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山歌不老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e284818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老优美的“侬歌”


  我的故乡在广西田东县南部山区的一个壮族小山村,那里的乡亲们都喜爱传唱那传承千年的故乡山歌——侬歌。
  侬歌古老而优美。相传从宋代流传至今,是壮族地区讲“侬话”(壮族一种方言)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独特山歌艺术形式。
  每一首侬歌都是七言四句,采用比喻、对偶、排比、夸张、双关、借代等手法,生动活泼,形象贴切。按内容分类可分为生活歌、仪式歌、劳动歌、情歌(甜歌)、风俗歌等,非常丰富。
  侬歌可以独唱也可以高低两个声部合唱。旋律悠扬,音调高亢,声音嘹亮,朴素而又不花哨,简练却饱含情感。“妹娘生妹白皙皙,好比荔枝刚剥皮;荔枝剥皮心还在,妹想留心到几时?”这首属于情歌类别的侬歌就采用了比喻手法赞美姑娘的美丽纯洁,同时也试探姑娘的芳心,一语双关,意味深长,令人叫绝。

生命中厚重的音符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时,在普遍清贫的生活中,乡亲们从骨子里由衷地热爱唱侬歌。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传唱。不管是居家休闲,还是在田间地头劳作,都有人在唱。人们的喜怒哀乐也都可以通过唱山歌来表情达意。
  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经常听到茂密的玉米地里传来大人们劳作时对唱的山歌,歌声伴随着摇曳的玉米花粉飘落到我的心中,至今记忆犹新。
  在山坡上放牛时,我也曾经听到树林里男女青年边打柴边对歌,清脆悠扬的歌声伴随着起伏的松涛阵阵飞扬,在空旷的山谷里和着叮咚泉水悠悠回响。我躺在草丛中静静地倾听,思绪在歌声中随着天上的白云飘向远方。
  当年,每当村里有人娶媳妇办喜事时,各村的男青年就聚到村头来,与外村来的伴娘们对唱山歌。从傍晚唱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深夜醒来时,常常能听到抑扬顿挫、充满深情的情歌穿越黑暗,在寂静的山村里来回荡漾。
  逢年过节的晚饭后,村里那些未出嫁的姑娘们就早早梳妆,等待外村男青年来对歌。开始在村头的树下,或在地头田埂上对唱。唱到情投意合时,女方邀请男方到家里围坐在火堆旁边继续对唱。老人和小孩已经睡着,歌声也从原来的高昂变成了低吟,但依然韵味十足。待到黎明时分,双方满脸洋溢着幸福和喜悦,带上互相赠送的布鞋、毛巾或梳子、荷包等礼物,依依惜别。
  那时候我和弟弟对家乡的山歌无师自通。记得大约是在11岁吧,还没到变声期,我俩都能飘很高的唱声。去地里摘菜时,在田边放鸭时,或者上山砍柴时,我俩都会有意无意地唱上几首。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和弟弟跟随大人们到乡里的集市上看电影。散场时我俩在街头随意唱了几首山歌,竟然引来人群围观,大家都被我俩高亢清新的山歌所折服。
  那个年代,人们因为唱山歌产生恋情而结成夫妻的不在少数。听叔伯们讲,我的父亲年轻时擅长创作山歌且唱腔不错,当时母亲被父亲的歌声打动才嫁给他的。要不然,健美高大的母親怎么会看上个子矮小、相貌平平的父亲。
  也有一些因为唱山歌产生恋情但最终未能结婚而绝望不嫁的活生生的事例。邻村就有一位姓麻的终身不嫁的老妪,年轻时与外村的一个男青年在对歌中双方许下了婚恋嫁娶诺言,但是后来男方变卦了,导致她含恨终身不嫁。
  可见,当时故乡的山歌对于乡亲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它们如同山水草木一样,是故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乡亲们太多的情感和记忆。它们早已融入乡亲们的生命之中,一代接着一代,在乡亲们的血液中流淌,生生不息。

消失在荒野的歌声


  20世纪80年代末,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去广东打工了,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村庄。唱山歌的主力人员常年在他乡奔波劳碌,偶尔回乡过节,也都是脚步匆匆,在家待上三五天之后就得赶紧返回工厂。
  在与家人团聚的短暂时间里,谁还有精力和心情唱山歌呢?于是,故乡的山歌渐渐地被冷落了,山村里没有人再传唱了。后来,随着电视机、影碟机走进山村,山歌被淹没在大街小巷、村村寨寨的流行歌曲之中,犹如被丢弃在荒野的没有使用价值的老物件,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消失。
  那个时期,我也离开了家乡到外地求学和工作。也许是因为长期脱离了唱山歌的环境,再加上忙于学习和工作,我逐渐忘记了家乡的山歌怎么唱了。
  有几次回乡,我都忍不住问母亲:“现在还有乡亲唱山歌吗?”母亲略为沉思一会儿,说:“大家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哪里还有心思唱呢?”
  每次听到母亲的回答,我的心里总是感到有点空落落的。那些曾经陪伴我度过童年和少年的纯朴优美的音符旋律,难道就这么消失了吗?流传了上千年的山歌,真的就这么丢失了吗?
  我虽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他乡求学和工作20多年当中,我始终觉得故乡的“侬歌”是最优美的山歌,内心一直深藏着那些饱含乡音韵味的旋律。不管岁月怎么流逝都无法抹掉,并且成为日益浓烈的乡愁的重要构成元素。

  斗转星移,在与日俱增的遗憾与无奈当中,虽然心有所念,但是毕竟多年没有亲耳听到乡亲们唱山歌,再加上故乡的山歌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于是,在我的潜意识当中,比较固执地认为故乡的山歌已经很古老了,老到乡亲们都嫌弃了,不要了……

重返故土获新生


  时光荏苒,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我欣喜地发现,消失多年的侬歌竟然在日常生活里传唱起来了。   也许乡亲们已经意识到了,在物质生活越过越好的同时,终究还是割舍不了深藏心中的曾经视为生命的侬歌,于是,淹没和沉睡在乡土里多年的故乡侬歌,似久旱逢甘露又经过暖风吹拂的春笋,被唤醒了之后在山村的热土里纷纷冒出地面来。
  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恢复了唱侬歌。我的婶婶还特意购买了山歌光碟,劳作之余不断地循环播放,温故而又学新。部分乡镇恢复了歌圩节,乡亲们又恢复了赶歌圩的传统。每到歌圩的侬歌表演或比赛,乡亲们早早就赶到现场,看得津津有味,散场了还舍不得离开。
  更可喜的是,家乡政府顺时顺势设立了侬歌节,对侬歌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创新和提升。每年最后一个月份,都如期举办侬歌文化活动月,开展以唱侬歌比赛为主打节目的系列文体活动,让侬歌在促进社会和谐、引领文明风尚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的妻子也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也同样迷恋山歌。现在,她有好几个侬歌微信群。那些群友都是身在他乡务工或者留守家乡的侬歌爱好者。工余时间里,他们常常在微信上对歌。老乡聚会时,常常是饭桌变成歌台,一边对歌一边饮酒,在浓郁的乡情、乡愁之中忘乎所以,悠哉乐哉!
  平时居家休闲或洗衣做饭时,我的妻子也常常打开微信,欣赏群友们隔空对歌传情。虽然身处远离家乡的城镇,但是一听到微信里来自家乡的侬歌,不由得被这些曾经非常熟悉的深藏心底的旋律所浸染和陶醉。在阵阵乡愁涌上心头之际,仿佛又回到童年和少年时光,走在乡间小路上,躺在草丛中,睡在被窝里,静静地倾听着这些天籁之音。

侬歌唱响新生活


  年届70的父亲近几年来每届侬歌比赛都亲自率领乡亲们组队参赛,作为我方歌师在现场压阵和指导,负责临时造歌让我方歌手即时演唱。遇到歌手紧张表现不佳时,父亲就亲自高展歌喉,让对方不得不佩服一位70岁的老人造歌和演唱的风采,宝刀不老。每次参赛,父亲都异常高兴,心满意足地说:“只要能再唱侬歌,拿不拿奖,无所谓!”
  在本屯里举办一次山歌友谊赛,是近几年来父亲的最大心愿。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我出谋献计并捐资出力,于前年春节前夕,与乡亲们一起筹办了全镇第一个屯级山歌友谊表演活动。
  活动当天,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乐呵呵地笑迎邀请来的外村、外乡歌手们。
  虽然不能到活动现场观看,但从手机里乡亲们传来的视频中聆听着歌手们你来我往的侬歌对唱,从真情实意礼节问候唱起,再到情意绵绵地歌唱珍惜友谊……品味曾经非常熟悉但又久违了的来自家乡的音符旋律,我的内心无比激动。
  父親现场创作并让几位堂哥演唱:“我党十九大召开,全国人民乐开怀;习总书记作部署,脱贫小康幸福来。”而对方歌手也即兴回应:“中央又作新安排,乡村振兴跟上来;全国人民跟党走,幸福一代又一代。”
  这时,我的脑海里忽然扪心自问:故乡的山歌真的很老吗?
  忽然,我心里觉得非常欣慰和满足。曾经丢失的侬歌又回来了,它们的根和魂依然没变,还是被乡亲们继续当作瑰宝一般爱护和传承下去。曾经历经沧桑的侬歌,被乡亲们利用现代科技在网络上传播,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如此现代化、多样化,山歌的内容也赋予更多的新时代内涵,更加彰显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因此,我也再一次说服自己:故乡的侬歌虽然已经在流逝的岁月中跋涉和流淌千年,但是它们真的一点都不老!
  作者简介:鲍荣威,壮族,广西田东县人。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文章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曾获得全区人社系统散文比赛一等奖。
其他文献
站在历史交汇点,欣逢庆党一百年;  我拿山歌当贺礼,高声吟唱贺岁篇。  高举锤头和镰刀,民族救亡路一条;艰苦奋斗几十载,红色江山不动摇。  民主革命星星火,好比灯塔在闪烁;“三座大山”被推倒,建立一个新中国。  星火燎原成烈焰,中国革命声震天;最正确的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秋收起义军号响,文家市上红旗扬;轰轰烈烈闹革命,天翻地覆慨而慷。  红军会师井冈山,万山红遍山丹丹;人民军队得壮大,革命
期刊
壮家儿女歌声飘,锣鼓喧天震云霄;响亮歌声颂盛世,百年党史歌如潮。  高山打鼓响连天,庆祝党史一百年;民族团结跟党走,祖国处处换新颜。  水有源头树有根,花有枝叶瓜有藤;人民有党指航向,精诚团结奔前程。  不忘小米加步枪,浴血奋战在沙场;光辉历史作见证,党带人民创辉煌。  当初缺吃又缺穿,生活好比苦黄连;有了党的好领导,日子过得比蜜甜。  十八大后这些年,真是一步一重天;百姓有党做后盾,神州处处是乐
期刊
陆寿青的《从家乡出发》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作品集,也是一部带有启示意义的励志故事。  每个离家远行、客居他乡的人,从家乡出发的时候,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缘由、方式和心理感受。陆寿青的家乡在桂西北的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那兰屯。巴马是个声名远播的长寿之乡,现在人气很旺,慕名前来旅游度假养生的人络绎不绝,当地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殷实滋润。但陆寿青小的时候,这里却是穷乡僻壤,坐落在山旮旯的那兰屯几乎与世
期刊
7月4日,“广西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成果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论坛在南宁市举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绍川出席论坛并致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黄俊华主持论坛。民族研究领域知名专家郝时远、杨圣敏、邢广程、王延中、麻国庆;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副司长温军;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班忠柏分别作主旨发言。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期刊
全国上下学党史,党员干部最积极;习总书记来教导,发表讲话在“七一”。  风雨兼程一百年,党史牢记在心间;难忘从前战火起,九州万家不团圆。  黄河长江源头远,中华文明五千年;因为战争民受苦,神州处处起狼烟。  仁人志士共呐喊,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大运动,都是无法挽狂澜。  十月革命炮声响,马列主义好主张;中国有了共产党,好像寒冬见太阳。  当年为民求解放,党旗飘飘迎风扬;经历多少风和雨,大地花开
期刊
七月一日艳阳天,中共建党一百年;  “七一”讲话惊广宇,党建引领谱新篇。  重要讲话内涵深,字字句句刻铭心;鸟听林间双翅舞,龙听深潭共呼声。  黄金千年不会变,铜钱万年总是圆;坚持真理守信念,华夏永远艳阳天。  “七一”讲话像明灯,照亮中国好前程;指明中国圆梦路,一步更比一步明。  敢入深山不畏虎,敢下深潭不畏龍;不畏强敌顶风险,新的征程现彩虹。  草木发芽谢阳春,星月朗朗谢天晴;建党百年民拥护,
期刊
那厚村,于我而言并不陌生。  20世纪70 年代,爱看电影的我在海边的晒场上披着夜幕,从电影《英雄虎胆》中看到十万大山深处的那厚村。偶尔的少年梦里,便多了一个对“土匪窝”的好奇与惊恐,却又偏偏梦醒时,窗外居然是熟悉的潮声,是浪花开在堤岸上哗啦啦的轻吟浅唱……  20世纪80年代,作为地方党史编写者,寂寥的那厚村向我张开神秘的懷抱。泥泞的小路,古旧的民居,还有黄土夯造的围墙和围墙内鹅卵石铺设的走道,
期刊
革命老人陈扬华是广西贺州市人,1921年生,1942年考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今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读。学生时代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秘密加入桂林地下党组织和桂北游擊队,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和抗日主张,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先后辗转临桂、灵川、灌阳、兴安、全州、融水、罗城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斗争,把最美的青春献给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解放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陈扬华到
期刊
三房一厅的居室,简朴整洁,平常百姓人家,这样的家庭环境,正常。然而,让人感觉不太正常的是,居然没有看见一张奖状一枚奖章!这可是一个获得过少先队辅导工作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共130多个奖项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家啊。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82岁的壮族退休教师黄永腾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做工作,不要先考虑奖与不奖,用心去做,在工作中累并快乐着,这是我的真心话。”8
期刊
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有个覃村,覃村有个覃村学堂,是1945年地下党人龙家盛带人修建的,以办村学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覃村人一直很重视文化教育,1987年在覃村学堂由村里德高望重之人发起,筹集经费设立了“覃村奖学金”,每个学期结束,都召开村里大会奖励村中的孩子,村里前后出了一百多名大学生。  覃瑞江是土生土长的覃村人,在覃村学堂读过书,也是覃村奖学金发起人之一。不过,那时他在大岩垌的时间比在覃村多得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