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之外,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一些表达性实践作业,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设计一些阅读拓展性实践作业,可以更好地延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设计一些调查类实践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在课余之外给学生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以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由课内走向课外,从而有效推动大语文教学观的发展,让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更好地培养。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多种活动体验。
一、设计语文表达类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反映出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过多地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却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更好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听说训练,应该在课后多进行表达类实践性作业的练习,让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完《春风染绿我们的双脚》一文后,对于本节课的作业练习设计,我并没有直接地布置学生小练笔,而是布置学生在课后对本篇课文进行大胆想象,独立完成一篇春天植树的侧记,在文中进行细致的对话描写。要求学生能够在侧记中写出真实、具体的细节,这样学生就要用到口语交流的日常对话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语言实际进行练笔。这样的练笔设计,既能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又能提升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练笔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再如,在学习《游园不值》一诗时,孩子们虽然对字面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但是深入其中、体悟其中的诗情画意却还很难。面对这一问题,我布置学生在家庭中进行语言交流的作业,以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再现,进一步理解、品悟诗意。具体作业为:回家后和家人共同朗诵这首古诗,并和家人交流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这样的作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帮助学生在课外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语文阅读类实践作业,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广度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以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依托。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培养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孩子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阅读类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首先,语文教师要能够着眼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让学生定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布置学生在课外可以阅读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在阅读中能够理解与品悟文意,能够记录下自己的亲身阅读感受,作出深刻的回味与思考。其次,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及阅读内容,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类作品进行阅读,学会总结阅读经验,以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些成语、神话和寓言类课文时,语文教师就要向学生简要介绍我国的神话故事、伊索语言和希腊神话等方面的历史由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不同类别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于故事及寓意的理解,学会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因而,对于阅读类作业的布置,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向阅读文本的外延,增进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类实践作业,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学习时空,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需要,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三、设计语文调研类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要布置一些实践调查类作业,这对于学生进行社会信息的搜索与挖掘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业。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了解多种渠道,比如,利用工具书进行信息查找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这既能培养小学生进行实践与网络调查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夜晚的实验》一节课后,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外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思考语文问题,并能够从学习科学类文章中获得一定的语文表达方式,从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科学研究精神。教师也应该在课文学习后,布置调研类作业,以促进学生对于科学实验所产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针对调研类实践作业,可以涉及一些科学仪器的原理分析、模拟实验的方法等。不光这样,在完成调查类作业以后,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提问,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加深远,也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以科学的精神态度来端正自身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对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实践类作业设计布置之前,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并进行科学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设計。以语文课文的学习重点内容为基础来布置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更好地推动小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泗阳县南刘集乡小学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在课余之外给学生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以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由课内走向课外,从而有效推动大语文教学观的发展,让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更好地培养。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多种活动体验。
一、设计语文表达类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反映出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过多地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却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更好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听说训练,应该在课后多进行表达类实践性作业的练习,让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完《春风染绿我们的双脚》一文后,对于本节课的作业练习设计,我并没有直接地布置学生小练笔,而是布置学生在课后对本篇课文进行大胆想象,独立完成一篇春天植树的侧记,在文中进行细致的对话描写。要求学生能够在侧记中写出真实、具体的细节,这样学生就要用到口语交流的日常对话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语言实际进行练笔。这样的练笔设计,既能让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又能提升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练笔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再如,在学习《游园不值》一诗时,孩子们虽然对字面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但是深入其中、体悟其中的诗情画意却还很难。面对这一问题,我布置学生在家庭中进行语言交流的作业,以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再现,进一步理解、品悟诗意。具体作业为:回家后和家人共同朗诵这首古诗,并和家人交流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这样的作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帮助学生在课外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设计语文阅读类实践作业,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广度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以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依托。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培养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孩子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阅读类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首先,语文教师要能够着眼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让学生定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布置学生在课外可以阅读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在阅读中能够理解与品悟文意,能够记录下自己的亲身阅读感受,作出深刻的回味与思考。其次,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及阅读内容,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类作品进行阅读,学会总结阅读经验,以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些成语、神话和寓言类课文时,语文教师就要向学生简要介绍我国的神话故事、伊索语言和希腊神话等方面的历史由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不同类别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于故事及寓意的理解,学会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的欣赏。因而,对于阅读类作业的布置,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向阅读文本的外延,增进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类实践作业,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学习时空,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需要,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三、设计语文调研类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要布置一些实践调查类作业,这对于学生进行社会信息的搜索与挖掘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业。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收集的方法,了解多种渠道,比如,利用工具书进行信息查找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这既能培养小学生进行实践与网络调查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夜晚的实验》一节课后,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外用科学的态度进行思考语文问题,并能够从学习科学类文章中获得一定的语文表达方式,从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科学研究精神。教师也应该在课文学习后,布置调研类作业,以促进学生对于科学实验所产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针对调研类实践作业,可以涉及一些科学仪器的原理分析、模拟实验的方法等。不光这样,在完成调查类作业以后,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提问,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加深远,也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以科学的精神态度来端正自身的学习行为,从而推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对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实践类作业设计布置之前,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并进行科学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设計。以语文课文的学习重点内容为基础来布置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更好地推动小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泗阳县南刘集乡小学