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阿Q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Q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笔下作品《阿Q正传》里的主要人物,是辛亥革命时期下层贫苦农民的典型。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里的主要人物,他所代表的同样是当时西班牙现实社会生活中贫苦农民的形象。《阿Q正传》成书于1921年12月,《堂•吉诃德》成书于1615年。虽然两部作品诞生的时间和国度不同,虽然有人认为阿Q形象与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里的主人公契珂夫的形象非常相似,但是,细细读来,我却认为阿Q与堂•吉诃德同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书廊里,阿Q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比较;阿Q;堂•吉诃德;形象;相同点;不同点;产生;原因
  A Comparison of Ah Q and the Church • Quixote's characters
  Chen Rong
  【Abstract】A Q is the greatest writer of modern pen works of Lu Xun, "The True Story of Ah Q" in the main characters, is lower during the Revolution the typical poor farmers. Church • Quixote Spanish writer Cervantes distinguished humanist masterpiece "Church • Quixote," where the main characters, he also represents the reality of social life in the Spanish image of poor farmers. "The True Story of Ah Q" was written in December 1921, "Church • Don Quixote" was written in 1615. Although the birth of two works of different time and country, although some think that the image of Ah Q and Gogol's novel "Dead Souls" in the image of the hero Qi Kefu is very similar, however, careful reading, but I think that Ah Q and the Church • Quixote are also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art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Book Gallery, the Ah Q's popularity is the highest; Church • Quixote is the world's literature in the famous art galleries typical.
  【Key words】Comparative; Ah Q; Church • Quixote; image; The same point; Difference;Production; Reasons
  
  《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典性的传世之作,是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也是“现代中国小说中唯一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品。”《堂吉诃德》则开创了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成为世界文学室库里一部不朽的杰作。但凡读过这两部作品的人,主人公阿Q与堂•吉诃德就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永不磨灭的形象。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阿Q与堂•吉诃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以帮人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底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如和别人口角时,会登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被赵太爷打了,会想:“现在的世界太不像话,儿子打老子,”但想起赵太爷这么威风,现在居然成了他的儿子,就得意起来。他以第一个能自轻自贱而得意,甚至以作践自己,用力打自己的耳光来反败为胜。被假洋鬼子打了,以调笑、欺侮小尼姑博得闲人们的喝彩而对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轻松得飘飘然似乎要飞去了。他健忘到近乎麻木,甚至以被侮辱被损害作为忘却的条件,常摆出挨打的架势,在被打以后,反而觉得了结了一件事而一无牵挂。他忌讳别人说自己癞头,忌讳到十分可笑的地步,有时说别人还不配,仿佛他的癞头是十分光荣的。阿Q也曾经历过“恋爱的悲剧”,他问赵家的佣人吴妈求爱,但结果却使他在末庄的生计也被断绝了。精神胜利法又像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真正地做出的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
  与之相比,堂•吉诃德的形象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堂•吉诃德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艺术典型,他既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 又是一名乱冲乱杀的疯于,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方面由于被骑 士小说毒害,他脱离现实,生活在自己心造的幻想世界之中,是一个 满脑子里装满了骑士幻象,对现实生活失去了切实感受的“疯子”。 怀着对骑士的狂热,他处处模仿传奇中的骑士,一切行为以骑士规则为准绳。在他眼里,处处都有妖魔鬼怪,时时都是他冒险行侠,创立骑士伟业的机会。明明是穷客店,门口站着两个妓女,但是在他眼里客店却“变成一座堡垒,周围四座塔,一个个塔尖都是银光闪闪的,凡是书上写的壕沟、吊桥等等,这里应有尽有”。小店主是城堡的长官,门口的妓女也就成了贵妇人了。明明是羊群,他却一口咬定是魔鬼幻化成的军队,冲上前去斯杀,结果被牧羊人拾起石块当武器,打掉他的门牙,打断他的肋骨。明明是一队苦役犯,他却硬把他们说成是受害的骑士,冲杀过去解救他们,他认为“人应当是天生自由的”,而解释了苦役犯,却命令他们去拜见他的杜尔西内姬,报告他的功绩,结果被犯人打伤,剥去衣服,狼狈不堪。护送女眷的队伍、送葬的行列,在他脑子里都幻化成为抢劫贵妇的强盗,他拼死也要把别人杀散。他头脑里满是奇情异想,如他一旦认定羊群是军队,便可以把臆造的两军将领的姓名、皑甲、微章、标洁、组成、出生、民族、地域等等一大套一口编造出来。因为骑士都要效忠于一个“意中人”,于是一个满身汗味、胸脯上长毛,男人一般的粗蠢的村姑便成为他心目中美若天仙的贵族小姐,他还模仿骑士躲进黑山里为思念她而发疯。虽然他把维护正义,锄强扶弱,把清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而且见义勇为,从不怯懦,为主持正义而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但善良的动机往往得到相反的结果,有时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别人。他自己也常被汕笑戏弄,断牙断骨,丢了耳朵,削去挡头。即使这样,他还执迷不悟,认为这种失败是骑士难免的失败,是创造骑士伟业应付的代价。表现了明显的精神胜利法。
  从以上对阿Q和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来看,他们二人确实有几分相似之处。一是身份相同,他们都是当时社会底层的贫苫农民;阿 Q赤贫得只有靠出卖苫力才能维持生计,虽然拼命干活,白天不得歇,夜间点起灯来还接着干,然而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里,他却连起码的人生权利也没有,他没有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 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谷词里落脚。50多岁的瘦削老头堂•吉诃德是拉曼却村的一个穷乡绅,他生活在西班牙历史上一个“多实多难的时世,”这是在权端野蛮残暴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可恶的时代”。二是他们都具有代表性,阿Q代表的是封建统治下的贫苫农民,同时也显现了“愚弱的国民”众生相;堂•吉诃德是欧洲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生活的一面现实主义的镜子。三是他们共同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不断失败的情势下取得心埋千衡的一种特效药,是扑灭他的反抗之火的灭火器,反抗之火熄灭之后,心里再不愤愤然,他便安然、怡然了;即使断牙断骨,丢了耳朵、削去指头,他也认为这种失败是骑 士难免的失败,是创立骑士伟业应付的代价,表现出了明显的精神胜利法。四是他们都曾有过恋爱,阿Q曾向“小孤孀”吴妈下跪求爱,堂•吉诃德把一个满身汗味,胸脯上长毛,男人一般的粗蠢的村姑当成他心目中美若天仙的贵族小姐,并摹仿骑士躲进黑山里为思念她而发疯。五是都集喜剧和悲剧于一身。阿Q向吴妈求爱是一幕喜剧,而他的一生备受剥削,人格屡屡遭到污辱,最后又惨死于冤案,这样的命运遭际却是他的人生悲剧;堂•吉诃德那些荒言的游侠行经,如大战风车等是一幕幕喜剧,而他的命运结局却是一幕悲剧。六是他们都有浑浑噩噩,疯疯颧颧,荒唐可笑的一面。阿Q的求婚,与王胡比捉虱子、及调笑、欺侮小尼姑等;堂•吉诃德的三次出游的行侠壮举等,都体现了他们荒唐可笑的形象特征。七是他们的命运结局相同,都是悲惨的结局,并且都是在临死前有了清醒的认识。
  作为不同国家,且时间相隔三百多年的两部作品里的主人公的形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呢?这就说明了东西方文学相互影响的问题。这里可以肯定的是,塞万提斯的创作不会受鲁迅 创作思想的影响,因为他的作品早诞生了三百多年。很显然,《阿Q 正传》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堂•吉诃德》的影响。
  首先,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对西方文学很感兴趣,曾先后翻译过 许多外国作品。1903年他用文言翻译,改写了儒勒。凡尔纳的《月界 旅行八《地底旅行》及雨果的随笔《哀尘》叫909年3月到7月,与 周作人合译出版《域外小说集》一、二册。1924年至1935年,先后 翻译了《苫闷的象征》,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普列汉诺天的论 文集《艺术论》、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果戈埋的长篇小说《死魂灵》等。
  其次,鲁迅在阅读和翻译外国作品的同时,也模仿着创作了部分 作品。如《狂人日记》的创作就是模仿果戈理的作品。许多作家对此 曾作过论断:“……,跟他读安特列夫,模仿果戈理,受夏日漱石的影响不一样,不是在学习他们的文学表现方法,而是更为根本的与他的为人直接相通的关系。”、“至于鲁迅译果戈理的《死魂灵》,更是一件艰苫的奇功,不朽的绝笔。他受果戈理的影响最深,他的第一篇创作《狂人日记》,就和八十多午前果戈理所写篇目完全相同。”、“……,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作为中国人……,”周启明对《阿Q正传》的成因也进行过探讨,他说:“《正传》的笔法来源,据我们所知是从外国短篇小说而来的,其中以俄国的果戈理与波兰的显克微支最为显著,日本的夏目漱石,森鸥外两人的著作也留下不少的影响……”。
  最后,鲁迅对 《堂吉诃德》一书也曾作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曾于1933年写了《真假堂•吉诃德》、《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现在的假吉河德们,何尝不知道大刀不能救国,他们却偏耍舞弄着,每天‘杀敌几百干’的乱壤,……”这也与他当初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有相符之处。
  但是,阿Q与堂•吉诃德的形象又有许多不同的地万。如恋爱方式不同,一个是主动求爱,一个是悄悄爱恋;品性行为不同,阿Q沾染了游手之徒的习气,常耍无赖,畏强凌弱,逆来顺受,缺乏抗争的霸气,自欺欺人,故显出几分可憎;堂•吉诃德则维护正义,锄强扶弱,把清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见义勇为,从不怯儒,为主持正义而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行动目的不同,阿Q想革命的目的是想借机捞点财物、复仇、取压迫者而代之,再就是挑个女人,堂•吉诃德的行侠 目的是打抱不平,锄强扶弱,捍卫真埋和正义,铲除世间的不平。
  那么产生这些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呢?社会背景不同,千百年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封建统治者处心积虑地推行蒙昧主义,禁锢民众思想,以此作为维护封建轶序,求得长治久安的手段, 1919年,辛亥革命暴发,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帝制,开始了“共和”,但这只是在种族革命上取得了成功,而革命党人却忽略了对民众的启蒙。革命党人为了变革社会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阿Q在亲眼目睹清政府以暴力镇压革命,用屠刀杀害革命党人之后却连称“好看”,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在鲁迅看来,思想意识还处于蒙昧状态的国民是“愚弱的国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国民精神于蒙昧状态,那就绝无振兴的可能。因此,他是怀着痛苫的心绪来描写民众的这种不觉悟的情状。而《堂吉诃德》则是当时西班牙王权用骑士荣誉和骄傲鼓动贵族建立世界霸权的野心,骑士文学宣扬忠君护教,建立荣誉,冒险征战,正适合他们的需要,而且他们企图借助骑士文学抵制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塞万提斯痛恨这种平庸低劣的骑士文学,故意摸拟骑士传奇的写法,借主人公的荒唐行为和可笑可叹的遭遇,揭露骑士文学的荒唐和危害,尽情嘲笑骑士埋想和骑士制度。
  创作目的不同。《阿Q正传》里所描写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的社会生活,阿Q是一个生活在辛亥前后的地地道道的江南一带的农民;鲁迅是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从启蒙主义的愿望出发来塑造阿 Q这个艺术典型的。在这部他酝酿了很久的小说里,对国人精神上的弱点的揭露与针眨是毫不留情的。其目的是想引起“疗救的注意”,这里的所谓“疗救”,自然不是生理上的,而是灵魂上的“疗救”。处于被压迫状态下的各国人民,谁又能说他们不会有阿Q那样的遭遇呢,产生近似的精神状态,确也在所难免,这是不难理解的。等级制度、封建奴役并从精神上来毒害和麻痹人民,这也是各国都会有的,于是阿Q那种为了求得生存和心理平衡而对外界采取消极适应态度的处世哲学,也就很容易在各国应运而生、普遍存在。塞万提斯创作 《堂吉河德》的目的,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的目的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②为了展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现实生活的广阔的图景,揭露专制制度的黑暗与腐败。如此看来,二位作家的创作各具风格,简言之,鲁迅是为人生而创作,塞万提斯是为艺术而创作。
  参考文献
  [1] 夏志清 《夏志清论阿0》,载《中国现代小说吏》,台湾传记 文学杂志社1985年11月新版.
  [2] 鲁迅 《鲁迅杂文全集》卷十八,《集处集拾遗》,《<解放了的 堂•吉河德>后记》.
  [3] 袁获涌 《二十世纪初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第一章第1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4] 王晓明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鲁迅生平提要一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5] 钟敬文 《寻找鲁迅,鲁迅印象》,《从尼采到海涅》,北京出版社出版.
  [6] 许寿棠 《杂谈翻译》,载《鲁迅回忆录》,北京出版社出版.
  [7] 鲁迅 《且介亨杂文二集•“题末定”草•(二)》,载《鲁迅回忆录》,北京出版社出版.
  [8] 周启明 《鲁迅的青年时代》.
  [9] 鲁迅 《鲁迅杂文全集》卷九:《南腔北调集》.
  
  收稿日期:2011-03-25
其他文献
有一次习作训练,要求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结果全班写得最好的仅是一篇题为《我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的作文。讲评作文时,我说出了此文的原因。  1.以小见大,方法好  一说“印象深刻的事”,不少同学想到的都是一些“大”事,结果写的脱离了生活实际,把习作架空了,事件的经过写的不具体,更谈不上深刻。而《我拾起地上一张废纸》的作者认真体会了材料(废纸)与中心(深刻)之间的关系,是意义上的关系,而不是大小上的关系
期刊
1.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师根据“流落街头,几次擦燃火柴产生幻想,冻死街头”几个情节制作课件,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
期刊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经实践,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为完成由旧到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
期刊
目前高中政治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①“一刀切”的作业多,自主选择的作业少。②部分学生存在厌倦心理。③教师对作业只作简单的对错批改,不能激发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新课改“以有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理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作业迫切需要进行以下的改革与创新。  1.作业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热情  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天天看到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天天都
期刊
【摘要】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环境;教学质量;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有一身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期刊
【摘要】物理本身就是起源于生活的,它揭示着自然界的运动规律。让物理面向生活,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懂得和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在此,本文就初中物理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而初中物理课程又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科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应贴近学
期刊
1.用心去了解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赏识、信任的基础上。要教育好我们的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不能只把精力放在抓学习上,必须学习、生活习惯多方面一起抓,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首先,要了解学生家庭概况,比如: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
期刊
恩格斯说:“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课堂教学离不开思维,课堂学习更离不开思维。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个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的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好像投入湖中的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开启学生心扉。  1.创设情景图片,引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像,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
期刊
兴趣是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吸取知识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真正学习起来时已是轻松万分,此时他们就像在知识的天空中任意翱翔,乐此不疲。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当前情况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其实效性,值得小学教学工作者长期的实践跟总结,本文作者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课堂实践出发,从教师如何的不断的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如何的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安排、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来展现课堂教学这几个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实效性。  【关键词】预习;铺路人;有效性;教学心态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