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检查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w00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德福,在这乐不思蜀忘了家了吧!”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冷不丁地在耳边响起,宫德福吓了一跳,他正趴在村部的办公桌前打盹,昨晚和几个村干部一起又把几个贫困户家走访了一遍,确保他们每户都能吃饱穿暖,家中有余粮,手里有闲钱,他们才放心。快过年了,总要保证这几户过一个吃喝无忧的年关。
  他猛地睁开眼睛,揉了揉,一下子站起来。
  “哪阵风把您这大公主吹来了,快快请坐。”一面讨好地赔着笑,一面忙着倒茶。能不慌忙嘛,来的是他老婆牛丽丽,市里中心医院的护士长。
  “少来这套,我问你,你多少天没有回家了?”牛丽丽语气稍缓了些,但还是红着脸。不知道是外面天冷冻的还是余怒未消涨的。
  可不是嘛,宫德福心里暗自算算,还差两天就够一个月了,本来和老婆说好,每周回家一次,最多不超过十天的。可是一到村里,有那么多的事要解决,那么多的困难户要帮扶,一忙起来就忘了。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地笑着:“都快一个月了。”马上凑近牛丽丽的耳边说:“光顾扶这里的贫了,都忘了你的贫了。”“别不正经,谁和你嬉皮笑脸的。”牛丽丽嘴里说着,心里却有些酸楚:孩子上高三了,关键时期学习那么紧,自己工作也忙却分身无术,还要每天陪孩子。
  “带我去你包的贫困户家看看,我看你到底在这里整天都做了什么事儿。”
  “检查工作呀,欢迎领导!”
  宫德福打个立正,拉着老婆向村部西面走去,边走边对老婆介绍。按照年人均收入三千三百元计算,村里有四十多户符合贫困户标准。每家每户的情况不同,也不能以同样的办法解决。就说王菊花家吧,本来好好的家庭,丈夫在外面打工,她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上学,虽然不是十分富裕,倒也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谁料一年前,丈夫突发脑溢血一病不起,接连在医院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才转入普通病房,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了十多万的外债,真是“辛辛苦苦十多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原本好好的家庭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所有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王菊花身上,照顾两个孩子学习生活,还要照顾一个半死不活的病人吃喝拉撒。
  说着到了王菊花家,牛丽丽打眼一看,家庭还不错嘛,两层小楼,一个大院子。她瞥了一眼丈夫。宫德福看出了她的疑问:“你到屋里看看就知道了,她这个房子已经抵押给别人了。”走进屋里,牛丽丽吸了口凉气,屋里空荡荡的,家徒四壁,就两张低矮的板子床,床一头放满了瓶瓶罐罐的药,孩子上学还没有回来。王菊花连忙站起来说:“是嫂子吧,宫书记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呀。坐,坐。”一边说,一边用袖子在两个高矮不一的小木凳上抹了一遍。牛丽丽打量了一下王菊花,虽然憔悴,倒也掩不住清秀面色。她到厨房转了一圈,米和油是新买的,大约是村里刚送来的,灶台上碟子里的剩菜连肉星子也没有。“这个不幸的女人。”本来她好像听谁说,丈夫包保的是一个年轻寡妇家,这么多天不回城,想著这个女人她甚至还有点敌意,就不打招呼地突然开车来,是有点想兴师问罪的。此刻却又不由自主地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元钱,硬是塞给了执意不收的王菊花。“有困难就和我们说,不行过年把孩子带我们家过几天。”临走时她拉住王菊花的手说。
  “光靠救济也不行呀,得想办法让她从根上脱贫。”走出王菊花家,她昂起头问丈夫。
  “看来,你也可以当扶贫干部了。”宫德福一半玩笑一半认真地说。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就要用不同的脱贫方法。一些年老单身的困难户,低保就能解决。对王菊花这样的家庭不能单靠输血,关键要造血。她家有几分路边的空地,村里帮她无息贷款搞了光伏发电,每年收入三万元,四五年就能还清贷款。此外她还在家里做刺绣加工,也不耽误照顾丈夫,村里统一收购和义乌的厂家结算,每月也可以挣三四千元。还有王大宝家、赵庆丰家……丈夫一一道来。那么多贫困户在丈夫的帮助下渡过难关,生活慢慢实现富裕实现美好,牛丽丽想着,不由得自豪起来,丈夫的身影在她面前高大起来。
  “你扶贫我不反对,也不能不要自己的家呀,孩子今年就要高考,你也不关心。还有那个王菊花长得那么漂亮。你可不能……”牛丽丽喃喃地说。“你怎么对自己就这么没自信?她哪儿有你好看?我白天工作,晚上都想你和孩子呢,回家加倍补偿你们。”宫德福搂着牛丽丽,用手轻轻按了按她的鼻子。牛丽丽鼻子一酸,大眼窝里饱满晶莹的那个东西差点掉下来。
  “他们这医院需要帮助吗?等女儿今年考上大学,我和医院领导说说也来扶贫。”牛丽丽自己吓了一跳,不知为什么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
其他文献
1.幸福  这座城市里没有鸡啼,没有犬吠,它的本质依旧属于喧闹。人们在空调房里窒息,又在烈日下虚汗淋漓。这个世界为何总是与自然愈走愈远?  我在一个冬阳初起的清晨,见过一个裹着烂棉袄睡在候车亭下的流浪者。他睡眼惺忪地坐起来伸了个懒腰,张大了嘴巴放肆地打着哈欠。他的满足与惬意在冬日的辉映下是那么耀眼。简单的幸福,只为拥有一缕阳光的温暖。  我们住在舒适的房子里,吃着吃腻了的各种美味,为何我们却已经找
期刊
年轻的大学老师大树在一次读书会上认识了书店职员晓红,后者给他的印象是有一种“腐烂的香木味”,以至于他不禁要疑惑:“年纪轻轻的,咋会埋下那么多暮气?”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当大树感觉到晓红的暮气时,却又不自觉地被她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所吸引;而晓红也不免觉得大树有些故作伤感。相似的人能够凭着直觉的标记从人群中发现自己的同类。大树与晓红正是这样,他们在彼此身上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这似乎是一个俗套爱情故事
期刊
黄昏下的河堤  黄昏慢慢爬上长堤  渐渐浸没野花和树,蚕食枝头灿烂的春光  长篙,撑起岁月的一湾河流  静静地,渡走世间无尽的繁华  黑暗一点一点收紧了口子  慢慢地溶化了世间的一切  世界从阳谋窜进阴谋的洞里  风拿起刀  雕刻岁月这件作品  时间的肋骨  感到了疼  凤翔洲——我的出生地  衢江是一撇,灵山江是一捺  衢江像我的左腿,灵山江像我的右腿  汇合,立起来,是一个“人”字  龍离不开
期刊
1  夜幕降临,各种炫丽的霓虹灯和路灯把这座城市装扮成了巨大的彩色宝石,斑斓夺目。大宝石里面摇曳着万家灯火,每扇亮灯的窗口里,正演绎着各自的故事。  张杨是位业余作家,刚从省作协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学采风团回来两天,特呈岛和红树林、菠萝的海、南极村,那些唯美的景色和传说,还有南海军史馆和阳江核电站的壮阔等,都让他回味无穷。这个周末是轻松的,不用加班,可是和采风过程比,他感觉外出是远离尘嚣的美好,回
期刊
一座被反复命名的城  面对遍地拆迁,众生奔跑的时代,我不知该如何去谈论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依然沉浸书斋,用一種呓语般的文字去赞叹歌吟,无疑是自欺欺人的谎言。就如一个涂粉抹脂,眼神暧昧的女人,假扮清纯,那般忸怩作态的表情不合时宜。  当刀剑般的高楼将天空分解切割之后,我看到了铲土车、挖掘机、工程车的阴谋。曾经掘走的每一截砖头都是记忆,每一块瓦片都是历史,一场颠覆性的改造清空了城市的所有记
期刊
时间和空间。  空间最后总是会变得狭小,直到消失,而时间可以让很多事物永恒。  没有什么可以焚毁灵魂的星河,没有。也许某一天,肉身变为尘土,但那星河里的一颗是你的,你的星。  这雨中,总有它缺席的部分。分开那些雨滴,在身体的左面。在雨中,灵魂出离。那些伞下的人,我隐藏在他们之中。寻找缺席的你,在身体的右面。  寂然的,夜或者内心。移动的是忧伤。孤独的要跑到另一个城市来谈小说。我们确实是相对纯粹的刻
期刊
爱猫的人很多,我也不例外。  平日在家前屋后散步,我总是很留意那些寄居在我们小区里的猫。它们中有不少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只是偶尔露面,没等相熟,它们便离开了,等再见面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也可能再无见面的机会。也有一些就像是定居者,只要出门,几乎随时都能看见它们。尽管它们并不在固定的地方待着,但简直像单位里的某些同事,即便不是同一个部门的,却走哪儿都能碰上。  曾经有一只白地黑花的猫出現在我们的小区里
期刊
文文是在早上醒来之后不见了爸爸妈妈的。文文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身旁的床上空无一人,就妈妈爸爸地叫了起来。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进来的却是奶奶。奶奶俯下身子和颜悦色地告诉他,爸爸和妈妈一块儿给文文买糖去了。文文一听,哇的一声哭嚎起来,嚎得人心里发紧。  无奈之下,奶奶让爷爷带着文文出去玩。爷爷带着文文转到了街上,来到一个花鸟小店门前,门前几个鸟笼里的小鸟叽叽喳喳叫得欢。爷爷就引着文文凑过去逗鸟玩
期刊
没有火焰,没有木炭  却燃烧得如此炽热  就像偷偷的爱  无人知晓  ——引自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一  ……绘画,你悲叹这样的工作,是因为它是许多悲伤和烦恼的起因。我想——就像你所说的——它或许只是人生无数选择中的其一,但似乎总是有着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抓着你的所有精力和专注,我无法反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它成了组成你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失去它,就是失去一半灵魂,人生将由此彻底失去光芒……
期刊
一  天井上漏下的阳光,能够把堂前蜘蛛网的横纵线和螺旋线彻底打亮,微尘在飞,却丝毫不影响蜘蛛网一根根细小如丝的白净。蜘蛛网与梁钩上吊着的竹叉联结,像晒网似的,斜斜地张开,蜘蛛蛰伏在网心,寂静而寥落。竹叉穿过箬笠顶,以及竹叉上挂着的竹篮,组合一起,好比是悬空的菜橱,通风,干爽,隔蚁,避虫。竹篮里放盘碟,挂上拿下都便利。往里一点,堂前的主体摆着八仙桌、太师椅、长条凳,靠近上门头的照壁下还有长条的香椅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