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名为姐姐的大山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成长的漫长岁月里,有座名为“姐姐”的大山把我压成了乌龟,以至于不得不长出坚硬的壳,来背负这份压力,防止壳内的躯体被轻易划伤。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对这话的体会算是深入骨髓,毕竟我身边不仅有“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优秀的“自己家的孩子”。在比较中,大人们总习惯挑近的比,等级从邻居的好孩子,到同龄的堂表亲戚,再到自家孩子的兄弟姐妹节节攀升……
  独生的孩子是感受不到这顶端的等级了,而我,家里有两个出类拔萃的姐姐,她们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读书好,小学、初中都是全年级数得上的尖子生,考上全市的重点高中,最后再考上名牌大学,学业之路顺风顺水。我其实也不算差,没有全年级第一,也有全班第三,期末考也能拿些奖状回来。可以说,我丝毫不怕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可在家里我永远拿不到头等的褒奖。
  在这两座姐姐的压力大山之中,二姐的山峰要远比大姐的更巍峨。虽然大姐的峰也不小,但毕竟她大了我三个学阶,可比性已经不强了;而二姐就比我高一个年级,我可以掰着手指头一个不落地数出她从小到大的优点,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我几乎全程注视着她的背影,看着她跨过一个又一个的跨栏,姿态优美。
  更要命的是,我和她长得几乎跟双胞胎一样。有多像呢?像到幼儿园放学时老师都会把我们俩的书包拿错;像到在广场看表演时身边的陌生阿婶都会忍不住问我们是不是双胞胎;像到几乎所有教过二姐的老师,在看到我的第一眼都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我作为妹妹的身份。于是悲剧来了,他们会说:“你姐姐英语从来就没有掉过90分,你怎么就不及格了?”也会说:“你姐姐每年都是班长和大队长,你怎么连个委员都不是呢?”还会说:“你姐姐文艺汇演10个节目她占了5个,你怎么就在台下看啊?”甚至,他们连我的交际圈也要插一嘴:“你姐周围都是学习优秀的人,你怎么净跟那些半吊子玩儿?”
  因为啊,半吊子朋友们不会说我差,不会拿我比,他们也有好的心性,只是学习不够好而已。
  倘若这座大山只压在我的龟壳之上那还好说,但是后来,我发现这压力已经渐渐侵入我的内心,内外夹击,差点儿把我压碎。
  那是在上了初中之后,我和二姐读的是同一个私立初中,学校师资优秀,同学也是通过考试挑进来的。原本我以为以我的水平,在班里至多是中上游,没想到一两次月考,我竟都名列前茅,不由得信心大涨,在初一、初二期间成绩排名甚至追上了二姐。再没有老师拿我们俩比较高低,我听到的更多是“两姐妹都很不错啊”的褒奖。眼看形势一片大好,却在初三那年,第一次小测我的成绩就掉得很厉害,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让我好好思考原因。那时我在家的阁楼上一边收拾姐姐留下来的学习资料,一边思考着各种可能。
  二姐中考考了个全区第一的成绩,跟大姐一样到全市最好的高中就读,这肯定是压力之一;相比我的中考,家人更重视正准备高考的大姐,这也是压力之一……
  收着收着,我看着手上的两份卷子,突然愣住了,这两份初二期中考的卷子,一份是我的,一份是二姐的,上面的题竟然八九不离十,只是换了顺序。那一刻脑子里冒出的猜测让我浑身近乎冰冷!我翻出了所有初中时还存着的卷子,和二姐的一一对比,心终于冷到极点,堆积了两年好不容易有些高度的信心,轰然倒塌。
  三人上学的费用不低,所以作为妹妹,在学习上我常重复利用姐姐用过的旧学习资料。小学时我和姐姐用的不是同一套课本,所以只能用她们的字典、作文书,但初中不一样,课本、练习册、周报都一样,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我通常都是拿姐姐的课本上课,将姐姐留下的卷子、练习册都遮掉答案做一遍。当时我还沾沾自喜,在别人上课都奋笔疾书记笔记时,我的课本上早已有了笔记,省时省力。但是我没料到学校在出卷上能这么懒,懒到让如今的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好成绩,都是拜自己提前做了姐姐的试卷所赐。
  初三时学校开始认真出卷,于是我成绩开始游动起伏,到最后中考,只考上了全市排名第三的高中。
  对比何其残酷,对我而言那个暑假简直天昏地暗,每个亲人都关心问候,将我和姐姐对比一番后,讨论重点又落到考上名牌大学的大姐身上。那时候仿佛整个家族都是欢喜的,只有我在黑暗的角落里呆着。
  高一融入了新环境后,没过多久就迎来了文理分科。对于文理分科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我们三姐妹在成绩上向来是理胜于文,但其实我对文史更感兴趣,苦于找不到学习方法,成绩一直不理想,所以按我的心理准备,肯定是选理科,但在拿到分科志愿表时我却犹豫了。
  或许,我能不能自己走一条姐姐没走过的路?
  或许,我可不可以不必再在姐姐身后,望其项背?
  最后我心一狠,下定决心选文科。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决定获得了全家的一致赞同,理由是这个全市第三的高中,文科其实和第一高中不分上下,拖学校水平的是理科,我的兴趣方向加上学校指导,或许胜于学理科。
  于是,高中三年,我在一个姐姐没读过的学校,读着姐姐没读过的学科,考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全年级第一,拿着我自己的奖项,最后考上了大姐就读的大学。一切一切,再没有“谁谁她妹妹”的前缀。
  高三时的许多夜晚,我站在校园内树下的静谧一角,借着路灯背着各种文史常识、地理知识,偶爾会想起初一、初二时,我也曾为了一场考试,背了一整晚的生物课本,配平了无数化学公式,可当压力侵袭、自信坍塌时,我却全然忘了自己曾经的努力,在压力之下认定了一个死理,便那样放任自己下坠。
  故而我时常庆幸,庆幸我有勇气给自己机会,去挣脱姐姐的大山,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编辑/李鹏修
其他文献
袁一湛:身为一名音协9 级、英皇5 级的钢琴大佬,你有啥感想?  崔天泉:还是有些自豪吧哈哈!毕竟我身边学乐器的人能坚持下来的不多。提起音协9 级还是有那么一丝遗憾。10 级报考了3 次,第一次忘去了,第二次没准备好,第三次发挥失常了没过。现在因为学业比较忙就把这事儿给耽搁了,还是有点儿小遗憾吧!至于英皇5 级我感觉是蹭着边过的哈哈。当初准备得比较匆忙,上台的时候还弹错曲子了,但好歹过了5 级,还
分享人:酒精过敏  前言:酒精过敏喜欢的人,别人喜欢叫他大师哥,她喜欢叫他果子学长!  所以人物是我另起了名字,但故事是真实的。她是唯一一个我在听故事时,没有插嘴问问题的分享人,因为有一刻我觉得她有点儿痛苦,所以直接说,不想说的别说。长大一点儿会发现,伤口不重新撕破,即便在那里,也不会轻易疼。  既然是想正视,不如换一个温柔的角度。[1]  我喜欢上沈啸,是在一节平淡得跟白开水一样的国际政治课上,
《那不勒斯四部曲》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作品,该作品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以及《失踪的孩子》组成,讲述了莉拉和莱农这两位女性的成长故事。  最近一直在关注与女性相关的文学作品,早前阅读了张爱玲的作品集,了解到那个时期的女性在感情与婚姻生活中所受的苦,在社会与道德的双重约束下,每个女性都活得不像自己,灵魂被生活欺压与折磨。又读了韩国作家金爱烂的作品,感受到都市女性
人的一生中会遇见数以亿计的人或事物,在这些所遇之物中,定有一物,使你永生难忘。  那时的我沉迷于游戏,没日没夜地与虚拟世界中的角色交谈,而你的出现,让我对游戏的兴趣锐减。  父亲将你推荐给我时,我还记得那时他眼中的闪烁与你身上散发出阵阵皮革的香味——“这个篮球,也是你爸爸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结果也如同父亲说的那样,我与你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球场上,我都与你相伴,而这一次遇见,成为
翁翁不倒,另一笔名成群飘。巨蟹座少女,最显著的特点是玻璃心和恋家,非常缺乏安全感。声控一枚,但如果我爱上一个人,大概会变成全身控。重口味吃货,嗜酸到一种变态程度,牙齿就快要坏掉。社交废材,不会说好听话,但如果我喜欢你我会对你很好很好很好。自认为有一双善于发现萌点的眼睛,脑洞很大,看到一个画面会自动脑补出其他各种天马行空的画面。神奇般的总能心想事成,虽然有时货不对版。关于写作很认同的一句话:一切创作
其实,像我这种辞掉工作全职写作的作者,只是一部分。有很多作者,他们坚持写作的同时,还在单位上班,甚至下班后还要带娃。  我经常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觉得自己好辛苦好惨。  一天晚上,我写完一个约稿躺下,大约是凌晨三点,习惯性地看了看手机。刷到一位几个月前生了孩子的作者刚发的朋友圈,大致说的是“半夜起来喂奶,把宝宝哄睡着之后,坐在床边写完了一篇故事,自己要多为一个人活了,所以要更加勤快才是啊”。  
老妈对于我大学的专业基本不闻不问,她觉得最坏,我还是可以继承她的工作。她老早不想干活了,只想好好肥宅。  没错,现在我的老妈是多么的“青春叛逆”。  相比我老妈的“青春无敌”,我更像一个小老头,唯唯诺诺,什么都害怕来害怕去的。  我怕未来,我怕退步。不懂进步,保持退步。  我的缺点太多了。  自卑到出去说是老妈的孩子,我都觉得愧疚。  老妈一直知道我的闷闷不乐,然后老爸就躺枪了。被老妈用书扔:“都
年男子,骑着“二八”型老式单车的另一精瘦男子擦肩而过。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都反应过来了,原来是几十年前的同窗,自然寒暄一阵,各自离去。开车的胖子在想:“他这半辈子怎么混的?过得如此寒酸。”  骑车的瘦子在想:“他怎么把自己糟蹋得这般臃肿?光顾着挣钱,命都不要了啊!”  6.去药店买药,看到门口放了一个电子秤,便上去称一称,看看自己最近有木有长膘。可是站上去之后显示屏的灯不亮,也不显示数字……我顿时紧
前几天在随手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头像闪烁着更新了一条动态,我心里掀起一阵波澜,耐不住好奇就点开看了看。照片里的那个人笑容依旧温暖,也依旧是无关我的美好。我盯着照片发愣,不禁想起自己那时的模样。  高二時喜欢上一个男生,他没什么特别,只是喜欢打篮球,喜欢静静地笑。而我却因为青春悸动陷入了自卑和焦虑。我因为这份说不出口的喜欢而无奈,自以为很酷地尝试用酒精来释放情绪,结果过敏难受了好几天
心灵便签:小孩儿们在一起,最常聊起“忽然心动”。就像今天,因为高三毕业的小丫头在兼职时遇见了喜欢的小哥哥,在纠结如何搭讪、如何要微信的过程里,群聊了六七百条。我说:“要个微信多简单啊,就走过去吧!”她扭扭捏捏,从早晨8点措词到了中午11点,还是没走到小哥哥面前。过了你们的年纪,多么羡慕那时候的羞涩啊,哪怕再装成大人模样,遇见的还是纯纯的烦恼。  我们教学楼的顶层是可以望得见隐隐约约的大海的,虽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