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德鲁:自然奇迹与人类臆想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8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安·德鲁(Marian Drew)在自己的摄影集《静物—澳洲篇》(Still Life-Australiana)中,充分地融合了17世纪欧洲油画的经典风格,这一系列作品用改良后的传统静物写生手法展示血腥残酷的“公路杀戮”(野生动物被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或卡车撞击而亡),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毫无生气的动物尸体被放置在精美的桌布上,这一幕美艳诱人,却令人惴惴不安。
  也许这些画面和其所对应的油画之间最直观的差异就是现场的物种并非来自北半球。欧洲厨房中常见的野兔,鹅和野鸡被换成了澳洲内陆的袋貂,袋狸和笑翠鸟。
  玛丽安的构图特意模仿16~17世纪在荷兰广为流行的“虚空画派”(Vanitas)。这类油画经常描绘人类头骨或被病虫侵蚀的水果,以提醒人们生命短暂易逝,为纵欲享乐敲响警钟;而作为其现代摄影的对应物,玛丽安作品中的动物并不是作为人类的餐食遭杀戮,而是死于人类科技的不公平竞争。它们不是被高速行驶的汽车冲撞,就是被外来生物天敌攻击,要不就是被高压电缆电死。它们仅拥有与生俱来的低劣“装备”却不得已投身到一场生态战役中,最终丧命于人类不断扩张的都市和增长的消耗。
  此外,玛丽安对于人类感知、影响大自然的手段也深感兴趣,这体现在她随后创作的2组系列作品中:一组利用光照的“绘图”手法来修饰地貌景观;另一组则通过在桌布上针线刺绣对大自然进行精致而微妙的探索。
  1960年,玛丽安·德鲁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洲的班达伯格(Bundaberg)出生,现任布里斯班格利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副教授。在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她正是凭借艺术形式和方法上的创新和实验而为人称道。她的作品涉及表演、装置艺术、开拓性的光照技术以及艺术史研究。但解读其作品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技巧,而在于她作品背后细微而又引人关注的态度—正是对人类的习性和利己主义的层层剥离和回溯,最终引出社会意识形态中最深的问题:人类究竟应该怎样以可持续和公平的方式栖居大地,并与其他生灵共享自然?
  阿拉斯戴尔对话玛丽安·德鲁
  是什么让你成为摄影师的?
  我喜欢绘画,曾经一度学习美术,但后来差不多有2年我中断了艺术学校的学习。之后,再回到学校我决定学一些应用范围更广的专业,或许凭借它我还能找到一份工作。然后我就去了堪培拉艺术学院(Canberra School of Art),那是一所新院校,他们将摄影摄像也归入美术科目,这在当时还不多见。这样一来,我就能把自己对于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的兴趣一并融于摄影中,我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不仅如此,在学院里,我发现了一些和自己想法相近的人,进而融入一个艺术群体。在那之前,我对于作一名艺术家并没有真正的体验,也不了解艺术应当如何贡献于社会。
  你从艺术学院毕业后是如何展开职业生涯的?
  我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份来自DAAD(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 Dienst,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的奖学金,到德国学习1年(1984~1985)。对我而言,那段经历非常关键。我游览欧洲各地,参观我曾在澳大利亚研究过的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也了解到那些作品对于文化和社会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德国的学习让我理清了自己创作所应表达的理念,也带给作品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文化补充。我明白了在不同的地区和环境中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会有多么大的不同。
  艺术开始成为我的宗教。它给我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某种框架—好像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它。我单纯地埋头工作,搞创作,以为财务方面也能自动随之运转。但是我错了!我在这个行当上一直处于一种”不叫座”的状态。现在回想,这从长远角度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为什么是件好事?
  因为画廊经纪人和策展人通常都会给你施加一些外界的压力,影响你去创作某一类作品,但我想你需要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和自己的出发点充满自信,才不至于被市场的观念所动摇,因为那些所谓“艺术界”的商业贸易与真正的艺术创作过程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样开始创作《静物—澳洲篇》(图01~10)的?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获得了一个研究静物写生油画的机会。回到澳大利亚,我就想创作一个系列—关于那些在人类公路上被伤害的动物。我觉得静物写生应该是种不错的方式。我非常着迷于“公路杀戮”这类事故,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野生动物,而死在公里路上的动物则是让人们发现它们的少数机会之一。一旦动物的尸体被置入静物画的艺术模式中,我就能把动物死尸从让人不太愉快或轻易便能忘却的事物“转变”成一种美,一种更值得关注的事物。
  作品中都带有非常鲜明的“绘画感”。是有意为之?你是怎样做到的?
  从1982年起,我就在照片上尝试长时间曝光和“油画式”打光。一开始是在堪培拉艺术学院里,我尝试把影像投射到树干上,后来在德国学习期间,我开始尝试用闪光灯来营造油画效果,并用胶片相机拍照,长时间释放快门,直到我将整个画面照亮为止。我特地挑选了一套手持式闪光灯,先为相机前的拍摄主体照明,然后一点点移动光源,照亮镜头中主体的每一部分;在某一区域停留的时间越长,成像后照片中的那块区域就会显得越亮。我认为光线本身就是一种原材料,光线的种类能决定物体成像的形态,相互交互更能生成一整套色彩和纹理。
  我感觉你后面的几个系列的作品也延续了早期作品中对于“表现”(或者译为表现行为?)的侧重。
  人类在风景中似乎有一种绝对的存在意义,我对此很感兴趣,并想对此重新定义,因此我创作了《灯饰风景》(图11~15)。我们习惯用相机来重现风景,仿佛它与我们是分隔的—“远在天边”的某些东西—相机也像某种工具一样延伸了“花园”的概念—在人类控制下的某个“自然的”空间。在17世纪的西方,风景为一个概念而出现,当时的贵族阶层开始聘用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宅邸和花园,将自然的混乱无序修缮得尽善尽美,构建出具有某些情节和寓意的景观。   拍摄《灯饰风景》那组照片时,我选择在夜间走入取景地,为其添加光照。有时我只是照亮野外的某些区域,有时是用灯比划出线条。我的肢体能伸展多长,线条就会有多长。图像中其余部分则用背景的夜光灯照明。整个过程就如同作画。最终的成品照片其实是记录了一个事件,且只能通过相机呈现。每张胶片不仅收集了光线,还将一个持续数分钟的事件压缩成一个短短的瞬间。
  你怎样看待表现行为的作品和静物写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关乎运动的,另一个则是完全静止。
  我觉得这两种创作是相互衔接的,因为它们无疑都是景观的“物质融合物”。收集“公路杀戮”的样本就需要开车上路,四处观察,检察尸体,把它们带回家冷冻起来,直到真正拍照的那天。那些动物的物质形态中本身就“携带”着它所处的地貌景观。研究它们,你能了解它们是如何与环境协调共存—它们是如何进食,可能会吃些什么,它们是不是在地上掘洞,是不是习惯夜行,它们是怎样生活的,等等。当然还有怎样死亡的。这两种工作都是基于我想要融入自然环境的热切渴望,以及自然对于生活重要性的强烈认同。动作和静止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对我而言,我所做的就是用动作来创造某种静态的东西。
  那你更倾向于用哪种方式来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
  静物写生曾是我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这种形式我意识到美的功能和价值。我发现动物身上的那种美非常诱人,并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观赏者。但我必须小心谨慎,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我还想通过画面传达出一种抽象的理念,那就是表达对于那些曾经与我们共享“花园”的生灵的敬意。而且我认为静物写生这种形式更适合像我这样人到中年的成熟状态。表现行为的作品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方式,而通过静物写生我能够把所学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你的作品反响如何?
  2003年我第一次举办“公路杀戮”(Road Kill)展览时,观众的反应有点困惑,他们可能不知道应该怎样接受这样的作品。当时这类作品还很新鲜,我想人们看到照片中死亡的动物时会有点惊诧,这正是我的用意所在:让人们看看因我们不经意所为而死亡的动物。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作品开始越来越受欢迎,现在甚至成了澳大利亚高中生的必学作品。它们在全世界都展出过,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跟我说这些作品很美很有趣。我想是因为它们触及了公众一些敏感的神经,同时也与人们日渐对环境问题紧密关注相关。
  这些反响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我刚刚才回复了一封高中生的电子邮件。她在邮件中写道:“你的作品太棒了!谢谢你。—梅布尔。”能被称为“太棒了”已经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如果后面还伴随有感恩之辞,这再好不过了。所以我觉得梅布尔的评价就是我的作品能够获得的最高赞誉。
  你最近的作品仍然坚持了静物写生的模式,但重点是在呈现手工艺品上,而非自然界的动植物。(图16~19)
  是的,我关注的是桌面装饰品,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和怀旧情结。活生生的动物,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臆想的区别也让我很感兴趣。《桌面臆想》这个系列便关乎于此。我发现一些桌面饰物中包含了某种“俏皮的欺骗”,想给就餐者带来意外和愉悦,比如折叠成小狗或野鸡形状的餐巾,巧克力喷泉,烧制成鸟或动物形状的陶瓷餐具,等等。在呈现了一系列动物死尸之后,再用如此轻松诙谐的诠释方式玩一玩未尝不是一种乐趣。在这里,臆想也是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所做出的简单而方便的解答。
  你能描述一下上面所说的问题吗?
  那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传统观念如何影响我们的态度。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类对地球正在持续产生破坏性影响,我必须立刻矫正“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审视“自然的存在仅仅是为了人类的消耗”这种信条。我们的意识形态完全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固执地认定人类就是主宰,并不断地从自然界异化出来,比如我们认定森林/动物/河流/海洋不具有合法的生存权。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健全性的唯一办法就是要人类改变自己的行为,肩负起关照自然界的责任。
  因此,我在《桌面臆想》的作品中重新摆放了物件,反映眼下的生存模式和它们在历史长河中被塑造成型的方式。我也认为艺术能通过幽默和乐观的方式在促成这场重大的态度转变的过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你怎么看待当今的艺术摄影?
  我觉得现在是艺术摄影的巅峰时代,因为现在的混合媒介形式实在太多了,早已没必要墨守陈规。确实,收藏家仍然乐意把钱财投资在画廊或艺术商人出售的油画上,但贸易市场的变化本来就很慢。与此同时,摄影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交流媒介,人们对于视觉作品的辨识力也越来越强,艺术摄影会比以往更显重要且艺术与摄影紧密相关。更多的人开始欣赏这种艺术形式,因此也就有更多的理由去创造和展出。
其他文献
内在的感知方式  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摄影师更加倾向于柔和的线条,喜欢从自身的心理角度入手,寻求极为内在化的感知方式。从很多国外女性摄影师的照片上,我们可以发现她们倾向于表达心灵与生理的纠缠、刺激、愉悦、悲伤等生活感受。就如她们是导演,通过镜头来诉说自己细腻的感触。  对我来说,摄影的意义源自所拍摄的事物本身的意义,但它又是对事物本身的一种超越。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1920
期刊
婆媳关系,相处好了算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但若相处不好,就成了问题,而且是千年的老问题。而所有亘古不变的老问题,都有它自身的复杂性,就像婆媳问题,是绝不能靠一顿饭一个红包就可以轻易解决的。  其实,每一对婆媳都在细水长流的多回合紧密交战中,磨合出其既定的相处之道。但是,伊洛娜·兹瓦克(Ilona Szwarc)跟她婆婆的相处方式非常独特,绝不属于你想象中的任何一种。对于“独特”二字,兹瓦克这样定义:“
期刊
2013年9月19日至9月25日,2013第13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PIP)在平遥古城展开,本次摄影大展的主题为“走向生活的影像”,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余位摄影师、策展人为此次大展带来了427个展览、12000余幅作品。  “走向生活的影像”  “生活”是人类自古至今一直不断思考审视的宏观命题。我们所谈论的“生活”,又包含着形式/内容/意义/观念/物质/精神等众多分支命题。摄影作为一
期刊
阮义忠看上去很温和,神情中透露着一种让人不容质疑的自信。  在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奇岩捷运站附近的闲置工厂,我顺利找到阮义忠的工作室。未到二楼,便一眼望见楼梯转角处的墙上,贴满《摄影家》杂志的各期封面。来到二楼走廊,跃入眼帘的是阮义忠《人与土地》作品系列中的一张代表性作品,被挂在三四米宽的玻璃大门上。透过玻璃,我看到坐在桌边的阮义忠,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耐克Polo衫,脚上是一双运动鞋,这让他显得格外精神
期刊
摄影术诞生之后的百余年,也正是世界格局和社会秩序激烈振荡的时期,各种新学说、新思想、新运动不断涌现,女性主义思潮也在这段时间萌芽、发酵并持续发展。这个过程中,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逐渐独立,女性形象不再完全是持家居家,各行各业都涌现出杰出的女性代表。在为争取自身权益而奋斗呐喊时,各种媒介成为女性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摄影也成为其中重要一环。自19世纪以来,许多女性利用摄影这一新兴的媒介和艺术形式,表达着
期刊
观影手记  也许,妈妈们都有潜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不少女摄影师的身份与母亲身份是重叠而融合的,在以孩子为对象的影像创作中,妈妈们逐渐走出一条独特的私人化摄影路径。英国摄影师黛博拉·帕金(Deborah Parkin)便是如此。这位39岁的母亲,已经完成多个摄影项目,这些项目所有的主角都是她的一双儿女,安贝(Abe)与芙勒(Fleur)。  “促使我开始拍照的,就是孩子们。童年短暂,我需要去
期刊
FIOF点评  “女性,她与大地无声地联系着。那些本能、原始的交流,以及世间万物都将回归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这就是费碧安娜·贝尔蒙特《我是大地》摄影项目所想表达的。  这组作品充满了古典拉丁语作品中的那种象征与暗示,对于这些“精致、女性化”的照片,她自己概括到:“这个项目呈现了女性的视角,我受到古罗马哲学家、诗人提图斯·卢克莱修·卡鲁斯(Titus Lucretius Carus)在《物性论》(
期刊
关于摄影前途的讨论近几年越来越热闹,摄影圈中却弥散着一种悲观的气氛。其实远没必要大惊小怪。首先,天下没一种东西可以永世长存;再者,也没有一种东西在流行很长一段时间后会迅即被人抛弃。存废兴衰,不是哪个人或哪个企业能说了算的;心平气和,从容面对,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熟悉的路子拍,永远不会错。  就摄影的视觉功能来讲,留住过去、记录现在,仅这两条,没哪种介质可与之比肩。绘画,学起来没那么容易,况且画得
期刊
华山地处陕西省境内,自然风光奇险峻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为让更多海内外人士走进华山、了解华山,同时也促进摄影艺术的交流,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共同发起“镜界华山”摄影大赛,征集摄影师以独特视角观察和展示华山魅力的精彩作品。  本次大赛征集在华山拍摄的风光景观类、人文纪实类两类作品,设春、夏、秋、冬四个分赛段,各赛段单独接受报名、组织作品评审。大赛另设年度大奖,将从各赛段
期刊
新闻摄影对于我而言是一种使命的召唤。我对摄影总是充满着激情,当初入行时并不是为了挣钱。在工作初期,微薄的收入几乎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衣食住行,但供职于一家报社让我备感兴奋。尽管那时候报业还是非常赚钱的,但专职摄影师的岗位却不算多。  我总是很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让我着迷的理由之一是:我们总是出现在重大事件的第一现场。为报社工作35年以来,总是有人不断问我:“拍照片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