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向中国汽车消费者推广“绿色环保”态度,就不能忽略经济这一要点。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加速了关于汽车制造业能否可持续成功的论辩,现在,这股热潮也到达了中国。
虽然大陆汽车市场将保持稳健的发展(专家预测今年同比增长率将稍低于10%),但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能否持续成功的关注却日益增加。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未来繁荣,将毫无疑问地取决于新技术的发展。对自主品牌而言,这或许是用来拉近与合资品牌之间技术差异的绝好机会。
金融危机和中国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困境,已成功地将大众讨论的话题从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转移到了汽车制造商以及他们自身能力的转变。我们听过各种关于新能源技术可行性的讨论,却始终没有人关注消费者的观点。大家或许都忘了,某一品牌、产品或者技术在市场上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将由消费者定案。
中国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认知不仅仅限于环保
TNS中国汽车研究在最新的一项有关中国汽车消费者对环境问题所持态度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消费者已经意识到即将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对将“绿色环保”行为融入他们的购车行为持开放态度。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如果他们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了解什么是“绿色环保”,将更有助于自身产品的推销。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认知不仅仅限于环保。半数的消费者认为绿色形象首先建立于常规引擎技术的改进。正如吉利当家人李书福最近在一次论坛中谈到的:“大家觉得电动车是绿色的,我同意这种说法,作为汽车工业,首先要把传统的内燃机技术进一步提升,使耗油更少,排放更低。”和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确实在汽车技术水平方面略逊一筹,因此也背负着尽快缩小两者差距的重任。反观合资品牌,也并非尽善尽美,他们完全可以再进一步改善常规动力技术,譬如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碳排量等等,使之更为环保。
当今关于新能源的讨论主要在于达到这两个目标的技术可行性。确实,减少排放和有效节能是环保的基石,是衡量汽车品牌形象是否绿色的重要因素,正如绝大多数受访者在本次研究中提及的(64%和61%)。半数以上(53%)的受访者还认为“绿色环保”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可靠性:消费者必须认可其选择的新能源技术。虽然许多汽车制造商声称混合动力技术以及电力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多数汽车买家却认为相关信息量并不充足。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仅有少于1/4的中国消费者熟知这两项动力技术。信息的匮乏抑或是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科技心存疑虑从而裹足不前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建议汽车制造商提高警惕,务必确保消费者掌握足够充分的信息。
要向中国汽车消费者推广“绿色环保”态度,就不能忽略经济这一要点。约三分之一(31%)的受访车主表示,购车时会极为重视汽车的费用问题。超过三分之一(38%)的中国汽车消费者认为,“绿色环保”意昧着是“负担得起”的高科技。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考虑完善技术的同时,也要确保消费者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该技术 买单。超过三分之一(38%)的中国消费者更认为“绿色环保”承载着一份对环保做出贡献的社会责任理念:汽车制造商通过提供环保技术而为环保献力。而那些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由此证明了他们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基于以上各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环保的概念和新能源的渗透已超出了简单的技术层面。汽车制造商若想披上绿色的外衣,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改良传统技术,供应新能源汽车
确保技术的可靠性
创造消费者负担得起的环保技术
通过适当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消费者信心
建立社会责任观念
自主品牌需要“绿色环保”
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尤其在后者放下身段,一举打入一贯被认为是自主品牌本 垒的小车市场之后,那么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处境又如何呢?
调查显示,自主品牌目前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认可度非常低。仅仅17%的受访者认为自主品牌有能力 做到减少排放,16%以下的更认为自主品牌在有效节能方面的表现也不甚理想。同样,虽有超过一半(53%)的受访者认为“绿色环保”的主要标准为有能力提供成熟可靠的环保技术,仅仅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本土制造商做到了。虽然44%的自主品牌被认为向消费者提供了负担得起的技术。然而,价格强项也需要有高效可靠的技术产品来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自主品牌加快前进的步伐,成功销售新能源产品,以保持市场的竞争力。
此次调研中,我们明显发现合资品牌在“绿色质量”环节的得分高过自主品牌,日系品牌更是个中清楚——因在“绿色环保”各关键指标中表现突出,他们被中国消费者公认为新能源的先驱,其中,丰田和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懈努力功不可没——丰田的普瑞斯混合动力车依然是中国市场上“绿色环保”技术的先锋。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加速了关于汽车制造业能否可持续成功的论辩,现在,这股热潮也到达了中国。
虽然大陆汽车市场将保持稳健的发展(专家预测今年同比增长率将稍低于10%),但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能否持续成功的关注却日益增加。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未来繁荣,将毫无疑问地取决于新技术的发展。对自主品牌而言,这或许是用来拉近与合资品牌之间技术差异的绝好机会。
金融危机和中国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困境,已成功地将大众讨论的话题从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转移到了汽车制造商以及他们自身能力的转变。我们听过各种关于新能源技术可行性的讨论,却始终没有人关注消费者的观点。大家或许都忘了,某一品牌、产品或者技术在市场上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将由消费者定案。
中国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认知不仅仅限于环保
TNS中国汽车研究在最新的一项有关中国汽车消费者对环境问题所持态度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消费者已经意识到即将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对将“绿色环保”行为融入他们的购车行为持开放态度。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如果他们能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了解什么是“绿色环保”,将更有助于自身产品的推销。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认知不仅仅限于环保。半数的消费者认为绿色形象首先建立于常规引擎技术的改进。正如吉利当家人李书福最近在一次论坛中谈到的:“大家觉得电动车是绿色的,我同意这种说法,作为汽车工业,首先要把传统的内燃机技术进一步提升,使耗油更少,排放更低。”和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确实在汽车技术水平方面略逊一筹,因此也背负着尽快缩小两者差距的重任。反观合资品牌,也并非尽善尽美,他们完全可以再进一步改善常规动力技术,譬如提高燃油效率,降低碳排量等等,使之更为环保。
当今关于新能源的讨论主要在于达到这两个目标的技术可行性。确实,减少排放和有效节能是环保的基石,是衡量汽车品牌形象是否绿色的重要因素,正如绝大多数受访者在本次研究中提及的(64%和61%)。半数以上(53%)的受访者还认为“绿色环保”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可靠性:消费者必须认可其选择的新能源技术。虽然许多汽车制造商声称混合动力技术以及电力技术已日臻成熟,但多数汽车买家却认为相关信息量并不充足。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仅有少于1/4的中国消费者熟知这两项动力技术。信息的匮乏抑或是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科技心存疑虑从而裹足不前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建议汽车制造商提高警惕,务必确保消费者掌握足够充分的信息。
要向中国汽车消费者推广“绿色环保”态度,就不能忽略经济这一要点。约三分之一(31%)的受访车主表示,购车时会极为重视汽车的费用问题。超过三分之一(38%)的中国汽车消费者认为,“绿色环保”意昧着是“负担得起”的高科技。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考虑完善技术的同时,也要确保消费者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该技术 买单。超过三分之一(38%)的中国消费者更认为“绿色环保”承载着一份对环保做出贡献的社会责任理念:汽车制造商通过提供环保技术而为环保献力。而那些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也由此证明了他们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基于以上各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环保的概念和新能源的渗透已超出了简单的技术层面。汽车制造商若想披上绿色的外衣,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改良传统技术,供应新能源汽车
确保技术的可靠性
创造消费者负担得起的环保技术
通过适当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消费者信心
建立社会责任观念
自主品牌需要“绿色环保”
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尤其在后者放下身段,一举打入一贯被认为是自主品牌本 垒的小车市场之后,那么自主品牌所面临的处境又如何呢?
调查显示,自主品牌目前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认可度非常低。仅仅17%的受访者认为自主品牌有能力 做到减少排放,16%以下的更认为自主品牌在有效节能方面的表现也不甚理想。同样,虽有超过一半(53%)的受访者认为“绿色环保”的主要标准为有能力提供成熟可靠的环保技术,仅仅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本土制造商做到了。虽然44%的自主品牌被认为向消费者提供了负担得起的技术。然而,价格强项也需要有高效可靠的技术产品来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自主品牌加快前进的步伐,成功销售新能源产品,以保持市场的竞争力。
此次调研中,我们明显发现合资品牌在“绿色质量”环节的得分高过自主品牌,日系品牌更是个中清楚——因在“绿色环保”各关键指标中表现突出,他们被中国消费者公认为新能源的先驱,其中,丰田和本田在新能源领域的不懈努力功不可没——丰田的普瑞斯混合动力车依然是中国市场上“绿色环保”技术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