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精神文化创造者的心声——学习、座谈江泽民同志“五·三”讲话发言摘编

来源 :宁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年5月3日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发表的题为《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的长篇讲话,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宁夏社会科学》编辑部于5月25日召集宁夏社会科学院部分理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畅叙学习江总书记“五·三”讲话的体会。会议由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主编张永庆主持。现将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其他文献
道教精神刍议尹志华道教与儒、释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在学术研究中,道教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眼中,道士们只会装神弄鬼、画符念咒,因而道教不过是一种近乎...
道教学研究的里程碑——评四卷本《中国道教史》王知非八十年代末,笔者第一次拜读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四卷本)的第一卷,从其《序》(著名学者王明先生所作)、《导言》始,即被这部近40余万字的大部头著作所震憾。这还只是一种文化学的“感受”。当几年...
<正>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是崇尚黄老思潮的历史产物,它尊奉老子为道祖,《道德经》为祖经,在一千多年的流变和发展中,其神学世界观和成仙方法等都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却一直将《道德经》作为信奉的主要经典和各个道派共同的理论旗帜。道教的最高信仰是修道成仙,超越世俗世界,享受神仙世界的永恒幸福是道教徒追求的目标。所以,道教学者注疏《道德经》一般着重阐明神仙世界的存在,成仙的可能和神仙修炼
<正> 道教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本土宗教,在长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为所宗道术、经典和师传不同,出现群星灿烂的众多道派。据1926年北京白云观所抄《诸真宗派总簿》,所列混元派以下大小宗派,就有86派之多。该《总簿》所列各派,多记有各派创始人简况及其传代谱系(即传承字辈),供考查来往游方道士之用,系当时白云观所能了解到的尚存之宗派。实际在中国广大土地上的道教派别,有如编纂《道教大辞典》的台湾道教学者李叔还所说:“恐不止此数”。历来道门内外,对道教宗派之研究与划分者,不乏其人,
<正> 南北朝时,佛教就攻击道教抄录佛经。甄鸾《笑道论》说,所谓《妙真偈》,即抄自《法华经》,只是将“佛智”改为“道智”,《灵宝妙经天文大字》也是抄自《法华经》。北朝道安《二教论》也说:“《黄庭》、《元阳》,採撮《法华》,以道换佛,改用尤拙。”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说:“京师五通观道士辅慧详,三年不言,改《涅槃经》为《长安经》”。说明这种活动到唐代仍在进行。
<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宗教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是有深刻政治背景的。当时中国正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的转折时刻,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复辟势力最后展开公开较量,宗教问题特别是“孔教”问题成了革命与复辟的中心议题,由此而引发这场宗教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文化问题论战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陈独秀主编《新青年》、《每周评论》、《劳动界》等刊物。这些刊物是
(美)普尔·莫吉尼斯著的《教会对东欧社会的影响》一文,由张绍学先生翻译。该文在八十年代写成,它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对此问题做了分析与认识,这些分析我们并不完全赞同,但它对于我们开阔视野、了解东欧各国的宗教状况和西方人对苏东宗教的一些观点与对策,以及接触一点不同的看法,听听不同的声音,或许对于我们的宗教工作与宗教研究,还会有所启迪。在刊载时有所删节。
内丹学理论中的信仰主义明扬一、天界之信仰传统的内丹学是在宗教内部发展起来的,是为宗教目的服务的。从历史上看,道教内丹学与道教神学两者的建立几乎是在同时;《太平经》与《参同契》差不多都出世于汉桓帝时,虽然在修炼方术上这两本书的主张在相互水火之处,但在神...
唐玄宗诏令传写《开元道藏》的时间考辨李刚唐玄宗于先天(712—713)中命太清观主史崇玄等编修《一切道经音义》,其后,于开元(713—741年)中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京中所藏,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琼纲》,总计3744卷(或说5700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