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廊道休闲游憩景观的设计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都市三环路绿道及休闲游憩景观的建设发展迅速,让城市有了新的面貌,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新的体验,能让人们在一种更加绿色低碳的空间中游憩、生活。本文对成都三环路绿道系统进行空间结构、景观功能、低碳可持续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基于休闲游憩景观的成都三环路绿道系统设计的策略。希望此次研究能给其他城市的绿道发展休闲游憩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景观廊道;游憩景观;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1 绿道概念
  绿道被定义为线性开放空间,有游憩用途,由自然景观如河岸、溪谷、山脊线,铁路沿线,运河及其他风景转变而来[1],是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自行车可以进入的一条自然化的景观线路。绿道还是将当地及周围的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历史景观遗址或者一些聚落连接起来的开放空间[2],也是一些局部的公园道或绿带。
  1.1 绿道的空间结构
  绿道是线形绿道空间,它包括自行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同时配有停车场、休息站、公共车站、码头、旅游商店等配套设施,供人们游憩,还配设绿化带,其有宽度,起缓冲作用。绿道多沿着河边、溪流谷底、山脊、景观道路等自然或人工廊道建立,绿道内设有能让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3]。现在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比较成功的实践。
  1.2 绿道的景观功能
  建设绿道需要串联城市内各个节点,如历史遗迹、公园、文化设施、人口密集区、自然斑块等。绿道可以扩大城乡的绿地面积,加强多种生物之间的交流,恢复以及保护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改善生态,美化城市,所以在绿道建设时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其他的景观元素也应该着重考虑,绿道的美观实用性是能否吸引人们游憩的重要因素[4]。它在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让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得到发展,人们也可以在此空间中相互交往,在闲暇时游憩,大大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生活品质的飞跃。绿道的建设还能起到改善整个城市空间环境的作用,增加绿化面积,能让城市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1.3 绿道的低碳可持续性
  低碳可持续需要我们爱护环境,减少污染源,减少污染的排放,城市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绿道是一个绿色、健康、开敞的廊道系统,要加强人工廊道、人行道、骑车道、公共交通道之间的联系,减少碳排放量,通过绿道的建设实现城市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2 成都市三环路绿道系统
  2.1 规划背景
  成都市三环路于2002年10月正式建成并通车,于2011年9月整治完成主车道路面。但是几年过去了,三环路没有得到系统性改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三环路在成都市的交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能够快速转换车辆的主要通道,也是成都市天府绿道的重要部分,发挥着诸多的城市功能。所以需要对三环路进行扩能提升改造,三环路绿道的建设被纳入成都市2011年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在2017年3月,三环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启动。
  2.2 定位与目标
  作为成都市2017年最大的道路扩能提升工程,成都市三环路52公里的扩能提升工程目的在于改善交通,同时提升绿化景观设计水平。《三环路绿道设计方案》正式出台后,成都市三环路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三环路的东南西北四段将由不同的景观组成,到时候三环路整段花草树木都将变得十分齐全。整改工程对三环路的乔木、灌木、花丛、草丛进行修剪,提高绿植覆盖率,让三环路呈现出五颜六色、芬芳四溢、绿树成荫、花海绽放的美景。朝海绵城市的方向努力,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绿地、更多可游憩的路线。
  2.3 规划内容及现状
  绿化景观工程于2017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完成65公里绿化景观优化、非机动车道和绿道贯通改造工作。熊猫绿道的建设也在2017年2月正式开工,计划在12月底完成一期施工。三环路凤凰立交与川陕立交之间约1公里一标段的绿化景观已经正式向市民开放,二、三标段正在建设当中。
  3 公園城市下成都市三环路绿道系统分析
  3.1 空间结构实践
  相比改造之前的成都三环路绿道,现在的成都三环路绿道在空间上与外界交流更加深入。成都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启动后,之前的人行道改为机动车道,而人行道将在拓宽后的绿道里。并且三环路上原先的几条断道的辅道也将被打通,从而实现三环路辅道全体贯通。这样改造之后,绿道就与交通道路、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相比邻。人行道在绿道之内,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让他们有一个安静的休闲空间。三环路绿道还与天府路绿道系统相连接,熊猫在三环绿道中,三环绿道是天府绿道系统中的一个节点,通过三环路绿道的连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空间纽带。
  3.2 景观功能实践
  3.2.1 保护生态环境
  绿道能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净化空气,自然环境的生态过程得力于它的维护,这些是绿道的主要生态功能[5]。成都三环路绿道的建立连接经过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龙泉区、成华区这些成都市中心区域。三环路沿线绿化面积将近180万平方米,而绿化的重要地点是三环路的各个立交桥处。绿化的方式新颖,三环路沿线的绿化以乔木及多种时令花卉为主,老成渝立交桥处的生态群落景观里有供行人游览的步道,种植多种乔灌木达到城市森林的效果。在这9.8公顷绿地中,有两个环形绿地。三环路上绿树红花生机勃勃,宛如一个生态大花园,使得三环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十分和谐。
  3.2.2 提供游憩的空间
  休闲社会将是一种流行趋势,特别是在大都市区里,绿道主要承担了现代休息功能。绿道的休闲游憩功能被调查证实,休闲功能大约有75%的使用者,20%的使用者需要游憩和通勤的功能,但通勤功能的使用者低于7%[6]。成都三环路的绿道在改造前能够让人进入步行和骑车的道路非常少,但从2017年开始,三环路进行景观绿化扩能提升,在三环路沿线绿道内建立了可供行人及骑车者进入的道路。此外还建立了长度约为100公里的熊猫绿道,全线结合熊猫元素主题与特色植物,打造19个景观节点,同时打造八片特色植物林,分别展现“繁华闹春意、芙蓉织锦绣、清香溢满林、金果缀枝头、幽簧通绿径、竹艺展诗情、彩林绘蜀韵、碧郁满蓉城”等八类植物风貌。在绿道内设置熊猫主题篮球场,雕塑小品、绿体植物雕塑、模纹熊猫等园林景观,为游客及市民提供一个游憩休闲的空间。   3.3 低碳可持续实践
  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低碳出行、低碳生活。要想达到低碳可持续就应该减少碳排放量,降低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成都三环路在扩能提升工程前没有大容量公交专用道,此次工程会设置大容量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设置之后公交的行驶将十分通畅,减少拥堵的状况,得多数人会选择公交上下班,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在绿道旁边也会设置自行车租赁系统,一排排的自行车将为行人提供便利。三环路熊猫绿道构建“轨道+公交+自行车+行人”绿色慢行交通体系,与周边25片社区绿道互联互通,与45个地铁接驳转换点,方便市民出行,实现低碳环保。
  4 公园城市理念下成都市三环路绿道系统建设的策略
  4.1 合理统筹规划绿道用地
  在城市现有的绿地和公园基础之上,选取合适的开放型线性空间进行游憩和生态化的整合,是一个经济高效的办法[7]。绿道应该和现有的城市绿地相结合,发挥恢复和增强地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反映城市景观布局的同时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规划建设用地,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控,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启动之后需要对机动车辅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加宽,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利用道路周边原有的老绿化带及空余、废弃的土地进行整合规划。
  4.2 连接各个节点并整合自然生态利益和人类需求
  人们最根本、最原始的需求,是指人们对食物、水分、氧气、排泄、休息等的需求,每个公共设施设计应该能够满足参与其中的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所以绿道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还需要以人为本。在设计绿道的时候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也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前的城市发展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在建设城市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他生物的生存需求。绿道将城市的各个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绿道的建设,将破开的各类景观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系统,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类需求。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增设公共服务设施,人行天桥等便民设施,将人行道融入绿带。
  随着绿色低碳生活口号的提出,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有所增强。在人们主动爱护环境的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应该主动配备相关方便出行且低碳的交通工具。在交通道路建设时,应该将公共车道考虑进去,大量使用公交这种比较低碳的交通工具,同时完善自行车租赁系统,呼吁市民多骑行,将低碳生活的理念切实融入居民的生活和出行之中。三环路上立交桥很多,因此某些绿道是断开的,市民出行很不方便,需要绕一个大圈。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因地制宜,据情况而定,在有立交桥的地方设立景观节点,增加方便行人通过立交桥的天桥。
  5 生态都市主义对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的启示
  5.1 绿道的建设要有系统性且人性化
  建设绿道的时候要设计规划好各种道路的功能。绿道中要有关键的景观元素,与城区的空间格局形成网络框。相关设施以人体工学研究为出发点,增强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让人们游憩的空间充满活力,使人们感觉到舒适,有安全感。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空间,一个宜人的场所,使其成为市民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沟通体验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增强市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更能够促进城市空间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8]。绿道是一个环城公园,它的建设要人性化,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公共开放型空间,服务各类人群。因此前期的设计,就应该将市民的意愿纳入其中,考虑市民的需求。依靠市民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绿道的相关配套设施,方便市民使用,让绿道真正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珍惜且能与他们产生情感沟通的场所。
  绿道的建设同样融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如成都市三环路的绿道建设就融入了当地的熊猫文化,是以熊猫为主题的绿道。每个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文化,绿道设计可以将这些历史文化纳入考虑之中,设计出一些旅游景观节点,既可满足当地居民的游览休闲需求,又可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
  5.2 倡導绿色可持续与强调生态多样性保护并存
  城市需要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城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减少碳排放量,构建“轨道+公交+自行车+行人”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在建设道路时增加公交车专用道,引导市民低碳出行,绿色、健康生活。绿道在建立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所建设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在设计之初要深入考察研究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要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相融合,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6 结语
  生态都市主义理念对各个城市绿道的建设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运用此理念对成都市三环路绿道系统进行分析,了解到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尤其注重绿道的空间结构、景观功能、低碳可持续性。总体规划时要考虑对已存在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满足居民需求,相互整合,力求生态都市主义理念能融合进现代的城市花园中。
  参考文献:
  [1] 周作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绿道适宜宽度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2-3.
  [2] 腾明君.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18-19.
  [3] 黄晶.社区绿道设计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中小城市社区绿道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6-7.
  [4] 李杨.城市型绿道功能评价及建设研究——以北京市环二环绿道为例[D].北京:北京农学院,2016:9-11.
  [5] 安然.浅谈美国绿道[J].山东林业科技,2011(06):110.
  [6]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09):09.
  [7] 金云峰,周聪慧.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03):4-12.
  [8] 张恒坤.以人为本理念在绿道规划设计中的研究[J].中华建设,2017(10):113.
  作者简介:尤志(1984—),男,重庆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14年Facebook(脸书)用20亿美元收购Oculus(傲库路思)以来,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化产品便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与VR相关的各种产业也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娱乐领域,VR的应用潜力巨大。在2018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中,人们戴上头显,穿上体感衣,就能进入虚拟的游戏世界,甚至一举一动都能在游戏世界中得到反馈,强大的沉浸感带
期刊
摘要:观花灯这一传统习俗历史悠久,这一习俗源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花灯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而秦淮灯彩又是花灯文化的重要分支。秦淮灯彩具有品种丰富、色彩绚丽、手艺精湛等特点,即使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南京政府還是每年都举办秦淮灯会,秦淮灯彩依旧发挥着自身的价值。本文以秦淮灯彩为例,对其发展历史、生存现状、工艺演变、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秦淮灯彩。 
期刊
摘要: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文明型国家,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百国之和”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全球化”浪潮来袭之际,由于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欠缺,很容易陷入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认同。本文从文化自信的内涵谈起,进一步剖析中国社会结构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系,进而得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回归  悠悠华夏,浩浩汤汤,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出了许多优秀传统文
期刊
摘要: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强行涌入中国,这对中国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西洋音乐的传播也使中国近代音乐思潮开始躁动,音乐批评思想的产生激发了人们对传统封建礼乐的反叛意识,人们提倡引进新学,并对音乐教育进行反思,给之后的音乐发展带来重大了影响。  关键词:音乐启蒙;反叛意识;引学创新;音乐教育  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使国家的大门被迫大开,与此同时,大量的外来文化也从各个领域涌
期刊
摘要:戏曲作曲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戏曲音乐专业作曲制度的出现使得作曲家在传统音乐程式的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类型非程式的创作,相较于传统的“旧瓶装新酒”的“套腔”模式更好地诠释了剧目主旨。京剧音乐的程式性特征显著体现在唱腔和板式两个方面。作为新时代的京剧音乐创作者,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对剧中人物的直观感受和理解表现在旋律的创作上。在当代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变化显著,简单“套腔”已远远满足不
期刊
摘要:人类在上古时期具有原发本能意识和灵性思维,其文化价值和行为具备趋同性,并不像后世那样趋向地域差异。曾经一度盛行的广泛且普世的“天人文化”有一套原始的造物观念体系,充满神性思维和象征性,符合上古先民们的“巫术时代”特征,可运用“形与象”对应关系演绎。先民们的智慧行为给当今物质与精神文化留下遗痕,现今的学者可遵循人类原始思维特征进行追溯推导分析。其中,先民对生殖和繁衍的追求向往导致大量创作造物皆
期刊
摘要:农业生产是人类最基础的生产活动之一,对农耕文明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农业呈现多功能发展的趋势,目前集游玩、体验、住宿和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型农业项目广受青睐。本文以南京八卦洲农业嘉年华为切入口,分析农业嘉年华模式中的农业景观设计。  关键词:农业嘉年华;景观设计;八卦洲  1 研究概述  1.1 农业嘉年华的内涵  农业嘉年华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嘉年华与农业的有机融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传播企业在拓宽品牌市场的同时,也与传播受众不断产生新的冲突。时尚品牌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面临价值体系的差异、文化共鸣的匮乏等诸多问题,本文以“卡地亚”品牌为例,根据当前时尚品牌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提出时尚品牌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时尚品牌;跨文化传播;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
期刊
摘要:华中鲁艺是一所在战火中诞生的艺术学府,其感战争之所需、发文艺之先声、走群众之路线,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文艺干部人才。受战争所限,华中鲁艺的创办时间不长,但它以新的名词、不变的精神、更迭的教育理念启示后人。经历史梳理,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在延续的基础上作出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华中鲁艺教育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坚持文艺为大众服务,培养文艺人才,可视为艺术教育者一以贯之的教育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绿化渐渐开始普及。本文罗列了一些常用的室内花材设计形式,以淮安市国联奥体明都酒店为例,分析室内花材的常见设计形式,给出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室内绿化;室内花材;设计形式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1 基本情况  国联奥体明都酒店位于淮安市通甫路与富城路交叉口,淮安市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