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看韩国女性生活的变化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统计厅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韩国女性就业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女性就业所从事的工作40%为临时工,而薪金也仅为男性的63%。此外,女性户主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今年,每5户家庭中就有1户是女性户主。
  统计表明,2006年韩国男性的就业率为74.1%,比上年减少了0.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女性就业率增长了0.2个百分点,达50.3%。女性就业率自2005年以来首次突破50%大关,但是就职位和薪金水平来看,就业质量与男性相比还相差甚远。女性就业人员中固定工资工人仅为27.0%,临时(30.0%)和日工(10.8%)工资工人占女性就业总数的40%以上。与此相比,男性就业人员中固定工资工人为41.6%%,临时和日工工资工人仅为25.2%。此外,女性就业者的劳动时间为男性的96.7%,但薪金却仅为男性的63.4%。女性就业者的失业率达到男性的1.3倍。
  女性就业比例的增加,在担任专业技术职务方面也表现的较为显著。2006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女性人数占到全体应试者的44.6%。参加司法考试的高达37.7%,参加外交公务员国家考试的高达36.0%。此外,地方议会议员中的女性人数为525人,占地方议会议员总数3626人的14.5%,比2002年的3.4%高出11.1个百分点。担任医师和药剂师等专业技术职务的女性比例也在逐年提高,2006年小学女教师的比例达到80.1%,创历史最高记录。从事立法、高职位政府官员以及管理者、专家、技师等专业管理人员的比例,2006年达到18.8%,比上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
  由于景气低迷,女性对家庭生计的支撑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女性户主数也因此而增加。1975年的女性户主数为85万人,今年增加到321.7万人,增长了约2.8倍。女性户主数占全体家庭的比例达19.9%,同样创下最高记录。
  新生儿的数量在减少,喜欢男孩的倾向在减弱。新生儿中女孩所占的比例,2005年为48.1%,为历年来最高比例。以每100名女孩的男孩数量所表示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07.7,接近于自然性别比(103至107),呈现出逐年降低倾向。2006年的出生率为1.13人,虽然高于上年的1.08人,但依然是低水平。
  韩国女性的结婚期也在推迟,2006年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7.8岁。初婚夫妇的年龄差,女性年长的夫妇为12.8%,同岁的为15.4%。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6和2.1个百分点,认为“男性应该年长女性”的传统观念在逐渐淡化。
  从女性的死亡原因看,死亡率(每10万人)最高的是癌症,达99.3人。其次分别为高血压疾病(女性12.1人,男性6.6人)和脑血管疾病(女性67.3人,男性61.2人),死亡率都高于男性。
其他文献
我必须承认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次突发事件。春日的午后是明晃晃的,空气中弥漫着发霉的各种花香,我在电脑前阅读牧斯从南昌邮来的近百首诗作,霎时便感觉目光晕眩、心智迷乱。在
早晨,漫步于三亚河堤岸,清风扑面。流淌的河水如此洁净,洁净得不染一点微尘。河边青青嫩嫩的红树林,慷慨地把绿意倾泼水波上。一群群白鹭逡巡三亚河,驮着一背阳光,或栖枝头,
由于家境贫寒的缘故,1984年我高中毕业即参加了工作,心想,要是能在企业里搞采购那多好,名山大川随你游玩。殊不知命运却阴差阳错地让我这个自小讨厌数字而且又粗心的人干起
情人节那天,“早春花店”里鲜花如云,芳香四溢,人如潮涌。前来购买玫瑰花的顾客,大都是些年轻人,也有一些中年人。“早春花店”是全市最有名的鲜花店,平时生意不错。情人节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的深入推进,游离传统管理体制之外的社会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公安机关传统管理模式与社会治安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准确界定社会人的内涵与外延,明
那是1994年的八月,为确保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供上大二的大哥和刚踏入重点高中大门的小弟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悄然撕碎重庆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多方求职未果的我,在昔日班
并不是一个盲人就一定比一个视力正常的人看的东西要浅显,就像是一个跛足的人,不一定就比一个双腿健全的人走的路程要短一样。我有一个盲人朋友,他自生下来就没有看过这世界
应激性群体性事件主要是指因某种偶发的治安利益纠纷或行政执法纠纷未得到有效的引导与调解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应掌握应激性群体性事件的偶发性、事态的演变性、事
1994年,我从学校毕业,当了一名会计。那年秋天,我参加了县财政局会计科举办的上岗培训班。由于那时刚刚施行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所以培训班里除了年轻人以外,还来了不少老会
孙建平的名字从我身边朋友的口中早就听到过,据说她是南昌文学界的一才女,但未曾谋面。前几年的一天,在上班的路上与一位文友相遇,他高兴地告诉我,在《南昌晚报》上他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