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诗人叶剑英(第六集)

来源 :红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六章 友谊华章
  中国诗歌外交的传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已被广泛用于政治外交,借诗言志,引诗为证,以乐歌相语,等等。正如孔子所言,“不学诗,无以言”,学诗可“授之以政”、“使于四方”。自古至今,有不少诗歌外交佳话和诗人外交家的逸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叶帅外交旅途中的诗歌故事,既是一个儒帅外交家的高雅风采的写照,又展现了新中国友好外交的一页生动的画面。这是一曲域外传诗、诗传友谊的华美乐章。
   1957年11月,以彭德怀为团长、叶剑英为副团长的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并参加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活动,可称得上是一次诗歌外交之旅。
  11月17日,代表团访问十月革命发祥地列宁格勒时,参观了被誉为苏联海军将帅摇篮的苏联海军最高学府克雷洛夫海军学院。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温暖的阳光普照着皑皑白雪复盖着的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该院出面迎接代表团的是院长安德烈耶夫海军上将,他称赞“中国学员纪律严明,学习钻研刻苦,成绩优秀,受到教员的普遍好评。”叶帅插话说:“应该感谢贵院教职员工,为我们海军建设培训了骨干,使我们很快地创建了海军院校体系。”
  主持人:叶帅同海军学院院长交谈过程中,诚挚地感谢苏联海军对中国组建海军的帮助。叶帅握着院长的手,真诚地说:“让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不会这样迅速地建立起海军!”叶帅感慨万千地写下了《在列宁格勒(二首)》:
  游学苏联万里行,宵征前到列宁城。
  友人好客殷勤甚,深夜清晨远送迎。
  十月革命一声炮,炮声响自列宁城。
  低回留之不能去,参拜先师故宅情。
  叶剑英在1928年底留学苏联,曾到过列宁格勒城。时过30年,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的今天又去重访这座名城,参拜导师故居,回忆往事,百感交集,低首徘徊,不忍离去。
  11月19日,代表团前往基辅访问。基辅是当时苏联中仅次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第三大名城,位于第聂伯河中游。当代表团搭乘的图—104客机在基辅机场徐徐降落时,叶帅透过机上的舷窗焦急地向外张望,因为他急于见到分别16年的老朋友!飞机在候机楼前停稳。叶帅走出机舱,一眼望到一位身着苏联元帅服、胸前佩满勋章的人,手持一束鲜花健步向舷梯走来。此时,叶帅一面兴奋地自言自语说“就是他”,一面精神抖擞地快步走下舷梯,与献花的苏联元帅热情地拥抱在一起。这位苏联元帅就是此次出面接待代表团的乌克兰军区司令员崔可夫元帅。当晚,代表团在“军官之家”出席了崔可夫举行的宴会。在宴会上,叶帅与崔帅款叙往事。叶帅出口成诗:《第聂河畔会故友》。
  别梦依稀十六年,拨云破雾见青天。
  第聂河畔会故友,纵古论今无尽言。
  叶帅与崔帅16年前在重庆分别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抗战时叶剑英在重庆南方局协助周恩来领导统战工作,崔可夫也在重庆担任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处武官,两人经常来往,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叶帅特意交代译员孙维韬一定要把那个“雾”字翻译好,说:“这可是一语三关哪!”这“雾”字一是说明叶剑英和崔可夫是在雾都重庆相识,这是以“雾”来寓意地点;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东方巨人从此站立起来,“雾”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象征中国人民的胜利,反映中国的政治气候是“破雾见晴天”;第三层意思是说明国际政治气候的,这次各国共产党在莫斯科聚会,解决了由于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给国际共运带来的冲击和混乱,大家统一了思想,国际共运呈现出一派祥和明朗的气氛。孙维韬按照叶帅的意思,向崔帅边翻译边解释。崔帅听罢,表示非常钦佩叶帅的才华,并称赞汉语表现力强,简直是妙趣横生。
  12月1日,代表团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访问在苏联远东最大的军港,代表团参观了苏军四大舰队之一的太平洋舰队。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索卡洛夫海军上将,在一艘重型巡洋舰上设宴欢迎代表团。
  主持人:主人在祝酒时,夸大导弹的威力和作用,似乎今后的战争只按电纽发射威力强大的导弹,便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可彭德怀听后,觉得不对头,便同身旁的叶剑英私下议论了一下。接着彭总对主人说,为了助兴,叶剑英元帅想献诗一首,在座的宾主报以热烈的掌声。叶帅站起身来,举起酒杯,彬彬有礼地即兴咏吟了七言绝句《在巡洋舰上》:
  友谊深过太平洋,巩固中苏沿海防。
  纵有导弹射千里,怎如团结一心强。
  当翻译将大意译出后,太平洋舰队司令和大批苏军将领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这首七言绝句里,诗人有意识地强调友谊和团结的重要,但又非常含蓄,彬彬有礼。彭总听后也非常满意。当年曹植曾七步成诗,今天叶帅竟然不到七分钟就成诗一首。令在座的中国将领们感到震惊和敬佩。在场的太平洋舰队机关报《太平洋报》主编沙布洛夫上校不满足只译大意,希望能于明天将诗见报,恳切地提出,要译出诗的全文。刘亚楼司令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翻译孙维韬,限定时间尽快译出。译诗难,译旧体诗更难。孙硬着头皮费了几个小时才勉强译出。这时宴会已接近尾声。当他把这首诗的译稿交给太平洋舰队司令索卡洛夫上将看时,索卡洛夫非常满意,立刻站起身,让大家肃静,他自己有板有眼地朗读起来,边读边点头称赞,他不仅立刻理会到这首诗深层次的寓意,而且还兴高采烈地说:“叶帅真是一位诗人,写得好。瞧!太平洋这个词一语双关,用得多巧妙啊!我们是太平洋舰队,友谊又深过太平洋……”叶帅就这样含蓄而巧妙地坚持了原则,又善意地批评了唯武器论的观点,既不伤和气,又达到了团结教育的目的。
  代表团回国途中经过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伯力,作短暂停留。叶帅赋诗《在伯力》,以怀念苏联友人加伦将军:
  不见加仑三十年,东征北伐费支援。
  我来伯力多怀旧,欲到红河认爪痕。
  叶帅与加仑相识于30年前的革命策源地广东,两人在黄埔军官学校、东征和北伐战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加仑将军于同年8月离开中国返回苏联,曾任苏联远东军区司令。1929年第三国际东方部组建远东工人游击队,营地设在离伯力18里远的红河。当时叶剑英留学苏联,也到远东去练兵,受命担任布留赫尔营营长。远东军区司令加仑将军因熟知叶剑英的军事才能,一见到他,即留他在远东军区司令部工作。后经叶剑英一再要求,加仑才同意他去红河,与刘伯承一起训练部队。叶帅忆起当年参加红河练兵的情景,希望能够再到红河去看看。
  1958年1月17日至3月3日,叶剑英率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印度期间,写下了13首歌颂中印两国友好的诗篇。随行的邓家栋教授将这些诗词译成英文,负责陪同代表团的印度将军夏马听了非常欣赏,称赞说:“这些诗写得真好,没想到叶剑英元帅这位武将,有这样高的文学修养!”他把叶帅的诗抄给别人看,许多印度军官争相传诵,赞扬备至,说:“叶剑英元帅是一位大诗人。”
  在回国前夕访问风光优美的海滨古城柯城时,叶帅作《柯城怀古》。
  乘槎浮海到天涯,寄迹柯城作自家。
  今我来寻千载旧,钓竿鱼网与烟花。
  相传,明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此地,柯城人民很早以前就和中国友好使者结下了情缘。大概出于这样的考虑,这首七绝特意题为“怀古”。表达中国人民怀念旧情之意。旧情加新谊,可见中印人民传统友谊之深。“乘槎浮海到天涯,寄迹柯城作自家。”作者出访印度,漂洋过海,一身寄天涯,停留在柯城却好象到了自己的家。“槎”是古代的竹筏子。“乘槎浮海”形容渡海之艰险,且富有诗意。这两句诗采取了古诗常用的远近对比法,一写渡海之远,一写柯城之近。尤以上句的“天涯”对下句的“自家”,构思奇巧,叶诗用“天涯”衬托“自家”,收到愈远愈近的效果。中印两国在地理上虽然相距很远,但是两国人民在感情上却很近,亲近如一家人。
  叶帅又作《回国途中》,为访问印度作一小结:
  玄奘西游十七年,访团往复四旬天。
  问君取得何经典,友谊乡情纸满篇。
  诗人引古喻今,用唐僧取经比喻代表团访印,至切恰当。一个“十七年”,一个“四旬天”,对比设问,引入深思。“问君取得何经典”?回答得干净利落:“友谊乡情纸满篇。”随行的邓家栋教授和诗一首:“十里软风拂面轻,天涯游客计归程。异邦情调留相忆,梦里人催返北京。”邓将此诗读给叶帅听,叶帅戏曰:“题目可用‘想家”’。
  1958年10月10日至26日,为庆祝波兰人民军建军15周年,叶剑英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波兰共和国。在参观波兰各地期间,他写下了一组感怀之作《访波杂咏》(八首),以歌颂中波两国人民的友谊。我们选择其中几首来欣赏。
  菩萨蛮
  华沙公园怀肖邦
  金黄秋色华沙好,肖邦作曲巴黎老。
  风柳扫残阳,搔头念故乡。
  春来花竞秀,遗曲人争奏。
  莫叹少知音,伯牙悔碎琴。
  诗人以崇敬的心情和绮丽的文笔,歌颂波兰伟大的艺术家肖邦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词的上半阕,描写肖邦流落异域的凄惨境况和他时刻眷恋故乡的爱国情怀。作者借用古诗中“搔头”一词,生动地再现了肖邦漂泊异乡而又急切思归故土的形象。词的下半阕,颂扬伟大作曲家和他的作品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的深远影响。诗人说在肖邦已成为人们怀念的世界文化名人的今天,谁还感叹这位音乐家缺少知音呢?如果伯牙在世的话,也会因为有如此众多的知音,而后悔把琴毁掉的。作者引用“伯牙毁琴”的典故来渲染肖邦“知音”之多,顿使全词生辉。
  叶帅一行在主人的陪同下,来到华沙维斯瓦河畔。诗人在桥上,看着曲折北流的河水,由眼前令人无限欣慰的建设新貌,回想战时在河畔波兰人民与法西斯浴血奋战的往事。战前战后的巨大变化,使诗人思绪万千,于是作了《在华沙维斯瓦河桥上》。
  弹痕炮隙对难忘,
  华沙重苏苦战场。
  今到维斯瓦畔望,
  楼红草绿艳时妆。
  代表团来到奥波莱城参观。这里临奥得河上游,是交通枢纽和重要河港。奥波莱城历尽沧桑。公元8世纪时即为重要据点,13世纪至16世纪时为一公国都城,嗣后被奥地利统治,继而转入普鲁士手中,成为德意志的一部分。1945年归还波兰。在这里,诗人接受一群活泼可爱的娃娃献花祝愿,异常感动,诗兴大发。成就了一首美丽诗篇《奥波莱女孩们献花》。
  几多绿叶几多福,一朵红花一片心。
  听得儿娃献花祝,引人诗兴入微吟。
  半个月的访波旅程就要结束了。代表团回到了访波的起点——波兰的首都华沙,并将经苏联首都莫斯科回国。叶帅诗兴未尽,作《别波兰》。
  金黄秋色缀成图,锦绣山河一览收。
  最是使人留念处,临行友谊倍来初。
  这首告别诗的首句“金黄秋色缀成图”,照应了第一首诗的首句“金黄秋色华沙好”,将波兰的“锦绣山河”绘成美丽的秋景图。最后一句用“临行友谊倍来初”结尾,写出了诗人一行与波兰人民结下的日益深厚的友谊,表达了依依惜别的心情。
  越南民主共和国前领导人胡志明曾经用“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来形容中越关系。1960年9月,叶剑英元帅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率领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越南。怀着对越南人民和胡志明的崇敬和热爱,叶帅写了作者自称为《越南杂咏》的组诗。当中国党政代表团即将离开的前夕,李富春、叶剑英等代表团人员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举行告别宴会,胡志明、长征、范文同等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宴会。席间,叶剑英即席朗诵了相关诗作,胡志明带头鼓掌,并连声称好。有诗助兴,宴会上气氛更加热烈,两国领导人不断举杯,共祝中越友谊万古长青。(采访中国社科院国际所原所长资中筠——回忆叶帅出国访问的前景,可替代上述文字)
  寿胡志明主席
  胡公三十五公岁,奕奕神采正盛年。
  北部欣看无冻饿,南方忧虑有腥膻。
  担当世界和平责,喜结林泉淡泊缘。
  愿借“摩南”呼一颂,红河滚滚寿绵绵。
  这首格律精整的祝寿诗,好比是一幅寿联,用极其凝练的笔墨赞颂了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业绩。
  游下龙湾
  (二首)
  一
  长征遥望九嶷山,忽在越南浅水湾。
  海市蜃楼光曲折,如龙似虎雾迷蛮。
  安排八阵拒强敌,占据孤阵抗恶獌。
  社会阵营坚似铁,好凭天险卫乡关。
  作者借写景抒发政治情怀。从回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起笔,落到越南抗敌斗争,以形象的手法,从“遥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九嶷山”,忽到越南“浅水湾”(即下龙湾),描绘中越两国山水相映,抗敌与共。此处妙用一个“忽”字,表达了中越山水相连的意境。
  第二首是叶帅与李富春合作的七绝。
  烟雨濛濛下龙湾,万山矗立海中间。
  鼓轮直向深山去,镜有渔舟洞有天。
  此诗以开门见山引入妙境,给人们展示一幅多么动人、奇妙的山水图。
  1961年12月,叶剑英元帅率领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再次前往越南。
  【采访】叶向真——叶剑英之女
  他们两个人(胡志明、叶剑英)的友谊年头实在是很久,所以他跟我父亲的关系,两个人在一块,他们两个说什么?不是说像我们有些人想的,革命领导在一起的时候,形势怎么样,他问有没有牛腩吃,他来一定要吃牛腩,就这样(亲密)的关系,所以那时候,1961年的时候,是请中国的军事代表团到越南去,他就特别要求我们家,我父亲的孩子们能够去的就都去。
  在越南国防部长举行的盛大招待会上,叶剑英特意准备好一把中国明代的金黄色湘妃扇献给胡志明,还请画家黄胄在扇子正面精心绘制一幅彩色国画,叶帅则在扇子的背面亲笔录写了自己写的七律《敬赠胡志明主席湘妃扇》:
  重访亲邻瞬隔年,中南光景倍增妍。
  金瓯愿祝圆无缺,铁马昂扬蹶又前。
  肯借头颅纾友难,敢披肝胆效时贤。
  东方风格千秋在,举世嚣嚣亦枉然。
  此诗首联表现作者重访亲邻,为越南的胜利而欢欣鼓舞。颔联赞扬越南人民不屈不挠的“铁马”精神,祝愿早日统一祖国。金瓯,比喻国家领土完整。颈联回顾过去的峥嵘岁月,胡志明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帮助中国朋友解除苦难,表达作者一定效法这位时贤,披肝沥胆,支持越南人民的反帝事业。尾联讴歌反帝反霸的东方风格,表现诗人爱憎分明,对胜利前景充满信心。诗中洋溢着中国人民对越南人民诚挚祝愿的深情厚谊,让胡志明及其他在座的越南领导人感动不已。
  【采访】叶向真——叶剑英之女
  完了胡志明还开了一个玩笑,他拿这湘妃扇以后,他说我不要湘妃扇,我要湘妃。大家就哄堂大笑。
  幽默友善的气氛,不知不觉地增进了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的年代,叶帅在外交之旅中,以诗歌传播友谊,展示了中国文明之邦、友好之邦的形象,产生了独特的国际影响。
  (本集由袁小伦执笔)
  
  
其他文献
往事依稀,这里叙述的是半个世纪前一次令人难忘的统战活动。当年发生的事,不但新的一代难以知晓,就是较老的一辈也许知之不多。  回顾人类历史可以看到,国家的强盛,除了有优良的、巩固的内政以外,更需要广泛的密切的国际关系,也就是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正式宣布成立以来,当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一些国家首先承认我国,并建立最高级别的大使级外交关系。但直至1957年,全世界百多个国家中,也
期刊
东宝工农红军领导机关旧址——东山庙,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境内的东山。  1928年5月28日,东莞、石龙、宝安三地党组织在东山庙召开联席会议。会议决定东莞、宝安两县派出工农武装集结于东山,并以东山为中心,向东莞、宝安邻近地区发展,实行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东莞、宝安两县的县委负责人随即进驻东山,在东山庙设立领导机关。两县党组织领导的部分武装队伍,也开进东山,按照工农红军建制进行整编,准备从游击战争入
期刊
一个研究宣传党的历史的刊物——《红广角》(原名《广东党史》),已经历了32年,办刊200期。  办刊的道路和人的道路一样,历史都记录了她的足迹。回首这200期走过的路程,这三十多年,从原来一个内部资料变成一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一定读者群的党史月刊,成为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重点“党报党刊”之列,发行量从原来的内部赠刊变为月发行量上万册,十几个全国重点网络进行全文刊载的月刊,成为广大干部群众、青
期刊
党外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长期以来,我们党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我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广东省委对在广东的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和证明。建国初期,广东省聚集了大批的知识分子,陈寅恪就是其典型代表,对他的统战
期刊
2012年5月是《红广角》(原《广东党史》)杂志创刊32年、办刊200期的大喜日子。作为一个关心党史研究的老同志,《红广角》杂志的一个老读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与《红广角》杂志的交往确实有很长一段历史了,还挂了一个顾问的头衔,可以这样说,我亲眼见证了这份党史杂志的成长和进步。这个杂志1980年创刊,是内部资料不定期刊物,在全国党史界属最早创办的期刊之一;1994年有新的进步
期刊
今年是龙年,是《广东党史》杂志创刊32周年,5月出版第200期的大喜之年,人逢喜事精神爽,民富国强喜洋洋,龙腾虎跃,双喜临门,很值得隆重纪念。  1980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恢复不久,5月,《广东党史资料》创刊,只是资料性、信息性不定期的内部刊物,主要在省内交流。1989年,省委党史研究室成立(实际是研究委员会改称),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1991年3月刊名改为《广东党史》,该刊是学习、研
期刊
企业文化的效用如何实现?中山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表明,关键在于“虚工实做”,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与企业发展和中心任务的完成紧密结合,把企业文化做成“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就自然能够实现其效用。  一、文化深植一体化,培养队伍建团队  用一体化的思想,深植南网价值理念。加入到南网大家庭以来,中山供电局以《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及广东电网企业文化战略为指导,按照“规范深化”和“深植
期刊
陈独秀与毛泽东曾经是师生,是同志,后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毛泽东早年为何会近乎狂热地崇拜陈独秀?后又为何与其分道扬镳?这是一个耐人寻味而又值得探讨的问题。    新文化运动后期毛泽东对陈独秀的狂热崇拜及其原因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并亲自担任主笔。在发表于该杂志的第1卷第1号的《敬告青年》一文,他开宗明义向当时中国社会的广大民众宣称“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
期刊
由段云章、沈晓敏、倪俊明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历有争议的陈炯明》一书,在一些人看来,为一本颇具“争议”的学术著作,是耶非耶?值得一评。  有争议方显其神  陈炯明是民国时期广东政坛的风云人物,亦是历来颇具争议的重要角色。比如,他在清末立宪运动中是否“投机革命”?1911年“三·二九黄花岗起义”是否“逃跑”?于民国初年督粤之布政是否得当?他对广东“二次革命”失败的责任何在?中华革命党
期刊
领导一出席有人带头鼓掌,汪洋说:我看了也觉得别扭。“介绍出席领导时不鼓掌。我看这个改革也非常好。”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昨天参加分组讨论时感慨。(据2012年3月7日《南方都市报》)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上的热门词,也是这次两会广东代表频频使用的热词,广东省长朱小丹也提到,“广东是靠改革发展起来的,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把“介绍领导出席不鼓掌”这样的细节提出来改革,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