切地问:“还没睡着呀?把身子翻过去。”于是,她的手会习惯地伸进我的被子里,在我的背上来回地摸几下——就这样,摸背也就成了妻子缓解、抑或满足我的感情需要而渴望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这时,为怕酸软她的胳膊,我总是说::“好了好了,快睡吧。”于是,她的手还没有从我的被窝里缩回去,均匀的鼾声就又一阵接一阵地响起。
  在这种境况里,控制、忍受感情交流的需要和本能的冲动,疲惫的身心,一经进入睡眠状态,松懈而自由的思想无羁地驰骋在想象拟出的偶象合欢的梦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甜蜜、快乐和幸福,带给我的一种补偿。便成了知情者对我的辛辣调侃:“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在作茧自缚的苦狱情感里,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奋笔疾书而打开长年紧闭的心灵的闸门:顷刻之间,被久久压抑得汹涌如脱疆的野马、喷薄似瀑布的感情,一连数日哗哗地潮涌在纸上……于是一个年过不惑的人,便在两个月里完成了他的处女诗集 《梦中的情人》。这时,外面的风言风语又起:“想不到唐先生还是个风流才子! 外表静默如山、内心沸腾似海。感情世界竟然如此之丰富!可是你和嫂子之间却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尽管因预料到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与盲从、臆想,以及肆意以已度人的歪曲,我在诗集 (后记) 中特意作出的、关于这本书的写作动机和过程的明确注释,也没有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那些来自身边的另眼、嘲讽和避嫌且故作态势地疏而远之;具体到了与之并行时前面视线内横过一位靓女,陪伴者突然后退一小步,直逼而来的偏见探视(由此我想,一定有相关的人在其印象中留下了不检点的行为。)在我垂目于睑的翼光中,像刀光剑影般的审如其言。这使我感到了一个“白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庸俗、萎琐、鄙夷和无奈。幸亏我一向习惯于深居简出,既不烟酒茶、牌赌舞,也不好闲聊和游荡;除了办事外出且直去直回,十天半月不下楼出门是常有的事。以至友邻碰到一起免不了关心地问:“怎么总不见唐老师,是不是又出去开会了?”
  当然,读者中也不乏知音::“要是现实中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生活的氛围也不至于如此了!”这是画家蔡绍山老师的读后感。“拜读您的作品,感慨您的人生。”这是万晓鸿主任的情绪流露。此时我的欣慰,倒不是因为听到几句褒奖的话,而是有感于他们领悟到了作品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意图。一个写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和满足的呢?
  丰富的感情作为一种本能,在我的正常需要里,形成了我的人生在坎坷和逆境中的双重压抑! 在用道德精神麻木自己的时代,和度日如年的苦涩中,短暂的人生,有时竟然漫长得真希望自己早点衰竭,以获得一种解脱。然而,戏弄我的上帝,偏偏让历经屈辱、磨难的心灵和伤疾困扰的身体,因为精神世界与遗传基因的作用,让我的心态始终像个中学生那样,总是年轻而充满着朝气、梦想,激情和永不倦刃的挑战精神。
  也许是青少年时的立志:随时准备献身于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侯和地方的承诺 (1968年我因此应征入伍,在福州和成都两个部队争相录取时,被县人武部保送到福建前线部队当兵) 还没有实现;也许是在立志的同时,把爱情献给为公伤疾的女青年的愿望 (见当时我在部队以信函咨询有关情况时,一个叫袁斌的区妇联主任1972年1月19日给我的说明事实的回信) 在我苦难的妻子身上还不够完善。因此,一种心态抑或个性,使我的作品不是带有纯洁的思想和激昂的情绪,就是面对事物赤裸而淋漓尽致地直抒胸意。致使读过我的作品而第一次见到我本人的读者,他们总是这样说::“哎哟,唐先生,我还以为您是个小青年呐!”我说::“都成了小老头啦!” “那您的作品很年轻。作品是人的感情自然的流露,除了说明人品,也是真实反映人的心灵年轻和心态状况的一种见证。”
  对此,我常常只是笑笑而巳。
  回想生活的历程,从在部队每天自觉地全力于18小时的工作和学习,在执行任务中负伤和积劳成疾,曾被誉为“活雷锋”,到退伍后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曾被油田树为标兵;从用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创建的,每隔十年左右,人生和事业就有一次得到社会承认的更新和成就(工作50年未犯任何错误、未受任何处分。)到用行为精神记录下的道德意识、生活观念和心灵的痕迹而走进诗人、作家的行列:有哪一滴奉献的汗水和血液,不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有哪一次面对那些直接得没有理性的伤害和屈辱时地忍受与抗争,不使感情及其载体——身躯和心灵伤痕累累,血泪斑斑?!除了源于热爱生活、执着这块士地而情感出的雄心壮志、勤奋刻苦和坚定信念,谁给我洗涤血汗的清泉和港湾?除了源于正直、忠诚和善良的感情,慰我心灵、抚我创痛,谁给我启死回生于屡遭阳光中的风雨,长期被困在一种无助的、形如推着独轮车上山地攀登和跋涉的精神“孤旅”中,仍不改初衷地寻找本质阳光的梦想,以及表现在理想与现实反差出的十字路口的、那种择轻松和实惠的本能跟随而不顾,执着社会和生活所需要的、与沦落向背的人格、勇气、尊严和力量?!
  一个人内心的强大磁场,始于大爱、博爱的行为精神,在穷尽环视和竭尽渴望不得不在自己的手臂、胸膛、肉体和生命打主意,作为代价一搏的民族深厚、深沉和深刻的感情凝成的意志、气质和责任感,蓦地托起时间紧迫而沒有支点的炸药、飞身扑向扫射中的机枪掩体和岿然于潜伏时的熊熊烈火、毅然跃入零下30多度的冰窟窿;以及面临并且承受老虎凳、竹签、辣椒水、电刑时负载起生活,信仰和追求的肝肠寸断的感情。在判断方式与标准因头脑的乍热乍冷发生改变的环境,几经伤害与悲壮中默默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求真、务实”于国民的忧患与举措的感情人生,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坚韧、顽强与残酷——太多的触境伤心,不能不让人感到欲望的浮躁,如浮华、浮夸一样的令人唇亡齿寒。   作为七情六欲正常的人,其实我的感情并非一直都很坚强。也有脆弱的时候: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的不被承认和需要,本来就是平头百姓的我,也许早该放弃执着和追求,回到大众生活中去;以彻底放松的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改变长期生活在自已一生不懈地努力,逐渐形成的与自身的境况不相适应的一种“思想在高处,尊严在底层”这样一个落差的空间,遭遇那些腐败堕落分子的行为导致的阴暗和“人渣”散发出的膻腥形成的屈辱、磨难和悲哀!以致什么事情都会在我这个连本份话都不善于说的弱者的面前发生……又必须默默地承担;并忍受着无处倾诉和渲泄的郁闷去艰难地奋斗、挣扎、寻找与拼搏。却又因为人与人之间生存的氛围、不得不去贬抑自已而强行适应的尴尬和蹩脚地活法,来获得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安宁的环境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然而,要真正这么做,从感情上来说,还真有那么一种莫明的不甘。
  啊! 感情——如血液、精气和骨髓般的体内能源;因先天的拥有与后天的培养,深藏在体
  内和梦中,泄露在外表和言行。它是甜美的,也折磨人:沉重起来,刻骨铭心;逢凶遭难,肝胆欲裂! 学会把握自己的感情,在生活中找准对应物。这时,带有感情的汗水、泪珠和血液,在付出或奉献的过程中,会因为心灵阳光的哲射而晶莹,人性血色的对照而鲜艳。容易让人平庸、使心疲倦的物质生活,也因此有了缠绵悱恻地牵挂,一厢情愿的承担和永不乏味的回想……
  2002年5月18日于潜江曹禺故里
  2012年7月改于深圳和莞城图书馆
  作者简介:唐本年,198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连续六年在《绿风》、香港《大公报》发表组诗,在《金融时报》、《中流》、《芳草》、《青年作家》和《香港诗刊》、《当代文艺》,以及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发表作品;并被《诗选刊》、《参考消息》选载。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文化报》等征文中(分别获诗歌、散文和通讯二等奖、银奖);在《芒种》、《星星诗刊》、《诗神》、《诗歌月刊》等征文中70多次获奖;参与“1999·济南全国书稿大展” 获二等奖、即(首届“海东诗歌奖”);2004年曾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国新闻》社、全国政协《纵横》杂志全国征文一等奖,2006年获宁夏银川“嘉源绒业”杯“为党旗争光彩的人”大型报告文学征评金杯奖】;并入选《中国诗典》、《中国当代诗歌精品选》、《中国散文大系》(军旅卷、抒情巻)等多种选本。曾被部队誉为“活雷锋”、 被油田树为标兵;(而又一生命运坎坷,抱病自强不息、奋斗和奉献不止。)从中国工商银行退休后就职在中国平安金融集团公司深圳分公司。
其他文献
1.  你以何重心灵不追求高尚而岁抵百年沧桑  你以何种神秘不追求长寿而永活世人心房  崇仰文明的人们是在注释真理么  不能自由地生存是否该自由地落殒  平静地对待苦难是承天景命的缘起  用打折的灵魂建桥筑梁能否连接五湖四海  超拔不羁的哲人是否也曾在长城拾起千年的哭泣  远古那律动的生命体何时不再泪洒天堂   2..  凡人以家为家贤人以国为家圣人以四海为家至人的家在哪里  律己时要进待人时要退
期刊
村民牛大路五年前死了妻子,至今还没有续上“弦”。大姑娘小寡婦倒是相看了不少,但都是人家嫌弃他而未成:有的嫌他身边有个孩子;有的嫌他模样不中看,又矮又胖又黑,还满脸红疙瘩;有的嫌他经济条件差,生活拮据;有的嫌他“素质”不怎么样,粗鲁笨拙而又有些傻里傻气……他十分沮丧和伤感,成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情绪低落到极点。  他有个邻居叫王强,婚姻上还不如他,三十多岁了,还没闻过女人味儿。谁知王强最近却忽然娶
期刊
王有宝和王有贝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俩从小就没有了父亲。  辛勤操劳一生的母亲把他俩抚养成人后,又不幸驾鹤西去了。母亲的病来的急,临终前,什么话儿也没留下,只留下两问破房子和一个常在母亲枕边锁着的百宝箱。  在遗产分配的问题上,平时情同手足的亲兄弟,这回是撕破脸皮,争吵不止,谁也不让谁了。  王有宝说:“房子我一问都不要,我就要母亲枕边的百宝箱。”  王有贝说:“想的多美,母亲的百宝箱里肯定有金银
期刊
(1)一纸禁令后的思索  每逢新年春节到来之前,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都要例行公事,由上至下发出一连串禁令:不许给领导拜年,不许请客送礼,不许突击花钱,不许盛宴款待……总之,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罗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是,叫个真看看、查查,不难发现,这只不过徒留在空谈之上,并未起到多大煞风作用。能够认真照办、寸步不越、恪守章纪的,不过仅仅是些许人也,可谓百里荒漠的青树绿草,称得上
期刊
那一年我見你,总觉得是见到了一朵花儿,那么美,那么香,那么让人浮想翩翩。  一个上午让我产生了一辈子的故事。  我怕记不住你,在一万个故事里把你这个故事忘掉,在一种红尘里把最后的一页书去掉,我故意给你一个伤心的故事,让你学会了悲痛欲绝,相思肠断。  我让你先学会空虚,然后用我的笑脸充实。在这个世界里,我允许一个人和我想着同一样的事情,我想念她的时候,她就会想念我,我爱上她的时候,她就会爱上我。我痛
期刊
王桂生大学毕业后,几次去人才市场应聘,自荐材料投了一处又一处,都是石沉大海,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好运终于来找他了。那天桂生在超市正选购一双皮鞋,背后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蒋大叔,忙叫了声。蒋大叔原来住在桂生家东边,后来就由小镇搬迁到县城去住了,一直没回过小镇。桂生连忙叫道:“是蒋大叔啊!”蒋大叔笑着对桂生说:“贤侄,你不知道,我跟你父亲是最要好的朋友,你父亲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我因为是非农业户
期刊
最后一次与父亲分别是在一九六一年春节之后。  这年过春节家里特别热闹,原因是年底母亲因公事从二楼掉下来受了重伤,下肢瘫痪,经三个多月治疗已基本好转,能自己独立下地行走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父亲特别高兴,因为家里这么多孩子,事事还都要母亲操心,如果真不好的话,实在无法想象今后怎么安排。现在恢复了,父亲觉得有必要好好庆贺一番。  况且,今年又恰逢母亲五十寿诞,所以特别热闹一点。我从杭州大学放假
期刊
曾读过云南瑞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天冬写花的诗集《归真》,难抑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漫步花的世界》的评论(见《中国建材报》)。没成想,两年之后,由著名乡土诗人王耀东写序的散发着清新油墨香的诗集《花落无声》又飞上了我的案头。  天冬的《归真》是写自然实界实有并赋予灵气传达意旨鞭恶扬善——用新声新韵写成的格律诗;而杨宝玉的《花落无声》则是以当下意识用新诗形式写成的略带忧郁、典雅、别具特色的现代诗。  大凡爱
期刊
那年,那同事凭着岳父是组织部长,一下子当上了我们局的局长。  当上了局长的那同事,便长篇大論地作报告。  植树节那天,他在会议室里读了一个多小时关于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讲稿。我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便出去小解,乘机买了一张《江汉平原报》来消磨时光。只见那报纸副刊上有篇题为《话》的闪小说,我立马便读。其中有这么两句我特别感兴趣:领导的话,你得听;要是不爱听,你也得听!看後,我不免好笑,心想,难道是圣旨不成?
期刊
天气温暖的时候,或薄暮十分,或月上东山,或曙光初照,窗外的马铃声会翩然而至。欢畅如歌,如春天的细雨洒向原野,唰唰唰唰……  每当铃声响起,我总是屏住呼吸,支愣着耳朵,全身心去追随聆听,似乎迎接一个神圣的节日。  凭感觉,这应该是一辆景区的马车,但总舍不得去看。于聆听中独享着这份天籁,在想象中让美好延伸。那马儿的碎蹄或许早已消失在路的另一端,耳边的铃声却依然萦绕,经久不散。  铃声中浮起中学时代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