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话“奈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kne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古《鸿门宴》,万年议“奈何”。
  《鸿门宴》中,刘邦给人最深刻印象的对话就是“奈何?”“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于是读者看官便据此认为刘邦是一个毫无城府,全无主见的无奈之徒,他能够从新丰鸿门咸鱼翻身,奔向大海除了项羽愚钝,项伯张良樊哙相助以外,纯属侥幸。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
  必须承认,司马迁在描述刘邦发问的时候,使用的词汇是有区别的。从他的这一再三重复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其心理活动和鲜明个性。
  当张良告知他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大惊,“为之奈何”脱口而出。刘邦面对突发事件,颇感意外,马上问计于张良“为之奈何”,展示了其虚心求教的性格。
  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时,刘邦回答后,依然急切地说“且为之奈何”。这表明,刘邦遇事善于抓主要矛盾,不管是谁出的“馊主意”,事已至此,不是追究的时候,“还是说一说怎么办吧”。
  当刘邦想逃离鸿门时,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第三次说“为之奈何”。此时的刘邦,是真的不知怎么办从而征求樊哙等人的意见吗?刘邦做事也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从他对如何逃离都有一套完整的安排:命令张良留谢,且吩咐“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只带四个随从“道芷阳间行”来看,显然不是。而他“为之奈何”的疑问,只是想得到一个妥当的“善后”而已。做事周密,思维严谨,可见一斑。
  据此,我们从《鸿门宴》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
  一是坚忍克己,为了兄弟们共同的事业不惜赴汤蹈火的精神。身赴鸿门,犹如鱼肉置于砧板,刘邦不是不知道,但是力不及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屈尊冒险又何妨?
  二是不耻下问,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正确意见发挥到极致的智慧。仍以“鸿门宴”的故事为例:项羽打算偷袭刘邦,项伯为报张良救命之恩连夜送信,刘邦的确大吃一惊,惶惶不安起来。不过当他冷静下来后,不仅直接面见项伯,谦恭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当面解释,而且借题发挥,结成儿女亲家。那种通俗,那种平易,那种家常决不是张良能够想得到的。
  三是遇事冷静,决断果敢,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刘邦先行入关后,由于内奸曹无伤告密,加上范增煽风点火,项羽勃然大怒准备攻打刘邦。泰山压顶,刘邦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沉着冷静下来与众谋士商议对策。先是当机立断笼络项伯;再是深入虎穴,新丰鸿门亲自谢罪;还有鸿门宴上听项羽说出是曹无伤告密后,表面不动声色,而回到军营就立即诛杀叛徒,为他将来宏伟大业消除了隐患;最后是赔礼完毕,紧张宴会气氛稍为缓和,刘邦便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借口“如厕”,完成了自己的“胜利大逃亡”。可以肯定地说,刘邦所做的这一切,绝不是无知的“莽撞”,而是清醒的判断,果敢的选择。
  四是屈伸自如,大智若愚的自信。俗话说,满瓶子不荡半瓶子荡,雅语更有“大智若愚”的句子。我想,刘邦大概正是这种大俗大雅的人。“半瓶子”水之所以要“荡出来”,是因为生怕别人不知道,平庸的人之所以要耍小聪明,是因为害怕别人笑话他蠢。而刘邦是不必担心人家说他愚笨的,他的“奈何”的疑问里充满了作为最高决策者的大智慧。谁如果小看他,只怕要吃亏的。
其他文献
鉴赏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在古诗词教学时既要求理性的分析,也要求审美的体验,最终达到涵养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使得学生的文化品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作品
适应性训练1:材料作文rn话题:号召去帮助患重病的同学rn材料提供形式:汉语要点提示rn假设你是某国际学校学生会主席.你要写一封倡议信,号召同学们为一位得重病的高二学生Lucy
【活动背景】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孩子们的梦想,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每个人的梦想聚集起来,就汇成了明天的中国梦。然而,当今的学生有些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乌鲁木齐市重点高中、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的500名学生,并对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部分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是一部搜罗宏富、训释精当的口语词汇著作,对200余种唐宋史料笔记中出现的新词新义进行考释探讨,后附九十一条“语辞备考录”。对“语辞备考录”中“打
语文语文,“文”是第一的,“语”是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重“文”轻“语”,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在很多时候,把“文”看得十分重要,而把“语”给忽略掉了,甚至是贬
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是一门励志教育课,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课.可是,所选课文的篇幅都很长,通读课文需要很长的时间,更需要很好的耐性,更不用提要深入研
新年来临,我们讨论一下诗歌中的“新”和“旧”.在前人的诗里,或以为“新”不如“旧”,如:“画君年少时,如今君已老.今时新识太,知君旧时好.”或以为“旧”不如“新”,如:“
期刊
语文当前已经成为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大一门语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充分认识到当前语文发展的形式,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