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奇的另一面:思想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直以来以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闻名的戴维·洛奇,其实更是一个思想者。他总是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并在自己的小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应对这些冲突的方法即融合。
  关键词: 戴维·洛奇 冲突 融合 思考
  
  戴维·洛奇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同时也以文学理论评论家而闻名世界。然而,在这两重身份的光环的照耀下,人们忽略了洛奇其实还有着另一面,那就是思想者。至今为止,洛奇已出版了14本小说和15部小说理论评述和专著,国内外纷纷对其创作和理论进行了研究,其成果达到几百篇期刊评论和几十部专著,但是其研究重点大都放在了洛奇小说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或是他的文学理论方面,为数不多的对于小说内容的研究也只止于小说主题而已,未深入探讨隐藏在小说中洛奇的思考[1]。
  “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从不轻易展现它的内在含义,而是像乔伊斯或艾略特的作品那样,以独特方式使读者积极地参与,挖掘各种隐蔽的意义,这正是洛奇小说追求的目标”[2]。洛奇的小说正是如此,无论是他的校园小说还是天主教小说都体现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他以其独到的眼光,敏锐地捕捉到了校园内外和天主教它们各自的冲突和矛盾,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创作中。本文着重探讨戴维·洛奇三部小说——《大英博物馆在倒塌》(1965)、《小世界》(1984)和《美好的工作》(1988)表现的冲突和融合,以及隐藏在小说中洛奇对社会现状的一些思考。
  一
  文学批评传统上认为通俗文化是边缘的、俗气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化,而洛奇则向高雅文化提出了挑战并将不被学者认可的通俗文化融入了他的文学作品中。在《小世界》中,无论是场景的描写、人物的语言还是人物的行为、情节,都体现了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在小说中洛奇把这些学者绘画成了跳梁小丑,他们的语言和行为无关于学术而是名利,脑海里充斥的是与性、金钱等相关的东西,同时那些深奥的文学理论在他们口中也变得粗俗不堪,所有高雅的东西都低俗化了,正如批评家王晓渔说:“这本书给知识分子祛魅、去崇高。”[3]不仅如此,洛奇还融入了大量的爱情、性生活、一夜情、夜总会表演乃至脱衣舞等情节,并且借用了侦探小说中常用的悬念、绑架等手法,可以说,小说中的学者们不再是精英,不再是象牙塔里高高在上的圣人,“洛奇撕下了学术界的虚伪面纱,将学术界与平民世界放在了同一个水平线上,以调侃的口吻讽刺了这个小世界中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闻怪事。不仅如此,在作品中各种深奥的批评理论已悄悄地、戏剧化地融入世俗,与民间最卑微、最低下的事物结合在一起”[4]。
  然而,这些冲突都是表面现象,洛奇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而方法就是融合。《小世界》成书之际,正值西方社会处于多元文化主义之际,通俗文化甚嚣尘上,而且,在电视、传真机和飞机等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学者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校园之内,因此,通俗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洛奇意识到社会上这两者的冲突,并在他的文学世界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冲突的想法和理解。洛奇把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糅合在一个文本之中,并指出应该废弃二者之间的鸿沟,打破二者的界限,取消高低贵贱之分。《小世界》在人物自身、故事结局等方面,甚至整本书都是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完美结合。作为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作家,洛奇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他的理想,他希望改变学者们对通俗文化的偏见,认为在校园小说中融入通俗文化并不是反对高雅文化,并指出应该跨域二者的界线,携手并进。“真正优秀的学者小说还应不止于此,学院与社会息息相通,作家应当通过揭示他最熟悉的知识分子群体,进而批判地反思当时的社会现实;应当通过考察知识分子的人生旅程,进而反映整个人类生存状况,这就不是任何一部学者小说都能做到的了”[6]。虽不敢说《小世界》做到了这一点,但洛奇也确实在履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在他的小说中尽可能地反映社会现状,期盼文学能担负起治疗并改善人类的责任,并把自己的思想贯穿于小说之中,以求使人们能掩卷沉思。
  尽管戴维·洛奇在《小世界》中极尽嘲讽之能事,对这些教授们大加揶揄,但并没有刻薄地批判,毕竟洛奇本身也是这些学术活动的参加者之一。小说中写出了知识分子的人性弱点,这种自嘲、讽刺的智慧是很可贵的,但他从未失去对于知识分子的信任和学术界未来的希望,而是在内心深处深信相信学者们能担负起改变现状的重任,呼吁他们能引导社会责任感的方向,改善社会的精神面貌。从表面上看,洛奇笔下一场接一场的“国际学术会议”似乎成了教授们公费旅游和享乐的借口,而真正的学术活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其实不然,这些会议仍然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学者们交流心得的一个重要方式。在书中,正是因为一次会议,几个思路堵塞的学者重新获得了灵感,并重拾写书的能力。
  二
  如果说《小世界》的焦点是学术界的话,那么被称作“英国状况小说”的《美好的工作》则真正跨出了校园的院墙,展现了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隔阂。这二者之间相互的疏远、轻蔑甚至是敌对态度早已有之,如查尔斯·狄更斯、哈代和劳伦斯都曾在作品中批判工业文化。二十世纪,工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多种多样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同时,由于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为高校的建设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各种高校的繁荣可谓是盛况空前,然而到了七八十年代,英国经济衰退,高校开始入不敷出,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之后,更是大量削减高校的财政,并且鼓励院校结合地方产业来筹集资金,二者之间的冲突也变得更加显著。洛奇本身曾是伯明翰大学英语文学系的教授,见证了战后英国高等教育的起伏,对于工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之间的误解和隔阂亦十分熟悉。《美好的工作》正是映照了这一背景,由罗宾和维克两人分别代表了校园文化和工业文化来阐释这种冲突。
  由于一项旨在增进高校与工业界之间了解的所谓“工业年计划”,罗宾,鲁米治大学的临时讲师,被派到基·普林格尔铸造厂厂长维克·威尔科克斯身边当“影子”。两个人不同的身份、生活环境和文化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二人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二人互相不理解甚至蔑视对方的工作环境和价值,以至于关于双方文化的口舌之争不断。然而,洛奇在小说中真正想表达的是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因此罗宾和维克在相互摩擦中,渐渐接受并理解对方的领域,连话语都开始打上对方的烙印,甚至他们都曾经互相帮助过对方。可以说,在二人冲突的背后,隐藏的是二者的对话、理解到融合。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学术界打造的“象牙塔”已不能为人文学科提供保护,为了生存下去,学者们必须再次踏进现实世界,学术界也必须向工业模式学习,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有机会向社会传递智慧并重新融入现实世界。无论是从墙外的资本家对知识文化的需要出发,还是为墙内的学者的生机着想,都必须挣脱“象牙塔”的束缚。此外,经济的繁荣反过来也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这就是洛奇构造这部结合校园和工业的小说的原因,因为只有经济领域和人文学领域共谋发展,二者才有可能取得巨大的进步。所以,洛奇安排罗宾在小说结尾时谢绝来自美国的高薪聘请留在英国,进而资助维克的新工厂,“她希望将人文精神带进工业社会……就是因为她有着‘只有结合起来’(ONLY CONNECT)的理想。她这样想象着她的乌托邦:让满身油污的工人和工厂管理人员来到风景如画的校园”[6]。这样的结尾其实正是洛奇的意图所在,他不希望这些学术精英们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蜗居在已不再坚固的“象牙塔”内,凌驾于民众之上。社会的进步需要学术精英放下架子,消除那种普遍认为大学就是“象牙塔”的旧观念,真正与社会融为一体,只有这样,学者们才能走出高高的围墙,越过校园和工业之间的沟壑。这部小说正是通过罗宾与维克间相互冲突到融合来促使企业界与文化界联姻,借以达到既使企业文化形成,同时又给文化界带来新的生机这样双赢的结局。
  三
  戴维·洛奇出生于天主教之家,自小便对天主教教义耳濡目染,随后更是时刻关注天主教教徒的生活问题,尤其是二战之后,“上帝死了”的流言四起,天主教教义也不断遭到世俗的质疑和挑战,教会虽然召开了梵蒂冈二次会议来应对这些变化,但对于教徒们十分关心的节育问题却没有解决。教会认为夫妻间房事的任务就是孕育下一代,并禁止采用任何的避孕药物,而是推荐教徒使用并不安全的“安全避孕法”即周期性的性节制。洛奇正是看到在苛刻的教义之下教徒们的焦虑,把自己的理念书写进了《大英博物馆在倒塌》,通过书中主人公亚当一天的经历来探讨天主教教义和现实生活的矛盾。
  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典型的六十年代初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会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然而教廷唯一允许的节育手段——安全期或者节律避孕法使年仅25岁的亚当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更糟糕的是芭芭拉的月经没有按时到来,预示着他们很可能要有第四个孩子。三个孩子已经让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芭芭拉的可能再次怀孕更是让亚当身心饱受折磨。书中将亚当描绘得笨拙不堪、出尽洋相外加倒霉到家,虽说有些喜剧性,却也是天主教徒们在教义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的写照。
  然而,洛奇意在借助于这部小说传达自己对于这种冲突的看法和解决之道,那便是融合。亚当虽然穷困潦倒,但在诱惑之前不曾违背天主教教义;虽然抱怨天主教节育教义的不人道,但和妻子时刻遵守着;虽然教会带给他的是痛苦,但他执意遵从教义,至少内心可以得到丝毫的安慰。就在他狼狈之极时,洛奇派出了一个美国书商来解救亚当——提供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亚当高高兴兴地回家,重新觉得生活有了盼头,同时她的妻子也确认没有怀孕。尽管这样一个尚算欢喜的结局只存在于洛奇的小说中,却是洛奇对于现实的天主教教义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的一种融合的态度:面对这种冲突,人们既不应该盲目地遵守天主教教义,又不应该将其抛弃,或不再信教,或抛掉人类中向善的本质。即使对教规抱有怀疑,教徒们也不应该放弃希望,而应勇敢地面对生活,努力协调与教规的矛盾,创造美好的明天。
  再者,洛奇虽然通过亚当的烦恼对天主教会关于禁止人工避孕的教规进行了嘲讽和抨击,却是他对于天主教教廷的呼吁。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他呼吁教廷能考虑到信众的感情和需要作出一些适当的改革,能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世俗生活的渴望,关注他们那早已疲惫的身心。同时,他也期待教廷的改革能减轻人们生活的焦虑,摆脱人类劣根性的束缚,给他们提供一个精神港湾,而不是一味地提高上帝的权威性,把人类置于一个渺小的地位。洛奇心中的天主教教义应能够好地协调教义和现实生活,使教义更加人性化,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如此,宗教的神秘将被驱散,上帝将走进人们心中,天堂也将重现人间。也只有教义满足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要求,天主教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洛奇从人为主义观点出发,重新审视了天主教教规,试图做到教义和教徒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对话和融合。
  四
  洛奇非常善于观察和认识社会中的种种冲突,并在小说中寻找自己独特的出路——融合。无论是《小世界》还是《美好的工作》或《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洛奇都给出一个虽称不上圆满却皆大欢喜的结局,由此可以看出,洛奇并无意抨击或批判社会问题,他只是善意地愚弄和嘲讽;他想传达的不是冲突,而是如何面对甚至解决这些冲突。可以说,洛奇的小说是他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语境下对人们当前生存状态所作的思考,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顺应了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求,不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而且对解决由于文化、种族、宗教差异所导致的各种冲突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参考张艳蕊.二十年来我国戴维·洛奇研究综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118-121.
  [2]阎小青.苦恼人的笑——评戴维·洛奇的《大英博物馆在倒塌》[J].长江文艺,2003,(10):66.
  [3]转引自丁丽洁.十五年后揽镜自照——《小世界》重译本引热议[J].文学报,2007,(02):1.
  [4]丁威,张荣升.从“校园三部曲”看戴维·洛奇的文化融合思想[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
  [5]孟冰纯.学者的罗曼司——《围城》与《小世界》比论[J].当代外国文学,1999,(02):163.
  [6]罗贻荣.“英国状况”小说新篇——评戴维·洛奇的《美好的工作》[J].国外文学,2002,(03):123.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格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人的魅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处不有。魅力是一种对人的吸引力,是一种能够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和能力。幼儿教师的魅力在教学中的展示,在幼教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幼儿的情感具有独特性和单纯性,它常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常为周围人的情绪所影响,所感染。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并且很不稳定。幼儿身上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幼儿学习的模仿
摘 要: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1999)是美国新好莱坞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风格导演,其电影创作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达到高峰。他的电影因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消解了类型片的划分,并因其中博大深刻的电影观念、现代反叛的表现艺术而被奉为一代灵感大师。本文从电影作者的风格入手,结合电影文本,从叙事主题、视听语言等方面逐一分析,从而整合出斯坦利·库布里克独有的荒诞风格与表现,借之窥探这位电影大师内在的哲学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有效性依然不明显,与学校、教师、教材三方面构成的教育环境忽视审美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无关系,而这也正是当前隐性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发挥隐性课程对审美教育的积极影响,减少隐性课程对审美教育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有效性 潜移默化 隐性课程 积极教育影响力  新课改以来,
摘 要: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受地域间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歌谣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本文立足传统,依托区域文化的研究,使河南筝与山东筝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从文化入手,可更好地理解筝乐特性、把握筝乐的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是在怎样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从而对河南、山东传统筝乐的
摘 要: 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认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高校思政课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方法    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摘 要: 苏州作为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人间天堂自然引得众多游客趋之若鹜,但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纪念品却存在着长期滞后、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苏州旅游经济效益。如何针对这些现状丰富苏州水乡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新的纪念品种类,设计更具有时尚元素与苏州特色的纪念品,已经成为当前苏州水乡旅游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作者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箱包为例,积极探索苏州水乡服饰类旅游
摘 要: 幸福不仅仅是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教育过程的体现也同样重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幸福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本文以苏北农村棘荡小学为例,探寻目前苏北农村在幸福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苏北农村小学生幸福教育的有效推进。  关键词: 苏北农村 小学生 幸福教育  一、幸福教育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要注重过程,更要以追求幸福为最终目的
摘 要: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鸦片只是打开市场的一种贸易工具。战后,通过签订一系列合约,英国获得了设想好的利益,但鸦片输华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本文通过对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鸦片输华的数量的分析,探究英国不断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以及鸦片的持续输入对中英两国的影响。  关键词: 两次鸦片战争之间 鸦片输华情况 原因 影响    1839年6月,林则
摘 要: 封建压抑的时代,时代之下必然的家长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正常婚姻实践的可能性,哪怕是一时俊彦陆游也抵挡不住与表妹唐婉凄怆的爱情终局。时人乃至后人过多地添饰陆游头婚的悲剧,而忽视了陆游继配王氏的存在。混沌蒙昧抑或睿智开化的岁月中,冲淡平和,怜取眼前人是我们解释历史,对待现有生活的应有态度。  关键词: 陆游 爱情悲剧 精神存在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
摘 要: 《雷雨》毋庸置疑是曹禺最杰出的戏剧作品,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它的主题多义性历来众说纷纭,与此相联系的,作品主人公是谁的问题也莫衷一是。本文试图通过作者曹禺对社会现实的个人探索、创作初衷、“雷雨”性格、戏剧文体的客观性要求等方面论证蘩漪作为《雷雨》主人公的合理性。  关键词: 《雷雨》 主人公 蘩漪  《雷雨》是中国戏剧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曹禺个人也凭借这部作品而一鸣惊人。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